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墨菲法則》

《打破墨菲法則》

快樂的感覺真好:快樂可以幫助你獲得想要的東西;快樂的人總是更受歡迎,更加成功,甚至更加長壽。《打破墨菲法則》作者蘇姍娜博士一直從事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她通過對無數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者的觀察發現,過於樂觀的人並不一定快樂,你不能渴求快樂,只能通過行動“實現”快樂。快樂的感覺真好:快樂可以幫助你獲得想要的東西;快樂的人總是更受歡迎,更加成功,甚至更加長壽。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打破墨菲法則》一本關於如何獲取真正快樂的必讀之作——《時代周刊》“墨菲法則”,是一種幽默而充滿哲理的規則——“任何可能出錯的事終將出錯”。

內容簡介

作者通過本書還提出了一個獨到的觀點:悲觀主義者也能與樂觀主義者一樣,實現自己生活的願望。正如一隻裝滿了半瓶水的杯子,樂觀主義者認為杯子裡裝了半杯水,而悲觀主義者則認為,杯子空了一半。本書通過一系列分析與實例,引導讀者如何正確應對生活中的樂觀與悲觀情形,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避免事情朝不良方向發展,從而打破著名的“墨菲法則”。 但是,研究表明,如果你總是不斷試圖讓自己更加快樂,或者一直在注意自己是否快樂,你就離真正的居心叵測越來越遠了。快樂的人從不去計畫他們的快樂,如果你真的要快樂,就必須打消那些讓自己快樂的念頭。同時,你要擺脫關於樂觀主義的極端論點,即樂觀就意味著你永遠都不會感到不快樂。本書從頭至尾都試圖向你證明:從樂觀通向心理滿足之路,一定是充滿了投入、參與、以及其他類似的行為與態度。具備樂觀的性格又需要哪些要素呢?首先,樂觀性格需要我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總是積極和更好的——也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正面性結果預期”。不管怎么說,你不能一邊認為下周五晚上的酒吧群架會有好的結果,一邊就擁有了所謂樂觀的性格吧。你必須要對某些特定的情形或場合抱有積極而正面的預期,也就是說,你對事物的“正面性結果預期”必須要擴展到生活中的多個領域。此外,要想讓你的樂觀真正具有“人格性樂觀”的資格,你對未來正面而積極的預期和信心就必須要保持長期穩定的狀態。如果你是“人格性樂觀”的話,你心目中對周一和周五的預期就應當是相差無幾的,而你對事物的預期恐怕也很難在幾天、幾周甚至幾年中發生太大變化。在我從事樂觀學研究十年之後,我決定考察一下所謂“人格性樂觀”究竟有多么穩定。我聯繫了當年我的實驗的參與者,考察了他們的樂觀程度在過去十年中的變化。大約半數當年的實驗參與者回響了本次研究,而他們所表現出的樂觀穩定性非常令人矚目。實驗中用以標示樂觀程度變化情況的指標是相當可靠的,如果實驗參與者的樂觀程度沒有改變的話,這個指標便能通過一個數據確切表明兩次評估結果的一致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同一評估體系對一個人進行兩次測試,並最終將其樂觀程度定性為沒有改變的話,那么,這個人在兩次評估中得到的各項指標的預期一致率應為72%。而在我的這個實驗中,所有參與者在1994年和2005年的兩次評估中所得數據的平均一致度為36%。這說明,就所有參與者的兩次評估結果而言,他們在過去十年中的平均指標一致率達到了預期一致率的一半。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這些數字,如果我們把所謂的樂觀穩定性定義為兩次評估結果的差異度在10%以內的話,那么也就是說,2/3的實驗參與者在過去的十年中保持了個人樂觀程度的穩定性。如果你的大學室友也是其中之一,而他在十年前就認為未來會是充滿成功的話,那么在十年之後校友團聚時,你會發現他依然在抱著這樣的念頭。如果你不幸和一個眼中只能看見灰色天空的小驢依唷一樣的人成了室友,那么你盡可放心,十年之後的他依然還是一個生活在失望與不快之中的人。

