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作者陳永彬,人民郵電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本書從套用角度出發,緊緊圍繞交換的核心,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通信網中各種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特點及其工作原理。全書共分10章,主要介紹了交換的產生與概念以及各類交換技術的原理及其發展過程,交換單元及其網路,電路交換的基本原理與技術,信令系統,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技術,分組交換與幀中繼技術,atm交換技術,路由器與ip交換技術,下一代網路體系與軟交換,以及光交換技術。本書每章都配有內容簡介、重點難點、小結和習題,便於教學和讀者自學。.

本書可作為本科及高職高專院校通信、電子信息類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特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信息化的需求,通信技術日新月異,通信產業目前已成為一個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我國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通信產業一直呈高速增長態勢,固定電話網規模迅速擴大,移動網從無到有,數據通信日益普及。目前在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上,我國都已躋身世界前列。

1876年,貝爾進一步發展了電報技術,發明了電話。他發現不僅訊息能被轉換為電信號,聲音也能直接被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由一條電壓連續變化的導線傳輸出去。在導線的另一端,電信號被重新轉換為聲音。這一偉大的發現誕生了通信業。由於人類對通信的迫切需求和科學技術的強力推動,特別是計算機和數字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話通信也發生了質的飛躍,程控交換機的套用就是典型代表。程控數字交換機能夠將程控、時分、數位技術融合在一起。由於程控優於布控,時分優於空分,數字優於模擬,所以時分程控數字交換機得到了極大發展。

本書許多內容源於編者多年從事教學通信工程實踐的資料、經驗和體會,參編人員大多都具有教學和工程實踐背景。為了適應高職院校教學和改革之急需,編寫過程中採用任務驅動和分項目訓練的方式。全書共有10個任務,23個分項目,內容循序漸進,儘量保持敘述內容的完整性,突出可操作性、實踐性和實用性。書中配有圖表和習題,書後配有附錄,以便讀者理解、查閱。

特點

本書前6章主要講述程控交換網的基本概念和工程運用,後4章講述有線網交換技術未來發展的幾種類型。具體為:第1章緒論,第2章數字交換原理與數字交換網,第3章呼叫處理與存儲程式控制原理,第4章信令系統,第5章程控交換機的結構,第6章數字程控交換網工程,第7章分組交換技術及套用,第8章光交換技術,第9章軟交換技術,第10章智慧型網。

創作背景

本書由馬虹編著,並負責1、5、6、7、8、9、10章的編寫;第2章由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韓偉老師編寫;第3、4章由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孫小紅老師編寫。丁龍剛老師通讀了全書並提出了許多有益建議。編者同時查閱並引用了大量資料,在此,對所用內容的作者一併深表感謝。

需要說明的是,鑒於課程時數和教材字數所限,本書只對一般交換技術的內容作了簡單介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無法深入。需要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的讀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本書的提示查找相關資料。由於本書後5章相對獨立,所以教學中也可針對需要進行適當取捨。有關任務驅動項目的設備、實驗裝置及電路等主要以中興HJD04-RM和s12401,2以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SSUl2A數字程控交換機、南京秦泰科技通信實驗箱為依據,教學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書摘

