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摩耶》

《摩訶摩耶》

《摩訶摩耶》是其短篇小說名篇之一,通過一個哀婉、悲烈的愛情故事,抨擊了黑暗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慘無人道的寡婦殉葬陋俗。《摩訶摩耶》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現代文豪泰戈爾的代表作品。泰戈爾的小說結構單純,語言凝鍊、樸實,有很強的感染力。

基本信息

作品概述

泰戈爾通過《摩訶摩耶》這一愛情悲劇,展示了多元而深刻的主題,在凸現苦難深重的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婦女痛苦悽慘生活的同時,強烈的批判了印度封建的陳規陋習——寡婦殉葬制童婚制以及種姓制度的殘酷、荒謬和野蠻。同時,作者以充滿激情的筆觸抓住並描畫了人的細膩敏感的情感世界,細緻入微地體察到人性的微妙之處,超前敏銳地揭示出愛情主題中人格尊嚴、相互尊重、信守承諾的問題,使《摩訶摩耶》沿著文學史上其他許多愛情小說的結局繼續向前推進,在人性內涵的挖掘上步步深入,於是小說擁有了超越時空的悠久深遠的意義。摩訶摩耶》以它悲劇性的情節扣人心弦,洵屬佳作。

故事情節

《摩訶摩耶》的主要故事情節是:一個24歲的姑娘摩訶摩耶與青年羅耆波真摯相愛,但其家庭卻強迫她與一個垂死的老婆羅門教徒在火葬場上舉行婚禮,婚後第二天,丈夫死了,摩訶摩耶成了寡婦,可舊勢力又強迫她與死者一起火葬,只是突降大雨,摩訶摩耶才僥倖未死,可她美麗的臉龐上卻留下了燒傷的疤痕。她逃出來躲在情人羅耆波家,要求羅耆波永遠不要揭開她的面紗。但後來在一個月夜,羅耆波還是看到了摩訶摩耶燒傷的面容,於是,摩訶摩耶就一句話也沒說憤然離去。在這篇小說里,作者憤怒地譴責了封建包辦婚姻的危害和寡婦殉葬制度的野蠻,具有強烈的批判性。這也是泰戈爾作品的主要主題思想之所在。

主題風格

《摩訶摩耶》《摩訶摩耶》
在《摩訶摩耶》中,泰戈爾的批判鋒芒直指罪惡的封建制度,小說以摩訶摩耶的悲慘遭遇,控訴了印度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和殘酷、野蠻的寡婦殉葬制度,表達了人們要求愛情自由的願望。同時,在對作品不斷地閱讀分析中,還可以發現作者對人性的真善美也有著深刻的關照和理解。

一、對封建陋習的強烈控訴
在印度這個有著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的國度里,既出現過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也伴隨著封建宗教勢力的猖獗,世世相傳、代代沉積地形成過一整套極為殘酷愚蠢的陳規陋習,緊緊地束縛了印度人民的靈魂,使他們從生到死只能在這張羅網裡苦苦掙扎。寡婦殉葬制、種姓制度、包辦婚姻、就是其中最為殘忍的惡習。

(一)寡婦殉葬制度。《摩訶摩耶》帶給閱讀者的第一次強烈震撼就是通過指婚殉葬事件所顯現出來的那種社會體制和傳統習俗的野蠻、殘酷與荒謬。在泰戈爾向我們展現的這個悲慘淒涼的故事中,僅僅因為背離了體制與習俗的規定,與一個低於自己種姓的男子自主相戀,摩訶摩耶,一個出身高貴的純潔女子,一個嚮往自由愛情的鮮活生命,就付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可怕代價:她被她那個已經成為制度習俗化身的專制頑固的哥哥冷酷殘忍地帶向了陌生垂死的老婆羅門,並在那個陰森可怕的火葬場邊的小屋中,伴隨著垂死者的痛苦呻吟之聲舉行了令人恐怖的荒謬婚禮。更為不幸的是,次日,隨著那個所謂的“新郎”的一命嗚呼,摩訶摩耶又被進一步推向了悲慘的深淵:她落進了千百年來形成的吞噬可憐女子的傳統羅網,成為寡婦殉葬制的又一個犧牲品。而所有這一切,都是由照看她長大的唯一親人——她的哥哥做出的決定:為了家族的名譽,為了祖宗的規矩。小說中,泰戈爾通過敘述描繪這一滅絕人性的荒謬悲慘事件,對印度傳統封建陋習的荒謬性、野蠻性和殘酷性發出了強烈而憤怒的譴責抗議,控訴了傳統陋習對美好生命和善良人性的摧殘與扼殺,批判了寡婦殉葬制這一“世界上最野蠻最殘忍的習俗”,體現了一種自覺深刻的民族自省精神,促人反思,使人警醒。