作者簡介

蘇珊娜·西格斯托姆博士(Suzanne Segerstrom)美國肯塔基大學心理學教授。她從事了大量關於心理對免疫系統影響及樂觀與福利的關係的研究,還因對樂觀方面的研究,獲得TEMPLETON積極心理學獎。她的研究得到美國全國健康研究所、丹那基金會等的資助,本書便是她十多年對積極心理學領域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一部大眾心理讀本,在西方深受讀者歡迎。目前,她與丈夫和她的狗生活在肯塔基州萊克辛頓。

媒體評論

從樂觀通向心理滿足之路來源價值中國網 鄭偉強真正的大師,講出來的東西都很簡單明白,但卻有效實用。無疑,克羅就是這樣的大師。他把投機的主要策略在這本書中講得很明白,沒有多餘的話,很喜歡這樣的風格,不像很多講投資的書中講得很繁雜,讓人看得很吃力。我很贊同克羅的KIS原則,讓一切簡單些不是很好嗎。其實交易可以很簡單,克羅的交易系統也很簡單,最常見的雙均線交易系統,幾句話就可以講明白了,判斷市場現在的趨勢,根據交易信號入號。按照這個交易系統去操作,設定好止損,保持耐心,我相信這是一個簡單卻有用的系統,可以作為一個有用的參考。但交易也可以很難,其中的關鍵在於你自己——耐心和紀律,耐心等待時機的出現,耐心等待利潤的自然增長,不為一點小波動所打擾,能約束自己一直遵守交易系統,能約束自己遵守基本的交易策略,能堅定地執行止損。值得一提的是我非常佩服克羅的耐心,他能持有糖的多頭頭寸長達五年,有這樣的定力,他能獲得巨額利潤就不足為奇了。

