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幸福放慢腳步:匆忙的人生需要剎車》

《為幸福放慢腳步:匆忙的人生需要剎車》

《為幸福放慢腳步:匆忙的人生需要剎車》通過雋永的哲理文字,循序漸進地告訴讀者:忙碌而快節奏的生活會讓人失控,從而導致不好的狀況,如身體的不適、工作效率低下、生活的黯然。而及時剎車,暫停一下,就能規避這種局面。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窮忙一族”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心靈指南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一次遠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從暫停的四大目的(欣賞、思考、休養、調整)入手,清晰闡述暫停對每個人的必要性,以及對每個人一生的意義;告訴快節奏一族,在努力打拚的同時,別忘了學會享受生活,因為生活的意義不在於忙碌後的結果,而在於實現夢想的過程;在工作和生活中學會隨時暫停,是為了讓人生更有效率和價值。
本書立意新穎,既是心靈迷途者的嚮導,又是每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作者簡介

黃志堅資深出版策劃人,具有“策劃鬼才”之稱,現為長沙銀狐文化公司總經理。策劃暢銷圖書數百本,個人出版作品30多部,代表作品有:《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幸福不在遠處》、《20幾歲必須看透的50個人生謬誤》、《一生做好一件事》、《換工作不如換思維》、《謊言勝經》、《偏要和陌生人說話》、《嫁人經濟學》,等等。

目錄

第1章 及時剎車,規避生命的失控/1
有位哲人曾經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匆忙的人生需要剎剎車,暫停下來。
演講中的暫停,可以牽引觀眾的情緒,使你的演講更出彩;談判中的暫停,可以給對方權衡的空間,更能促成交易;比賽中的暫停,可以調整隊員的打法,甚至可以反敗為勝;感情危機中的暫停,可以讓雙方反省自己,也許經過千山萬水的思想鬥爭,你才發現對方還是最美的那一位……可以說,暫停是技巧,是緩衝,是休整,是欣賞,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快,是失控的根源/2
暫停,是為了親倫重現/5
暫停,是為了給養,更好地前行/8
暫停,是為了欣賞風景/10
暫停,是為了找到生命的本真/13
暫停,是為了冷靜下來,理智思考/15
暫停,是為了控制情緒/18
暫停,是為了提高效能/21
暫停,是為了調整和修正/23
完美的人生需要且走且停/25
第2章 及時剎車,駐足欣賞沿途風景/29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在人生的旅途上,別忘了駐足片刻,欣賞路邊綻放的玫瑰。既然上天賜給我們一雙眼睛,我們就該多觀察身旁的世界,並盡力幫助其他不幸的人。走過人生這一遭時,幫你自己一個忙吧!停下匆忙的腳步,花點時間,仔細觀察你四周發生的事物,也許你會得到不少驚喜。
欲停不能,你錯過了什麼/30
用欣賞的態度去生活/33
隨時暫停,發現生活中的機會/35
樂在此時,而不是以後/37
忙裡偷閒,享受你的工作/41
感情亮紅燈時,請及時剎車/44
戀愛的“半糖主義”境界/48
不要因為忙,而錯過了愛/52
性愛不是速食麵,需要慢慢來/54
留出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56
盡孝一定要從容/59
