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剿匪記》

《湘西剿匪記》

影片《湘西剿匪記》在湘西實地拍攝近一年,集合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演員,展現真實的戰鬥故事,譜寫一段二十年前的創作情緣。

基本信息

背景資料

《湘西剿匪記》《湘西剿匪記》

在中國雞形的版圖上,那片橫亘於雞腹地帶的褐色山地,便是湘西,湘西出土匪,他們主要舊時地域包括大庸(今張家界)、桑植、龍山、永順、古丈、花垣、瀘溪、鳳凰、新晃、黔陽、懷華、芷江、辰溪、漵浦等十多個縣、市。

湘西古屬荊楚,地有五溪。“五溪林澤之間,多生草寇”。草寇者,土匪也。於是,“湘西土匪”便在人們的心目中組合成一個固定名詞。一提起湘西,便自然聯想到“土匪”;而“匪風甚熾,安居不遑”的湘西,也成了一個“充滿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織野蠻與優美”的特殊地域。

有史可考,湘西的匪患,始於明末。其時,沅水、澧水一帶,便有“蒙面大盜”剪徑於林莽水澤。鹹豐年間,土匪“成群劫掠,嘯聚為患”,清末民初,匪勢愈演愈烈,有的一股多達數百。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湘西的土匪惡性膨脹到10萬之眾。民間流傳:“湘西無處無山,無山無洞,無洞無匪。”真可謂“土寇流賊,多如牛毛”了。

歷代官府,包括國民黨政府,對湘西土匪沒少清剿代撻, 但多是虎頭蛇尾,如盛夏之“地皮雨”,淺“濕”輒止,結果養癰遺患,日益壯大。只有在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徹底殲滅各路土匪之後,湘西才海晏河清,走向太平。

基本簡介

《湘西剿匪記》《湘西剿匪記》

三湘大地,自古匪情如熾,進湘剿匪,留下多少英勇傳奇。一部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湘剿匪傳奇故事的經典影片《湘西剿匪記》1987年推出,瀟湘電影製片廠將這段盪氣迴腸的剿匪故事搬上銀幕並拍攝成一、二兩集,影片展現了由吳波營長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與當地幾大土匪瞿二十四、瞿湘玉、魏彪等展開的一場特殊的、驚天動魄的鬥爭。

著名導演周康渝丁汝駿、薛淑傑、魏宗萬、陸樹銘、茹萍、趙秀麗等來自全國各藝術團體的優秀演員雲集在一起,生動地塑造了我軍及土匪獨具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眾多青年演員激情演繹銀幕英雄。

影片《湘西剿匪記》在湘西實地拍攝近一年,集合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演員,展現真實的戰鬥故事,譜寫一段二十年前的創作情緣。影片上映後,全國反響極大,拷貝總數超過三百餘部,除了演員們敬業的演出外,導演周康渝功不可沒。

這部影片堪稱80年代國產影片的經典。影片講述了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軍在湘西艱苦卓絕的剿匪戰爭,重點講述的是吳波營長帶領的部隊如何剿匪的故事。

為了紀念湘西地區剿匪鬥爭的全面勝利,在沅陵縣城勝利公園內,建立了一座高16米、呈正方錐形的紀念塔,塔身上鐫刻著“湘西剿匪勝利紀念塔”九個大字,並建有一尊高2.5米、手持衝鋒鎗、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全身塑像,矗立在塔前。

故事梗概

電影《湘西剿匪記》劇照電影《湘西剿匪記》劇照

解放前夕, 國民黨當局為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派員率土匪頭目瞿天華之女瞿湘玉親臨湘西地區,重金收買當地土匪集團,建立“反共復興基地”。

