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這是北宋滅亡之際一位被金人虜去的弱女子寫的詞,描述被虜北行之經歷,抒發國破家亡之巨痛。

基本信息

原詞

題雄州驛題雄州驛

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注釋

轆轆:車聲。
白草黃沙:指北方邊遠地區的荒涼景象。
萬結句:日日夜夜愁思鬱結。
燕山:在今河北,此代指金人首都所在地。
鄉關:故鄉。

今譯

出發時是天亮時分,烏雲突如其來漫來。坐在囚車裡,車輪滾滾,漫天黃沙,眼見就被虜到了北方荒蠻之地。一天的顛簸,月亮已經升起來,人煙稀疏,放眼望去,只有三兩戶人間。
天空鴻雁南飛,是到我們的家鄉去吧,而我們卻被金人擄掠至此,心中愁腸百結,無分晝夜。離金人的都城越來越近,離家越來越遠,回望故鄉,要想回去比登天還難。 (荷風溪雨譯)

詞牌與格律

減字木蘭花《樂章集》註:仙呂調。《梅苑》李子正詞,名《減蘭》;徐介軒詞,名《木蘭香》;《高麗史·樂志》,名《天下樂令》。

格律

中平中仄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作者簡介

蔣興祖女,宜興(屬江蘇)人。父蔣興祖,靖康時陽武令,金人入侵,為保全節操而死。雄州:在今河北省雄縣.驛,旅舍.此詞寫於詞人被金人擄掠北上途中。

簡析

這是北宋滅亡之際一位被金人虜去的弱女子寫的詞,描述被虜北行之經歷,抒發國破家亡之巨痛。作者之父本是陽武(河南原陽)縣令,在金兵南侵圍城時,奮勇抵抗,壯烈殉國,妻、子一同遇難。“其女為賊虜去,題字於雄州驛中,敘其本末”(韋居安《梅磵詩話》)。此詞作者抒寫亡國喪家、被虜北行的深哀巨痛。如泣如訴,感人至深。上片寫被虜途中的情景,下片寫“回首鄉關”的悲痛心情。全詞情景交融,淒楚哀婉,字字血淚,句句生悲。用語精當,化典自如。

集評

況周頤《蕙風詞話》:此詞寥寥數十字,寫出步步留戀,步步悽惻之情。
韋居安《梅澗詩話》:靖康間,金人至闕。陽武令蔣興祖死之。其女被虜,至雄州驛,題詞驛中。蔣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此亦湯岩起《詩海遺珠》 所載)
陳寅恪論明末女愛國者柳如是時曾說:披尋其篇什,“往往窺見其孤懷遺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夫三戶亡秦之志, 《九章》哀郢之辭,即發自當日之士大夫,猶應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況出於婉孌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柳如是別傳·緣起》)。然而早在宋代,在靖康之變及南宋滅亡那個時局動亂的時代里,便曾湧現出一批愛國女詞人,如李清照蔣興祖女淮上女徐君寶妻王清惠金德淑等。她們的詞作,雖不一定是高唱三戶亡秦之志,卻無愧列為《九章》哀郢之辭,自有其令人感泣之思想情感價值。這是宋代歷史上所出現一大重要文化現象。
《宋史》卷四五二《忠義傳》載:蔣興祖,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知開封陽武縣(今河南原陽)。靖康初,金兵侵犯京師,取道武縣,有人勸他避走,興祖曰:“吾世受國恩,當死於是。”他與妻子留不去。金數百騎來攻,不勝,敗走。第二日,金兵又至破城。興祖戰死,年四十二。妻及長子相繼死去。元韋居安《梅澗詩話》卷下云:“靖康間,金人犯闕,陽武蔣令興祖死之。其女為賊虜去,題字於雄州(今河北雄縣)驛中,敘其本末,乃作《減字木蘭花》詞云云。蔣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鄉人皆能道之。”蔣興祖女此詞所寫回首鄉關之悲痛,實為愛國精神之體現。
“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長空中,寒風翻卷朝雲滾滾而去。大地上,金兵驅載婦女迢迢而去。
轆轆車聲,作者將之比喻為水聲,足見其靈心。車馬北馳,無休無止,正如水流沒有停留之時。一路車聲,如幽咽、如泣訴,是水聲?還是行人的悲泣聲?恍惚不能辨清。起筆二句,呈現出女主人公俯地仰天哀哀無告之形象,亦暗示出“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蔡琰《悲憤詩》);塵埃乾雲,一路悲聲之慘景。多少被擄掠的婦女,“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悲憤詩》)這種種情狀,可以想見。“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此二句,女詞人從關注被擄婦女之慘景,轉向沒途北國之慘象。
雄州一帶,已被金人占。上言朝雲橫度,此言月照孤村,表現出朝行暮宿,千里途程,至此唯見莽莽黃沙,一片白草。在過去昔黍麻蔽野之地,今為女真牧馬之區。月子彎彎,大地蒼蒼涼涼。大平原上,殘存三兩人家之孤村,愈見荒寂。意境開廓悲沉如此,已寫出女詞人命運與共人家國悲劇,而用含蓄委婉之至。
上片既寫詞人被擄北去及北方慘象,下片遂轉為抒發內心情感,寫其一己之悲愴心靈,機杼井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上句猶寫天空之星。大雁南飛,卻不能為詞人寄書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國家之創痛。下句,詞境即呈為描寫內心世界。愁腸萬結,何可解脫。女詞人之全部心態,全概況於此四字。“境界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間詞話》)加之以日日夜夜之時綿延,詞人的內心境界遂愈加深沉。有多少話該傾訴呵。然而,女詞人下邊所寫,只是:“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結筆二句,言語樸素,感情真摯,境界實高。燕山,即燕山府(今北京)。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同知燕山府郭藥師叛降金,於是勾結金兵南下至汴京,燕山成為金之後方重鎮。一至燕山,其身將永為奴矣。鄉關,乃親人祖國之所在,亦為一個人生命所系之地,國破家亡,自身遭動,回首鄉關,歸路甚難!難字結句,意蘊深重。家亡國破,可得復乎?難自由之身,可得復乎?亦難。讀之悽然。然而此一弱女子,在絕境下仍步步回首鄉國,讀之更令人肅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