(二)童婚制度。在印度,童婚制曾經非常流行,根據1931年的統計,有72%的女子在不到15歲就結婚了。在泰戈爾的諸多作品中,對這一制度都予以關注和批判。“童婚制對廣大的年輕婦女造成了身體和心靈上無可衡量的折磨傷害”,“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不僅摧殘少女的身心,它的直接後果還在於許多少女尚未達到青春妙齡就已經成為寡婦,而印度教社會又容不得寡婦再嫁,這便造成了包括寡婦殉葬在內的許多悲劇。”印度流行早婚,但這個“早”字似乎偏重於女方的年齡。在公元二至三世紀時,女方的年齡約等於男方的三分之一被視為“理想的婚姻”,當時法律以為女孩的適婚年齡是八歲,男孩則為二十四歲。八歲的孩子,根本無自主意識、獨立能力,一切須由父母做主。這就為父母包辦婚姻提供了客觀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女孩適婚年齡不斷增長,但包辦婚姻的習俗卻沒有隨之而發生變化,一直沿續著。如果父母雙亡,則由兄長包辦。摩訶摩耶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自然也難逃包辦婚姻的厄運。她已“二十四歲,正當青春美貌的年華,像一座帶有早秋陽光色彩的純金塑像。像陽光那樣寧靜而光芒四射,還有著一副像白晝光輝一樣的自由無畏的眼神。”(《摩訶摩耶》第181頁)如此美麗、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應該有她自己的歡樂、幸福、愛情、家庭,然而社會、家庭卻沒有賦予她這種權利。她哥哥把她嫁了一個等待著死神降臨的老婆羅門,而她也“沒有一絲兒反抗的表示”。(《摩訶摩耶》第184頁)“婚後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婦”(《摩訶摩耶》第185頁),這就是包辦婚姻帶給她的“幸福”。作者把摩訶摩耶這個光彩照人的形象放在陰沉可怖的社會背景上。讓人看到她是如何被封建習俗毀滅的。她的毀滅,就是美的毀滅,從而增強了作品的揭露性和批判性,突出了包辦婚姻和童婚制度的殘酷

《摩訶摩耶》《摩訶摩耶》
(三)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帶有強烈的宗教內容的荒謬制度,是“印度社會的萬惡之源”①。種姓有四種;(一)婆羅門。梵語音譯,義譯為淨行、淨志。包括祭司、教師等知識分子,是種姓中最高貴者。(二)剎帝利。梵語音譯,義譯為貴族武士,是社會的統治者。(三)吠舍。梵語,意為商賈,屬自由人。(四)首陀羅。指農民和一般勞動者,是四種姓中最低者。此外,還有“賤民”,被稱為“不可接觸者”,多從事清潔工作。種姓制度具有職業世襲、內部通婚、等級森嚴和社會隔離等特點,種姓之間界限極嚴,不能通婚,不能共餐,等等,在印度,歷來的進步思想家、改革家都試圖加以改革,但沒有多大效果,“摩訶摩耶呢。除非她有一份豐厚的嫁妝。否則就得不到一個門當戶對的人作她的新郎。她長大成人了,可是還待字閨中”。(《摩訶摩耶》第182頁)作者寫出了摩訶摩耶里出身名門,但父母故世早,家底薄,她哥哥為了維護他們家族的名譽,寧可拖延她的終身大事,也絕不肯將她嫁給家世低微而深深地愛著她的羅耆波,最後竟匆匆地把她許配於門當戶對的、瀕臨死亡的老婆羅門,在“被附近的兩個火葬堆的微弱的閃光照亮著的半明半暗的屋子裡,在喃喃地念誦經文的聲音和垂死的人的呻吟聲中,他們為摩訶摩耶舉行了婚禮”(《摩訶摩耶》第184頁)。

