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全傳》

《濟公全傳》

《濟公全傳》是明末清初出現的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小說,全稱《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簡稱《醉菩提》,又名《濟顛大師玩世奇蹟》、《皆大歡喜》、《度世金繩》等,由明末清初高產的通俗小說作家“天花藏主人”根據宋元話本及戲曲、民間傳說編次而成。《濟公全傳》現知有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多種版本。濟公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人們懷念他、神化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濟公全傳》李修緣
《濟公全傳》主要講述南宋朝中有一位京營節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縣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為人最慈,帶兵軍令不嚴,因此罷官回籍,在家中樂善好施,但一直沒有兒子。李大人不願納妾,於是同妻子一起到永寧村北天台山國清寺拜佛求子。後果然靈驗,喜得貴子,取名李修緣,修緣年幼時,目讀十行,過目不忘,才學出眾。平日喜看道書,到了十八歲,他看破紅塵,立志出家。後拜元空長老為師,起名道濟。道濟坐祥坐顛,還有些瘋。廟裡獨叫他顛和尚,外面又叫他瘋和尚,訛言傳說濟顛僧。他在廟內不論見哪個和尚有錢就偷,有衣服偷出去就當了,吃酒,最愛吃肉。常有人說和尚例應吃齋,為什麼吃酒?濟顛說:"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為我修心不修口。"其實他本是奉法旨,所為度世而來的。於是有了一篇篇濟公濟困扶危,勸化眾生的故事。本書是流傳很廣、深受好評的經典佳作。書中的故事生動有趣,語言文字簡潔通俗。小說結構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節的表達都別具特色、獨樹一幟。

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與為富不仁者作對的故事。敘濟公原名李修緣,系“羅漢轉世”,二十七歲出家靈隱寺。他不戒酒肉,佯狂似顛,故稱濟顛,曾治癒宰相秦熹之子,為秦子之替修。該書目多由濟公降世、十度說起,至三探娘舅、九僧擒韓殿、西天朝佛繳法旨止。其中有淫賊華雲龍盜走相府珠冠,濟公三擒華雲龍;金山寺八魔煉濟顛,太乙真人長眉羅漢助濟公降魔;小西天盜賊狄之昭殺人移禍,狄小霞、譚宗旺錯配夫妻,濟公點化狄小霞共破小西天;五雲陣鬥法等主要回目。

作者簡介

《濟公全傳》醉菩提全傳
王夢吉等著。以濟公為主角的小說,有明代穆宗隆慶四年(1570)署名“仁和沈孟柈述”的《錢塘漁隠濟顚禪師語錄》一卷。《濟公全傳》一書,則初由清人王夢吉撰,僅三十六則。王夢吉,字長齡,號香嬰居士,杭州人,約當清順治康熙時期在世。後有天花藏主人的《醉菩提全傳》二十回、郭小亭的《評演濟公傳》二百四十回。此後,更有人續寫至一千二百回。

濟公故事自南宋以來即在民間廣泛流傳。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蹤》即有關於濟顛的記載。刻於明隆慶三年(一五六九年)的《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是現存講濟公故事的最早的小說。清初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卷九有《道濟顛玩世裝瘋》一篇,陳樹基將此收入《西湖拾遺》,改題為《南屏山道濟裝瘋》。清康熙年間,王孟吉撰有《麴頭陀新本濟公全傳》三十六則故事,所敘與《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基本相同。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吳門仁壽堂刊刻《濟公傳》十二卷,內容亦同與《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明末戲劇家張大復作有《醉菩提》傳奇,敷衍濟顛故事。《濟公傳》即是作者在上述以濟公為題材的小說和戲劇的基礎上編次而成的。它上承《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下啟清中葉以後陸續出現的堪稱中國章回小說篇幅最巨的正續《濟公傳》。

作品源考

《濟公全傳》《濟公傳》
《濟公全傳》現知有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多種刊本。其中乾隆二十四年金閶書葉堂刻本是較早的本子。二十回本《濟公傳》可以說是開了章回體濟公小說的先河,是各種版本的濟公章回小說的雛形。故特此刊印。本社以特級仿古宣紙石印,經折裝裝訂。紙張千年不腐,墨色千年不褪。濟公(1130-1209)出生於天台,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元,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代即已開始流傳。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民間耳聞口傳,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漸豐富。在濟公故鄉天台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其中如“濟公出世”、“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修元出家”等廣為流傳。而在杭嘉湖一帶流傳的故事內容更為廣泛,這是因為那裡是濟公出家後的主要生活和活動場所,其中以“飛來峰”、“古井運木”、“戲弄秦相府”等故事最為膾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現了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濟公傳》。

濟公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人們懷念他、神化他。神化就從他的出世開始。《西域志》載:“天台山石樑橋古方廣寺,五百羅漢之所住持,其靈異事跡往往稱著。”而濟公誕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里的第十七尊羅漢(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會呼喚英雄,當人民十分需要聖賢的時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濟成為歷代供奉祭祀的神靈,其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於一身,堪稱神化之極致。這也就說明濟公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成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濟公形象的廣泛親和力。