解放軍某部營長吳波奉命率部進駐鳳山縣,開展“清槍剿匪運動”。不料,帶頭交槍的貧農何長山突然被槍殺,師部宣傳隊員遭匪幫襲擊遇難,吳波外出途中也遭土匪伏擊。吳波與師部偵察員蔡金花內查外調,仔細分析,終於搞清真相,清洗了叛徒趙福根,逮捕了坐探何老四,並將縣城內暗藏的特務一網打盡。隨後,解放軍開始攻打土匪頭子魏彪的老巢牛頭山。瞿氏父女為解牛頭山之圍,率三千土匪圍攻鳳山縣城。正當敵眾我寡、縣城即將失守之際,蔡金花率援軍趕到,擊潰圍城土匪。瞿天華在倉皇逃跑時,將前來探親的吳波之妻李桂英及兒子小虎擄走。牛頭山戰役勝利結束,魏彪被擊斃。

不久,吳波等人喬裝成商人,前往參加匪首史雲哲之侄的婚禮,乘其不備,將史雲哲活捉,曉以大義後又當場釋放。史雲哲深受感動,欲與吳波談判,向解放軍投誠。瞿湘玉的副官歐陽劍趕來,企圖以高官厚祿拉攏史雲哲。吳波聞訊,毅然單刀赴會,在客廳中與歐陽劍短兵相接。正在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時,史雲哲毅然反戈,棄暗投明。

隨後,史雲哲喬裝與歐陽劍押吳波來到瞿匪盤踞的盤歌寨前,卻被瞿湘玉看出破綻。吳波率部隊發起強攻,並用猛烈火力攔住山後退路。瞿湘玉孤注一擲,將李桂英母子押上山崖,迫使解放軍停止攻擊。吳波眼見瞿匪即將奪路而逃,遂舉槍欲射,被戰士崔昌健托住槍口。李桂英滿含憤恨,抱住一匪兵滾下懸崖。解放軍攻下盤歌寨時,瞿氏父女已率殘匪逃往秘密據點黑龍洞。解放軍“飛虎隊”活捉了前往黑龍洞送大煙的金七妹,探知洞中詳情, 遂組織突擊隊直撲黑龍洞,在地形複雜的山洞中,與土匪展開一場惡戰,最終將眾匪一舉全殲。

原型揭秘

電影《湘西剿匪記》電影《湘西剿匪記》

湘西名匪張平,又名張大治,古丈李家洞張家坨人,為匪之初,張平便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甚至連自己的嬸娘也不放過,張平為匪以來,其部殺害的民眾達3000之多,為其姦污者不計其數。張平的悖德狂實際也是其反社會性病態人格的表露,他既無內在的約束,也無外在約束,肆意殺人,攻擊沒有防範的弱者,通過強姦、殺人來發泄自己的毀滅欲望。

張平被宋希濂收編之後,領得了軍裝,便給其部下換了裝,很有點正規軍的氣派了。但部隊匪氣難改,依然四處打家劫舍。沅陵“三、二”事變後,張平趕走了古丈縣縣長,便取而代之。

1950年2月底,47軍422團、416團和軍直共六個營的兵力合擊張平。張率2800餘匪固守李家洞老巢,3月3日被一舉攻破,張化裝逃脫,在3月4日至20日連續16天的追擊中,張平匪部被全部擊潰。張隻身逃出與保靖,龍山匪首聯繫未獲幫助。在部隊和民眾日夜清剿下,7月10日餓極的張平被擊斃於楊家嶺水田中。隨後被搜捕者割下首級,拿到縣城懸掛示眾,兩天后送至沅陵城,懸於中南門數日後,才被人扔到沅江里餵魚去了。張平果然得了個遺臭萬年的下場。

湘西名匪“姚大膀”,字必卯,號占彪,清光緒壬辰年出生於新晃侗族自治縣方家屯鄉楊家橋的牯牛溪,幼年上過私塾,後畢業於貴州銅仁講武學堂。十幾歲,姚大膀便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好逸惡勞,吃、喝、嫖、賭什麼都沾,讀幾天私塾認得幾個字,卻把那些打家劫舍的草莽綠林記在心中,常常宣稱自己要當“強人”,其父一氣之下,瘋了,不久即辭世。

