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無間道》

《歷史無間道》

無間道在佛學中是分辨事物是非的智慧,藉此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並由此進入解脫道。而中國帝制時代本身就是無間地獄,任你是帝王將相或是販夫走卒都難逃厄運;任是大聖大賢,任有大功大德,也無法參透無間道。黃朴民在演講“《孫子兵法》新讀”時就曾指出,《孫子兵法》五千言,讀白了也就是兩個字:打之前的“算”,廝殺當中的“騙”。本書則更傳神地演繹了黃朴民對歷史中的“算”和“騙”的深刻理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歷史無間道》歷史無間道
無間道佛學中是分辨事物是非的智慧,藉此斷除所應斷除的煩惱,並由此進入解脫道。而中國帝制時代本身就是無間地獄,任你是帝王將相或是販夫走卒都難逃厄運;任是大聖大賢,任有大功大德,也無法參透無間道。黃朴民在演講“《孫子兵法》新讀”時就曾指出, 《孫子兵法》五千言,讀白了也就是兩個字:打之前的“算”,廝殺當中的“騙”。本書則更傳神地演繹了黃朴民歷史中的“算”和“騙”的深刻理解。

作 者:黃朴民
出 版:廣西人民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7年09月28日
類 型:人文社科 > 歷史

第一 榮耀

《孫子兵法》大家都說是講謀略的,這話沒錯。但是《孫子兵法》不僅僅是講謀略的,它也非常注重實力,它跟《三十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十六計》是玩空手道,做無本生意的事情,《孫子兵法》講你的謀略雖好,但必須用實力做基礎,沒有實力你的謀略就根本無所施展,但是沒有謀略你的實力也是空擺設,也沒用,兩者要有機地統一起來。

第1節:序: 歷史的第三種讀法(1) 第2節:序: 歷史的第三種讀法(2)
第3節:序: 歷史的第三種讀法(3) 第4節:序: 歷史的第三種讀法(4)
第5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1) 第6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2)
第7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3) 第8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4)
第9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5) 第10節:《孫子兵法》新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演講(6)
第11節:殺功臣的後遺症(1) 第12節:殺功臣的後遺症(2)
第13節:殺功臣的後遺症(3) 第14節:孔夫子的人格魅力(1)
第15節:孔夫子的人格魅力(2)

第二 霸業

文治與武功,是構成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體內容,而《論語》與《孫子兵法》所代表的正是文治與武功方面的理論指導之典範。它們既彼此獨立,又相互補充,"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遂使得中國古代的經國治軍活動能夠長期穩定有序地順利進行,並為今天的人們從事各類活動提供了彌足珍貴、足資啟迪的歷史文化資源。

第16節:子路,教我如何不愛你 第17節:了不得的鄭莊公(1)
第18節:了不得的鄭莊公(2) 第19節:孫武子與宋襄公(1)
第20節:孫武子與宋襄公(2) 第21節:範文子的戰略遠見
第22節:厚道大度數苻堅(1) 第23節:厚道大度數苻堅(2)
第24節:文武雙璧: 《論語》與《孫子》(1) 第25節:文武雙璧: 《論語》與《孫子》(2)
第26節:文武雙璧: 《論語》與《孫子》(3) 第27節:封建政治就是無間地獄(1)
第28節:封建政治就是無間地獄(2) 第29節:封建政治就是無間地獄(3)
第30節:齊桓公的穩重(1) 第31節:齊桓公的穩重(2)
第32節:齊桓公的穩重(3) 第33節:楚莊王的雄才大略(1)
第34節:楚莊王的雄才大略(2) 第35節:瞎忙乎的秦穆公(1)
第36節:瞎忙乎的秦穆公(2) 第37節:愛面子不愛里子的梁惠王(1)
第38節:愛面子不愛里子的梁惠王(2)

第三 世道

不同質的矛盾必須用不同質的方法來解決,任何方法,任何手段,是否真正管用,關鍵在於它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具有適用性;任何理論、任何政策,是否有益於事,癥結在於它是否具備實踐的土壤,是否能夠避免水土不服。如果不能做到量體裁衣,對症下藥,那么關注越多,越是添亂;投入越多,越是糟糕,南轅北轍,事與願違,是謂"桔逾淮北而為枳",明明要進這扇門,偏偏走進別的屋。