別忘了將幸福喚醒/61
平凡就是最大的幸福/63
第3章 及時剎車,三思而後行/66
逗號在語言學上的作用是停頓,這停頓有著特別的意義。它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了思考的空間,正因為有了這逗號的停頓,文字才變得更美了,而含義變得更深刻了。
忙碌有時候是一種幸福,只要你清醒地知道忙碌的意義;清閒有時候是一種境界,只要你不會為此而麻木。生活中有太多的波折,大多數人在遇到挫折時,往往選擇“重啟”(知難而退,選擇重新開始)。而為什麼不按下暫停鍵,思考一下,也許問題會迎刃而解,生活也會變得更好!
再忙,也要暫停下來思考/67
發怒之前,請按下暫停鍵/70
反省,是年輕人每天的必修課/73
力不從心時,別忘了叫“暫停”/76
與人溝通,記得及時讓嘴巴暫停/80
談判中屢試不爽的暫停技巧/83
凡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86
幸福不是有錢人的專利/89
生命需要刪繁就簡/92
尋找生活中真正的財富/96
謹防心靈感冒/98
不必太在意人生煩惱/102
第4章 及時剎車,給自己補養/105
余秋雨在《行者無疆》一書中寫到:中國人刻苦耐勞,偶爾也休息,但那只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歐洲人反過來,認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為了休假,因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雜務中斷,使焦灼凝凍,使肢體回歸,使親倫重視,使人暫別異化狀態而恢復人性。
假如生活是一列賓士而過的列車,那么休整就好像是這個列車長途跋涉時一個小小的車站,我們需要在那裡加水、加煤、檢修。不是說,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嗎?
從王石自傳《讓靈魂跟上腳步》說起/106
8?1>8/109
平衡工作與休閒/113
放下工作,隨時給自己放個假/116
休養,從每天的晨練開始/120
誰偷走了你的睡眠/123
工作中要學會“忙裡偷閒”/127
工作狂,你需要緊急剎車/130
難過的時候,去看看大海/134
傾聽大自然的聲音/136
每年到你心儀的地方去旅行/139
偷得浮生半日閒:隨時從忙碌中抽離/142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隨時給自己充電/145
別活得太累/148
第5章 及時剎車,重整人生行囊/151
火箭發射升空,只有3%的時間在瞄準,剩餘97%的時間都是在不斷地修正。人生也是如此,每天修正一次和每年修正一次,甚至一生只修正一次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其實,反思也好,修正也好,其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總結、不斷糾正和不斷提高的過程。
重整行囊,人生需要隨時轉變/152
方向錯了,就要及時剎車/156
職業錯位,就一定暫停下來,及時修正/158
剔除盲目這根刺/163
人生需要在回首中調整自己/166
為人不能太貪婪,需要適可而止/169
改變現狀:要為快樂而工作/172
兼顧工作,尋找平衡的生活/177
做回真正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180
現狀是一座孤島,絕不能安於現狀/183
最容易忽視的真理:健康才是生活的重點/185
換個角度思考,生活更精彩/188
少有人走的路也許正是你的成功之路/191
有“失”才有更好的“得”/193
人人都需要每天更新自己/197