1950年12月25日,姚大膀率殘部500餘人槍和吳可觀、姚芳菲等匪股,從新寨過負溪、竄到中寨,被中Gong419團3營9連、7連發現後緊追不捨。就在姚大膀準備帶人槍過河前逃貴州六龍山之際,因姚部下二匪在向當地老百性找飯吃之時,被我軍民給抓了個活的,這樣姚匪眾過河逃竄一事被我解放軍得知後,便立即提前組織埋伏於過河點。午夜時分,姚匪過河之際被我剿匪部隊打得個措手不及,姚大膀也因在河中不會游泳而被淹死,這樣結束了他的50年的為匪生涯。

湘西名匪“彭玉清”,外號靈雞公,是芷江公坪桐樹溪毛栗坡人。其父外號叫彭魚腦殼,是桐樹溪的一大地痞,因深為族人所恨,不久即被彭氏家族的人所殺,彭玉清只好隨母親去芷江城給人洗衣幫工為生。

抗戰以後,靈雞公受招安回家後,當上了羅坪鄉的“剿匪隊長”,從此,便“名正言順”地四處派糧派款,並強奪殷氏、唐氏、梁氏三女為妾,終日嫖賭逍遙,魚肉鄉里。1947年,他又招兵買馬,棄“官”為匪,上山當他的草頭王。1949年3月,他帶百餘匪徒,參與洗劫黔城,姦殺燒無惡不作。9月19日夜,彭玉清終於同他的親信匪中隊長“呱呱叫”帶著9名殘匪,1挺機槍,7支步槍,向剿匪部隊419團駐當地部隊投降。

湘西名匪“曾慶元”,懷化中方縣人,19歲時,他憑藉圈子的勢力,混進懷化中方媒礦。並當了護礦隊的一個頭目。

1949年3月,曾慶元被“楚漢宮”的雙龍頭“老佛爺”楊永清委任為“長沙綏靖公署直屬清剿第3縱隊”第1支隊第3大隊大隊長。這以後,曾慶元又組織“國民黨人民自衛救國軍9路軍”,自稱“9路軍”15旅旅長。不久,又自稱“芷懷黔十二游擊區總指揮部”指揮長,下轄四個中隊和一個特務中隊,匪眾達400元人,300多支槍。

人民解放軍進軍湘西後,曾慶元又公然採取對抗態度。多次率領匪徒在黔陽以北, 懷化以南,芷江以東,黃岩以西之三縣交界地帶及公路沿線,大肆騷擾破壞,氣焰十分囂張。最後,曾慶元投降,被送沅陵學習,鎮反時被處決。“文革”後又平反。定為投誠人員。

湘西“土匪”血灑異國
時至1951年元月15日止,除鎮壓一批罪大惡極的土匪外,湘西還關押著30000名土匪特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其餘約60000人經集訓教育後遣返農村,依靠覺悟好的農民民眾共同監督勞動,解決好生活問題,使其安心生產,不再為非作歹。經過一段時間的管制,由農會評議,摘掉其“土匪”的帽子,還其農民的本份。

志願軍赴朝作戰時,還先後帶走10000餘名出身好,罪行輕,並有悔過表現的土匪,有的直接補入部隊,有的參加擔架隊和運隊。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大多都有很好的表現,許多人還立了戰功,當了幹部,沅陵寺溪口的土匪姜長祿,進入朝鮮後,作戰勇敢無畏,屢立戰功,在著名的上甘嶺戰鬥中,他的一個連堅守陣地半個月,打死敵人近2000人,姜長祿四次負傷,榮立三等功;桑植縣當過土匪的張福祥,入朝作戰後,表現十分突出。在老頭山戰鬥中,堅守陣地的4個戰士,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仍堅持戰鬥,打退敵人多次反撲,立了大功;瀘溪苗族漢子符勝虎在朝鮮戰場上英勇作戰,先後立了大功一次,小功三次,並提升為志願軍連長。在著名作家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寫到的十分慘烈的松骨峰戰鬥犧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

原47軍139師政委袁福生曾說過:這些湘西“土匪”特別能打仗,在部隊減員較大的情況下,還專門到湘西招了一批“上過山”的“土匪”入朝補充到正規部隊中去,使這些人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

