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雜誌》

《法學雜誌》

《法學雜誌》為國家一級法學期刊。本雜誌以內容豐富、觀點鮮明、視角新穎的獨特辦刊特色,在法學期刊陣營中贏得了較高的地位,受到中外讀者的歡迎。

基本信息

刊物歷史

《法學雜誌》《法學雜誌》
《法學雜誌》創刊於1980年。彭真同志為該雜誌創刊號題寫刊名。1980年法務部確定該刊為國家一級法學期刊

刊物特色

《法學雜誌》《法學雜誌》
創刊30年來,《法學雜誌》以內容豐富、觀點鮮明、文字精煉的獨特辦刊特色,贏得了在法學期刊陣營中的較高地位,受到中外讀者的歡迎。
《法學雜誌》一直恪守“研究法學理論,推動法制建設”的編輯方針,設有法學專論、刑法學民商經濟法學、青年法苑、司法實踐與改革、軍法縱橫、國際法學等欄目

刊物定位

《法學雜誌》將充分利用這些欄目平台,積極推薦我國法學研究的新成果,及時報導司法改革的新進展,為我國的依法治國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和司法實踐的成功經驗。《法學雜誌》從我國法制建設和廣大讀者的實際需要出發,深入開展學術研究、潛心為司法實踐服務,為普及法律知識盡責。

發展成就

1994年,《法學雜誌》被評為首屆“中國中文法律類核心期刊”;2000年至2004年被中國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連續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收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4年再次被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評定為“中國中文法律類核心期刊”,載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法學雜誌》在國內外法學界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廣大的讀者群,不僅在全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發行,還發行到世界上的十幾個國家地區,在許多著名大學圖書館閱覽室中都能見到《法學雜誌》。

人員隊伍

編輯部成員
社長兼主編:趙雲閣
副主編:苗延波
編輯部主任:李輝
編輯:付強
編務:胡欣平

投稿須知

一、投稿者須寫明聯繫方式(通信地址電話電子信箱),以便於編輯部儘快與作者聯繫;
二、稿件須有200字以內的內容摘要,3-5個關鍵字
三、全文字數一般在8000字以內為宜;

注釋體例

本刊注釋一律採用腳註,全文連續注碼;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
引用資料非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數個注釋引自同一資料者,同一頁內可合併,不同頁內註明:同注某,第某頁。
1.著作類
(獨著作品)史尚寬:《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9頁。
(合著作品)崔建遠、韓世遠:《債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頁。
(多人合著作品)蔡守秋等:《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216頁。
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第65頁至第67頁。
2.論文類
俞榮根、劉霜:《立法助理制度述論》,載《法學雜誌》2007年第2期,第57頁。
3.譯作類
[英]亞當·斯密:《國富論》唐日松等譯,華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24頁。
4.報紙類
李希慧等:《“輕輕重重”應成為一項長期的刑事政策》,載《檢察日報》2005年5月26日第3版。
5.古籍類
《明太祖實錄》卷二十六
6.辭書類
《牛津法律大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68頁。
7.外文類
從該文種注釋慣例。英文注釋體例如下: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pp.23-25.
Gavin Goh & Andreas R. Iiegler : Retrospective Remedies in the WTO after Automotive Leath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September,2003.
8.網路類
梁慧星:《關於中國物權法的起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9283

訂閱說明

《法學雜誌》為大16開本,單月15日出版,每期定價10.00元,全年定價60.00元。訂閱《法學雜誌》的讀者,請您到當地郵局辦理訂閱手續,也可將款直接匯至本刊處訂購。
《法學雜誌》國內郵發代號為2—205,國外郵發代號為BM623。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成壽寺四方景園1區6號樓
郵政編碼:100078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新街市分理處
行號:029
戶名:法學雜誌社

