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是西安交通大學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發行的一部醫學視聽教材。

《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炎症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傳染病。影片詳細介紹了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病理解剖、臨床表現、臨床類型、實驗室檢查、診斷和鑑別診斷、治療、預防等內容。《流行性乙型腦炎》圖像清晰,解說詳細,操作規範。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醫院製作,片長36分鐘,適合醫學院師生及臨床醫師使用。

基本信息

圖書書名:流行性乙型腦炎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ISBN號碼:ISRCCNM220300200
版本印次:2003-4-17
圖書開本:32開
圖書包裝:精裝
定價:¥48.00

內容介紹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由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夏天(7、8、9月)是乙腦流行季節,這個時期蚊子最多,乙腦是通過蚊作媒介傳播的,也就是說帶有乙腦病毒的蚊子在叮人時,就把病毒種到了人體內,病毒進入人體,使腦組織發炎。

乙腦的症狀

人被帶有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症狀,短的4天,長的約21天,一般為10-15天。此期無任何表現,故稱為潛伏期。起病常突發高熱,噁心、嘔吐、嗜睡,年齡較大的小兒還會說有頭痛。

乙腦的病情各人表現不一,主要取決於抵抗力。輕型的病兒體溫多在38-39℃左右,有迷迷糊糊的嗜睡表現,不過推之能醒,神志清楚。發熱多在一周內迅速下降,其他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也隨之逐漸消失。重型病兒體溫常在40℃以上,有頻繁抽搐,發病2-3天后病情明顯加重,有狂躁不安和昏迷,常可因高熱、抽痙、腦水腫導致呼吸衰竭。因腦部症狀嚴懲,治療後可留有後遺症,表現精神異常、痴呆、不會說話,並有手腳強直不能活動的痙攣性癱瘓等。在乙腦流行季節,如小兒有高熱,精神不好,特別有嗜睡的表現,要高度警惕患乙腦的可能。早診斷,早治療可大大減少後遺症。

6個月以上至10歲以下的小兒,在“乙腦”流行季節前1-2個月要注射“乙腦”疫苗。每人注射2次,間隔7-10天,以後每年注射一次。劑量是1-5歲的小兒為0.5毫升,6-10歲的為1毫升。接種乙腦疫苗後,少部分人可能有輕微的反應,如稍有發熱在38℃以下,或在注射局部有輕度紅暈現象。這是一般免疫反應,不必吃藥治療,可多喝些開水,1-2天后就能恢復正常。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http://www.gooedu.com/Book3888/
2、http://www.pmph.com/product/videoDetail.aspx?articleId=15034&columnId=2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