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修辭學》

《現代漢語修辭學》

《現代漢語修辭學》是我國著名修辭學家張弓先生的代表作。此書堪稱是現代漢語修辭學史上繼往開來的大作,是我國現代修辭學史上繼《修辭學發凡》之後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產生必然離不開成功的科學方法,修辭的研究也是在探尋方法中前進的。《現代漢語修辭學》之所以能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和突破,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體系,是與張弓的研究方法分不開的。在《現代漢語修辭學》中張弓嘗試著使用系統分析方法對修辭現象進行分析,特點鮮明。

基本信息

《現代漢語修辭學》

《現代漢語修辭學》是我國著名修辭學家張弓先生的代表作。此書堪稱是現代漢語修辭學史上繼往開來的大作,是我國現代修辭學史上繼《修辭學發凡》之後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產生必然離不開成功的科學方法,修辭的研究也是在探尋方法中前進的。《現代漢語修辭學》之所以能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和突破,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體系,是與張弓的研究方法分不開的。在《現代漢語修辭學》中張弓嘗試著使用系統分析方法對修辭現象進行分析,特點鮮明。曾有一些台灣教授在—起討論:“中華民族是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討論的結果是沒有結果。但是,有一點,大家還是達成了共識:這就是“美食”與“美辭”,絕對是中華民族的兩大絕活,舉世無匹!中國人鍾情於美食,世所公認;中國人講究美辭,眾所周知。早在先秦時代,孔聖人就有名言:“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周易?繫辭上》有云:“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荀子則說:“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漢代學者劉向更明確宣示:“說不可不善,辭不可不修”;南朝文論家劉勰則說:“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中國人之所以講究修辭,中國人之所以擅長美辭,於此可尋得歷史的因由。

現代漢語修辭學現代漢語修辭學

那么,如何創造美辭?如何使自己的言說精彩動人,使自己的文章魅力無邊?《現代漢語修辭學》將給您以有益的啟示,讓您如飲醍醐,茅塞頓開。《現代漢語修辭學》系教育部立項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校現代漢語系列教材之一,是復旦大學最年輕的語言學教授與博士生導師吳禮權博士積二十年學術研究之功,厚積薄發,精思傅會,五易其稿,六年乃成的最新力作。全書共四十萬言,除“緒論”外,共分九章,除了全面地揭示從字句段落到篇章結構的諸般修辭規律,歸納特定有效的修辭文本模式以外,還系統地將最新的修辭學理論深入淺出地融會於其中。其所總結的修辭規律,可謂科學全面;其所概括的修辭原則,可謂深刻精警;其對修辭文本建構的心理機制的闡釋,則屬首開先河;其解析修辭文本的精義奧蘊,猶如庖丁之解牛。全書除了講理論頭頭是道、論學理言之鑿鑿的鮮明特點外,還首次在修辭學中運用現代定量統計分析的科學方法,對現代漢語各種語體、各種言語風格與修辭的適應關係進行了“量化”分析,以確鑿無疑的有力數據印證了其所推導出來的修辭原則,使全書更具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氣息。

書本簡介

漢語修辭學著作。張弓著。196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張弓(1899~1983),漢語修辭學家,江蘇灌雲縣人。1924年畢業於武昌師範大學,後曾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北京中國大學北京師範學院等校。1949年以後任天津師範學院、河北大學教授。1957年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分院,專門從事現代漢語的研究,並集中精力研究修辭學。《現代漢語修辭學》分10章。第1~3章為總論,說明修辭學的內涵、任務。第4~8章講述修辭方式,即通常所謂修辭格。分析具體例證時,常常談到修辭手段利用語言因素的情況。第 9章論現代漢語尋常詞語的藝術化。第10章談修辭和語體的關係,同時談到現代漢語語體的類型。這本書的特點是:①注重語言因素和修辭的關係;②提出尋常詞語藝術化的課題;③探討現代漢語語體的類型。
《現代漢語修辭學》《現代漢語修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