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全傳》

《玉堂春全傳》

《玉堂春全傳》共二十四卷不分回,是一本存世的有瑞文堂刊本,清朝丁日昌查禁小說所列書目中,名《大審玉堂春》。

《玉堂春全傳》玉堂春全傳
《玉堂春全傳》,二十四卷不分回,無目,不署撰人,清乾隆刊本。此書見於清丁日昌查禁小說書目,名《大審玉堂春》。

內容介紹

玉堂春全傳》敘明嘉靖時,南京應天府上元縣三山街有錦衣衛帶上殿指揮王炳,因得罪嚴嵩,告假在家。他的妻子余氏,生有三子一女。長子仲卿,已娶蘇布政女;次子子卿,已娶陸翰林女;三子名鼎,字順卿,女錦雲,都沒有婚嫁。順卿奉父之命前往北京,索要父親故交屠隆所欠銀三千兩。臨行,所戀妓女唐一仙托順卿代為問候她的盟妹玉堂春與雪裡梅。順卿在京索及欠銀後,往訪玉堂春,居住在玉堂春之處,並與一山西豪客方爭結交。此時有一人名叫嚴世凡想娶玉堂春。被方爭痛打了一頓,後方爭逃回山西。不久,順卿將索來的銀子花完了,被鴇母一秤金逐出院,流落為丐。玉堂春知道了此事,讓順卿把十二個皮箱裝滿磚石來矇騙鴇母。
王順卿依玉堂春計,來到集市之上,買了一身衲帛衣服,把磚頭瓦片,用布包裹。假充銀兩,放在皮箱裡面,徑直向春院而去。春院守門人看見順卿氣象一新,嚇了一跳,趕快報與老鴇。老鴇聽說,半晌不言:“這是怎么回事!曾聽玉堂春說他是宦家公子,金銀無數,我卻不信,逐他出門去了。今日倒帶有金銀,好不叫人恐慌!”老鴇左思右想,老著臉走出來見了順卿。順卿說:“以前那幾兩銀子值甚的?我豈肯放在心上!我今皮箱內,現有五萬銀子,還有幾船貨物。夥計也有數十人。”鴇母忙賠笑把順卿接進春院,吩咐擺酒席接風。鴇兒說她自順卿走後,尋了他一個多月,才回家,一邊說著,一邊叫丫頭報玉堂春。
丫頭一路笑上樓來,玉堂春已知公子到了,故意說:“奴才笑什麼?”丫頭說順卿又來了,玉堂春故意嚇了一跳,不肯下樓,這時老鴇慌忙自來,玉堂春故意回臉往裡睡。鴇子說:“我的親兒!王姐夫來了,你不知道么?”玉堂春也不語,連問了四五聲,只不答應,鴇兒拿一把椅子坐下,長吁了一聲氣。玉堂春見她這模樣,故意回過頭來,雙膝跪在樓上,說自己已發下誓願了,不去接他。老鴇說發願只當取笑。於是一手挽著玉堂春走下樓來。順卿見了玉堂春,冷冷地作了一揖,也不溫存。老鴇便叫丫頭擺桌取酒,老鴇殷勤勸酒,公子吃了不幾杯,叫聲多擾,抽身就走。丫環一把扯住,老鴇也急忙勸阻,忙叫丫頭把行李抬到百花樓去,就在樓下重設酒席,笙琴細樂,也來奉承。吃到天色已晚,老鴇說:“我先去了,讓你夫妻二人敘話。”順卿、玉堂春正中其意,攜手登樓。二人一晚敘話,正是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過了幾日,玉堂春把自己所積攢的金銀珠寶裝入六箱,讓順卿帶回家中告訴父親,再來贖返。鴇母見順卿留下六個皮箱沒有拿走,也就沒有生疑,順卿回到家中,把此事告訴父親。王炳不相信有如此義妓,認為金銀是順卿入了奸黨搶劫偷盜所得,痛加毆打責罵之後,把他鎖在房中。再說鴇母等了一段時間,見順卿還是不回來,就暗地裡打開剩下的那六隻皮箱,一看都是一些磚石瓦片,才知道自己中計,怨責玉堂春,逼她接客,玉堂春不肯,被罰為使女。鴇母又命雪裡梅冒玉堂春之名接客。這時方爭又返回京都。贖出玉堂春,送往南京。王炳懷疑方爭是強盜,與順卿是一夥,就託言說順卿沒有回來,方爭不得已,攜玉堂春回歸山西洪洞縣老家。