第39節:漢武帝身後的國策抉擇(1) 第40節:漢武帝身後的國策抉擇(2)
第41節:"治世"與"盛世"(1) 第42節:"治世"與"盛世"(2)
第43節:"治世"與"盛世"(3) 第44節:孔門"造神"運動(1)
第45節:孔門"造神"運動(2) 第46節:先秦諸子為何倡導"愚民"觀
第47節:漢代"獨尊儒術"表象的背後(1) 第48節:漢代"獨尊儒術"表象的背後(2)
第49節:漢儒的迂執與無奈(1) 第50節:漢儒的迂執與無奈(2)
第51節:吳起的德才悖論 第52節:莊子為什麼不當官(1)
第53節:莊子為什麼不當官(2) 第54節:莊子為什麼不當官(3)
第55節:關公崇拜情結(1) 第56節:關公崇拜情結(2)
第57節:蘭亭的御碑(1) 第58節:蘭亭的御碑(2)
第59節:撿了芝麻 丟了西瓜--《孫子兵法》與伊拉克戰爭(1) 第60節:撿了芝麻 丟了西瓜--《孫子兵法》與伊拉克戰爭(2)

第四 招數

趙匡胤的股肱之臣趙普認為這么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他看來,功臣宿將如果繼續執掌兵權,必定會對皇權構成威脅,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人是環境的產物,儘管他是皇上的心腹和親信,但一旦處於執掌兵權的地位,就一定要站在新的立場行事,以維護自己的利益了。友情與忠誠敵不過利益的驅使,用當今一句比較時髦的官場語言講,便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第61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1) 第62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2)
第63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3) 第64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4)
第65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5) 第66節:算得高明 騙得巧妙--讀《孫子兵法·計篇》隨感(6)
第67節: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1) 第68節:君子總是鬥不過小人(2)
第69節:孟子的用人高招 第70節:董仲舒裝神弄鬼(1)
第71節:董仲舒裝神弄鬼(2) 第72節:趙匡胤的招數(1)
第73節:趙匡胤的招數(2) 第74節:趙匡胤的招數(3)
第75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1) 第76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2)
第77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3) 第78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4)
第79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5) 第80節:劉秀"允冠百王"的奧秘(6)
第81節:諸葛亮的圈子意識(1) 第82節:諸葛亮的圈子意識(2)
第83節:《隆中對》的怪圈(1) 第84節:《隆中對》的怪圈(2)
第85節:《隆中對》的怪圈(3) 第86節:求真務實的孔子(1)
第87節:求真務實的孔子(2)

第五 遭遇

火攻:就是通過放火燃燒的途徑,猛烈打擊敵人,殲敵有生力量,毀敵戰爭資源,從而爭取主動,克敵制勝。在古代冷兵器作戰的條件下火攻稱得上威力最為強大、效果至為明顯的作戰手段之一。火攻一旦奏效,就會使敵方的器械物資、城池營壘片刻之內化為烏有,三軍人馬瞬息之間毀傷殆盡,從而為縱火的一方主動進攻創造良好的作戰態勢。所以戚繼光曾不無感慨地說:"夫五兵之中,唯火最烈;古今水陸之戰,以火成功最多。"

第88節:岳飛為何不得不死(1) 第89節:岳飛為何不得不死(2)
第90節:岳飛為何不得不死(3) 第91節:岳飛為何不得不死(4)
第92節:由不得自己的戚繼光 第93節:尉遲敬德的死角(1)
第94節:尉遲敬德的死角(2) 第95節:毛遂自薦入地獄的賀若弼、韓擒虎(1)
第96節:毛遂自薦入地獄的賀若弼、韓擒虎(2) 第97節:毛遂自薦入地獄的賀若弼、韓擒虎(3)
第98節:韓信蒙恥受冤(1) 第99節:韓信蒙恥受冤(2)
第100節:韓信蒙恥受冤(3) 第101節:韓信蒙恥受冤(4)
第102節:注定的悲劇:李廣不封(1) 第103節:注定的悲劇:李廣不封(2)
第104節:侯君集與謝晦:逃不脫的殺身之禍(1) 第105節:侯君集與謝晦:逃不脫的殺身之禍(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