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成語]

啼笑皆非[成語]
啼笑皆非[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啼笑皆非解釋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示例 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故事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離,相約於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繫。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刨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啼笑皆非啼笑皆非

成語: 啼笑皆非

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解釋: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示例: 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近義詞:哭笑不得

反義詞:鎮定自若

基本內容

成語 啼笑皆非

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出處 唐·李商隱《槿花二首》:“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

示例 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近義詞:哭笑不得

反義詞:鎮定自若

故事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離,相約於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繫。陳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至長安,找到賣破鏡的僕人,在楊素麵前樂昌公主作詩“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詞語辨析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定語;指哭笑不得

近義詞: 哭笑不得、狼狽不堪

反義詞: 鎮定自若

延展閱讀

【釋義】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同名圖書

內容簡介

啼笑皆非啼笑皆非

《啼笑皆非》原名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作於1943年2月,3月中旬脫稿,7月紐約出版,年底已五版。當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蓋一感於吾國遭人封鎖,聲援無方,再感於強權政治種族偏見,尚未泯除,三感於和平之精神基礎未立,大戰之宗旨未明,大西洋憲章之適用範圍未定,自由與帝國之衝突難關未破。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義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刨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火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圖書目錄

中文譯本序言

原序

卷一 局勢

前序第一

業緣篇第二

時變篇第三

述古篇第四

證今篇第五

果報篇第六

卷二 道術

排物篇第七

明樂篇第八

卜算篇第九

明禮篇第十

歐化篇第十一

愚民篇第十二

歧路篇第十三

卷三 徵象

強權篇第十四

不爭篇第十五

簿書篇第十六

血地篇第十七

亡道篇第十八

卷四 治道

當代篇第十九

化物篇第二十

齊物篇第二十一

窮理篇第二十二

一揆篇第二十三

後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