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地震》

《母愛·地震》

009年3月25日,第五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評選結果在上海揭曉。攝影師鄒森的作品《母愛·地震》獲得第五屆華賽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

(圖)《母愛·地震》,2008年8月30日消防官兵在倒塌的土牆下刨出兩名罹難者的遺體。

《母愛·地震》,2008年8月30日消防官兵

在倒塌的土牆下刨出兩名罹難者的遺體。

2

簡介

2009年3月1日,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人民攝影報社主辦,白溝鎮人民政府承辦的第17屆(2008年度)“金鏡頭”新聞攝影作品評選暨國際新聞攝影比賽中國作品初評在河北白溝結束,此次大賽9類18項共50個單項獎各有所屬。

四川涼山州西昌市消防支隊鄒森作品《母愛·地震》獲得非突發新聞類單幅金獎,華商報張宏偉作品《拉薩夜巡》獲得銀獎,生活新報社胡輝作品《車在人在》獲得銅獎。

評論

本屆大賽評審之一的德國《地理》雜誌攝影部主任茹斯·艾茜虹說這張描寫汶川地震的照片所展現出的影像十分優秀。它不僅具有新聞價值,還描寫了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人們所處的一種狀態。“這張照片讓我想到了1800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火山爆發的那一刻埋葬了整個城市,直到1800年後,考古學家才發現了這座城市和被埋葬的人。我曾經看到過一幅龐貝古城的照片。古城中被挖出的一對母子和《母愛·地震》照片中母親懷抱嬰兒的場景很像。所以,這幅獲獎作品具有一定的歷史維度。”茹斯·艾茜虹表示,《母愛·地震》表現了人與大自然抗震的精神,傳遞了許多的信息,獲得2008年度新聞照片獎實至名歸

背景

(圖)華賽評審會主席趙德潤舉起獲2008年度新聞照片獎《母愛·地震》。華賽評審會主席趙德潤舉起獲2008年度新聞照片獎《母愛·地震》。

2009年3月25日上午,第五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組委會在評選地風光秀麗的泰晤士小鎮舉行新聞發布會,組委會主席於寧發布新聞,評審會主席趙德潤宣布評選結果。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的華賽高揚 “和平與發展”的旗幟,從2005年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五屆,為促進中國和世界新聞攝影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攝影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貢獻。華賽正在成長為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聲譽日高的新品牌

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是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的大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的主題和旗幟是“和平與發展”。比賽遵循國際慣例,通過評選世界各國新聞記者和攝影師拍攝發表的年度新聞攝影作品。

本次參評作品的數量,特別是國外作品的數量都明顯增長,國外參評作品占總數的76.8%,進一步體現了華賽的國際性、權威性和影響力。來自世界8個國家的13位新聞攝影專家組成的評審會,經過三天多的緊張工作,評選出8大類16項的金、銀、銅獎和優秀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