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鉤》

《拉鉤》

《拉鉤》為數字電影,於2008年在遼寧義縣拍攝。該片由我省導演李龍躍執導,電視劇《血色浪漫》中有上佳表現的王春擔綱主演。

基本信息

數字電影《拉鉤》是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與北京快樂傳媒聯合拍攝的。《拉鉤》這部電影必將引起遼西地區觀眾的關注,因為它的拍攝地就在遼西的錦州義縣,展現的又是東北民俗風情,最主要的是,這部電影渲染的是東北人比較看重的誠信樸實。影片緊扣中國傳統文化”和“”兩大主題,人物刻劃細緻入微,情感展示動人細膩,情節設定催人淚下。

影片簡介

(圖)電影《拉鉤》劇照電影《拉鉤》劇照

蜿蜒的小河邊,一個放牛娃娃和父親以剪影形式出現在螢幕上,耳邊響起了父子二人的對話。電影進入主題後,第一個鏡頭錦州,之後便切換到義縣縣城。這就是電影《拉鉤》的開篇。

《拉鉤》拍攝於2008年3月份,主要拍攝地在錦州義縣,耗時一個月。影片是一部描述當前城市社會底層外來人口生活百態的情感電影。故事在一個被稱為“一根筋”、“死心眼”的進城謀生青年拉鉤,一對被丈夫遺棄的母子,一個被子女遺棄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之間展開。

導演對人物的安排大致可以讓人猜想到影片的情節和結局,但影片並沒有走中國傳統情感電影的老路,沒有設定曲折離奇的情節,僅從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些小事,來展示進城謀生者生活的艱辛,以及人與人之間樸實而又真摯的情感。主人公拉鉤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品質,只要跟別人“過拉鉤”就會信守承諾,並以此作為一種信念堅持下去,絕不食言。正是這樣一種被其他人認為是“腦子少點啥”的不合常理的堅持,讓拉鉤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幕後製作

(圖)電影《拉鉤》劇照電影《拉鉤》劇照

電影誠信的重要

製片人李珊珊說,當初在選劇本時,他們也是再三斟酌考慮,最後,敲定了這部弘揚誠信、強調誠信的本子。“不論時代如何變化,誠信都是最重要的”,李珊珊坦言,內容積極向上、倡導主流,正是他們看中劇本的最主要原因。

耗時一周苦尋大院

因為《拉鉤》三分之二的劇情都發生在一個大院裡,所以這個大院就成為整部電影的重要場景地。本以為這樣的大院在義縣隨處可見,但在拍攝之初,尋找符合標準的大院卻成為擺在李珊珊面前的最大難題。

(圖)電影《拉鉤》劇照電影《拉鉤》劇照

“電影對大院的要求比較苛刻,既要有六間房,還要是對面屋,另外還得帶個大院”,當劇組全部人馬全都駐紮在義縣賓館後,李珊珊才發現在義縣縣城內這樣的房子已經非常少了。劇組閒在賓館無法開工,每天的開銷並不是小數。無奈,李珊珊開始和導演、攝像、製片主任等人地毯式的在義縣城內搜房。當時正值春天,風沙肆虐,穿梭風沙中,李珊珊急得沒少流眼淚。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李珊珊終於覓到一個大院,這時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敬業的演員讓人心生敬佩

在電影《拉鉤》中飾演主角“拉鉤”的是王春,這位曾在《血色浪漫》等影片中出演的男演員,其敬業精神給李珊珊留下深刻印象。

《拉鉤》中王春扮演的拉鉤是一位進城務工、以做豆腐為生的青年人。電影中有很多他磨豆腐、做豆腐、賣豆腐的鏡頭,為了表演真切,就在李珊珊尋找大院的空閒時間,王春主動體驗生活,走進義縣一家做豆腐的普通百姓家,跟主人一起做豆腐,並且親自上街賣豆腐。

評價

(圖)電影《拉鉤》劇照電影《拉鉤》劇照

影片通過對主人公一系列看起來幼稚,甚至可笑舉動的詮釋,深深的揭露了當前社會的信任危機和誠信缺失。影片涉及到很多社會熱點問題,除了誠信、老人贍養兩大問題外,還涉及城管執法、網咖監管、城市外來人口謀生等諸多問題。正是這些矛盾的交織,讓人們對這樣一群人的生存現狀有了一個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

對於城市居民來說,人們也許早已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喧囂浮躁,思想在變得麻木。這時候不妨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讓你對生活有所感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