目錄

前言 打消那些讓自己變得快樂的念頭◎許多人將樂觀與快樂劃上了等號,但實際上樂觀並非像快樂一樣,是一種感覺而已。樂觀,是一種關於未來的信念。第一章 半杯水:半滿,還是半空:樂觀的性格特徵◎如果經歷歡樂、滿意、興奮等積極情緒和避免壓抑、焦慮、仇恨等消極情緒一樣重要的話,樂觀就和悲觀同等重要,想要更加樂觀,首先要多多培養積極情緒,想要減少悲觀,首先要努力避免陷入消極情緒。◎樂觀之所以能夠帶來人們幸福感的增加,是因為它增加了人對生活目標的專注和投入,而不是因為它有什麼快樂的靈丹妙藥,而且悄悄給了受它偏愛的樂觀者。第二章 本能性堅持:樂觀者和他們的目標◎在所有條件均等的情況下,樂觀使人前進,悲觀使人退後。◎堅持能夠使人更易實現既定目標,彌合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鴻溝,獲得心理幸福感。◎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目標本身,而在於他們實現目標之道上的差異。第三章 構建和重建未來:樂觀者和他們的資源◎只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和休息,人的精力就可以完全再生。錢財也是可以再生的資源,人們可以通過就業把時間、精力、知識等資源轉化為金錢。◎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最基本的一個不同就在於此,樂觀者在面對困難時採取的往往是迎頭而上而不是知難而退的策略。◎要想獲得樂觀帶來的諸多益處,沒有捷徑可走。你不必走過長長的路途去成為一名樂觀者,你只要照樂觀者的做法去做,便有可能在實現自我超越性目標和構建存在資源方面取得進步。第四章 在一起是如此快樂:樂觀者和他們的關係網路◎在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之後,人們最重要的需求則是社會歸屬需求。社會交際伴隨著人的存在而產生,社交資源是人們生存的必需條件。◎人際交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當一個人在追尋其個人目標和積累個人社會關係資源的同時,他也在同時成為你追尋的目標和試圖積累的社會關係資源。◎樂觀者的朋友很多,與人交往積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往往懷著一種積極的期待去進行人際交往。第五章 樂觀之於健康的福與禍◎樂觀對一個人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就看究竟哪種工作方式會在其身上發揮作用,而且要看這個人具體有哪些弱點和脆弱之處了。第六章 一切都是好事,尤其是壞事:樂觀者與他們的弱點◎沒有任何一種性格可令你在一切情況下都表現得天衣無縫,任何類型的性格都有其無法掩蓋和逃避的弱點。◎悲觀者是一種滿心憂慮的人,他們似乎很難從各種消極思緒中拔身出來。他們要比樂觀者們花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各種他們已經做錯了的事情、當前不太對頭的事情以及將來可能會做錯的事情。他們對周圍負面要素的關注甚至能令他們深信:他們的現狀要大大差於他們本來可以做到的。◎人格性悲觀者最重要的人格特徵之一就是:他們總是選擇放棄。但是,防衛性悲觀者卻很少選擇放棄。在對各種困難和問題做出反應的過程中,防衛性悲觀者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看起來更像是一名人格性樂觀者,而不像是一名人格性悲觀者。第七章 樂觀:與生俱來,還是生活造就◎作為一名樂觀者,你的樂觀很可能來自父母的塑造。孩子往往需要通過對別人語言和行為方式的觀察來建立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樂觀,是令人愉悅和有益健康的。但是,並非是樂觀本身使然,而是一些標誌著樂觀的行為方式使然。第八章 樂觀的行為方式:樂觀者與悲觀者相互轉變的可能◎改變自己在思維、行為、情緒等方面的方式——僅僅是因為你想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樂觀者不會失望,還會對潛在的問題抱有足夠的關注,而且也會比悲觀者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些言論非但不正確,而且顯然是在扼殺樂觀思維的萌生。◎每天用筆記下三件最積極的事情,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幫你學會更多關注積極因素的辦法。◎實際上,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情緒狀態都是互相關聯的。◎要想達到樂觀帶來的各種益處,改變行為方式或許是一條最為便捷的路途,因為它不會迫使人們相信那些他們很難認同的想法。結束語 一個不情願樂觀者的自白◎“樂觀”,你期待未來能帶來最好的東西,而且你試圖通過工作獲取這個結果。你相信未來是可控的。