法律方面報刊雜誌大全

吳邦國:要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法制日報》
《解放軍報》
《山西法制報》
《民主與法制時報》
《中國國防報》
《檢察日報》
《人民海軍報》
《戰友報》
《空軍報》
《人民武警報》
《亮報》
《現代兵器》
《環球軍事》
《中國衛生法制》
《橄欖綠》
《中國民兵》
《世界軍事》
《現代艦船》
《民主與法制》
《法制與經濟》
《中外法學》
《廉政文化研究》
《當代法學》
《法治與社會》
《北方法學》
《犯罪研究》
《世紀行》
《犯罪與改造研究》
《金劍》
《楚天主人》
《法制時報》
《法律與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
《法人》
《法學論壇》
《青海法制報》
《當代海軍》
《藍盾》
《清風苑》
《法制與社會》
《警察技術》
《法學雜誌》
《江淮法治》
《中國審判》
《解放軍健康》
《長安》
《檢察縱橫》
《中國新時代》
《法律適用》
《法治研究》
《中國消防》
《法學天地》
《人民法院報》
《法制博覽》
《四川法制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軍隊黨的生活》
《現代職業安全》
《法庭內外》
《人民公安報》
《檢察風雲》
《警察文摘》
《方圓法治》
《北京觀察》
《中國空軍》
《中國軍轉民》
《青少年犯罪問題》
《科技與法律》
《國防》
《人權》
《東方劍》
《重慶法制報》
《中國軍工報》
《兵器知識A》
《法制周報》
《天津政法報》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政策專刊》
《大連法制報》
《雲南法制報》
《安防市場報》
《河南法制報》
《法治快報》
《邊防警察報》
《中國遠洋報》
《內蒙古法制報》
《法制文萃報[合訂本]
《法學家茶座》
《山東法制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公報》
《重慶政協報》
《公安內參》
《遼寧法制報》
《法治人生》
《西部法制報》
《甘肅科技報》
《人民前線》
《新疆法制報》
《中國政府採購報》
《解放軍報合訂本》
《公民與法》
《法制與新聞》
《新法制報》
《浙江法制報》
《法治周末》
《北方法制報》
《法制參考》
《法制生活報》
《公民與法治》
《甘肅法制報》
《軍事歷史》
《中國公共安全》
《法制生活》
《上海法治報》
《河北法制報》
《人民軍隊報》
《青海藏文法制報》
《法制今報》
《知識博覽報》
《火箭兵報》
《憲法學、行政法學》
《山東公安》
《紫光閣》
《海軍雜誌》
《中國紀檢監察報》
《邊防生活》
《法制》
《法治新報》
《戰士報》
《法制文萃報》
《廣西武裝》
《公訴人》
《西北民兵》
《東海民兵》
《消防科技》
《法治》
《當代檢察官》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二)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電話。

《黨政論壇》
《第歐根尼》
《電子智慧財產權》
《東方女性》
《法商研究》
《法制與經濟》
《法治與社會》
《法治縱橫》
《犯罪研究》
《犯罪與改造研究》
《方圓》
《佛教文化》
《福建黨史月刊》
《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福州黨校學報》
《婦女研究論叢》
《各界》
《各界·科技與教育》
《工會博覽·理論研究》
《公安教育》
《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公共行政評論》
《共產黨人》
《管子學刊》

《廣東民政》
《法制與社會發展》
《法制與文明》
《道德與文明》
《地方政府管理》
《反腐敗導刊》
《黨員天地》
《黨員之友》
《東方法學》
《黨政幹部論壇》
《法律適用》
《福建警察學院學報》
《福建理論學習》
《黨政幹部文摘》
《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福建支部生活》
《法學家》
《婦女》
《法學論壇》
《幹部之友》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法學評論》
《法學研究》
《法學與實踐》
《法學雜誌》
《法醫學雜誌》
《公安研究》
《公安月刊》
《法苑》
《法制博覽》
《法制世界》
《廣東公安科技》
《黨員特刊》
《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報》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廣東支部生活》
《改革月報》
《幹部黨員人才》
《法人》
《黨支部工作指導》
《法音》
《法庭內外》
《法學》
《黨員生活》
《公安海警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福建方圓》
《黨政幹部學刊》
《法制與社會》
《法律科學》
《法學天地》
《法制月刊》
《福建宗教》
《廣東黨史》
《法治研究》
《黨員文摘》
《婦女生活》
《法律與生活》
《婦女之友》
《婦女指南》
《改革先聲》
《佛學研究》
《鄧小平理論研究》
《法制導刊》
《法制》
《法制天地》
《法制與新聞》
《改革縱橫》
《福建統一戰線》
《法商論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