流傳於世

《濟公全傳》濟公活佛
濟公活佛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是《濟公全傳》小說原本文字粗糙,故事重複,敘述拖沓,史地差錯俯拾皆是,還有許多宣傳因果報應的封建糟粕,可以說是清末說部中水平最低的一部小說。現經通俗小說家吳越進行徹底的改寫,潤飾文字,刪除冗章,修正錯誤,去除糟粕,突出除暴安良這一積極主題,成為一部文字規範、內容健康、故事有趣、老幼皆宜的新版通俗小說。

經通俗小說家吳越進行徹底的改寫的《濟公全傳》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塑造了一個普救世人的濟公形象,在書壇久演不衰。張泰然之後有陳勝芳、張沛然、伊勝麟、玉勝川等說演《濟公全傳》。陳勝芳技藝最精,人送綽號“一聲雷”;伊勝麟“書道兒”老成,一時無人匹敵。清末民初擅說此書的有雙厚坪及其師弟海文泉和世殿成、李致清等。雙厚坪擅長當場抓哏,詼諧百出,令滿堂聽者大笑不止;世毆成以蔫“包袱兒”著稱;李致清以摹擬濟公形象見長,人稱“濟公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雙厚坪的弟子楊雲清說《濟公全傳》,口風老道,包袱兒獨特,尤以“官人辦案”、“濟公鬥蟋蟀”兩段書最為拿手,又因有為官經歷,說到忤作驗屍等情節,細緻入微、近情近理,使聽眾宛如眼見。他長於說書中的武段子,不喜從“十度”開書,多從“威震丹陽刀劈三寇”說起。民國十八年(1929),說《濟公全傳》的藝人開始分派,其情節於“八魔煉濟顛”後,有說“小西天薰香會”的,有不說的。說者,則從“柳端誤入開水鍋”起岔,進入短打一類故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劉繼業及其弟子段興雲說《濟公傳》頗享盛名。劉繼業曾得秘本,能說前後套《濟公全傳》,他長於渲染濟公法力,語言幽默風趣,形象滑稽,使“包袱兒”餘味無窮,人稱“噴飯哏”;段興雲有其師之風,善於摹擬人物形象,邊說邊學,抬手動腳令人發笑,他曾在電台播講《濟公全傳》,很受歡迎。同期,有馬華鑫在天橋說《濟公全傳》,也小有名氣。

流傳版本

《濟公全傳》《濟公全傳》連環畫本
《醉菩提全傳》這一版本不但流傳得比較廣,翻刻的同名或不同名版本也比較多。能見到的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金閣古講堂刻本(天津圖書館藏),寶仁堂刻本,改名《新鐫濟顛大師玩世奇蹟》(大連圖書館、北京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文堂刻本《醉菩提全傳》四卷二十回,署“天花藏主人編次”(倫敦英國博物院藏),文聚堂刻本四卷(北京圖書館藏),同文堂刻本(北京圖書館藏);同治十年(1871)務本堂刻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四年(1878)京都聚珍堂木活字排印本,改名《濟公傳》(天津圖書館藏);光緒六年(1880)北京老二酉堂重刻本,改名《濟公全傳》,題“西湖墨浪子偶拈”(北京圖書館藏,又:日本《舶載書目》中錄有此書目,題“西湖墨浪子偶拈”,由天花藏主人作序,估計當是同一種刻本);光緒二十四年(1898)金陵城北科巷蔭余善堂重刻本,書名《醉菩提》,副題《繪圖度世金繩》,有圖三十頁(北京圖書館藏)。

與此書內容相同的,還有大連圖書館藏寶仁堂刻《新鐫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二十回,不分卷,署“天花藏主人編次”,卷首有桃花庵主人序(桃花庵主人,姓名不詳,僅知其字為“醒齋”,居蘇州桃花塢),光緒二十年(1894)石印本,改名《皆大歡喜》等。

此外,還有西湖墨浪子《西湖佳話》中的《南屏醉跡》,與《醉菩提全傳》僅是文字繁簡不同,內容無多大差別,當是一種簡寫本或初稿本。另一種《醉菩提全傳》,題張大復作,當是根據《醉菩提全傳》敷演而成的,時間則在道光之後。

鐵佛寺考

《濟公全傳》開化縣
《濟公全傳》,有寫著“開化縣北門外,鐵佛寺”等字句,文中寫道:“這座廟有三座山門,門口有兩根旗桿,正山門有一塊匾,上寫‘款建護國鐵佛寺’,廟後有座煙雲塔,雨後塔底磚縫冒出煙來,縷縷青煙繞塔而起,猶如祥雲,久而不散,成為佛寺一大奇觀。寺內惡僧姜天瑞,為貪圖錢財,與蟒精勾結,在河裡、井裡噴灑毒氣,全縣所屬800多個村莊,鄉民大多得臌症、肢症、臉症。惡僧妖道就偽裝鐵佛開口講話,要中毒的百姓上山求佛,化一兩銀子,保一家平安。為懲治惡僧妖道,濟公來到鐵佛寺,與蟒妖鬥法,怒打鐵佛,斬掉蟒精,燒死惡僧,為民除害……”文章約有3.2萬多字,敘述了故事始末,其中19處提及“開化縣”縣名,28處點到“鐵佛寺”,23處講到開化縣境內的“古天(田)山”、“凌霄觀”、“劉家莊”。