1)電路交換的原理及優缺點。
2)分組交換的原理與優點。
3)了解ATM交換網。
4)了解光交換和軟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
4.要求
1)掌握電路交換基本原理。
2)掌握分組交換及演變。
3)根據項目內容分析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聯繫與區別,寫出實訓報告。分項目訓練三:了解電話交換網及其發展
1.目的
1)掌握電話交換網的基本知識。
2)了解電話交換網的發展歷史。
2.知識儲備
話務量又稱為話務負荷或電話負荷,是反映交換系統話務負荷大小的量,是指從主叫用戶出發,經交換網到達被叫用戶的話務量。顯然,呼叫次數越多,每次呼叫占用的時間越長,交換機的負荷就越重。所以,影響話務量的基本因素是呼叫次數和占用時長,這可用愛爾蘭公式來表示。
由於交換系統的話源數遠遠大於話路數,同時呼叫的發生又是純隨機事件,因此可能出現用戶呼叫時,交換系統的M條話路全部被占用,在網路中找不到一條空閒出線,致使接續不能建立,從而不能完成通話的情況出現。這是不能避免的事件。為統計該事件發生的情況,需考核交換設備未能完成接續的電話呼叫業務量與用戶發出的電話呼叫業務量的比值,稱之為呼損。
交換網通常要由多級接線器組成,這些接線器之間的連線稱為鏈路。有空閒的人線和有空閒的出線,由於網路內部的級間鏈路不通,致使呼叫損失掉的情況稱為交換網的內部阻塞。
1837年,莫爾斯發明了電報。從此,通信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一發明使通過無線電的電脈衝來傳遞信息成為可能。報文的每一字元被轉換為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衝傳輸出去。1860年,里斯發現可以把電加在電線上來傳送聲音。他在電線的一端綁了一個用香腸皮包裹著的軟木塞(一個原始傳聲器),然後把電線纏到編織針上,並在軟木塞和編織針之間裝上電池。當他把編織針放在小提琴的琴弦上時,每次敲打軟木塞,琴弦就會振動。反之,如果撥動小提琴的弦,軟木塞也會發出聲音。1876年,貝爾進一步發展了電報技術,發明了電話。他發現不僅訊息能被轉換為電信號,聲音也能直接被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由一條電壓連續變化的導線傳輸出去。在導線的另一端,電信號被重新轉換為聲音。貝爾為他的發明“電報的改進”申請了專利並被譽為電話發明家。1877年,貝爾又為一個把接收器和傳聲器裝在一起的設備申請了專利。1878年,出現了人工交換機,它藉助話務員進行話務接續,顯然其效率是很低的。從此電話交換技術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交換與通信網 1
1.1.1 點對點通信系統 2
1.1.2 交換與交換設備 3
1.1.3 通信網 4
1.1.4 通信網的工作方式 5
1.1.5 交換技術有關術語介紹 7
1.1.6 信息傳送模式 8
1.1.7 信息網路的分類及其業務特點 9
1.2 交換技術 11
1.2.1 交換技術分類 11
1.2.2 電路交換技術 11
1.2.3 報文交換技術 12
1.2.4 分組交換技術 13
1.2.5 寬頻交換技術 13
1.2.6 通信網的發展趨勢 17
本章小結 18
習題 19
第2章 交換技術基礎 20
2.1 引言 20
.2.2 交換單元及交換網路 21
2.2.1 交換單元及其性能 21
2.2.2 交換單元的分類與幾種典型的交換單元 22
2.2.3 交換網路 27
2.3 信號數位化技術 29
2.3.1 模擬語音信號的數位化處理 29
2.3.2 圖像與視頻信號的數位化處理 30
2.4 信道共享與復用技術 31
2.4.1 空分復用 31
2.4.2 頻分多路復用 32
2.4.3 時分多路復用 32
本章小結 33
習題 34
第3章 電路交換技術 35
3.1 電路交換機的發展過程及分類 35
3.1.1 電話的產生與電路交換機的演變 35
3.1.2 電路交換機的發展過程 36
3.1.3 電路交換機的分類 39
3.2 電路交換原理與特點 40
3.2.1 電路交換的基本原理 40
3.2.2 電路交換系統的基本功能 42
3.2.3 電路交換技術的特點 44
3.3 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硬體結構 44
3.3.1 程控數字交換機的基本結構 44
3.3.2 程控數字交換機硬體功能結構 45
3.4 程控交換機的軟體系統 55
3.4.1 交換軟體的組成和要求 55
3.4.2 呼叫處理程式 58
3.4.3 程式執行管理 65
3.4.4 程式設計語言 68
3.5 程控交換機的指標體系 70
3.5.1 性能指標 70
3.5.2 服務質量指標 72
3.5.3 可靠性指標 73
3.5.4 運行維護指標 73
本章小結 73
習題 74
第4章 信令系統 76
4.1 信令的概念及功能 76
4.1.1 信令的概念 76
4.1.2 信令的功能 77
4.2 信令的分類 77
4.3 信令方式 79
4.4 no.7信令系統 83
4.4.1 中國1號信令 84
4.4.2 no.7信令系統 85
4.5 信令網 89
本章小結 91
習題 92
第5章 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技術 93
5.1 概述 93
5.1.1 電信大樓設計、施工及安裝要求 93
5.1.2 通信電源 94
5.1.3 接地系統 94
5.1.4 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 95
5.1.5 綜合布線技術 96
5.2 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 97
5.2.1 設備選型 97
5.2.2 系統設計 98
5.2.3 電信機房設計 103
5.2.4 電源設計 105
5.3 綜合布線技術 107