婚禮,應該是熱鬧的、充滿喜氣的,而她的婚禮卻是如此的淒涼、悲切、沉悶、又荒唐,這正是荒謬的種姓制度所致。在這種制度下。有多少摩訶摩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成為它的犧牲品。所謂“寡婦殉葬”,即指丈夫死後,寡婦必隨丈夫屍體一同火化,活活燒死。在印度,妻子的首要任務是取悅丈夫,如果丈夫不幸早逝,那么妻子就幾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女子再嫁是社會及法律所不容許的——在中古世紀,即使是“小新娘”,在未和丈夫履行婚姻義務之前丈夫去世,也不準再嫁,甚至被要求剃光頭髮。她每天所能做的是祈禱和履行各種宗教儀式,以確保來世能和死去的丈夫再度結為夫妻。摩訶摩耶就是生活在寡婦殉葬流行的時代,又生長在一個信守傳統習俗的家庭中,並且還有一個極力維護傳統習俗的保守的哥哥,所以無論她多么渴望與羅耆波之間的愛情,也跳不出社會、家庭為她編織的這張無形的網。這張網束縛著她,吞噬著她,將她推向了死神:“摩訶摩耶被綁住手腳擱在火葬堆上,在指定的時刻點上了火。火焰竄上來的時候。正好起了狂風暴雨……大雨頃刻之間便把火葬堆撲滅了……”。(《摩訶摩耶》第186頁)由於上蒼的憐憫,才使她倖免一死,但死神卻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永遠抹不掉的痕跡,她用“一幅長長的面幕遮住了臉”。(《摩訶摩耶》第185頁)儘管她與羅耆波離開家鄉住在一起,但一層薄薄的面幕隔開了他們……像死亡一樣,甚至比死亡更令人痛苦。因為死亡造成的隔離的苦痛,在年深日久之後,由於絕望,還可以逐漸消失,而面幕造成的隔離。卻時時刻刻在粉碎活生生的希望。”摩訶摩耶的“面幕”,已超出了它本來的意義,有了深刻的內涵,成了阻止倆人尋求幸福的障礙,寡婦殉葬習俗的象徵。通過她的悲劇,作者憤怒地譴責了寡婦殉葬制度的野蠻性,這種傳統習俗對美好人性的摧殘和扼殺。通過對封建惡習的揭露批判,表現了泰戈爾的民族自省精神。

