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金融學》

《每天學點金融學》

金融學本來就是一門來自生活的科學。從銀行存款到銀行借款,從物價上漲到利率調整,從基金股票到外匯期貨,到處閃現著金融學原理的影子。金融學原理中有些比較深奧,《每天學點金融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加以描述,讀者既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又會在輕鬆閱讀中學習金融學知識。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每天學點金融學》普及金融學常識,解讀熱點,洞察玄機。

目錄

第一章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正常的——關注通貨膨脹要學的金融學
錢是怎樣越來越不值錢的——通貨膨脹
紙幣和硬幣並不是真正的錢——本位幣和輔幣
鈔票印得太多必然會貶值——貨幣發行
狹義貨幣和廣義貨幣談起——M1和M2
怎樣衡量貨幣貶值了多少——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有弊也有利——通貨膨脹效應
當通貨膨脹走到馬路對面——通貨緊縮
第二章 為什麼銀行要不斷調整利率——關注利息和利率要學的金融學
利息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利息
利率為什麼要不斷調整——利率市場化
利率調整要考慮哪些因素——利率調整
利率調整怎樣影響債券收益——利率和債券
利率調整怎樣影響股票收益——利率和股票
利率達到多少時就是高利貸——高利貸
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利率嗎——存款準備金率
第三章 有錢是存銀行還是炒股票——關注個人理財要學的金融學
存錢還是炒股要看經濟周期——72法則
股票價格指數是怎么來的——股指
怎樣判斷能否買入某股票——股票估價
怎樣確定股票投資組合——套利定價
股票投資中的買空賣空——信用交易
大大小小的是是非非——大小非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馬太效應
第四章 金融危機隔幾年就會來一次——關注金融危機要學的金融學
金融風險的特點和成因——金融風險
銀行也是會關門倒閉的——銀行破產
還貸能力太“次”早晚出問題——次貸危機
最絢麗的泡沫也還是泡沫——泡沫經濟
能否恢復直接用金條交易——金本位覆滅
國家資本主義無法終結金融危機——銀行國有化
第五章 有些問題總是讓人想不通——關注金融理論要學的金融學
私人的中央銀行沒那么可怕——美聯儲
貨幣也會排斥異己的——劣幣驅逐良幣
一國一幣並非就一定好——最適度貨幣區
“孔方兄”為什麼都是圓形方孔——幣制模式
Q幣究竟是貨幣還是商品——虛擬貨幣
第六章 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市場——關注金融市場要學的金融學
觀察經濟發展趨勢的風向標——金融市場
世界銀行是世界最大的銀行嗎——金融組織
一手交錢,另外一手也交錢——貨幣市場
股票交易是在這裡完成的——資本市場
你會不會給未來一個承諾一期貨市場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期權市場
沒有具體場所的無形市場——外匯市場
第七章 金融服務中的熱點問題——關注金融服務要學的金融學
銀行是怎樣進行內部結算的——支付清算
網上銀行交易安全嗎——網上銀行
電腦網路帶來的新技術革命——信用卡
非法資金是通過什麼渠道漂白的——洗錢
為什麼每個國家要有中央銀行一中央銀行
怎樣才能儘早成為有車族——信貸消費
第八章 資金管理是經濟管理的命脈——關注公司理財要學的金融學
資金是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產業模式
資金結構安排大有講究——啄食順序原則
怎樣才能從銀行貸到款——銀行貸款
沒到期的銀行票據也能派用場——票據貼現
每年頒發的諾貝爾獎從哪裡來——公益信託
全球都把“寶”押在中國——金融新秩序
第九章 沒有硝煙的世界貨幣大戰——關注國際貿易要學的金融學
匯率變動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匯率影響
既管用又不管用的《君子協定》——國際信用
匯率變動的依據是什麼——外匯和匯率
兩種貨幣之間怎樣進行交易——外匯交易
條件苛刻的世界銀行貸款——世行貸款
美國人怎樣爭奪離岸銀行業務——離岸美元
人民幣怎樣才能走向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