精彩書摘

序言 打消那些讓自己變得快樂的念頭在你的生活中,你都想要什麼?如果要你開一張清單,單子上都會列些什麼呢?你會想要一輛更大的汽車么?或者一個更大的家庭?更多的閒暇時間?或者,你會想要變得更加快樂嗎?如果你的清單上有“更加快樂”或類似項目的話,你就應該把它划去。請一定不要誤解我,我知道,想要快樂並沒有錯。首先,快樂確實讓人感覺很棒。快樂的感覺如此之好,以至於清單上可能出現的另外一些東西,如朋友、權力、美麗、金錢等都是由於你相信擁有它們就可以使你獲得幸福而被列入這張單子。不僅如此,快樂還可能幫助你獲得你想要的其他東西。快樂的人總是更受歡迎(樂觀、活潑、熱心的人總是有更多的社會關係),更加成功(快樂的大學畢業生能在畢業之後得到更高的收入),甚至更加長壽(快樂的修女總是修道院中最長壽的人)。所以,為什麼不試著更加快樂呢?想像一下,如果某天你的工作糟透了,並讓你感覺非常不愉快。在回家的路上,你在廣播中聽到了你喜愛的音樂家品,比如說,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你會想“天啊!我要去聽音樂會,伊戈爾會讓我高興起來的。”於是,你去買了音樂會的票,走進音樂廳坐了下來,然後等著快樂的到來。你或許要由此開始一場漫長的等待。相反,如果你沒有去這場你期待會令你快樂的音樂會,你或許已經快樂起來了。因為你想讓自己快樂起來的企圖,已經對你構成了一種傷害。我們的實驗證明:只要你懷有讓自己變得快樂的企圖,或者刻意對自己的快樂狀況進行監控,這些都會對快樂的真正出現產生阻礙。在我們的一個實驗中,實驗的參與者被要求聽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一部分參與者被告之只是聽音樂就可以了,另一部分參與者被告之要通過聽音樂而讓自己更加高興,還有一部分參與者被要求在聽音樂時隨時注意自己快樂程度的變化情況。令人驚訝的是,在聽了《春之祭》之後確能增加自己快樂程度的只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沒有試圖通過聽音樂而使自己快樂的參與者,二是根本沒有在此過程中隨時注意自己是否快樂的參與者。實際上,當你坐在音樂廳中,等著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讓你高興起來的時候,這是絕對會讓你失望的。這就是說,如果你總是不斷地試圖讓自己更加快樂,或者一直在注意自己是否快樂,你就會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了。還記得1999年的千年之夜嗎?你在那個新年之夜又得到了多少歡樂呢?那是我們一生中最為盛大的一次新年狂歡,因此,它不也應當是留給我們歡樂最多的一次新年夜嗎?如果你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你便一定能回想起來:即便是你為那次新年所做的準備和計畫遠比以往的新年要周到,卻絕不意味著你從中獲得的快樂比以往的新年要更多。實際或許要更少。①研究表明,那些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去精心準備那次盛大千年之夜的人們,在那天晚上所體驗到的快樂和愉悅遠遠少於那些根本沒怎么在意所謂千年不千年的人們。看來,為了得到快樂而刻意付出努力,那是一定會讓你失望的。你必須將有關追求快樂的項目從你的清單上劃掉,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真正快樂的人們是不會在他們的單子上列出一條“更加快樂”之類的東西的。一張單子上如果包括了“要積極”、“要快樂”、“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等等類似的東西,將可能表明這張單子的主人可能還是不夠快樂或不夠積極。或許這應該是說明白了:快樂的人原本就是快樂的,因此他們不會將快樂作為一個目標。或許這還是有點沒說明白。讓我們這樣想想:如果你把“快樂”改為“保持身材”會怎么樣?身材好的人雖然身材原本就好,但他們還是往往設立目標,每周堅持跑步或鍛鍊幾次以“繼續保持”良好身材。所以,快樂和身材不同,大多數快樂的人是不會為自己確立一個諸如“繼續保持快樂”之類的目標的。那些身材健美的人一早醒來可能就會想到今天的跑步鍛鍊計畫,而那些快樂的人卻不會一早醒來就去思考“如何在今天讓自己保持快樂”。我們關於斯特拉文斯基和千年夜狂歡的研究證明,快樂的人從不去刻意計畫他們的快樂,因為一旦如此,他們便會陷入完全相反的憂鬱之中。如果真的想要快樂,你必須打消那些讓自己快樂的念頭。砸掉你的電視機吧在你停止對快樂的刻意追逐之後,你還得使自己不再尋求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人們往往以為,一旦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快樂。