方爭妻蔣氏,與監生楊宏圖通姦,見方爭回來,並帶了一女子,說:“你莫不是娶了小老婆,”方爭說是,蔣氏大怒,說:“為妻的整年月在家守活孤霜,你卻花柳快活,又帶這潑淫婦回來,全無夫妻之情。”說完,啼哭起來。方爭忙勸解,但不知蔣氏並非吃醋,只是怕自己與楊宏圖的姦情被他看出。
晚上,蔣氏翻來復去,一夜不曾合眼。天明早起,趕下一軸面,悄悄把砒霜灑在面上,送給方爭,把方爭毒死。假罪於玉堂春,扯了玉堂春往知縣處叫喊,知縣升堂,喚進問其緣故。蔣氏說:“小婦人蔣氏,丈夫叫方爭,去北京為商,用千金娶這娼婦叫做玉堂春為妾。這娼婦嫌丈夫醜陋,因吃辣麵,暗將毒藥放入,丈夫吃了,登時身死。望爺爺斷她償命。”知縣聽罷問玉堂春怎么說,玉堂春大喊冤枉。縣令因得到蔣氏賄賂,將玉堂春問罪收獄。
太原刑廳喬季方擬重審此案,恰遇丁憂未果。喬季方在回京途中,救了一女子,乃雪裡梅。原來嚴世凡被方爭痛打之後,心中懷恨,等方爭走後,又去強娶玉堂春,結果誤得雪裡梅。雪裡梅因為也與順卿有約,所以不肯相從。嚴世凡讓第六妾相勸,第六妾幫助雪裡梅逃走,雪裡梅逃出後,途中正遇到喬季方,即留居於其老母處。嚴世凡不見雪裡梅,大鬧妓院,鴇母一秤金逃往山西舊居。這時臨近考試,王炳不允許順卿應考,其妹錦雲設法將順卿救出。順卿一舉得中。王炳才不歸罪於他。後順卿赴京應試中狀元,喬季方見榜來喝,告訴他方爭被害一案。順卿正為玉堂春不安,忽奉朝命為山西巡按使。公子聽說,兩手加額:“超我平生之願矣。”
次日,領了敕印,辭朝,連夜起身,往山西省城上任。王順卿來到山西,一日換了素巾青衣,隨跟書吏,暗暗出了察院。雇了兩個騾子,往洪同縣路上來。趕腳的人在路上閒問他們去洪同縣去做什麼,公子說來洪同縣娶個妾,不知誰會說媒。小伙說洪同縣有一個財主,因娶了個小妾害了性命。這財主叫方爭,婦人叫玉堂春,是京里娶來的,他那大老婆蔣氏與鄰家楊宏圖相通,怕方爭回來知道,一服毒藥把方爭藥死。這蔣氏與楊宏圖反把玉堂春送到本縣,用銀子買通官府衙門,將玉堂春屈打成招,問了死罪,送在監里。順卿問玉堂春是否已死,小伙說不曾。又問要娶個小,要誰做媒,小伙說送順卿到王婆家去,她極會說媒。蔣氏與楊宏圖就是她做的牽頭。
於是順卿在小伙引導下來到王婆家中。公子夜間與王婆說話,見她能言快語。天明又到楊宏圖前後門看了一通,與方爭家緊壁相通,可知做事方便。回來吃了早飯,還了王婆店錢,雇了騾子,星夜回到省城,到晚進了察院。次早,星火發牌,按臨洪同縣,各官參見過。吩咐就要審案,原來審查玉堂春一案的知縣叫刑房吏書,即將文卷審冊,連夜開寫停當,第二日送審。
第二天開堂重審,玉堂春披枷帶鎖,眼淚紛紛,口稱冤枉。順卿見玉堂春這般模樣,心中悽慘,聽事官接下狀來。公子看了一遍,問她情況,玉堂春說:“爺爺!我從小接著一個公子,他是南京禮部尚書三舍人。”順卿怕她說出醜處,喝她住聲。又問她案情一事,玉堂春說案情一事,只問蔣氏便知。經過審查,終於查清蔣氏與楊監生通姦害夫一事。蔣、楊被處極刑,提筆寫道:蔣氏凌遲處死,楊監生斬罪非輕。王婆贖藥是通情,杖責示警。知縣貪酷罷職,返贓不恕衙門。一秤金逃回山西,又設典當營生,因所為刻薄,引起民怨。值順卿往方家致祭方爭,歸途中恰遇到她。乃處一秤金以重罰。不久,喬季方送雪裡梅至山西,順卿亦以妹許季方。及任滿回京,請假完婚,除娶正妻外,即娶玉堂春、雪裡梅、唐一仙等三姊妹為偏房,後嚴世凡失敗,其第六妾亦歸順卿。

