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今日明日》這部電影是由維托里奧·德·西卡導演,是義大利上映的一部對白語言為義大利語的劇情片。

基本信息

《昨日今日明日》昨日今日明日
這部由著名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執導的喜劇片中講述三個不同類型的女人的生活軌跡,一個在黑市買香菸的女人為逃脫牢獄之災所發生的故事;一個是富婆迷戀年輕的作家之間的浪漫情懷;一個是高級妓女與神學院的年輕學生相戀,而後所發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充分刻畫出義大利人的超凡氣質!

影片資料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

製片:卡羅·龐帝

主演 :索非亞·羅蘭, Maricel Soriano, Snooky Serna, Gabby Concepcion, Richard Gomez, Eddie Garcia (I), Deborah Sun, Jimi Melendez, Manny Castaneda, Romeo Rivera
年份 :1986
地區 :義大利
語言 :義大利語
片長 :87分鐘

劇情簡介

名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所導演的本片是一部群星喜劇戲,它可以分為三部。第一部講述的是,一個在黑市里專門賣外國香菸的女人從未嘗過鐵窗的滋味,因為當時法律規定不逮捕懷孕的婦女和產後六個月的婦女。所以在產後,就催丈夫作愛,因此逃過了入獄的命運,不過最後因懷孕失敗還是走進了監獄。第二部講述一位富婆迷戀比她年輕的作家,二人一次開著高級轎車兜風,因二人氣氛熱烈而導致撞車,富婆頓覺索然無味,遂攔車揚長而去。第三部講述一位高級妓女與一位神學院的學生相戀,妓女擺脫了恩客的糾纏,但經不住神學院學生的老父母懇求而不得不與學生分手。學生走後,其恩客仍被打入冷宮。本片分別以三個都市的風格為代表,充分地刻劃出義大利人的氣質,男女主角都有精湛的演出。