但是,空閒時間的作用真的是被誇大了。看看美國人的生活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今天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和閒適是我們的上幾代人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洗衣機!行動電話!飛機旅行!個人電腦!電視機!我們還擁有了更長的壽命,有了更好的健康狀況,得以更好地享受我們的閒暇時光。美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年年增高,新藥使得疾病控制更加有效,提升了人們的愛情生活質量,甚至幫助降低人們的膽固醇,去補償優裕的飲食和更多的空閒給人們健康帶來的影響。即使有如此之多的進步,今天的美國人卻並不比50年前的美國人快樂多少,儘管在50年前,人們不得不用手去洗碗,也沒有現在所謂的衣物免熨技術。實際上,空閒時間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出在人們處理它的方式上,出在人們把大量空閒時間用在看電視上。今天,每個普通美國人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看電視,電視已經成為許多美國人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甚至遠比電視之外的所有東西都重要。比如,參加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的18~44歲的美國人約有5000萬,卻有2400萬大致同齡的美國人參與了《美國偶像》電視欄目的投票。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對一檔電視節目的參與程度超越了他們對自己的政府事務的參與程度時,我們不得不去質疑一個問題:電視在美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真的有點兒過了。如果我真的把電視機給砸掉,我的丈夫可能就要跟我鬧離婚了。①儘管如此,我卻不能忽略一個事實——電視在日常生活中就像糖一樣,而美國人同時在大量地消費電視和糖。這兒有一個關於糖的問題:當你吃了一塊糖,大量的糖分會滲進你的血液。過一會兒,大量的胰島素也會進入血液,去處理這些血液中的糖分。不幸的是,胰島素到來的總是太晚,大多數糖分已經轉往他處,胰島素只能把那些糖分剩下的東西收拾一下,結果就是,你會因為這時的低血糖而感到飢餓,於是你想再吃一點糖來保持正常血糖水平,進而開始一個惡性循環。這個人體中關於糖的效應充滿了諷刺意味——它所產生的效果恰恰與你所期望的完全相反。你想通過吃糖而消除飢餓感和不舒服,但你最終卻感到更加飢餓和難受。電視同樣如此,但它不是關於飢餓,而是關於快樂的。你看電視,因為你想通過看電視而得到娛樂和放鬆,得到一種參與其中、不會孤獨的感覺,因為你想通過看電視而快樂起來。不幸的是,儘管電視有時候能讓你感到輕鬆,但它只是間或讓你輕鬆,並只在極少數情況下讓你感到那種參與其中、不再孤獨的感覺。因此,你看了半天電視,卻感到更加無聊,於是你覺得你應該看更多的電視,甚至在一集結束後趕緊去猜下一集會怎樣。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點看電視或者什麼都不做的時間,就像每個人都不時地需要吃點糖一樣。但問題是,人們往往以為:如果一點兒是好的話,那么多一點肯定就是更好的。絕對不是。我保證,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並且吃著含有高糖分的零食,這從長遠來看絕對不會讓你的生活快樂起來。並不快樂的百萬富翁儘管很多人堅信財富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但是我們還是要把金錢列入無法為人帶來快樂的事項之列。儘管美國人的富裕程度在過去的50年中增長了三倍之多,人們的生活滿意指數卻幾乎毫無變化,抑鬱卻在人們的警覺中開始不斷蔓延——特別是在年青一代之中。研究表明,在人均GDP已經超越1萬美元的國家中,人們的個人富裕狀況對生活滿意程度的影響已經非常之小。金錢除了可以幫助人們謀生之外,根本無法買到所謂的快樂。平均《福布斯》雜誌中所列的那些美國最有錢的人並不比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什人快樂多少,雖然後者不像前者那樣擁有私人噴氣式飛機,家裡滿是名牌鞋子,也做不起外科整形手術,甚至家裡沒有一台電視機。