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家庭大不同》

《河童家庭大不同》

這是一本輕鬆、溫暖、趣味橫生的小書,是妹尾河童一家的故事,作者是妹尾河童夫人風間茂子。她將這個家庭誕生來的點點滴滴,濃縮在一個個小故事裡。在這本書中,讀者早已熟知的妹尾河童獨具特色的文字和素描悄然隱退,河童本人與夫人及一雙兒女一起,共同塑造了這個獨特的家庭,即河童女兒真美所言之“在外是日本,在家是外國”的河童之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本書文字質樸,內容卻相當感人,儘管都是平常家居小事,但字裡行間無處不流露出一個日本女人的真情善良及其獨特的個性,其婚姻觀、責任感,育兒觀等等。河童夫人的文字之後,附有女兒和兒子的各一篇小文,從各自的視角看待雙親和家庭,使河童之家更加豐富和完整。

目錄

前言 妹尾河童
突如其來的求婚
家族的再出發
繼母的宣告
親生兒子的誕生
河童的育兒實驗
真美與太郎的差異
兩人的青春期
為人父母者的獨立自主
繼女真美的心聲
親生子太郎的心聲
後記

部分章節

與妹尾河童的“熟人結婚”
如河童在前言所述,我於1961年(昭和三十六年)成為妹尾河童這人?太太。
河童30歲、我28歲。
當時,我的親友都大表驚訝。“對方是再婚?!…‘最好不要和有小孩的人結婚……”
結婚至今已將近四十年了,但似乎還是不少人對我們如何相識很感興趣,常常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在哪裡?怎么認識的?認識多久結婚?”我把前述情形大略說一下,無論誰的回答都是:“您真是下了好大決心啊!”
因為我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往往就回道:“是呀,簡單說就是熟人結婚啦。”有人聽了這答案大失所望,但的確,“要和河童?婚”,我是花了不少時間才下定決心。
當我決定後,河童還曾半開玩笑地發牢騷:“從求婚到點頭,竟然要兩個半月,對我來說,等得真是好苦呀。”
確實如此,因為他對於等待或懸而不決的事會極感痛苦,這人又是個急性子,做起事情來我行我素,和我的性格完全相反。我是那種即使經過石橋也要敲敲看牢不牢固才敢走過去的謹慎派,任何事都慢慢來的鈍牛型人物。現在面對的可是人生最大的關鍵——“結婚”,我告訴自己一定得再三考慮,要比平常來得更慎重。
河童的求婚實在太突然,令我訝異不已。而且遲鈍的我過了差不多三天,才驚覺事態嚴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若說這輩子我最訝異的事情,莫過於這突如其來的求婚了。
我和河童最初是在“StuffClub”認識的。我的堂哥作曲家林光,也是這個“StuffClub”的成員。以前阿光就經常拜託我幫忙整理工作室,因此機緣,被請去StuffClub事務所幫忙。
阿光的工作桌總是亂七八糟。其實河童也是如此。大家可能認為他能畫出那般精巧的俯瞰圖,還以驚人的記憶力寫下《少年H》里諸多細節,必定是個縝密纖細的人才對。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嚴重的時候,左手得頂住如山高的數據以防“雪崩”,右手還得忙著畫圖,簡直像在耍特技。
這些暫且不表。因為我不知道阿光的工作室里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總之只打掃出一塊可以工作的空間,其餘一概不碰。阿光對這種整理方式好像很滿意,就要我到事務所幫忙。“我不懂歌劇,連五線譜也看不懂。”他卻說:“沒關係沒關係,只要會幫忙接電話就可以。”所以我就進人StuffClub了。
話雖如此,當時的我對歌劇可是絲毫不感興趣,尤其最討厭女高音?種高亢拔尖的嗓音。有時從收音機里一聽到女高音,我就馬上轉台。
然而,有一次欣賞了從導演、美術、燈光、服裝都由StuffClub成員參與製作的輕歌劇《蝙蝠》,精彩的表現讓我大受感動。我想,頭一次就欣賞這齣歌劇是很幸運的事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