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科學進展》

《生理科學進展》

《生理科學進展》是綜合報導國內外生理科學新進展的高級學術期刊,讀者對象主要為生理科學工作者以及有關的研究、教學、醫藥衛生工作者和相關的管理工作者。

基本信息

簡介

《生理科學進展》《生理科學進展》

本刊的方針任務是: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交流推廣有關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物理學及營養學等的新進展,促進國內生理科學的發展。

本刊主要刊登綜述論文和小專論,並辟有:刊頭專文、評述、特邀綜述、科教名師、生理科學臨床、獲獎成果、專題講座、生理科學家、生理科學史話、爭鳴園、教學與科研筆談、科技名詞評議、學術會議、科研新聞及書刊評介等欄目。

獲獎情況

2000年中國科協擇優支持高科技基礎性期刊資助

收錄情況

《生理科學進展》《美國醫學索引》(IM)、《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榮獲2000年中國科協擇優支持高科技基礎性期刊資助。

欄目設定

刊頭專文、特邀綜述、綜述、生理科學與臨床、博士之窗、專論、專題講座、科教名師

登記信息

名稱生理科學進展
單位地址無
刊號11-2270/R
聯繫電話無
類別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生理學會、北京大學
語種漢語

投稿須知

綜述論文字數限8000字以內,小專論限5000字以內。來稿請附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及中文關鍵字3~5個(請儘可能使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所列的詞,並附英文文題和作者漢語拼音姓名,以及“學科分類號”(一或二個,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綜述和生理科學與臨床欄目的文章,還請加附與中文摘要和中文關鍵字內容相同的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字,以及作者單位的英文名稱。

來稿請用400字稿紙正楷抄寫,或用計算機單面列印,一式兩份,簡化字以國務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計量請用法定計量單位。外文須打字或用印刷體書寫,並特別注意區分大、小寫和上、下角標。附圖請用另紙墨繪,線條要黑實而均勻,照片圖要清晰,圖字用雷射列印或用鉛筆標註,圖題及圖注用另紙繕寫。附表亦請另紙打字。凡不錄用的稿件將儘快通知作者,但原稿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在文中引用處依出現的順序用方括弧〔〕以數字標註。文獻數目:綜述論文限20條以內,小專論限10條以內,只引用公開發表的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獻,其書寫格式如下

期刊:序號 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列出,超過者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et al”).文題.刊名(外文期刊須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 年,卷:起頁~止頁.

書籍:(1)個人著作:序號 作者. 書名. 版次(第1版略). 出版地:出版社,年. 起頁~止頁. (2)集體著作:序號 章節作者.文題. 見(In):主編. 書名.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年. 起頁~止頁. 
此外,正文中提到某些作者的重要工作而限於文獻篇幅不能正式引用時,可以“作者(年)”的方式在文內相應處給出。

來稿概署真姓名,並註明工作單位及所在的城市和郵政編碼。投稿時請附單位介紹信及作者的職稱或學位。依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文責由作者自負,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來稿一般在三個月內將審理意見通知作者,若作者未收到任何審理意見,則說明該稿件仍在審理中。

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位化期刊群,凡不同意者,請在投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來稿刊登後酌致稿酬(含光碟版、網路版稿酬),並贈當期雜誌一冊、單行本20份。

來稿請寄“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理學系《生理科學進展》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8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