《白雪皇后》

《白雪皇后》

《白雪皇后》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話,講述了魔鬼打造的一面魔鏡打碎後,其碎片落到了小男孩加伊的心裡,不久加伊被白雪皇后帶走,和他青梅竹馬的小女孩格爾達為了找回他,踏上了漫漫征途。

基本信息

《白雪皇后》

《白雪皇后》《白雪皇后》

影片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湯姆和妹妹愛麗住在一個平凡的小鎮,過著平凡的生活。可是,住在冰宮裡的白雪皇后卻想統治全世界,讓大家的生活不再平靜。白雪皇后製造了一面很大很大的鏡子,她想把地球上的陽光折射出去,這樣世界就會結凍,變成她的天下。沒想到,鏡子在運送過程中竟然摔碎了,其中一片掉進湯姆的眼睛,還有一片則刺進了他的心臟。為了重新把鏡子補好,白雪皇后綁架湯姆,想找回碎片。愛麗趕緊展開搶救之旅,並遇到一些奇怪又有趣的人們,要趕在白雪皇后很逞之前救回湯姆……

基本資料

片長:64分鐘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年份:1996

影片評價

本片的題材是安徒生童話中十分著名的一篇,故事敘述惡魔的鏡子被打破後碎片散落人間,其中有一碎片跑進一位小男孩的眼中,從此看所有事物都變的很醜陋,甚至變的冷酷,疏離朋友和家人。故事富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一句評語

魔鬼的鏡子會讓你把美麗的東西看成醜惡的,當小男孩再也感覺不到玫瑰的美麗,他就來到了白雪皇后的世界裡,被冰封的心靈,怎樣才能再次甦醒……

作者簡介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誕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是十九世紀的世界童話大師。小時候,他孤僻自卑,生性敏感,長得其貌不揚,沒有人緣。《醜小鴨》被認為是他自傳體作品
早年他的際遇不佳,父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匠,一字不識。他從小家境貧寒,沒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對文學有一顆赤誠和執著的心,正是這樣不懈的努力,安徒生終於獲得了成功。
安徒生不僅是個童話作家,也是個詩人、劇作家、旅行家,他還擅長剪紙。
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寒,沒有學習的機會,所以他強烈地感到:最需要閱讀的人,莫過於窮苦的孩子。“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聖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他在近40年間,總計寫了童話168篇。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安徒生第一集童話出版之後,當時以詩人厄楞士雷革(1779~1850)為首的“浪漫主義”運動正在丹麥進行。安徒生和當時的浪漫主義者不同,他那種富於想像的活潑文體絲毫沒有華而不實的味道,而是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他的代表作品:《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兒》《野天鵝》《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
安徒生對孩子們的影響巨大,他的文學形象:美人魚至今還屹立在丹麥哥本哈根港口的海邊,成為丹麥的標誌。

譯者簡介

葉君健(1914~1999)中國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筆名馬耳。湖北紅安人。1933年到武漢大學攻讀外國文學,課餘開始創作。1937年出版用世界語寫作的短篇小說集《被遺忘的人》。大學畢業後赴日本,教授英語、世界語。抗戰開始後在武漢從事抗戰文藝活動。後到香港,任英文版刊物《中國作家》主編,還將當時中國抗戰文學的優秀作品譯成外文在國外發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重慶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任教。1944年去英國宣傳中國人民抗日事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歐洲文學,用英文寫成長篇小說《山村》,描寫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山村中的農民帶著陌生和惶惑心理捲入革命浪潮,還寫了《它們飛向遠方》和短篇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1949年秋回國。在對外文委工作。50年代起,任《中國文學》(英文版)副主編。70年代後完成長篇《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描寫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期間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展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階級鬥爭的場景。他還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不少作品以外國的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為題材,為中國少兒讀者擴展了眼界。他最主要的翻譯作品為《安徒生童話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