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戲劇經典劇目——《柳毅傳書》,也稱《柳毅奇緣》,取材自:李朝威《柳毅傳》。是中國戲曲越劇[1]的一出經典劇目,也是越劇流派——“竺派”藝術的代表性劇目。1954年由竺水招、商芳臣,筱水招擔綱首演。

歷史淵源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的故事最早見於唐傳奇中李朝威的《柳毅傳》,這個故事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它是經過文人的進一步加工寫成的。

早在唐代末就有根據這個故事寫成的《應靈傳》宋元戲文中有《柳毅洞庭龍女》,元代尚仲賢的《柳毅傳書》雜劇,李好古的《張生煮海》雜劇,明代黃說中的《龍簫記》傳奇,許自昌的《桔浦記》傳奇,清代李漁的《蜃中樓》傳奇,近人的《龍女牧羊》等,都是由它演變而來的。現代人還將其改編為京劇、評劇、越劇等劇種上演,並把它搬上銀幕,使《柳毅傳書》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

劇本介紹

連環畫

柳毅傳書》是戴宏海先生藝術人生中比較成功的作品之一,獲第四屆(1990年)全國連環畫評獎三等獎,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柳毅傳書》重視人物塑造,著眼於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動的刻畫,以細膩的筆觸給每個人物繡像。著意刻畫主要人物面部表情的同時,從整體構思出發,多側面著筆,勾勒人物的動作態勢,追求人物造型的立體感。其中幾幅打鬥場面,“人物”表情豐富、形體剛健有力。

《柳毅傳書》是一個情感故事,有許多表現愛情的畫面,輕捷如流、纖細秀麗,美的臉龐、美的身姿、美的心靈、美的情調,如同抒情輕音樂、山水田園詩,明澈動人的風俗畫,同時吸收唐代人物畫“半頤典麗,雍容自若”的審美情趣,努力增強藝術感染力。

​秀才柳毅進京赴試,途經涇河岸邊,見一牧羊女掩面痛哭,詢其故,方知其為洞庭龍女三娘,受夫婿涇河惡龍所辱,被貶於此。柳毅聞言不平,乃仗義傳書洞庭,三娘因而得救。三娘之叔錢塘君欲為侄女招贅柳毅為婿,柳堅拒。湖濱惜別,柳毅為情所困,黯然而別。柳歸家後,見鄰女三姑酷似龍女,思三娘之心更殷。三姑感其情,訴化身之謎,二人幸福地共結良緣。

連環畫唱詞

洞庭龍君,家有嬌女,敢愛敢恨,名曰三娘。

連環畫連環畫

夫君黑龍,肆虐張狂,禁灑甘露,黎民遭殃。

為救蒼生,龍女播雨,激怒黑龍,被貶牧羊。

書生柳毅,赴京趕考,途經涇河,巧遇三娘。

聽其哭訴,深為震撼,放棄趕考,傳書龍王。

大王優柔,龍母情長,二叔發兵,救回三娘。

水晶宮內,龍女謝恩,傾心相見,情深意長。

二叔作媒,招柳為婿,柳毅雖愛,忌於讒謗,

更念道:吾雖一書生,施恩豈圖報!三娘送柳,

回返人寰,借物舒懷,依依斷腸。龍女化身,

二叔相伴,巧作三姑,寄寓漁鄉。

幾番試探,幾番周折,秦晉之和,世人景仰。

真可謂:善良正直牧羊女,扶危濟困俊書生,

仙凡連理傳佳話,世代悠揚唱馨聲。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是唐代的神話故事。《柳毅傳書》重視人物塑造,著眼於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動的刻畫,以細膩的筆觸給每個人物繡像。著意刻畫主要人物面部表情的同時,從整體構思出發,多側面著筆,勾勒人物的動作態勢,追求人物造型的立體感。其中幾幅打鬥場面,“人物”表情豐富、形體剛健有力。

《柳毅傳書》是一個情感故事,有許多表現愛情的畫面,輕捷如流、纖細秀麗,美的臉龐、美的身姿、美的心靈、美的情調,如同抒情輕音樂、山水田園詩,明澈動人的風俗畫,同時吸收唐代人物畫“半頤典麗,雍容自若”的審美情趣,努力增強藝術感染力。

構圖上,根據傳統中國畫的特點,儘量做到畫面完整,以中景為主,在通體考慮其結構的前提下,注意每幅畫面的章法和布局以及巧妙的調度,突出重心,虛實結合,疏密有致,蘊蔚一種藝術美的情趣。部分畫面採用平面構成布局,吸收傳統壁畫形式,部分畫面採用多個時空交織在一起,力求擴大畫面的容量。

