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事略》

《東都事略》成書於南宋,只有紀傳,《東都事略》所記載到的內容作為基本範圍。考慮到《東都事略》的附錄涉及遼、金歷史,故也將相應部分與《遼史》、《金史》作一簡單比較。《東都事略》的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較為通行,故以標本《宋史》和文海本《東都事略》參校,同時參考了文淵閣本《東都事略》。

紀傳體北宋史。南宋孝宗時王稱(以前曾長期誤作“王偁”)撰。因為北宋建都開封(今屬河南)﹐稱東京﹐故書名《東都事略》。全書一百三十卷﹐起自宋太祖趙匡胤﹐終於宋欽宗趙桓﹐計帝紀十二卷﹐為各代帝王在位時的大事記﹔世家五卷﹐記敘后妃和宗室﹔列傳一百零五卷﹐載各種人物共六百九十七人事跡﹔附錄八卷﹐列舉遼﹑金﹑夏﹑西蕃﹑交阯的情況﹐沒有表和志。
王稱的父親王嘗曾在南宋紹興年間做過實錄修撰官﹐王稱繼承父業﹐根據國史﹑實錄﹐還採用了野史的資料﹐寫成該書。雖然它的內容頗顯單薄﹐但是敘事簡明扼要﹐有些內容為《宋史》所無﹐或可糾正《宋史》的失誤﹐可與《宋史》互相補充﹐為研究宋史不可缺少的資料。清乾隆刊本是該書較好的版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