《濟公全傳》雖屬神魔小說,故事情節充滿神話色彩,但書中寫的“開化縣城北鐵佛寺”也並非空穴來風,有以下幾點還是值得探討的:

一是濟公從龍游來,然後去常山,把開化置於兩縣之間的浙江西端、錢塘江南源,從地理位置上可說此開化並非彼開化,而且縣城北古時確是個道教佛教聚結的地方。

二是把開化舊社會流行的三大地方病血吸蟲大腳病天花勾畫出來,這具有相對的歷史性和真實性。

三是“濟公鬥法金眼佛”、“鐵佛寺濟禪師救人”等多番惡戰中涉及的地點、地形、地貌均是開化至今還沿用的山名、寺名,可見並非完全是濫編胡造。

四是作者在文章中把叢山疊嶺、溝壑溪流、奇岩危石、茂林秀竹、清風濃霧及寶塔寺院、住宅房舍等景物,貫穿於每個情節中,既展示出深山僻野的古樸風貌,又說明小說作者對開化縣十分熟悉,甚至有可能來過開化縣。

五是文章大書特書“開化鐵佛寺”的同時,還提到寧波慈谿的鐵佛寺及天台山三清山金山寺等佛教聖地,

可見開化鐵佛寺在當時也有同樣的名望。至於《開化縣誌》中沒有文字記載,這從史學觀點分析,當時正處宋元鼎革,社會動盪,不僅許多寺廟祠堂被毀,就連明代以後的地方志也盡毀於戰火,而開化縣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才有第一部縣誌。