精彩視點

電影《湘西剿匪記》電影《湘西剿匪記》

一、“土匪”帶來的新鮮體驗
以正面人物的表現方式去塑造反面人物的指導思想,使得我們在銀幕上看到了幾個獨具性格特點的土匪頭子。曾經以《毛孩歷險記》《咱們的退伍兵》等影片中的出色表現為觀眾所熟悉的薛淑傑一改戲路,變成了一個兇殘、狡猾的女匪首瞿湘玉,然而為成就銀幕上的“殺人不眨眼”,勇於挑戰的薛淑傑也經歷了痛苦的磨鍊。與薛淑傑扮演的瞿湘玉不同的是,魏宗萬扮演的魏彪是一個土生土長在湘西的匪首,人物獨特的性格為魏宗萬帶來了極大的表演空間。然而周康渝導演在開拍前就對頗有擔心的魏宗萬承諾,這個角色一定會比魏宗萬之前在《一個和八個》《海灘》等影片中的表演更為觀眾所接受,的確在影片上映後,我們記住了這個扛著棺材打仗的光頭土匪,並且就連這個土匪的名字魏彪也與魏宗萬有著不解之緣。

二、英雄們的“奇特遭遇”
這場與匪患的拉鋸戰爭中,在這場以少戰多的艱苦鬥爭中,每一個戰士甚至百姓都報著犧牲自己贏得勝利的心理準備。軍隊中的宣傳隊也肩負著宣傳剿匪思想和安撫當地百姓的重要任務,由茹萍扮演的宣傳隊員沈潔最終也犧牲在這片奮戰的熱土。當年年僅18歲的茹萍儘管戲份不多,但是憑藉著自己的熱情,就算是為了一個鏡頭也精心設計多種表演方式。二十年後的今天,大家也依然清晰的記得年輕的茹萍曾經在劇組鬧出的笑話。在影片《湘西剿匪記》中由陸樹銘扮演的劉大柱和魏小海扮演的來自朝鮮的崔連長都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和平,兩位同樣是來自西北的年輕演員當年也用自己的激情為影片增添了悲壯的情感和力量。

三、餿了的食物照樣開心吃
在一場吳波營長和蔡金花赴宴準備對四大匪首之一的史雲哲實施感化和勸降的重場戲中,當時拍攝經歷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銀幕上看似美味的佳肴經歷了高溫的放置,因為拍攝需要並不能換新的食物,所以演員們面對變餿變臭的食物還要演出享受的表情與態度,這對這場戲的眾多演員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四、上集被綁留下懸念,下集恐高還要跳懸崖
在這部表現剿匪英雄奮勇抗敵的影片中,恰當的融入了親情的情感因素。當時來自瀟湘電影製片廠的青年演員趙秀麗將吳波營長的妻子李桂芳那份勇敢、堅定及對丈夫、兒子的愛表現出來,為這部陽剛氣十足的影片帶來了特有的細膩。在影片第一集結束時,吳波營長的妻兒被瞿湘玉綁架,留給了觀眾無限的懸念,而為了剿匪的勝利縱深的一躍的李桂芳雖然震撼感動了所有人,但是對有恐高症的趙秀麗來說確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五、周康渝導演在每個人的心中的特殊地位
影片《湘西剿匪記》在湘西實地拍攝近一年,集合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演員,展現真實的戰鬥故事,譜寫一段二十年前的創作情緣。影片上映後,全國反響極大,拷貝總數超過三百餘部,除了演員們敬業的演出外,導演周康渝功不可沒。瀟湘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周康渝,曾在影片《青山戀》中與著名表演藝術家趙丹有過合作,也拍攝過眾多盈利百萬以上的賣座影片,他獨特的執導方式、樂觀幽默的性格給每位合作者以極深的印象。然而,2001年,周導在拍攝過程中因車禍不幸去世。二十年後的大聚會,每位主創人員的心中都為他留有特殊的地位。

影視評價

電影《湘西剿匪記》電影《湘西剿匪記》

剿匪題材一直是精華輩出的題材,黑白片時代的《林海雪原》 、《英雄虎膽》》、 《冰山上的來客》等等就家喻戶曉。但沒有一部的篇幅比得上《湘西剿匪記》,第一部和第二部總計足足將近3個小時,全景式再現了1949年秋至1950年夏的湘西大剿匪行動。

