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宋蘇軾著。此書所載為作者自元豐至元符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內容廣泛,無所不談。其文則長短不拘,或千言或數語,而以短小為多。皆信筆寫來,揮灑自如,體現了作者行雲流水涉筆成趣的文學風格。

書籍簡介

此書宋時或稱《東坡手澤》,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即著錄《東坡手澤》三卷,並注云:“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謂《志林》也。”《四庫全書總目》以為“蓋軾隨手所記,本非著作,亦無書名。其後人裒而錄之,命曰《手澤》;而刊軾集者不欲以父書目之,故題曰《志林》耳。”然黃庭堅《豫章集》卷二九《跋東坡敘英皇事帖》云:“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手澤袋蓋二十餘,皆平生作字,語意類小人不欲聞者,輒付諸郎入袋中,死而後可出示人者。”則《手澤》之名為作者生前自定。又蘇軾元符三年內移過廉州,有《與鄭靖老書》云:“《志林》竟未成,但草得《書傳》十三卷。”是作者亦曾預有《志林》之名。此書傳本頗多,卷數亦不一,有一卷、五卷、十二卷本。較通行之一卷本有宋左圭《百川學海》本(《百川》本),明成化《東坡七集》本;五卷本有明萬曆趙開美刊本(趙本),清嘉慶張海鵬重刊趙本(張本),次年復輯入《學津討原》本(《學津》本),涵芬樓據趙本校印本;十二卷本則有明萬曆商濬《稗海》本(商本)。一卷本僅載史論而無雜說;十二卷本皆雜說而無史論,雖收羅甚豐,然訛誤亦不少;五卷本兼有雜說史論,去取較為精審。

作者簡介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不但是我國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捲入北宋政治鬥爭鏇渦的中心人物之一。青年時代的蘇軾以其橫溢的才華和淵博的學識,二十二歲中進士,二十六歲入制科第三等,在仕途上一帆風順。神宗初年王安石變法,蘇軾上書反對,因此出為杭州通判,嗣轉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二年因作詩諷刺新法,自湖州任上追赴詔獄,獄竟,責授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幼年嗣位,舊黨秉政,蘇軾還朝任翰林學士。時執政大臣盡廢新法,一意孤行,蘇軾則主張保留新法中的免役法和裁抑貴族特權、增強國防力量等措施,因此又招致舊黨里程頤一派的攻擊排擠,先後出知杭州、穎州、揚州。哲宗親政,新黨東山再起,蘇軾以垂暮之年,被貶至嶺南惠州和海南島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內徙,次年病卒於常州,年六十六。

圖書目錄

卷一

記游
記過合浦
逸人游浙東
記承天夜遊
游少湖
記游松江
游白水書付過
記游廬山
記游松風亭
儋耳夜書
憶王子立
黎(左“禾”右上“業”去“一”右下“蒙”去“艹”)
記劉原父語
懷古
廣武嘆
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
修養
養生說
論雨井水
論修養帖寄子由
導引語
錄趙貧子語
養生難在去欲
陽丹訣
陰丹訣
樂天燒丹
張鶚
記三養
謝魯元翰寄(日耎)肚餅

《東坡志林》《東坡志林》

辟穀說
記服絹
記養黃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齒
龐安常耳聵
夢寐
記夢參寥茶詩
記夢賦詩
記子由夢
記子由夢塔
夢中作祭春牛文
夢中論左傳
夢中作靴銘
記夢
夢南軒
措大吃飯
題李岩老
學問
記六一語
命分
退之平生多得謗譽
馬夢得同歲
人生有定分
送別
別子開
曇秀相別
別王子直
別石塔
別姜君
別文甫子辯
卷二

祭祀
八蜡三代之戲禮
記朝斗
兵略
匈奴全兵
八陣圖
時事
唐村老人言
記告訐事
官職
記講筵
禁同省往來
記盛度誥詞
張平叔制詞
致仕
請廣陵
買田求歸
賀下不賀上
隱逸
書楊朴事
白雲居士
佛教
讀壇經
改觀音呪
誦經帖
誦金剛經帖
僧伽何國人
袁宏論佛說
道釋
贈邵道士
書李若之事
記蘇佛兒語
記道人戲語
陸道士能詩
朱氏子出家
壽禪師放生
僧正兼州博士
卓契順祥話
僧文葷食名
本秀非浮圖之福
付僧惠誠游吳中代書十二
異事上
王烈石髓
記道人問真
記劉夢得有詩記羅浮山
記羅浮異境
東坡升仙
黃僕射
沖退處士
臞仙帖
記鬼
李氏子再生說冥閒事
道士張易簡
辨附語
三老語
桃花悟道
朱道士煉硃砂丹
卷三

異事下
朱炎學禪
故南華長老重辨師逸事
家中棄兒吸蟾氣
石普見奴為祟
陳昱被冥吏誤追
記異
豬母佛
王翊夢鹿剖桃核而得雄黃
徐則不傳晉王廣道
先夫人不許發藏
太白山舊封公爵
記范蜀公遺事
記張憨子
記女仙
魚踴
孫抃見異人
修身歷
技術
醫生
論醫和語
記與歐公語
參寥求醫
王元龍治大風方
延年術
單驤孫兆
僧相歐陽公
記真君簽
信道智法說
記筮卦
費孝先卦影
記天心正法呪
辨五星聚東井
四民
論貧士
梁賈說
梁工說
女妾
賈氏五不可
賈婆婆薦昌朝
石崇家婢
賊盜
盜不劫秀才酒
梁上君子
夷狄
曹瑋語王鬷元昊為中國患
高麗
高麗公案
卷四

古蹟
鐵墓厄台
黃州隋永安郡
漢講堂
記樊山
赤壁洞穴
玉石
辨真玉
紅絲石
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
汴河斗門
卜居
太行卜居
范蜀公呼我卜鄰
合江樓下戲
名西閣
亭堂
臨皋閒題
名容安亭
陳氏草堂
登春台〔一〕
雪堂問潘邠老
人物
堯舜之事
論漢高祖羹頡侯
武帝踞而見衛青
元帝詔與論語孝經小異
跋李主詞〔二〕
真宗仁宗之信任
孔子誅少正卯
戲書顏回事
辨荀卿言青出於藍
顏蠋巧於安貧
張儀欺楚商於地
趙堯設計代周昌
黃霸以鶡為神爵
王嘉輕減法律事見梁統傳
李邦直言周瑜
勃遜之〔三〕
劉聰吳中高士二事
郄超出與恆溫密謀書以解父
論桓范陳宮
綠溫嶠問郭文語
劉伯倫
房琯陳濤斜事
張華鷦鷯賦
王濟王愷
王夷甫
衛瓘欲廢晉惠帝
裴頠對武帝
劉凝之沈麟
柳宗元敢為誕妄
卷五

論古
武王非聖人
周東遷失計
秦拙取楚
秦廢封建
論子胥種蠡
論魯三桓
司馬遷二大罪
論范增
游土失職之禍
趙高李斯
攝主
隱公不幸
七德八戒

校勘紀

〔一〕原本此則有目無文,明萬曆趙開美刊本(以下簡稱趙本)、清嘉慶張海鵬照曠閣刊本及《學津討原》本《東坡志林》(以下分別簡稱《張本》、《學津本》)同。
〔二〕李主 原本誤作“李玉”,從正文標題改正
〔三〕勃遜之 原本目錄無此條,從《學津》本目錄補。

圖書真跡

《東坡志林》《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東坡志林》
《東坡志林》《東坡志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