開化鐵佛寺儘管目前未發現有權威性的文史資料記載,但《濟公全傳》中的“開化鐵佛寺”,可說在中國民間、東南亞甚至世界的一些國家已廣為流傳。

小說目錄

第一回李節度拜佛求子真羅漢降世投胎
第二回董士宏葬親賣女活羅漢解救好人
第三回施禪機趙宅治病說佛法暗中救人
第四回扛韋馱周宅捉妖病服神怒打老道
第五回周員外花園見妖三清觀邀請老道
第六回周望廉細說見妖事劉泰真捉妖被妖捉
第七回見佳人痴呆起淫心想美麗花園遇妖女
第八回練法術戲耍劉泰真李國元失去天師符
第九回趙文會西湖訪濟公醉禪師西湖盜靈符
第十回趙斌夜探閣天樓英雄仗義救公子
第十一回兄弟相認各訴前情主僕逃難暫寄李宅
第十二回濟公善度韓殿元寒士舍子遇聖僧
第十三回廣惠僧狂言惹禍濟禪師妙法驚人
第十四回濟公遊戲耍廣惠鄭雄為母求聖僧
第十五回狗度董平改惡為善葷酒回廟耍笑眾僧
第十六回濟公廟內賣狗肉萬善同歸修碑樓
第十七回假相諭拆毀大碑樓顯神通怒打惡都管
第十八回兵圍靈隱鎖拿瘋僧戲耍班頭醉入相府
第十九回秦相夢中見鬼神濟公夜來施佛法
第二十回趙斌夜探秦相府王興無故受嚴刑
第二十一回遭速報得長大頭瓮薦聖僧秦相請濟公
第二十二回施妙法鬼入鬧秦宅治奇病濟公戲首相
第二十三回找妙藥耍笑眾家丁聯佳句才驚秦丞相
第二十四回認替僧榮歸靈隱寺醉禪師初入勾欄院
第二十五回尹春香菸花遇聖僧趙文會見詩施惻隱
第二十六回救難女送歸清淨庵高國泰家貧投故舊
第二十七回寄柬留詩別妻訪友拜請濟公占卦尋夫
第二十八回蘇北山派人找寒士高國泰急難遇故知
第二十九回故友相逢知恩報德小人挾仇以德報怨
第三十回餘杭縣清官逢奇案殷家渡濟公捉賊人
第三十一回拿賊人完結奇案施邪術妙興定計
第三十二回雲蘭鎮惡道興妖梁萬蒼善人遇害
第三十三回設陰謀惡化梁百萬發慈悲戲耍張妙興
第三十四回施妙法惡道害人顯神通濟公鬥法
第三十五回燒妖道義收陳亮訪濟公路見不平
第三十六回逛西湖酒樓聽閒話氣不平夤夜入蘇宅
第三十七回聽奸言蘇福生禍心見濟公皂白得分明
第三十八回蘇北山酒館逢韓老濟禪師床底會英雄
第三十九回聖手猿初入靈隱寺濟老老被請上崑山
第四十回濟公舍銀救孝子趙福貪財買巨石
第四十一回崑山縣巧逢奇巧案趙玉貞守節被人欺
第四十二回貞節婦含冤尋縣主濟禪師耍笑捉賊徒
第四十三回巧取供審清前案趙鳳鳴款留聖僧
第四十四回誘湯二縣衙完案兩公差拜請濟公
第四十五回華雲龍氣走西川鎮八方義結英雄
第四十六回賀守正花群雄結拜逛臨安城巧遇王通
第四十七回遇節婦淫賊採花泰山樓復傷人命
第四十八回趙太守奉命捉賊崑山縣迎請濟公
第四十九回秦相府太守審賊如意巷刺客捉拿
第五十回捉賊人班頭各奮勇辦海捕濟公出都門
第五十一回救義僕同赴千家口見拜弟各訴別離情
第五十二回美髯公拜請濟公會英樓巧遇賊寇
第五十三回綠林賊偏遇路劫設奸謀畫虎不成
第五十四回顯神通戲耍雷鳴舍妙藥義救王忠
第五十五回天興店施法見賊人小鎮店吃酒遇故舊
第五十六回鄭雄途中見濟公王貴林內劫孤客
第五十七迴避難巧救遇難人雷陳誤入黑賊店
第五十八回董家店雙傑被害濟禪師報應賊人
第五十九回濟公火燒董家店雷陳送信找雲龍
第六十回眾匪棍練藝請英雄登山豹賭氣邀拜兄
第六十一回托義弟英雄離故土見嫂嫂李平生疑心
第六十二回暗訪察路遇乾坤鼠得私信雷陳遇盟兄
第六十三回四英雄馬宅談心濟撣師酒館治病
第六十四回李平為友請濟公馬靜捉姦毗盧寺
第六十五回律令鬼王宅捉妖醉禪師古寺治狐
第六十六回臥虎橋淫賊殺和尚慶豐屯濟公救文生
第六十七回二班頭飢餓尋和尚兩豪傑酒館求濟公
第六十八回看字柬尋訪趙家樓見孝婦英雄施惻隱
第六十九回錢心勝黑夜偷銀兩聖手猿暗探趙家第
七十回見美麗淫賊邀知己遇故舊三人同採花樓
第七十一回奉師命趨吉避凶華雲龍鏢傷三友
第七十二回鎮八方賭氣找張榮乾坤鼠毒鏢打楊明
第七十三回大柳林濟公驚淫賊小酒館班頭見聖僧
第七十四回施佛法戲耍豪傑楊雷陳又遇淫賊
第七十五回猛漢聽言找黃雲義士見信收陸通
第七十六回蓬萊觀四英雄談心密松林猛豪傑受騙
第七十七回德興店班頭見凶僧蓬萊觀濟公找淫賊
第七十八回丟公文柴杜被捉說假話聖僧投案
第七十九回龍游縣日辦三案二龍居耍笑兇徒
第八十回聽閒言一怒打和尚驗屍廠兇犯吐實情
第八十一回看字柬心服聖僧追屍身路遇班頭
第八十二回濟公飯館打賊人徐沛旅店遇故友
第八十三回小神飛夜刺開風鬼濟禪師耍笑捉飛賊
第八十四回陳玄亮捉妖鐵佛寺馬玄通路遇濟禪師 
第八十五回顯神通捉拿盜賊施妙法法斗鐵佛
第八十六回華清風古天山見妖金眼佛一怒殺和尚
第八十七回濟公法斗金眼佛雲龍二次傷三友
第八十八回施佛法暗渡華雲龍見美色淫賊生邪念
第八十九回遇張榮二人談心事買鐵鏢淫賊見公差
第九十回蓬頭鬼劫徑遇英雄華雲龍逃難逢故舊
第九十一回五英雄送友古天山惡妖道自煉陰風劍
第九十二回黑風鬼害人終害己金眼佛殺人被人殺
第九十三回古天山華清風煉劍鐵佛寺濟禪師救人
第九十四回僧道鬥法凌霄觀弟兄送信馬家湖
第九十五回三英雄避雨金家莊猛豪傑正氣驚妖女
第九十六回奉師命投信馬家湖賽專諸見字防盜賊
第九十七回楊明助友戰群賊惲飛智捉鎮八方
第九十八回董士元欺心求聖僧孔烈女被逼投古井
第九十九回常山縣周羅拿賊犯馬家湖濟公救楊明
第一百回濟公火燒孟清元賊道智激靈猿化
第一百零一回施佛法智捉蓬頭鬼仗妖術煉劍害婦人
第一百零二回楊雷陳仗義殺妖道十里莊雷擊華清風
第一百零三回雷明夜探孫家堡陳亮細問婦人供
第一百零四回孫二虎喊冤告雷陳常山縣義士鬧公堂
第一百零五回論是非砸毀空心秤講因果善度趙德芳
第一百零六回找醫生鳴冤常山縣斷奇案烈婦遇救星
第一百零七回雷明陳亮雙失盜踏雪無痕訪賊人
第一百零八回三豪傑偷探吳家堡惡太歲貪色設奸謀
第一百零九回五里碑醫治小崑崙曲州府巧遇金翅雕
第一百一十回鷂子眼殺人頭送禮張太守派班頭拿人
第一百十一回知府定計拜賊人濟公巧捉華雲龍
第一百十二回眾百姓公告田國本二綠林行刺濟禪師
第一百十三回濟公法斗神童子羅漢制服沈妙亮
第一百十四回鄭玄修酒館逢和尚沈妙亮聽歌識聖僧
第一百十五回金毛海馬鬧差船濟公善救馮元慶
第一百十六回趙太守明斷奇巧案濟禪師開棺驗雙屍
第一百十七回奉堂諭監斬華雲龍聽凶信二鬼鬧法場
第一百十八回提首級尋找楊明見魔怪二人遇害
第一百十九回報弟仇靈隱訪濟公搬運法移錢濟孝婦
第一百二十回雙義樓匪棍訛人借還魂戲耍老道
第一白二十一回善心人終得善報奸險輩欺人被欺
第一百二十二回周員外派人請聖僧胡秀章訴說家鄉事
第一百二十三回請濟公捉妖白水湖小月屯羅漢施妙法
第一百二十四回奉父諭主僕離故土表兄弟對面不相識