《湘西剿匪記》是瀟湘電影製片廠於1987年拍攝的影片,導演是周康渝。這部影片堪稱80年代國產影片的經典。影片講述了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軍在湘西艱苦卓絕的剿匪戰爭,重點講述的是吳波營長帶領的部隊如何剿匪的故事。

影片開始先交代了湘西從宋朝開始到解放前夕八百年中匪患猖獗。特別是解放前夕,蔣介石派白崇禧親臨湘西以重金和武器把號稱七萬之眾的土匪收買成為我軍解放大西南的障礙。我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進駐湘西剿匪。湘西土匪亦官亦民,躲在深山裡,混在百姓中,很難分辨,無形中給我解放軍剿匪製造了極大的困難。

影片刻畫的每個人物都血肉豐滿,而且每個人性格都不相同。包括各個土匪頭子的塑造都很成功。鳳山縣匪首瞿天華,家族已有24代土匪歷史,人稱瞿二十四,凌雲把這個老匪首的狠毒表現的淋漓盡致。瞿二十四的女兒瞿湘玉在美國受過訓練,被國民黨當局派回湘西擔任特派員,薛淑傑通過喬裝我縣委幹部矇混過關,以及兩槍打掉兩盞油燈來表現這個女匪的高智商與膽大心細,也在暗示我軍剿匪的難度。此外魏宗萬塑造的匪首魏彪笑裡藏刀,譚非翎塑造的匪首史雲哲老謀深算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來說我軍的人物塑造。丁汝俊塑造的吳波營長與其他影片中部隊幹部有很大的區別,平時書生氣很濃(總是帶著或拿著筆說話),感情豐富(與妻子孩子見面時的柔情),但打仗勇猛,機智靈活(帶一個連與土匪3000交戰,死守縣城)。胡湘光塑造的我師部偵察員蔡金花(男),影片通過他與大柱子摔交表現他的靈活勇猛,通過他隻身過敵人封鎖送信表現他的頑強機智。還有茹萍扮演的女宣傳員沈傑,雖然戲不多,但她的歌聲與歡笑,她在遇到眾土匪時拔槍自盡時慢慢倒下的鏡頭使我久久難忘!

影片槍戰場面很多,但基本沒有重複。有山地戰,有攻城戰,有巷戰,有騎兵戰等等。場面壯觀,非常真實。

影片也很注意表現湘西土匪的狡猾與兇狠。屠殺大批百姓;設圈套威脅引誘我軍司務長;暗殺帶頭交槍的貧農;扮做百姓殺害我宣傳隊;綁架吳波營長的妻子和孩子,等等。據記載,當時有10000多解放軍幹部戰士在湘西剿匪中壯烈犧牲,可見湘西剿匪的殘酷!

雖然片中的地名和人名都是虛構的,這也都是有歷史原型的,正是這種全景式的展現,從而是此片有著之前幾部經典剿匪黑白片不同的宏大壯觀。片中的槍械也讓我無可挑剔(要知道現在的片子中槍械bug一找一大堆),比如配備兩腳架的BAR自動步槍在如今的片子中已經絕跡,而我們厚愛的盒子炮更是大出風頭,在雙方的高手中相互PK。而瞿湘玉玩起自己手中的兩支美式小六輪也是得心應手,在匪首的大會上啪啪兩槍就打落兩個火盆,技驚四座。

影片在烈士犧牲的瞬間、莊嚴肅穆的“湘西剿匪勝利紀念塔”和激昂的背景音樂——衝鋒號中全部結束了。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上萬名指戰員用自己的生命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和幾百萬湘西各族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或許有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還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不要忘了,正是無數像片中這些犧牲的和活著的英雄們的付出,才換來了共和國的誕生和安定,正如片頭伴隨著打字機聲音而跳出的字幕——“謹以此片獻給在湘西剿匪鬥爭中犧牲的和活著的英雄們……”。

建軍節專題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現在,我們選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條目,希望通過大家協作的方法,完善條目,作為獻給“八一”的禮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