《摩訶摩耶》《泰戈爾詩集》
二、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謳歌
小說中,泰戈爾還通過設定出身名門的摩訶摩耶與家世低微的羅耆波之間超乎世俗的真誠愛情,表現年輕人對自由愛情的渴望與追求,來對抗這個冷酷殘忍的悲慘世界,同時也清晰地顯現了泰戈爾自己先進的社會理想和進步的婚姻理念。摩訶摩耶是印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裡的婦女。封建的傳統習俗束縛著她,把她推向不幸的深淵。但追求自由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也衝擊她,因而作者在小說中也表現了她對自由愛情的渴望。她與羅諧波都是孤兒,在孤獨寂寞中長大。彼此相同的境遇,使倆人產生了真摯的愛情。羅耆波約她相會,她無畏地前往。羅耆波向她提出結婚的要求,她卻拒絕了。當羅耆波對她說要離開此地時,“最初她想對這個訊息表示毫不在乎。可是她做不到。她想離開,她的腳不肯動……她又默默地站了好半天……”。(《摩訶摩耶》第183頁)繼而,她哥哥發現他們約會後來到破廟,她當著哥哥的面拉住羅耆波的手臂,泰然自若地說;“好吧,羅耆波,我會到你家去的。你等著我吧。”(《摩訶摩耶》第184頁)後來,她從火葬場逃出來,冒雨衝進羅者波家……這些情節的描寫表現了她對羅耆波真摯的情感,對自由愛情的渴望,對封建傳統習俗的蔑視和反叛。同時,也流露出她在封建傳統習俗的束縛下矛盾而痛苦的心理。與摩訶摩耶相比,羅耆波表現的更坦然,更勇敢、更堅定,他不像摩訶摩耶那樣內心充滿矛盾,他主動與摩訶摩耶約會,並提出與她結婚。她被哥哥帶走,他“好像被判處了死刑”(《摩訶摩耶》第184頁);她被哥哥嫁人,他受到了沉重打擊;她成了寡婦,他“有點兒高興”(《摩訶摩耶》第185頁),因為他又看到了希望。然而,當他聽說“摩訶摩耶要和她丈夫的屍體一起火葬”(《摩訶摩耶》第185頁)時,他完全被擊垮,他想到“自殺”。顯然,這十一無權勢,二無金錢,只有滿腔熱情的小伙子,已將他全部的情感寄托在了摩訶摩耶身上。她的命運與他息息相關。他珍視他的心,這是他唯一擁有的東西。既然不能與傾心相愛的姑娘共享未來,現實生活又是這么的黑暗、殘酷,那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萬念俱灰的他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此保有自己純真的情感。但突然降臨的暴風雨,把摩訶摩耶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可是“面幕”遮著她燒傷的臉,也罩住了她的心,似“一重圍牆”隔開了他們,他陷於深深的痛苦中。終於在一個月夜,他衝破了他的禁忌,揭開她的“面幕”,她也為此離他而去。羅耆波最終是失去了摩訶摩耶,但他在追求自由愛情中所表現出來的執著的精神,是令人感動的。他為了愛情,將一切置之度外,封建的陳規陋習也被他拋在了腦後,踩在了腳下。羅耆波對愛情勇往直前的追求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三、對人性的深刻探討
《摩訶摩耶》中,指婚殉葬事件只是整個小說故事中的一部分,接下來泰戈爾又用了約三分之一的篇幅來敘述事件的後續發展,向讀者呈現了有別於上述事件的更深一層的內容主題:就是從人性這一層面來進一步探討悲劇是怎樣一步步釀成的,從而使小說的基調由憤怒轉入憂傷,也讓關心熱愛男女主人公的讀者對人物難以做出簡單明晰的道德評判。而這更深一層的內容主題其實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已經作了暗示、埋伏,使整個故事有了完整統一的格局:在小說的前兩部分,泰戈爾就向我們展現了男女主人公性格上的差異。作為弱勢女性又出身於名門的摩訶摩耶,生活在專制體制殘酷、等級制度森嚴的黑暗時代,從小接受了滿腦子封建意識,既頑固守舊又專製冷酷的哥哥的照管,按說性格應該是懦弱溫順的。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外界的過度壓抑往往反而更能強烈地激發起人的天性中的反抗意識。因此,在摩訶摩耶的性格中,沉著堅定、倔強反抗反而成了絕對主導的方面。這種沉著堅定的性格在故事開端的約會中就表現得十分明顯:順從應約、默默無語卻又內心無比堅定。這種性格就像一根弦,或者說是一個度,在沒有拉斷突破以前,摩訶摩耶可以表現得順從柔和、沒有反抗性:嫁人便嫁人,殉葬便殉葬。當然這裡面還有習俗如此、養育之情難斷等因素在裡邊。一旦拉斷突破,便是魚死網破,不能回頭,也決不回頭。相比之下羅耆波的性格就顯得蒼白,家世卑微、地位低下又從小失去父母管教等這一切使羅耆波的性格簡單直接得多:愛了就表白,不行就離開,得到承諾便等待,等待不到就狂躁,少了一份摩訶摩耶的鎮靜與堅定。

《摩訶摩耶》《摩訶摩耶》
這種性格上的差異為兩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摩訶摩耶》對人性的探討和揭露反映在作品中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表達出人的自然天性無法壓抑的理念。小說中,制度環境是那么的冷酷殘忍,摩訶摩耶與羅耆波的出身處境又是那樣的遙遠不同,然而,兩顆追求自由愛情與美好生活的真誠的心還是衝破種種戒律跳到了一塊,可見人性需求之力量不可阻擋;對凸現人性主題更為重要的則是另一方面,在小說的後半部分,泰戈爾以沉重憂傷的筆墨描寫了相愛的男女主人公在衝破重重阻力、經受住生死考驗終於走到一起以後的愛之悲劇,出人意料,令人神傷。以世俗的理解,摩訶摩耶與羅耆波應該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苦盡甘來了,即使成不了神仙眷屬,也理當相守一生。然而,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相愛雙方很快又上演了一出愛情悲劇:雖然狂風暴雨救回了摩訶摩耶的生命,但死神已在她的臉上更在她的心裡刻下了永遠抹不掉的痕跡。帶著面幕,帶著累累傷痕,摩訶摩耶走到了羅耆波的身邊。這樣的時候,任何人都需要愛人的撫慰,摩訶摩耶也不會例外,只是這撫慰的方式因人而不同,摩訶摩耶只希望在愛人的身邊默默地癒合自己滿身心的傷口,這也是一個性格內向卻又無比剛強的自尊女子才會有的表現。