第一百二十五回撿人頭主僕遭官司救表兄夢中見縣主
第一百二十六回奉堂諭捉拿段山峰邀朋友定計慶豐樓
第一百二十七回施妙法遊戲助義士談心事冷語驚賊人
第一百二十八回眾官人奮勇捉賊李文龍無故中計
第一百二十九回見字柬立志休妻濟禪師善救烈婦
第一百三十回知縣公堂問口供濟公巧斷垂金扇
第一百三十一回吐實情馬氏拉卞虎定妙計佛法捉賊人
第一百三十二回送聖僧捉妖白水湖假濟公投刺紹興府
第一百三十三回真假僧會面馬神廟邀道友攜寶報前仇
第一百三十四回白水湖丟失烈火劍密松林初試迷路旗
第一百三十五回濟公請雷誅妖怪飛龍誠心拜聖僧
第一百三十六回知府衙悟禪施妙法曹娥江雷陳趕賊船
第一百三十七回小江口主僕遇故舊惡奴才勾賊害主人
第一百三十八回救眾人悟禪燒賊寇二義士誤入八卦山
第一百三十九回八卦山雷陳逢妖道三清觀張董設奸謀
第一百四十回張士芳奸心誆八字董太清妖術設魂瓶
第一百四十一回眾家人忠心護主孫道全奉命救人
第一百四十二回二妖道貪財施邪術兩豪傑設計盜魂瓶
第一百四十三回雷鳴智殺張太素悟禪氣吹董太清
第一百四十四回老仙翁一怒捉悟禪二義士夜探天台山
第一百四十五回永寧村法救王安士韓家院捉拿章香娘
第一百四十六回孫道全捉妖遇害濟禪師拉船報恩
第一百四十七回濟公施法治妖婦羅漢回家探姻親
第一百四十八回探娘舅濟公歸故里點奇夢聖僧善度人
第一百四十九回妖婦現形喚醒文美真人贈藥救好修緣
第一百五十回買毒藥暗害表弟點惡夢難度迷人
第一百五十一回到地府見罪人噁心不改遇妖怪起淫心喪命傾生
第一百五十二回修緣公子朝寶悅知覺羅漢會崑崙
第一百五十三回玉面狐上清宮訪道濟禪師天台山會仙
第一百五十四回老仙翁法斗濟公請葫蘆驚走妖狐
第一百五十五回送書信良言勸娘舅回靈隱廣亮請聖僧
第一百五十六回驗橋口捉拿賊和尚見縣主重修萬緣橋
第一百五十七回施佛法善度王太和因家貧經營離故土
第一百五十八回李涵齡神相度群迷王太和財色不迷性
第一百五十九回得金寶福隨相轉訪娘親跋涉天涯
第一百六十回梁興郎千金看隱詩濟禪師佛法指孝子
第一百六十一回逛西湖惡霸遇妖風看偈語私訪白魚寺
第一百六十二回孫道全驚走妖和尚周得山窮困被人欺
第一百六十三回廖廷貴倚勢欺人陳聲遠助拳惹氣
第一百六十四回為朋友怒找麻面虎邀師父大鬧萬珍樓
第一百六十五回孫泰來忍氣邀知己猛英雄錯打法元僧
第一百六十六回愣牛蓋窮途賣藝病符神無故被摔
第一百六十七回鐵天王感義找牛蓋黑面熊含冤見刑廷
第一百六十八回見美麗惡人定奸計陸炳文獻媚害良民
第一百六十九回王勝仙見色起淫心陸虞侯囑盜施奸計
第一百七十回中奸計誤入合歡樓聞凶信尋師靈隱寺
第一百七十一回遇故友巧得真訊息見義弟述說被害事
第一百七十二回合歡樓姐弟同受困鳳山街師徒定奇謀
第一百七十三回改形象暗救貞節婦施佛法火燒合歡樓
第一百七十四回見刑廷法術驚奸黨請濟公神方買良心
第一百七十五回秉良心公堂釋好漢訪故友夫妻得團圓
第一百七十六回陸刑廷下令捉強盜美髯公聞信擋官兵
第一百七十七回佛法點化救英雄途中逃難逢山寇
第一百七十八回翠雲峰英雄落草陸刑廷獻媚欺人
第一百七十九回梅成玉急中見表兄點白犬耍笑驚奸黨
第一百八十回娶美人白狗鬧洞房丟官職狹路逢山寇
第一百八十一回醉禪師書寫忠義祠假道姑拍花盜嬰胎
第一百八十二回吳氏遇害奉諭捉賊濟公耍笑審問崔玉
第一百八十三回因奇案濟公請神見大鬼雷陳問盜
第一百八十四回王三虎泄機大悲院愣雷鳴智捉鐵面佛
第一百八十五回解強盜同至常州府為故友涉險入賊巢
第一百八十六回逢賊黨述說慈雲觀入虎穴有意找盟兄
第一百八十七回劉妙通有心救好漢濟長老寫信邀英雄
第一百八十八回四雄奉命探長江妖道施法捉俠義
第一百八十九回邵華風升殿問豪傑小悟禪一怒找妖人
第一百九十回悟禪僧施法救四雄赤發道法寶捉和尚
第一百九十一回魯修真涉險入慈雲坎離道施智放悟禪
第一百九十二回黃天化行刺被捉顧國章調兵剿寇
第一百九十三回雷陳奮勇殺水寇妖道施法戰官兵
第一百九十四回激筒兵揚威破邪術濟長老涉險捉賊人
第一百九十五回濟公兵困慈雲觀妖道率眾渡長江
第一百九十六回五里碑雷陳逢妖道慈雲觀濟公救難民
第一百九十七回趙家莊英雄見怪事七星觀羅漢捉妖人
第一百九十八回戴家堡妖魔作怪八蜡廟道士捉妖
第一百九十九回試法寶誤裝道童顯金光道緣認師
第二百回眾妖道靈隱放火惡高珍信口謠言
第二百零一回馬兆熊怒殺高珍邵華風常州劫牢
第二百零二回斬大盜濟禪師護決為找鏢追雲燕斗賊
第二百零三回陸陽山濟公鬥法洪施法寶羅漢詐裝死
第二百零四回顯神通驚走邵華風斗金風金光服僧道
第二百零五回收悟緣派捉邵華風遇蘭弟訴說被害事
第二百零六回眾妖道聚會藏珍塢神術士魔法勝金風
第二百零七回飛天鬼誤入萬花山石成瑞招贅人魔女
第二百零八回想故鄉夫妻談肺腑點妙法戲耍同床人
第二百零九回說韓棋釋放悟緣僧斗濟公暗施陰魂絛
第二百一十回八卦爐佛法煉韓祺慶生辰佳人逢匪棍
第二百十一回皮緒昌助逆子行兇陳廣泰丹陽縣遇害
第二百十二回聞凶信雷陳找惡霸買大盜陷害二英雄
第二百十三回記前仇賊人咬雷陳審口供豪傑受官刑
第二百十四回濟禪師丹陽救雷陳海潮縣僧道見縣主
第二百十五回捉妖怪法寶成奇功辨曲直濟公救徒弟
第二百十六回捉法雷細訊從前事斬賊人雷陳謝濟公
第二百十七回遇王道濟公施惻隱治啞巴聖僧結善緣
第二百十八回邵華風逃歸萬花山鄧連芳為友找濟公
第二百十九回蟠桃嶺綠袍僧鬥法脫身計鄧連芳吃驚
第二百二十回悟禪大鬧萬花山八魔捉拿飛龍僧
第二百二十一回沈妙亮智救悟禪常州府出斬妖道
第二百二十二回金山寺永壽施妖法小崑崙賭氣找濟公
第二百二十三回金公子心迷美妖婦濟長老慈心救好人
第二百二十四回歸靈隱師徒會面四英雄無故遭屈
第二百二十五回辨曲直忠良施側隱派鏢丁私訪被害情
第二百二十六回因訪案誤入藏珍寺識奸計冒險捉群賊
第二百二十七回月明月朗施妖法濟公班頭捉凶賊
第二百二十八回勾欄院耍笑捉賊寇太守衙二賊供實情
第二百二十九回請聖僧捕賊藏珍寺完巨案暗救四門生
第二百三十回元空僧功滿歸蓮徑印鐵牛行賄入靈隱
第二百三十一回說燈謎戲耍宗印聖羅漢駕離靈隱
第二百三十二回二賊人錯殺鄭虎濟長老治井化緣
第二百三十三回欽賜字詔旨加封會群魔初到金山
第二百三十四回因講和仙翁斗八魔六合童子炸碎葫蘆
第二百三十五回群魔怒擺金光陣道緣偷盜斬魔劍
第二百三十六回神童子身逢魔火劫請佛仙杵劍鎮群魔
第二百三十七回收八魔符咒封洞口辦善會福善集金山
第二百三十八回花太歲淫心貪歡報獨角蛟夜探葵花莊
第二百三十九回因救千金被贓獲為嚇賊人裝鬼神
第二百四十回雷陳奉命救良善濟公功滿歸靜慈