5.3.1 綜合布線概述 107
5.3.2 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與常用設備 109
5.3.3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111
5.3.4 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和驗收 114
本章小結 117
習題 118
第6章 分組交換與幀中繼技術.. 119
6.1 概述 119
6.1.1 數據通信的概念 119
6.1.2 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結構 120
6.1.3 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120
6.1.4 數據通信網的交換方式 121
6.1.5 分組交換網 121
6.1.6 分組交換技術的產生 121
6.2 分組交換原理 122
6.2.1 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 122
6.2.2 分組交換方式 123
6.2.3 分組交換方式的主要特徵 124
6.3 分組交換技術 125
6.3.1 分組的形成 125
6.3.2 資源分配技術 128
6.3.3 邏輯信道與交換虛電路 130
6.3.4 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 133
6.3.5 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136
6.4 x.25協定 138
6.4.1 x.25協定概述 138
6.4.2 x.25協定分層結構 138
6.4.3 hdlc簡介 139
6.4.4 lapb幀結構 140
6.5 分組交換機及其網路 141
6.5.1 分組交換機在分組網中的作用 141
6.5.2 分組交換機的功能結構 141
6.5.3 分組交換機的指標體系 143
6.5.4 分組交換網路 144
6.6 幀中繼技術 145
6.6.1 幀中繼技術的產生 145
6.6.2 幀中繼與x.25的比較 146
6.6.3 幀中繼的協定結構與幀格式 147
6.6.4 幀中繼的交換原理 149
6.6.5 幀中繼的主要特點 151
本章小結 152
習題 153
第7章 atm交換技術 154
7.1 引言 154
7.1.1 atm交換技術的產生 155
7.1.2 atm與b-isdn的發展 157
7.1.3 atm的標準化組織 157
7.1.4 atm的研究熱點 157
7.2 異步轉移模式基礎 158
7.2.1 異步傳送模式 158
7.2.2 atm信元結構 161
7.3 atm體系結構 164
7.3.1 atm參考模型 164
7.3.2 atm協定的平面功能 166
7.3.3 atm的分層結構與功能 166
7.4 atm信元傳送處理原則 173
7.5 atm交換技術 177
7.5.1 atm交換機的組成 177
7.5.2 atm交換的基本原理 178
7.5.3 信元交換機構 179
7.6 atm網接入方式 179
7.6.1 atm網路構成 179
7.6.2 atm網中的用戶接入方式 180
本章小結 181
習題 182
第8章 路由器與ip交換技術 183
8.1 tcp/ip原理 183
8.1.1 tcp/ip體系結構 184
8.1.2 ip地址分配 186
8.1.3 地址解析協定 188
8.1.4 ip協定 190
8.1.5 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定icmp協定 191
8.1.6 tcp協定 191
8.1.7 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192
8.1.8 ip的未來(ipv6) 193
8.2 路由器工作原理 194
8.2.1 路由器的硬體結構 194
8.2.2 路由器原理及路由協定 196
8.3 ip交換技術 199
8.3.1 ip與atm的比較及相結合的模型 199
8.3.2 ip交換 202
8.4 三層交換技術 204
本章小結 206
習題 207
第9章 下一代網路體系與軟交換 208
9.1 引言 208
9.1.1 下一代網路 208
9.1.2 下一代網路的特點 209
9.1.3 下一代網路的功能層次 210
9.2 軟交換技術 210
9.2.1 什麼是軟交換 211
9.2.2 軟交換技術的主要特點和功能 211
9.2.3 軟交換網路的體系結構 213
9.3 軟交換的組網技術 215
9.3.1 軟交換所使用的主要協定 215
9.3.2 組網方案 217
9.3.3 軟交換網路的路由 218
9.3.4 軟交換網路異地容災 220
9.3.5 軟交換網路的地址 221
9.4 軟交換技術的發展和套用 221
9.4.1 軟交換技術發展情況 221
9.4.2 軟交換業務的發展 222
9.4.3 軟交換的套用 222
本章小結 223
習題 223
第10章 光交換技術 224
10.1 概述 224
10.1.1 光纖通信 225
10.1.2 全光通信網 226
10.2 光交換器件 227
10.2.1 光開關 227
10.2.2 光調製器 229
10.2.3 光波長轉換器 230
10.2.4 光存儲器 231
10.3 光交換網 231
10.3.1 空分光交換網路 231
10.3.2 時分光交換網路 232
10.3.3 波分光交換網路 233
10.4 光交換系統 234
10.4.1 光交換系統的組成 234
10.4.2 光交換技術的分類 234
10.4.3 光分插復用器和光交叉連線 236
10.4.4 光分組交換 237
10.5 光交換的現狀和發展 238
本章小結 240
習題... 240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