精彩書摘

錢是怎樣越來越不值錢的——通貨膨脹
人人都知道,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其實,不僅僅“現在”的錢是這樣, “過去”的錢也是如此,這是一種普遍而正常的金融學現象。這就引出了本書的第一個金融學概念:通貨膨脹。
所謂通貨膨脹,是指貨幣供應量太多引起貨幣貶值、物價持續而普遍上漲的一種貨幣現象。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銀行里發出來的新鈔票太多了,所以越來越不值錢了。
那么,錢是怎樣越來越不值錢的呢?或者說,通貨膨脹是怎樣發生的呢?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①需求拉動
認為需求拉動導致通貨膨脹的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過程中貨幣的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就會引起價格水平持續上升。具體地說,需求拉動價格上漲的情況又有兩種:一是現實因素,二是貨幣因素。
從現實因素看,整個社會都在過度消費、過度投資,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尤其是過度投資,很容易打破貨幣總需求和總供給之間的平衡,導致價格水平上升。
從貨幣因素看,貨幣供應過度會導致經濟活動對貨幣需求大大減少,這時候即使貨幣供應量沒有增長或者增長不多,也會導致原有貨幣量相對過剩;更不用說貨幣需求量不變時,貨幣供給增長過快造成的貨幣過剩了。而貨幣供應過度,是會拉動價格上漲的。不過,如果投資增長速度與貨幣總供給增長速度相同,價格依然是可以保持不變的。
②成本推動
成本推動導致通貨膨脹的觀點認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成本的上升,必然會導致貨幣總供給量增長。也就是說,它認為這時候是生產成本的仁升推動了價格上漲。
許多生產、加工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是在成本基礎上加上一定利潤率來制定價格策略的。這樣,產品和服務的成本越高,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就會水漲船高。
有人也許會問,同樣的商品價格越低越有利於拓展市場,它們為什麼就不能對產品和服務價格有所控制呢?確實,任何企業都不願意無厘頭地提高產品和服務價格,但在有些情況下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例如:
a.員工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很可能會提高產品和服務成本
這裡之所以說“很可能”,是因為在員工工資水平提高的同時,還要看勞動生產率有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如果工資水平的提高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就會提高產品和服務成本;相反,如果員工工資水平提高速度低於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就會降低產品和服務成本。
舉例來說,如果今年全體員工的工資水平比去年增長了10%,而勞動生產率卻比去年增長了10%以上,這時候的產品和服務成本反而降低了;如果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達不到10%,產品和服務成本就必然會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所上升。
每當出現全社會普加工資時,就意味著全社會的產品和服務成本必將進一步上升,從而引發全社會產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而產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又會回過頭來拉動員工工資上漲,形成工資和價格的交替上升,工資推動型通貨膨脹就這樣出現了。
b.壟斷行業會強行拉動產品和服務價格的升高
任何社會都會有一部分壟斷行業存在。對於壟斷行業來說,它們的產品和服務價格會脫離成本而單獨存在,這是由它們的壟斷地位決定的。
壟斷行業為了追逐壟斷利潤,往往會抬高產品和服務價格。如果價格上漲幅度超過成本增長幅度,利潤推動型通貨膨脹就出現了。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利潤與價格是齊漲共跌的關係,利潤推動型通貨膨脹實際上就是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③需求膨脹和成本推動相互作用
貨幣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會導致通貨膨脹(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在貨幣總需求一定(不存在貨幣總需求拉動)的情況下也會導致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為了緩解通貨膨脹,政府在採取需求擴張措施時,經常會採用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並存的混合手段,這同樣會導致通貨膨脹。這就是供求混合型通貨膨脹的觀點。
④結構型
結構型通貨膨脹觀點認為,不同部門之間貨幣需求結構的轉換、生產率增長水平的差異、與國際市場的聯繫緊密程度等,都會引發結構型通貨膨脹。例如:
a.貨幣需求結構轉換引發通貨膨脹