內容摘要:
第一回李節度拜佛求子真羅漢降世投胎
詩日:
閒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後誠言滋味長。爽口物多須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痛後能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話說南宋自南渡以來,遷都臨安,高宗皇帝建炎天子四年,改為紹興元年。在朝有一位京營節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洲府天台縣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為人最慈,帶兵軍令不嚴,因此罷官回籍。在家中樂菩好施,修橋補路,扶危濟困,冬施棉衣,夏施湯藥。這李大人在街市閒遊,人都呼之為李善人。內中就有人說:“李善人不是真善人,要是真善人,怎么會沒兒子?”這話李大人正聽見,自己回至家中,悶悶不樂。夫人王氏見大人到來悶悶不樂,就問大人因何不樂。大人說:“我在街市閒遊,人都稱我為李善人,內中就有人暗中說,被我聽見。他說我隱惡揚善,又說善人不是真心,要是真心為善,不能沒兒子。我想上天有眼,神佛有靈,當教你我有兒子才是。”夫人勸大人納寵,買兩侍妾,也可以生兒養女。大人說:“夫人此言差矣,吾豈肯作那不才之事?夫人年近四甸,尚可以生養兒女。你我齋戒沐浴三天,同到永寧村北天台山國清寺拜佛求了。倘使上天有眼,你我夫妻也可生子。”王氏夫人說:“甚好。”
李茂春擇了日期,帶著僮僕人等,夫人坐轎,員外乘碼,到了天台山下,只見此山高聳天際,山峰直立,樹木森森,國清寺在半山之上。到了山門以外,只見山門高大,裡面鐘鼓二樓,前至後五層大殿,後有齋堂客舍,經堂戒堂,二十五間藏經樓
濟公全傳中的部分詩詞、對聯、贊和歌以及俗語詩
閒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後誠言滋味長。
爽口物多須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後能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為我修心不修口
臉不洗,頭不剃,醉眼乜斜睜又閉。若痴若傻若顛狂,到處詼諧好耍戲。
破憎衣,不趁體,上下窟窿錢串記,絲絛七斷與八結,大小咯噠接又續。
破憎鞋,只剩底,精光兩腿雙脛赤,涉水登山如平地,乾坤四海任逍遙。
經不談,禪不理,吃酒開葷好詼戲,警愚功善度群迷,專管人間不平氣。
凡引星星之火,勾出離部無情,隨風照耀顯威能,烈焰騰空勢猛。
只聽忽忽聲響,沖霄密布煙升,滿天遍地赤通紅,畫閣雕梁無影。
鳳翅金盔耀目,連環鎖甲飛光,手中鐵杵硬如鋼,面似觀音模樣。
足登戰靴墨綠,周身繡帶飄揚,佛前護法大神王,魔怪聞知膽傷。
太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口稱臣是酒中仙。
玄中妙,妙中玄,三清教下有真傳。也非聖,也非仙,長在洞中苦修煉,口服金丹原神現,方顯三清真有傳。
但只見頭上烏雲,巧挽盤髻,髻心橫插白玉簪,簪押雲鬢飛彩鳳,鳳頭鞋趁百子衫,衫衲半吞描花腕,腕帶川鐲是發藍,藍緞宮裙捏百襉,襉下微露小金蓮,蓮花褲腿鴛鴦帶,帶佩香珠顏色鮮,鮮艷秋波芙蓉面,面似桃花柳眉彎,彎彎柳眉趁杏眼,眼含秋水鼻懸膽,膽垂一點櫻桃口,口內銀牙細嘴含,含情不露多姣女,女中國色,好似九天仙女臨凡。


