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角自動拉鉤

下頜角部分為1/4柱面狀,與咬肌部分連線處有一排鋸齒,這排鋸齒可使拉頭固定在下頜角上。 其中圖1中a為拉鉤手柄,b為拉桿,c為拉頭的口角部分,d為拉頭的咬肌部分,e為拉頭的下頜骨部分,f為拉頭下頜骨部分的鋸齒。 下頜骨部分為1/4柱面狀,與咬肌部分連線處有一排鋸齒,這排鋸齒可使拉頭固定在下頜角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下頜角截骨手術的下頜角自動拉鉤。

背景技術

下頜角截骨手術是成熟的面部輪廓整形術,目前用於顯露下頜角的拉鉤是德式L形拉鉤,拉頭和拉桿成直角,一般手術需用兩隻拉鉤,助手需用較大力氣持續牽拉,才能充分顯露下頜角,以便於L形的擺鋸截除下頜角。因而助手易於疲勞,有時不能充分顯露下頜角,給L形的擺鋸截除下頜角造成很大困難。

發明內容

為克服使用傳統德式L形拉鉤易於疲勞,不能充分顯露下頜角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下頜角截骨手術的下頜角自動拉鉤,不需費力就可以充分顯露下頜角。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1.本拉鉤分手柄、拉桿、拉頭的口角部分、拉頭的咬肌部分、拉頭的下頜骨部位。2.口角部分的兩個葉片夾角為45°,呈寬大的馬鞍狀。可將口角充分拉開,又可保護口角,避免拉傷。3.咬肌部位的兩個葉片夾角為90°,在下頜骨部分的幫助下可將與下頜骨分離的咬肌自動垂直抬離下頜骨,為下頜角截骨提供充分空間,4。下頜角部分為1/4柱面狀,與咬肌部分連線處有一排鋸齒,這排鋸齒可使拉頭固定在下頜角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設計成自動拉鉤,助手只需用手扶住拉鉤,不需費力就可以充分顯露下頜角。2.口角部分設計成寬大的馬鞍狀,僅用一隻就足夠將口角拉開,有利於保護口角和充分顯露。拉頭與拉桿的角度由傳統的90°改成45°,即可充分顯露下頜角又避免過分牽拉損傷口角。

附圖說明

圖1是拉鉤的整體剖面圖。
圖2是拉鉤的整體俯視圖。
其中圖1中a為拉鉤手柄,b為拉桿,c為拉頭的口角部分,d為拉頭的咬肌部分,e為拉頭的下頜骨部分,f為拉頭下頜骨部分的鋸齒。
圖2中a為手柄,b為拉桿,c為拉頭的口角部分(寬大的馬鞍狀)。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本拉鉤分手柄(a)、拉桿(b)、拉頭的口角部分(c)、拉頭的咬肌部分(d)、拉頭的下頜骨部分(e).口角部分的兩個葉片夾角為45°咬肌部分的兩個葉片夾角為90°,在下頜骨部分的幫助下可將與下頜骨分離的咬肌自動垂直抬離下頜骨,為下頜角截骨提供充分空間。下頜骨部分為1/4柱面狀,與咬肌部分連線處有一排鋸齒,這排鋸齒可使拉頭固定在下頜角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