影評

義大利影壇而言,馬賽洛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是國寶級的演員,對 世界影壇而言,他也是譽滿全球的超級巨星。從1947年登上銀幕,到1996年12月19日因癌症病逝巴黎,他的銀幕生涯正好涵蓋了戰後的半個世紀,留下的電影作品達一百二十多部。
《昨日今日明日》馬斯楚安尼於1924年9 月28日出生於義大利的豐塔納利里,父親是個製造櫥櫃的工匠。五歲時遷居到如今舉辦國際影展義大利名城都靈,但住了沒幾年又遷居到首都羅馬定居。他第一份工作是當繪圖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德軍把他送到德國北部的勞改營囚禁,但他逃到水都威尼斯的一個閣樓躲起來,期間以替人繪畫打零工維生。戰後,他在羅馬的鷹獅電影公司(英國蘭克電影公司的前身)找到了一份會計的工作,開始了他跟電影界的第一次接觸。
也許是天分,也許是職業上的接觸吧,馬斯楚安尼對表演產生了興趣,利用晚上時間參加了當地的一個劇團演出。年輕帥氣的馬斯楚安尼很快就受到矚目,其中一個名為安琪莉卡的舞台劇贏得了很好的口碑,連大導演維斯康提都聽到風聲,特別派人前去觀賞,馬斯楚安尼因此被挖到維斯康堤的劇團,主演了《欲望號街車》、《售貨員之死》、《凡亞舅舅》等名劇。1947年,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拍攝電影新版本,馬斯楚安尼在片中獲得了一個小角色,這就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但只屬玩票性質。直至1949年,他才正式轉業為電影演員,並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地登上這個行業的最高峰。
最初,馬斯楚安尼只是在《生與死》、《八月里的星期天》等片演出配角,直至導演路西安諾艾默讓他在半紀錄片《Unao Domenica d'Agosto 》(1950)飾演一名主角——戀愛中的交通警察,馬斯楚安尼才終於在艾默導演的栽培下成為獨當一面的影壇小生。
經過數年的歷練,馬斯楚安尼的知名度逐漸提升,有了跟大明星全作演出的資格。在索菲亞羅蘭和演導雙棲的維多里奧狄西嘉主演的《Peccato che Sia una Canaglia》(1955)中,兩人飾演一對惡棍父女,而馬斯楚安尼則飾演好心腸的計程車司機,愛上了這個惡棍女兒。此片埋下了日後這一組黃金搭檔合作拍攝出轟動世界的一系列喜劇《昨日、今日、明日》等片的機緣。
真正讓馬斯楚安尼的名氣衝出了義大利,建立其國際性知名度的代表作,是費里尼導演的《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1960),此片透過新聞記者馬賽洛在羅馬幾日間的冒險奇遇,對城市生活的荒誕,和現代人的心靈空虛精神沉淪,做出大膽豪放的刻畫。片中出現大量的象徵語言(例如飛越羅馬上空的直升機上懸吊著一個巨大的耶穌雕像;馬賽洛在狂歡舞會上騎在女人的背上等等),更教人議論紛紛。馬斯楚安尼此時三十五歲,正開始綻放出成熟男性的魅力。由他飾演風流瀟灑的記者馬賽洛,正是水到渠成的恰當選角。因此他的精彩表現,隨著《生活的甜蜜》榮獲1960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以及在英美等國上映而聲名大噪,從此也展開了馬斯楚安尼成為費尼作品御用最佳男主角的長期密切合作,甚至有人評論說馬斯楚安尼根本就是費里尼的另一個自我。
馬斯楚安尼成為了具有國際市場的超級巨星之後,幾乎所有導演都想跟他合作。安東尼奧尼請他主演了藝術傑作《夜》(La Notte,1961),合演的是當時的影壇法國影后珍妮夢露,瓦萊里奧蘇里尼邀他主演的《家庭日記》(Cronaca Familiare ,1962),又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不過真正令馬斯楚安尼成為影迷偶像的代表作,卻是皮洛傑米導演的世態喜劇《義大利式離婚》!Divorzio all'Italiana ,1961)。他在片中飾演一位西西里的丈夫,因為宗教的理由不能離婚,於是千方百計想謀害他那個又肥又長了鬍鬚的妻子,好跟年輕漂亮的表妹結婚,這個心懷不軌的丈夫,大概反映了不少義大利男人的心聲,因此本片在義大利放映時十分轟動,而馬斯楚安尼詭計多端的幽默演出,也讓他獲得英國影藝學院頒發的最佳外國男演員獎,並首次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從此,馬斯楚安尼優遊於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兩大陣營左右逢源,成為無人不愛的義大利首席小生,片酬高達一億里拉一部片。而當時義大利片酬最高的是女明星蘇菲亞羅蘭,因她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擁有廣大的海外市場,故每部片的片酬是四億里拉!
1963年,馬斯楚安尼與費里尼再度合作,演出了費導演的半自傳狂想曲《8 又1/2 》。此片在藝術電影圈中引起很大的轟動,馬斯楚安尼也從此被註解成費里尼的化身。與此同時,他又跟蘇菲亞羅蘭再度合演了狄西嘉執導的三段式喜劇《昨日、今日、明日》(Yesterday,Today and Tomorrow),票房更上一層樓,還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登時在世界各地颳起了一陣義大利喜劇之風。兩人打鐵趁熱再合演同類型夫妻喜劇《義大利式結婚》(Marriage Italian Style,1964),依舊大受歡迎,在銀幕上精力充沛百折不撓的馬斯楚安尼,自此贏得拉丁情人的美名。
像馬斯楚安尼那么受歡迎的歐洲演員,好萊塢當然不會放過拉攏的機會。馬氏為了擴大他的表演空間,也開始勤練英語,終於在1968年前往英國拍攝了他的第一部英語片,那就是義大利著名製片家卡洛龐帝(後來成為蘇菲亞羅蘭的丈夫)為派拉蒙公司製作的《早餐鑽石》!Damonds for Brdakfast,1968),是一部通俗喜劇,赤貧的白俄羅斯人熱心地要追回一批屬於他們家族的珠寶。影片拍得不算成功,但米高梅公司依舊請他跟當紅的美國女星菲唐娜薇合演一部老派的文藝愛情片《愛情終站》(A Time for Lovers ,1968),還請來馬氏的老搭檔狄西嘉執導,可惜也沒拍好,英國導演約翰鮑曼拍的寓言式故事,描述義大利王子居住在空山門的《最后里奧》(Leo the Last,1970)依舊反應冷淡,使馬斯楚安尼第一次進軍國際之舉遭遇到徹底的失敗。唯一的收穫是在拍《流不盡的眼淚》(It Only Happen to Others,1972)時跟法國女星凱薩琳丹妮芙陷入熱戀,並生下了一個女兒琪亞娜。
馬斯楚安尼重回意國影壇,首先主演艾陀列史寇拉導演的《痴戀》(The Pizza Triangle,1970),飾演痴情的泥水匠歐萊斯特。此角色為他首度贏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其後,他又跟蘇菲亞羅蘭合演一系列的文藝片和喜劇,再次重燃起故鄉觀眾對他的熱情,其中代表作包括《教士之死》(The Priests Wife.1971 )等。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兩名大導演再度找上馬斯楚安尼,分別邀請他主演了《羅馬風情畫》(Fellini ‘s Roma,1972)和《女人城》(City of Woman,1978)。不過,這段期間的代表作卻是由艾陀列史寇拉導演的《特別的一天》(A Special Day ,1977)。馬斯楚安尼在片中飾演一名年過半百的同性戀者,蘇菲亞羅蘭則是貧窮的家庭主婦,兩個寂寞的心靈在1938年的特別日子裡相遇,演出了一段有笑有淚的故事。馬氏在片中展現出他歷盡滄桑的深沉演技,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
踏入八十年代之後,馬斯楚安尼雖已變成老生,但依舊片約不斷,台灣觀眾對他較熟悉的影片有《舞國》(Ginger and Fred ,1985),在片中飾演模仿美國舞王雷亞斯坦的老牌藝人;《天倫之旅》(Everbody's Fine,1990),演一名高高興興探望子女卻得不到照顧的老父親;《咀對咀的戰爭》(Tchin ——Tchin ,1991),與茱莉安德魯絲演出一對婚姻出了問題的夫妻。希臘導演安哲羅浦洛斯的兩部國際影展名作《養蜂人》(The Bee Keeper,1986)和《鸛鳥踟躕》(The Suspeuded Step of the Stork ,1991)也由他獨挑大樑。而此一時巨大作用最能展示馬斯楚安尼表演精髓的代表作則是後來執導的《蒙古精神》的俄羅斯導演尼基塔米哈柯夫導演的義大利諷刺喜劇《黑眼珠》Dark Eyes,1987),他在片中飾演一名年輕時懷抱理想主義的建築師,但在要到銀行家的女兒為妻之後,卻變成腦滿肥腸無用之人。後來他愛上了一位神秘的陌生人,準備對生命作最後一搏。此片為他贏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並且第三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活到老,演到老。馬斯楚安尼在九十年代仍不輟拍片,還跟老牌搭檔蘇菲亞羅蘭在勞勃阿特曼導演的諷刺喜劇《雲裳風暴》(Pret-a-Porter,1994)中再度攜手演出。安東尼奧尼導演的最後遺作《雲端上的情與欲》(Beyond the Clouds ,1995),他也友情客串了一段。1996年主演的最後遺作《三個活一個死》(Three Lives and Only One Death),依舊成為國際影展上的貴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