在貨幣總需求一定的情況下,某個部門的一部分貨幣需求會轉移到其他部門,而這時候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卻是無法及時轉移的。
這樣一來,貨幣需求增加的那個部門的員工工資就會提高,從而引發產品和服務價格上升;同時,貨幣需求減少的部門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又會因為沒能及時轉移,員工工資不會得到減少,從而導致產品和服務價格依然維持在原有水平上。總體上看,這時候產品和服務的總價格水平上升了。
b.部門生產率增長水平差異引發通貨膨脹
一般來說,產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水平要高於服務部門,而這兩大部門的工資增長速度是大體相同的,並且主要取決於產業部門的生產率增長水平。換句話說,產業部門的生產率提高得快,工資增長速度就快,同時也會拉動服務部門的工資增長速度得到相應提高。
這樣一來,雖然大體上看服務部門員工的工資增長速度與產業部門持平,卻要高於服務部門的生產率增長水平。
這種產業部門和服務部門之間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上的差異,以及員工工資增長水平大體相同的局面,會在服務部門形成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從而推動價格水平不斷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c.部門差異在國際間的傳遞
對於某個特定國家來說,它的國民經濟可以分為這樣兩大部門:開放經濟部門和非開放經濟部門。開放經濟部門是指其產品與國際市場有直接聯繫,如製造業、外貿業;非開放經濟部門是指其產品與國際市場可能會有間接聯繫,但不會有直接聯繫,如建築業、服務業。
當全球市場價格處於上漲進程中時,必然會影響到這個特定國家的價格上漲幅度。只要這個國家無法決定國際市場產品價格,該國的開放經濟部門和非開放經濟部門就都要受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開放經濟部門,受到的影響更直接、更緊密。
具體地說,當全球貨幣市場價格上漲時,開放經濟部門中的員工工資會率先得到提高,從而帶動非開放經濟部門中的員工工資得到提高。舉例來說,如果某個出口行業的國外工資水平上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國內該行業工資水平的提高,進而帶動其他相關部門工資上漲。
這樣就又出現了上述產業部門和服務部門之間的類似情形——開放部門和非開放部門之間員工工資增長水平大致相同的局面,會在非開放部門形成成本持續上升壓力,從而推動價格水平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雖然通貨膨脹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是由貨幣供應量過多造成的;反過來說,並不是貨幣供應量過多就一定會造成通貨膨脹。因為隨著生產的發展、商品價值的增加,客觀上需要貨幣量能夠保持同步增長。確切地說,只有剔除這部分正常貨幣供應量之外的貨幣量增加,才會引發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會造成貨幣價格動盪。國際上,通常把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能夠普遍被接受、匯率比較穩定、價格長期堅挺的貨幣稱為“硬通貨”或“硬貨幣”,如德國馬克、瑞士法郎等;反之,把信用不好、幣值不穩定的貨幣稱為“軟通貨”或“軟貨幣”。
金融學點睛:
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很多,也很複雜。總體上看,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通貨膨脹是必然的,只是通貨膨脹率不要過高就行。
紙幣和硬幣並不是真正的錢一本位幣和輔幣
我們現在見到的錢,基本上是紙幣,只有少量硬幣。從金融學角度看,這些紙幣和硬幣並不是真正的錢,因為它們並不是足值貨幣。說穿了,它們只是一種符號,一種標明它值多少“錢(面值)”的符號。
這樣,就又引入了本位幣和輔幣的概念。所謂本位幣也叫主幣,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貨幣單位鑄造的、國內唯一合法的標準貨幣。本位幣是國家最基本的流通貨幣,在中國就是人民幣單位“元”。
在金屬本位制貨幣制度下,本位幣的面值和實際價值是一致的,即通常所說的足值貨幣。正因如此,這時候的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熔化,因為它在鑄造、熔化後並不會減少重量。
但是,如果本位幣在流通中產生了磨損,並且這種磨損超過了重量公差(法律允許的細微差別),就不能再進人流通領域使用了。因為這時候的金屬貨幣重量不足,對方未必承認這塊金屬貨幣依然值這么多錢;並且,如果你把它進行重新鑄造、熔化,這時候會發生實際損失,重量不夠,不合算了。有鑒於此,政府規定這類本位幣可以到指定的部門去兌換新幣。這有點像現在流通中使用的紙幣,當紙幣污損嚴重時也是不能進入流通領域的。你付給對方,對方很可能會以某種理由拒絕接受,但這時候你可以到商業銀行去換取面額相等的貨幣繼續流通。
在廢除金屬本位制貨幣制度後,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同樣稱為本位幣。雖然它在流通中完全不能兌換等值黃金,但卻代表了標準的、基本的流通貨幣。例如,在中國,人民幣就沒有法定含金量,不能自由兌換成黃金,也不與任何外國貨幣確定正式聯繫(固定匯率)。
說完了本位幣再來看輔幣。所謂輔幣是一個國家基本流通貨幣的輔助貨幣,主要用途是輔助大面額貨幣流通,用於零星交易和找零。在中國,輔幣就是人民幣單位“角”、“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