走走走,游游游,無是無非度春秋。今日方知出家好,始悔當年作馬牛。想恩愛,俱是夢幻。說妻子,均是魔頭。怎如我赤手單瓢,怎如我過府穿州,怎如我瀟瀟灑灑,怎如我蕩蕩悠悠,終日快活無人管,也沒煩惱也沒憂,爛麻鞋踏平川,破衲頭賽緞綢。我也會唱也會歌,我也會剛也會柔。身外別有天合地,何妨世上要髑髏。天不管,地不休,快快活活做王侯。有朝睏倦打一盹,醒來世事一筆勾。
自古當年笑五侯,含花逞錦最風流,如今聲勢歸何處?孤家斜陽漫對愁。
嗟我兒輩且修修,世事如同水上鷗,因循迷途歸願路,打破迷關一筆勾。
誰能誰不能,能者在五行,五行要不順,能者也不能,眾公不信細叮嚀。看那眾富翁,騎騾押馬身受榮,再看那貧軍寒民與百姓,無吃無穿受困窮,皆困前生造定
孤衾獨擁,睡熟轉濃,夢見登科第,聖恩優寵,官居極品,父母褒封,衣錦歸故里,拜友祭祖因塋。一虛忙驚醒,依然敝帳枕樵童。只聽窗外寒蟲叫,原來殘蟬唱古松。世人忙碌碌,都在一夢中。也夢為寒士,也夢做莊農,也夢陶朱富,也夢范丹窮,也夢文章顯達,也夢商賈經營,也夢位登台鼎,也夢執掌元戎。離合與悲歡,壽夭共窮通。仔細從頭看,都在一夢中。方知父母與妻子,兒孫合弟兄,俱是夢裡來相共。縱然衣紫腰金,出擁花聰,也是南柯一夢中。
對聯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遠避迷途,退還蓮遷返逍遙
俗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不為利,誰肯早起。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薦卜不薦醫
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既來之,則安之
天打雷劈五雷轟

