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戰曲》

《溫柔的戰曲》

《溫柔的戰曲》,作者是田藝苗,由上海書店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看她指點作品,鋪排大師,觸摸情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大聲說。譬如音樂。私語般的。看文字不忍,怕窺視了人的內心。對音樂,你沒內心怎么寫呢? 有幸,才跟好的人共一個天地,共一個錄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第1版(2010年7月1日)
精裝:20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45802658,7545802659
條形碼:9787545802658
商品尺寸:18.8x13.4x1.8cm
商品重量:322g
品牌:上海世紀
ASIN:B003Z6UZAG

內容簡介

《溫柔的戰曲》內容簡介:讀田藝苗音樂筆記,看她指點作品,鋪排大師,觸摸情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大聲說。譬如音樂。私語般的。看文字不忍,怕窺視了人的內心。對音樂,你沒內心怎么寫呢?
有幸,才跟好的人共一個天地,共一個錄音。

編輯推薦

《溫柔的戰曲》:樂評有什麼用?音樂,上海的回憶與呼吸,樂譜打開,曾經沉默的生活打開,誰在聲音里徘徊,日出時請將悲傷終結,等待巴赫來檢驗,白天打掃,晚上祈禱,當莫扎特老去等等。

媒體推薦

讀田藝苗,看她的文字在齊奏,在solo,在揉弦或撥弦,急板和慢板,在最弱和最強間融入一片不知所終的天地,有在音樂中的感覺。音樂給予人的感覺,一一坐實在她,紛至沓來。音樂可以這樣聽,還可以這樣說。
——陳村
一對專業音樂家的敏銳耳朵,一顆柔軟夢幻的心,一枝散發芬芳色彩的筆,一種沉靜而又迷離的節奏,加起來就是田藝苗的音樂文字。
——嚴鋒

作者簡介

田藝苗,女,青年學者,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講師,香港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常務理事。曾獲得音樂教育學士,作曲技術理論碩士和高級復調博士學位。二〇〇七年開始擔任CCTV音樂台《影視留聲機》欄目的策劃以及撰稿。曾受邀在“上海之春”等多個大型音樂節宣講論文或演出音樂作品,獲得“文華獎”優秀音樂作品等獎項。出版過著作《流影留聲》和《時間與靜默的歌——20世紀西方作曲家的孤獨吟唱》。音樂文論散見《人民音樂》、《音樂愛好者》、《書城》等刊物。

目錄

代田藝苗序(陳村)
當莫扎特老去
至少還有Missa
溫柔的戰曲
多瑙河傳奇
人文巴赫
樂譜打開,曾經沉默的生活打開
直至語言不及之地
狂野詩篇
人與風景的交流
巴洛克夢魘
鏡中之鏡
愛是身體最美的潮汐
大家來抒情
艷火煮《茶》
觀世觀音,如去如來
虛空之心
誰在聲音里徘徊
沉默的鋼琴
他不知道他知道
死在威尼斯
花開有時,夢醒有時
久石讓,時光流逝以前
黑暗中旋轉的萬花筒
坂本龍一的瞬間和詞語
日出時請將悲傷終結
樂手之旅
等待巴赫來檢驗
超越聽覺
一直下雨的旅行
繞過抒情的陷阱
白天打掃,晚上祈禱
神童的前世與今生
親愛的野姑娘
田野萍蹤
憂鬱的南美,
相愛,或者死亡
歌手
晚安,北京
爛醉的魚
獨奏者
音樂,上海的回憶與呼吸
放下身段搞藝術
樂評有什麼用
皮娜-鮑什:孤獨與荒謬之舞
靜觀·呼吸·包容·超越
心與琴游
秦文琛:黎明終於到來
文藝青年拔苗助長(後記)

序言

田藝苗好看。
即便不是莫扎特,人也總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部分獻給音樂。
讀田藝苗的音樂筆記,看她指點作品,鋪排大師,觸摸情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大聲說。譬如音樂。私語般的。看文字不忍,怕窺視了人的內心。對音樂,你沒內心怎么寫呢?
有幸,才跟好的人共一個天地,共一個錄音。是音樂的好,也是她的好。人樂意向戀人呈示對音樂的領會。音樂跟愛是關聯的,同樣敏感脆弱,如果這時候尚且不能理解,以後就不說了。
讀她的文章,我順手摘出一些話。
——“暴雨淋黑的木板門。”
那個“黑”字真狠,不可替換。
——“這支歌正好比喻了她的一朝盛放與一夕凋零。青春、愛情、盛名甚至歌聲,都不比一夜春風長。”好像是另一首《琵琶行》。
——“像中國古代的師徒關係,不是簡單的收費授課,而是一種藝術人格的全面薰染。那是一種人情。”
這句是弱起,用我們知道的句式和觀念平平而起,止於此,就是“心靈雞湯”了。田藝苗不是。之後,跳出“那是一種人情”。“人情”二字重如鐘聲。
——“因此,整張專輯就有了骨骼血肉,同時它像一個慢熱的人,緩慢地打開心扉,逐漸展現出他的溫情,他的婉轉,他的渴念,他的意猶未盡。”
通常,她像她聽的音樂一樣舒緩地說。
——“那些早期的海都在描繪他心裡的波瀾,少年意氣,需要掀動整個樂隊來宣誓夢想。”
她還掀動。宣誓夢想。

後記

這本小書中收錄的文章,是這兩三年來陸續為一些報章雜誌寫的稿子。一些關於音樂的主題散文。用文字描寫音樂,基本上是徒勞。如果這些文章能夠讓更多的人愛上音樂,如果音樂讓你過得更快樂更美好,那就是我最大的榮幸了!
在這本書的最後,要感謝很多朋友們,沒有他們的幫助和鼓勵也就不會有這本書了。感謝在世界盃期間還願意為我作序、耐心讀完我的書稿並一一為我指點文法的陳村老師!謝謝村長支持!感謝一直待我如兄長的Steel!

文摘

他的音樂完全按照個人的喜好摸索而得,因此總是有一種體系之外的直率與輕盈,與他清淡而準確的個人風格相得益彰。一個不按照傳統模式成長的古典音樂家,看起來仿佛不可思議,可是一個人的才華、靈感,是不能被學習與闡釋的,它就是一陣昏眩,一份天時地利的機緣。
這十支曲中,有德彪西的飄逸,有哈巴涅拉的節奏,有簡約主義的沉悶反覆,也有流行歌調的粗淺。普列斯納通常是被解讀出哲理、人文、抽象等等高深境界的,可是在這裡,令這些樂曲擺脫了流行鋼琴曲的俗套的,竟然是他的散漫。他的幻想氣質在每一支曲調展示之後,綿延旋繞,語焉不詳,這樣的展開缺乏張力,卻令樂曲有了謎的結構。
仍舊是有來自電影的那種氣氛的直接塑造與悲憫。那種清淺的戲劇性。在《冥想》中,是一個又一個偶然生動的和弦,恍如白鳥的羽翼倏忽滑過夢境的那一陣感傷。在《飛翔的藝術》中,是重複中顯得麻木的簡約主義音流,它傳達出了那種因敏感而導致的冷漠,一種現代的都市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