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舞者》

《最後的舞者》

《最後的舞者》是根據華人芭蕾舞演員李存信的自傳《舞遍全球》改編的澳大利亞影片。

基本信息

劇情

一個中國北方農村貧苦人家的11歲男孩,因為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被挑選到北京舞蹈學院學習芭蕾舞。後來又獲準來美國學習,並選擇留在美國。最後,他離開了他所熱愛的芭蕾,成為澳大利亞一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

幕後

最後的舞者的劇照最後的舞者的劇照

影片改編自華人芭蕾舞演員李存信的自傳《舞遍全球》。李存信於1961年出生在貧窮的山東青島農村。11歲時由於機緣巧合被選入北京舞蹈學院學習芭蕾舞。1979年,他作為第一批藝術留學生到了美國,後來他選擇留在美國生活,最後成為澳大利亞芭蕾舞團的主要演員

一九六一年出生於青島農村的李存信十一歲時被江青看中,選中進入北京舞蹈學院學習,進而被派往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李存信在美國找到人生第一份真愛,這促使他在一九八一年回國前夕作出了驚人的決定,為了藝術和愛叛逃。背著“叛逃”的罵名,李存信展開了一段輝煌的芭蕾人生。在休斯敦芭蕾舞團期間,李存信摘取世界芭蕾舞蹈大賽的兩銀一銅,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優秀芭蕾舞演員之一。後在澳洲芭蕾舞團擔任主要演員。在舞台生涯將要結束前,李存信通過遠程授課,取得了股票經紀資格,成功轉型。二零零三年,自傳在澳一出版,即轟動西方世界,並在二零零四年十月獲尼爾森圖書獎。

影評

這部電影出乎我意料的好。在看之前我被電影的名字誤導了——《毛的最後一個舞者》,這樣的片名明顯是個噱頭。

我向來不對西人拍攝的中國題材電影抱多大希望,西方人眼裡的中國和中國人眼裡的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回事,中國、中國人在西方人眼裡更多的只是他們想像中的符號。《最後的舞者》這部電影卻沒有同類電影的通病,因為故事的藍本是中國舞者李存信的自傳。李存信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骨子裡他還是熱愛自己的祖國,他並不是一個反叛者,他選擇留在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價值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所以儘管這部片子也刻畫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一些典型特徵,但這種描摹卻談不上偏激,也談不上惡意,如果不信,問問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電影中提到的那些算個啥啊,那個時候不就是這樣么。而且影片當中提到的很多極左做法,正是這些年來我們在一步步糾正的東西。李存信的個人經歷,其實正是我們國家這些年來發展的一個映照。

但是用腳趾頭想想,這部片子也不可能在國內公映。對此我感到無比遺憾。一個不敢正視自己過去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一個不敢正視自己過去的政黨,或者說一個只敢關起門來自己偷偷說,不敢讓人民審視的政黨,也是沒有前途的政黨。什麼時候同類電影能在國內公映,什麼時候我們有勇氣正視自己的歷史,什麼時候我們這個民族才能有真正的進步。“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句話時時為我們敲響警鐘,那么刻意掩藏過去又意味著什麼呢?為什麼西方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看看社會主義國家歷史,看看今天的朝鮮,問題大半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如果要說對本片有什麼遺憾,我最大的遺憾是李存信的扮演者曹馳的舞姿。我對芭蕾舞是一竅不通,也許是我不懂欣賞,我覺得曹馳的跳躍不夠輕盈,沒有體現出李存信的老師告訴他的“越來越輕”的感覺,這方面我倒是很喜歡少年李存信的扮演者郭成武的表現,他的跳躍和剪腿很優美。另外曹馳的托舉也不夠利索,同樣是缺乏舉重若輕的感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