只聞異香陣陣,行動百媚千嬌,巧筆丹青難畫描,周身上下堆俏。
身穿藍衫稱體,金敘輕攏發梢,垂金小扇手中搖,粉面香腮帶笑。

無影又無蹤,卷楊花,西復東,飄蓬葉悟空。江湖常把扁舟送,推白雲過嶺,過園林亂擺花枝動。吼青松,穿簾入戶銀燭影搖紅。

活佛濟公

濟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台山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淨,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另有相關評書,電影,電視劇等。

源考

人間活佛濟公——古往今來,名人如恆河沙數。然而能為東西方世界雅俗共賞者,首先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濟公(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於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浙江台州人,出生於天台山永寧村,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代即已開始流傳。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民間耳聞口傳,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漸豐富。在濟公故鄉天台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其中如“濟公出世”、“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修緣出家”等廣為流傳。而在杭嘉湖一帶流傳的故事內容更為廣泛,這是因為那裡是濟公出家後的主要生活和活動場所,其中以“飛來峰”、“古井運木”、“戲弄秦相府”等故事最為膾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現了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濟公傳》。
濟公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人們懷念他、神化他。神化就從他的出世開始。《西域志》載:“天台山石樑橋古方廣寺,五百羅漢之所住持,其靈異事跡往往稱著。”而濟公誕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里的第十七尊羅漢(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會呼喚英雄,當人民十分需要聖賢的時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濟成為歷代供奉祭祀的神靈,其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於一身,堪稱神化之極致。這也就說明濟公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成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濟公形象的廣泛親和力。
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曾經帶著自己撰寫的《化緣疏》,外出募化,修復被火燒毀的寺院。他經常遊方市井,拯危濟困,救死扶弱,彰善懲惡。所以,在人們看來,“濟顛”的“濟”字也包含著扶危濟困的意思。道濟善走圍棋,喜鬥蟋蟀,更寫得一手好詩文。他每寫一篇疏狀,臨安滿城爭相哄傳。他徜徉山水,自得其樂,游履所至,揮毫題墨,文詞雋永。
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為其作證。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遊覽赤城山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岩”。濟公圓寂後,居簡寫了一篇《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濟公身為禪宗高僧,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他跟唐代隱士寒山、豐乾、拾得(即“三賢”)一樣,既受到佛教禪宗的薰染,也受到了道家隱逸之風的影響。不同的是,他還具有民間遊俠的色彩,從而使他在眾多的佛門弟子中獨樹一幟。這與他從小就在佛道雙修的赤城山攻讀,並受到“台州式硬氣”的民風陶冶有關。

家族

永寧村在古城北門外,濟公家就住在赭溪畔。濟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歷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稱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現都已建成一片民居了),就屬於這個家族所有,至今人們還稱作“李家垟”。發源於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時濟公看水碓舂米、捕魚游泳玩耍的好去處。石牆頭邊上有“隴西園”,古時這裡是濟公李氏的私家莊園。抗戰時在此處還設立過“忠烈祠”。

祖居

濟公李府祖居隨著歲月沖刷,滄桑變遷,最後湮沒淪圮。歷代故鄉民眾敬仰濟公,感戴其德澤,屢於遺址修建濟公佛院、濟公亭、石牆橋等紀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聖跡,顯彰濟公聖德,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逢盛世,物阜民殷。天台縣人民政府為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弘揚濟公文化,讓濟公精神千秋永傳,決定在石牆頭復建濟公故居,讓雲遊四方的濟公在故鄉有一個真正的“老家”。修復後的濟公故居,向世人展現了充滿南宋時代氣息、蘊含浙東地方建築風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軸畫卷。
濟公故居占地16畝,建築面積6310平方米,景區由永寧村口雙牌樓與觀霞閣、濟公李氏祖居和隴西園三大部分組成,宅第街坊與樓台亭閣水榭園林薈萃一體,內聚佛國之靈氣,外擷仙山之精華。中國話劇院著名演員“活濟公”游本昌先生在專程回天台“老家”探望故居時說:“濟公故居修復得好!

少年濟公

少年濟公成長在赭溪畔,讀書於赤城山。由於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積善信佛家族文化的薰陶,潛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門,法號道濟,先入國清寺,後至臨安(今杭州)投奔靈隱寺瞎堂慧遠,這位“佛海禪師”為濟公授具足戒。濟公出家後,一反常態,言行叵測,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嗜好酒肉,衣衫襤褸,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狀類瘋狂,人們稱他為“濟顛僧”。在一般僧俗眼裡,道濟的言行出格,被認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狀,說道濟違犯禪門戒規,應責打並逐出山門。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法律之設原為常人,豈可一概而施!”並在首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此後無人再敢詬逐。瞎堂圓寂後,道濟去淨慈寺投德輝長老,後來做了書記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