線條和色彩是傳統工筆畫的兩大要素,線條是畫之骨,不僅表現物象的結構和輪廓,而且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內涵。《柳毅傳書》的用線,重心放在了線的表現力上,有一種強烈的線意識。故事描寫的主要對象都是高人逸士、貴族女人,穿著不是一般的布衣,採用遊絲、鐵線結合的線條,旨在強化人物神態特徵,表現物象形質,寄託作者的情思,展示作者的個性和審美理想。

色彩上,《柳毅傳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創新。把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空間色以及感情色、象徵色等作為一個整體來綜合考慮,大大豐富了表現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許多海底的畫面,用藍色為畫面基調,強化了色彩調和和單純的美感。使這部作品人物造型、構圖、線條、色彩協調融合,內容和形式統一,環境氣氛和人物情緒交融,具有較強烈的時代精神和個性特徵。

《柳毅傳書》是戴宏海先生藝術人生中比較成功的作品之一,獲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三等獎,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故事情節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長安赴考途中,在涇陽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在多次上山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對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可惜小龍王生性風流,娶妻之後不但沒有洞過房,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餘,又被翁姑欺凌,帶負責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周遭水族禽鳥懾於龍王聲威,都不敢為三公主傳書回家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放棄科舉的機會返回家鄉送信。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為三公主送信往龍宮。但洞庭君礙於與涇陽君的多代姻緣,想息事寧人,但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則大表氣憤,並帶同水軍前往解救三公主,並殺了涇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宮後,為柳毅奉酒答謝。錢塘君見二人眉來眼去,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礙於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後,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雙方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費思量。柳毅的母親決意為柳毅尋找媳婦;而錢塘君由於錯手殺了三公主的丈夫而梗梗於懷,決意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二人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體現了夢想與虛無,是一部浪漫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戲劇名作。

獲得榮譽

1962、1983年曾兩次被攝製成電影戲曲片,在全國上映

2004~2005年度江蘇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之一

演員陣容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竺小招飾 柳 毅:第十二屆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1988年中央電視台第三屆電視文藝“星光獎”一等獎、國家一級演員

《紅樓夢》陶 琪 飾 林黛玉陶 琪飾 龍女三娘: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

盛月芳 飾 洞庭君: 國家二級演員

沈秋萍 飾 錢塘君:國家二級演員

樊建萍 飾 洞庭夫人:國家一級演員

陳少君 飾 柳 母:國家二級演員

楊鳳英:國家二級演員

沈雪雯 飾 紫 綃

陳菊芳 飾 東海四太子:國家二級演員

周 密 飾 南海三龍孫

孫 靜 飾 西海紫鯨王:國家二級演員

魏小梅 飾 北海神鱷君:國家二級演員

徐素英 飾 巡潮將軍

眾水族 眾村姑 眾災民(本團演員)

影視作品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類型:神話故事劇

導演: 蔡振亞 Zhenya Cai

攝製:長春電影廠攝製(1962年)

編劇:計大為、葉至誠

演員 Actor:

竺水招 Shuizhao Zhu ....柳毅

筱水招 Shuizhao Xiao ....龍女三娘

張玉琴 Yuqin Zhang ....洞庭夫人

周福香 Fuxiang Zhou ....柳母

季雅芳 Yafang Ji ....涇河小龍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唐代,淮陰書生柳毅赴長安趕考落第,在歸途中,經過涇河,路遇洞庭龍女三娘,三娘備述受其夫涇河小龍虐待,貶為牧羊女,被折磨得遍體鱗傷。柳毅甚為同情三娘的遭遇,憎恨涇河小龍殘暴成性,不但欺凌妻室,且常塗炭生靈,遂慨然為龍女三娘涉水登山,千里奔波至洞庭湖傳書,向三娘之父洞庭君求救。洞庭君優柔寡斷,雖心疼女兒受難,卻又不敢發兵涇河,救回女兒。其弟錢塘君聞訊,勃然大怒,即刻就要殺奔涇河,搭救侄女三...

香港上演

8月27日晚,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座無虛席,由南京越劇團演出的經典保留劇目《柳毅傳書》當晚上演,每到精彩之處引得現場觀眾連連喝彩鼓掌。這是該團首次將這部傳統越劇名作完整地呈現給香港觀眾。

藝術分類導航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來把握和反映網際網路紓,表示對網際網路紓及自身,對二者關係的看法的一種特殊方式。其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及客體的相互對象化。通俗的說,藝術也就是人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現。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工藝等。
戲劇音樂繪畫攝影
舞蹈建築雕塑曲藝
藝術理論藝術場館書法篆刻工藝美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