相關資料

最早的關於玉堂春的小說,現在能見到的是《警世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難逢夫》,但從這一篇標題下附設的“與舊刻‘王公子奮志記’不同”可以知道還有更早的關於玉堂春故事的作品,題為《王公子奮志記》。這二種本子都可能是根據當時的時事寫成的小說。《玉堂春落難逢夫》與《奮志記》也可能在最初是兩個草行的本子,在內容情節上有不少的差異。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玉堂春》故事是存在著兩種,一種是《奮志記》,一種是《落難逢夫》,後一種因京戲傳播,幾乎盡人皆知,前一種只有七字唱本在流傳。乾隆刻本的《真本玉堂春全傳》二十四卷,是根據明“王公子奮志記”改編而成,其故事情節如上面所敘述的,情節比較複雜,人物也很多。
《玉堂春落難逢夫》與後來京戲本《玉堂春》內容基本一致。差異之處,最明顯的是寫玉堂春逼鴇兒寫伏辯一節,不但顯示出玉堂春的機智,而且也強化了她的性格。她一面把金銀財寶讓順卿在半夜帶走了,一面卻又向鴇兒要人,咬定是他們謀財害命。半夜將他害死了,她要到衙門裡去喊冤。鴇兒問她箱子裡為什麼全是石頭,她反而說是鴇兒偷換的,自己一推乾淨。後來鴇兒害怕把事鬧大,只得承認她的條件,寫伏辯,承認她以後的絕對自由,成為一個自由人。這一改變雖然機智,但與人物的性格是矛盾的,而破案一段把人藏在木櫃裡寫供,是很合乎情理的。
在明代小說中的《玉堂春》故事,有兩種存在形式,先有《王公子奮志記》,後有《玉堂春落難逢夫》,《落難逢夫》是《奮志記》後來的改編本,刪繁就簡,成了一個篇幅較短的作品,並且因為情節簡單,較適宜於戲劇,所以為人們所熟知,收在《警世通言》里。這也是《奮志記》幾乎被遺忘的原因。由此可見,《玉堂春》故事經過了數次演變。由公案到《奮志記》是一次演變;由《奮志記》到《落難逢夫》是第二次演變;從小說到彈詞本是第三次演變,然後又改成傳奇京戲是第四次演變。
院本《玉堂春》故事,是說王順卿進京趕考,有友人引他去嫖院,遇到玉堂春。後來王順卿錢花完了,鴇兒用到關王廟燒香的計,先把玉堂春調開,然後將王順卿趕走。後來在關王廟遇到金哥,托他送信給玉堂春,因此再借燒香之名,兩人私會。以下是贈銀、遇盜、再贈銀。然後就遇到方爭嫖院,與鴇母定計把玉堂春騙了回家。皮氏與趙昂定計,用毒面去害玉堂春,恰遇方爭歸來,搶了充飢,因而致死。皮氏和趙昂賄賂洪同縣,將玉堂春定罪收監。幸遇順卿得中,發放山西按察使,調案至太原府,三堂會審。結果,皮、趙伏法,玉堂春宣判無罪,與順卿成婚。
《玉堂春》
不僅是京劇旦角的開蒙戲,也許還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
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於舞台劇,明代已編成《完貞記》、《玉鐲記》傳奇(《遠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
玉堂春-劇情劇情是: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結識,誓偕白首。王金龍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訂計害之,不料卻讓沈燕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定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蘇三,認為義女……王金龍得官,巡按山西,調審此案,知犯婦即為蘇三……後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之助,與蘇三團圓。
玉堂春-歷史據記載,各地方戲劇種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劇版在嘉慶七年(1802)時三慶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筆記《眾香國》載記作者曾看到名角魯龍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殘淚記》中也有“近日三慶部陳雙喜年未及冠,演《關王廟》”(《關王廟》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記述。
《玉堂春》全劇包括《嫖院》、《廟會》、《起解》、《會審》、《探監》、《團圓》等折,幾乎囊括了京劇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會審》二折精彩備至,聲腔藝術成就極高。尤其在王瑤卿的指導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稟賦所創之新腔,各具特色。
玉堂春-種類各地方劇種中,以評劇白派的版本最為著名,其唱詞大體與京劇相同,白派唱腔低回婉轉的特色很明顯,是白派唱腔奠基作之一。另外,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秦腔、漢劇、越劇、湘劇、徽劇、桂劇、祁劇、滇劇、粵劇、豫劇等均有此劇目的全部或《起解》、《會審》、《探監》等折。漢劇還有一出醜腳戲《忘八犯夜》,也屬於《玉堂春》全劇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