前言

在電視劇《奮鬥》的第五集中有徐志森教陸濤學開車的情景。
開始時,徐志森說:“你看到我怎么開了吧,你不要管這車是什麼牌子,值多少錢,這和開車沒關係。你只要記得,遇到狀況,就踩剎車。”然後,在他叫陸濤開快車再剎車,停下後又說:“對待某些事情也要像開車一樣,隨時剎車才不會失控,開快車誰都會,但能及時剎住車可不容易啊。”
幾分鐘後,陸濤在失控之下把那豪華的奧迪A8撞到了路牌上,嚇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徐志森又利用這個機會啟迪說:“你看到了吧,不剎車就會失控,而失控是最壞的情況。因為沒有人知道失控以後會發生什麼,開車是這樣,做生意也是這樣,在不清楚周圍情況的時候就要剎車,隨時剎車!”
徐志森言傳身教地啟迪陸濤,讓陸濤意識到失控的危險,要懂得遇到狀況就及時剎車。其實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處於失控狀態:工作失控、情緒失控、感情失控、親情失控……生活和工作一團糟,覺得人生失去了意義。
其實人的生活比開車還容易失控。在快節奏的大背景下,人們總是急著去趕路而忘了欣賞路上的風景;總是不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就做出有失理性的行為和決定;總是為了工作、名利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總是為了盲目的目標,固執地堅持走那條南轅北轍的路……而盲目地追求快,不懂得及時剎車的結果,就是失控。失控是最壞的情況,因為沒有人知道失控以後會發生什麼——也許是撞車,受點小傷;也許是偏離正常的軌道,墜入萬劫不復的懸崖,車毀人亡。
因此,在不清楚周圍情況的時候就要及時剎車,這樣就可以讓人們知道自己在哪裡,讓人們知道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讓人們不過於情緒化而客觀地分析問題並隨時調整心態。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就像一次旅行:需要隨時剎車,或者是駐足欣賞路邊的風景,這樣一路的旅程才會美麗而快樂;或者剎車想想,路有沒有走對,是不是與原來的目標有偏差或者背道而馳;或者剎車停下來,為汽車加油、保養,讓它能更好地前行;或者在清楚自己走錯時剎車,調轉車頭朝正確目標前進。只有及時剎車,歇歇、調整一下,用心看看和想想,你才會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精彩美麗。
記得在一個周日的夜晚,我還在忙碌地工作著……突然手機響了,周圍嘈雜的聲音使我聽不見對方的聲音。我只能掛斷電話給對方發了一條簡訊。忙中竟然弄錯了一個數字,直到那個陌生人發來表示疑問的“?”,我才發現因手機號碼太相似了而發錯了信息。我連忙給這個不知名的人發信息表示歉意。他(她)回覆說:“沒有關係。”
雖然很疲憊了,但這個小插曲讓我有一种放松的感覺。之後我們從陌生人變成現實中很要好的朋友了。
偉大的雕塑藝術家羅丹曾說:“這世間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一般人看來,上述那種美麗的錯誤唾手可得,但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卻從來沒有這種美麗的心情呢?究其原因是他們常常處於忙(盲、茫)的狀態,為了工作、金錢和地位疲於奔命,在休閒與事業之間失控了。哪裡還能正常地去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樂呢?所以說,人生的美麗和幸福,是屬於那些懂得隨時將忙碌暫停而偷閒的人。
在歐洲阿爾卑斯山的一條風景很美的大道上,有一句標語:“慢慢走,請注意欣賞!”現代人看起來太忙了。許多人在這忙碌的世界上過活,手腳不停,就好像在阿爾卑斯山上旅行,乘車匆匆忙忙地過去了,沒有時間回一回頭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賞一下風景。結果,使這原本豐富美麗的世界,在人們眼中空無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緊張,勞碌和憂愁。
也許每個人都和我一樣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畢生勞碌,到底是為了什麼?這似乎是一個太深刻的命題,一時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下面這個故事,我想多少能夠帶來一些啟示。
一隻小老鼠拚命地奔跑。烏鴉問它:“小老鼠,你為啥跑得那么急?歇歇腳吧。”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的盡頭是個啥模樣。”小老鼠回答,繼續奔跑著。
一會兒,烏龜問它:“你為啥跑得這么急?曬曬太陽吧。”
小老鼠依舊回答,“不行,我急著去路的盡頭,看看那裡是啥模樣。”
一路上,問答反覆。小老鼠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心想到達終點。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終於停下來了。
“原來路的盡頭就是這棵樹樁!”小老鼠喟嘆道。更令它懊喪的是,它發現此時的自己已經老邁:“早知這樣,好好享受那沿途的風景,該多美啊……”
生活在快節奏中的人們,正如小老鼠奔跑一樣:為了不遲到,步履匆匆;為了趕時間,在快餐店裡狼吞虎咽;為了不錯過客戶和老闆的召喚,保持手機24小時開機;為了工作,把兒女情懷拋在一邊;忘了給自己放個假,重新找到那個快樂與充滿活力的自己;忘了自己究竟為什麼而活……人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腦海里只有“快一點,再快一點”的概念。所謂的幸福和快樂就這樣被忙碌的生活吞噬了,其實它們就隱藏在瑣細的生活之中,只需要停一停匆忙的腳步就可以發現,而很多人卻兀自睜著一刻都無法閒暇的雙眼,對此視而不見。
作家蔣勛這樣解釋過“忙”字的意義:“忙”是“心”加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靈一定會死亡。這樣的解釋,雖然另類,卻很有道理。不要以為醒著,就清醒地活著;不要以為活著,就活得明白;不要以為你明白地活著,就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其實,人們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日子中失卻了生活的激情和鬥志,很多曾經久違的東西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沉睡,而這些沉睡的東西恰恰是靈感、力量和快樂的源泉。想要找到原來的它們,就必須懂得為匆忙的生命剎剎車。
有位哲人曾經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所以,生活需要及時剎車。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