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是劉志國所著的,於2010年6也1日在中國金融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濟政治經學》從總體上仍分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部分。在編寫中,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在全面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力求聯繫實際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點、新變化以及當代國際經濟關係進行科學地分析;力求廣泛吸收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充分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實踐的新發展。

簡介

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economy)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者A.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盧梭為法國《百科全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條目,把政治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區分開來。可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理論科學的名稱自17世紀就開始得到套用了。

當重商主義者蒙克萊田最先使用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時,政治經濟學還只限於研究流通領域的個別經濟現象,因而還沒有形成為獨立的真正的經濟科學。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勢力作鬥爭,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這就產生了以A.斯密D.李嘉圖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領域和包括流通領域在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專門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規律的理論科學。所以,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產生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