摩訶摩耶帶著巨大的創痛堅定不移地來到羅耆波身邊,就是因為相信愛情,相信自己所愛的人,也是因為明白自己“心還是舊日的心”,這“舊日的心”便是摩訶摩耶那顆充滿愛也渴望愛的真純之心。那么之所以帶著面幕的原因則是因為愛,因為剛強自尊。也因此,劫後餘生的她毫無隱瞞地向愛人坦陳:“我不是從前的我了”,“我完全變了”,給了羅耆波重新作出決定的自由:“只要你提出,我還能回到火葬堆去。”(《摩訶摩耶》第185頁)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愛與被愛是摩訶摩耶還繼續在這冷酷的人世間的唯一理由。而羅耆波,在愛人遭受了如此巨大的內外創傷,並承諾永遠尊重對方之後,漸漸地開始了不滿足:他“不快樂”,他覺得摩訶摩耶“好像是生活在一幅死亡的幕後面”,身子周圍“有一道無形的圍牆”加上“一重圍牆”,遙遠得使他“永遠不能接近”。(《摩訶摩耶》第187頁)終於,羅耆波走出了自己的承諾與愛人的信任,走進了摩訶摩耶裸露著創傷也裸露著信任而入睡的房間,同時,羅耆波也是在走向了他們愛情的終點。當羅耆波在走向摩訶摩耶房間的時候,他的腳步是沉重的,他的心中懷著對摩訶摩耶的愛,但是,正是因為羅耆波違背了愛情中的莊嚴承諾,也就無可挽回地踐踏了愛人的信任與尊嚴,損害了自己的人格與品行。於是,“殘酷的包辦婚姻和殉葬制度都無法戰勝的愛情,最後竟然終結在愛人的手中”,由此可見,《摩訶摩耶》中體現了對人性的深刻關注和理解,因為泰戈爾關注的主要是愛的哲學、愛情中的人文精神:愛情必然與人格獨立、人格尊嚴相伴隨。這是一個至今仍然有著積極現實意義的深刻問題。《摩訶摩耶》的發表距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中,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在印度,可謂天翻地覆:殖民主義的統治早已成為歷史,封建主義的體制也已是明日黃花,今天的印度,已是一個崇尚民主追求自由的現代國家。而《摩訶摩耶》經歷了不同國度的讀者的閱讀考驗,至今仍然顯示出積極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創作《摩訶摩耶》的時候,泰戈爾超越了庸常寫家的慣熟模式,賦予了小說在內容主題上多元豐富的特質,而正是這種豐富多元的特質使作品擁有了一種恆久的意義、超越的品質,讓不同的閱讀接受者時時都能從中獲得新鮮的感受,常讀常新、常讀常青。

作者介紹

《摩訶摩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著有《心中的嚮往》《金帆船》《繽紛集》《收穫集》《夢幻集》《剎那集》《奉獻集》《吉檀迦利》《園丁集》等五十餘部詩集。他還是優秀的小說家劇作家,著有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和20多部劇本。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為非西方人得到此獎的第一人,在印度和亞洲國家引起震動。中國現代作家冰心、徐志摩等,創作上均受其影響甚多。此外,他也是音樂家和印度一流的畫家。泰戈爾早年在英國任教留學,學習法律和文學。他以孟加拉語和英語寫作。作品揉合了印度傳統的思想和西方的人道主義,其中“可以發現一種在別的文學作品中找不到的巨大的淳樸”(葉芝語)和崇高的浪漫主義。他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精華,同時把西方文化精華介紹到印度。

泰戈爾的小說結構單純,語言凝鍊、樸實,有很強的感染力。《摩訶摩耶》是其短篇小說名篇之一,通過一個哀婉、悲烈的愛情故事,抨擊了黑暗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慘無人道的寡婦殉葬陋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