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

《王陽明》

台灣觀眾非常崇敬王陽明,為推動兩岸的文化和藝術交流,餘姚市藝術劇院新編姚劇歷史劇《王陽明》,優秀的歷史人物,架起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該劇以自己特有的風格和魅力傾到了新北觀眾。

姚劇簡介

姚劇屬吳語系灘簧類地方劇種,源起於浙江餘姚,脫胎於當地“車子燈”、“採茶籃”、“旱船”等民間歌舞與“雀冬冬”等民間說唱藝術,形成於18世紀中葉,至今已有250多年發展歷史。1956年,“餘姚灘簧”定名為“姚劇”,從此進入姚劇發展的新里程。首度來台巡演的浙江省餘姚市藝術劇院,將秀出天下第一團、一劇種、一劇團的表演功力,演出劇情感人的“王陽明”。

姚劇音樂以流暢、活潑見長而極具民間性,唱腔曲調節奏明快流暢,唱詞純樸通俗,生活氣息濃郁的地方特色,道白通俗易懂,極具風趣幽默和詼諧;姚劇的表演質樸自然,富有生活氣息,2008年姚劇更列入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宣傳

宣傳姚劇“王陽明”宣傳姚劇“王陽明”

為推動兩岸的文化和藝術交流,繼2009年小百花越劇團《五母拜壽》交流演出圓滿成功後,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1年2月22、23日晚上7點30分,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邀請浙江省餘姚市藝術劇院,演出大型姚劇《王陽明》。為了宣傳姚劇王陽明,新北市政府不遺餘力,就連公務員打卡機的螢幕上,也有王陽明的宣傳劇照。

台灣巡演

2011年2月15日晚,餘姚市藝術劇院新編姚劇歷史劇《王陽明》在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首演,獲得極大成功。連日來,寧波餘姚藝術劇院繼續在台北、台中和新北等城市巡演,考慮到姚劇帶有地方語言和台灣演出的特殊性,餘姚市藝術劇院這次專門推出了繁體字字幕,以解決餘姚方言的理解障礙,讓台灣觀眾更好地了解姚劇,了解《王陽明》。

扮演王陽明的著名姚劇表演藝術家壽建立以及黃飛等其他優秀姚劇演員的出色表演,再次折服了全場觀眾。

這次演出活動是第五屆“台灣·浙江文化節”的主打項目,由浙江省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台北、新北、台中市政府主辦,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單位合辦,該劇將在台北、台中、新北等城市演出5場,至2月24日結束。

評論

台灣觀眾非常崇敬王陽明。在陽明山下,陽明公園之畔,演出《王陽明》,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優秀的歷史人物,架起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演出中,觀眾一次次為生動的劇情和精彩的演出所打動,掌聲、喝彩聲一陣接著一陣。台灣觀眾盛讚:小小地方戲劇,呈現出大氣魄大風範,很有看頭,也很好聽。 台灣有關的專業文藝團體人士則說,從來沒有看過姚劇,想不到這么好聽,舞台呈現十分精美,真是小劇種,大氣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