一個以7分為滿分的快樂指數統計表明,這些富人和阿米什人的平均快樂指數都是5.8。另一個例子是,一群富裕的國際學校的學生們的平均快樂指數是4.9,而生活在印度加爾各答貧民窟的窮人們的平均快樂指數是4.6,相比而言,財富給前者所多帶來的快樂也就那么一點點。經濟處境如此天壤之別的人們,幸福程度卻為何所差無幾呢?人類在適應自我環境方面所擁有的能力是驚人的,這種現象被稱為人類的“心理免疫系統”或“快樂水車”。兩天前,我因為發現了一件令我無比心儀而且只剩最後一件的衣服而欣喜若狂。而今天,儘管我還在期待著在哪個場合上能穿穿這件衣服,也為我能夠擁有這件衣服而感到高興,但我無論如何也已不像當初那么興奮了。當我們把一組經歷了大喜之事,比如中了彩票大獎的人,和一組經歷了大悲之事,比如因車禍而癱瘓的人,進行比較的時候,他們各自關於自我快樂程度的報告再次更加明顯地說明了這個關於“心理免疫系統”的道理。下面的圖表表明了這些人如何評價自己過去、現在、將來的快樂程度,也體現了他們從與朋友聊天、被別人恭維、購物買衣服等日常活動中究竟得到了多少快樂。圖表縱軸底端代表“根本不快樂”,頂端則代表“非常快樂”。意料之中的是:經歷車禍的人認為,他們的現在不如以前快樂(儘管有可能是癱瘓引起了他們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苦苦懷念,從而使他們真實的過去其實並非如他們現在回想的那樣快樂),而彩票中獎者則顯然認為他們現在比以前快樂。但與那些既沒彩票中獎也沒遭遇車禍的人們相比,這兩組人們的快樂程度及其變化軌跡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即使是那些情緒處於最低谷的遭遇車禍者,他們的快樂指數也還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不過,儘管三個組別在快樂指數方面差別微小,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彩票中獎者在中獎之後從日常活動中得到的快樂程度是三組之中最低的——看來,中獎所帶來的狂喜已經使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感到略微麻木了。這就難怪,購物並不能使我們的快樂程度增加多少。一件新的T恤衫,只能讓你在短時內感到滿足,卻不能令你長期感到快樂。兩件新T恤衫也無法比一件新T恤衫帶來更多的快樂。而一件價值100萬元的新T恤衫,從長遠來看,根本與你的快樂無關。不要因我快樂而恨我如果快樂是一件好事,而通過刻意努力來直接獲取它卻並不恰當,通過空閒或收入的增長來間接獲取它也不恰當,你應當怎么做呢?這兒有一個人的故事。我想,他是發現了快樂的通達之道的。雖然我只和他聊過短短几分鐘,但我卻記住了他,記住了他那非常獨特的經驗。幾年前,當我在紐奧良參加會議並在酒店大堂等待朋友和我共進晚餐時,一位坐在旁邊的年紀稍長的紳士問我來紐奧良做什麼,我答曰:參加一次健康研討會,他還問我是做什麼工作的,我答曰:樂觀與健康的研究。在得到我的回答之後,他便和我分享了他對此的經驗。樂觀與快樂不是一回事兒,但在聽了這位先生的高見之後,我卻開始相信,我發現了一把能幫我們理解何謂樂觀的鑰匙。他的這把鑰匙就是:要去做些事情。我忘記了他具體在做的事情是什麼,但我記得這些事情都是他在下班回家之後必做的一些事情。實際上,他做的事情是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說這些事情讓他遠離了電視,因為電視總是讓他感到無聊和煩躁。因此,他希望“做些事情”,而做事讓他感到快樂。我們關於這位先生的另一種猜測是,他可能天生就是一個快樂的人,因此無論他做什麼都會感到愉快。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人總是無時無刻不感到幸福和愉快,而有人則可能因一張停車發票激怒,一整天都讓自己鬱鬱寡歡。似乎他們的快樂和抑鬱來自於內心深處。天生快樂的人即便有時也會沮喪或悲傷,但他們總是能很快走出這種心理陰影,而那些天生抑鬱的人反過來也是如此。這種現象使研究快樂的學者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快樂“定位裝置”。這個定位裝置的存在說明,大多數人的快樂水平都會維持在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值上,而這個定位裝置的作用就像轎車上的電子巡航定速裝置。電子巡航定速裝置是按照負反饋循環理論設計的一種汽車速度電子控制系統,它可以把任何高於或低於預先設定值的速度“拽”回設定值,讓汽車嚴格按照司機預先設定的速度來駕駛汽車——一旦汽車速度高於設定值,汽車就會自動收油減速;一旦汽車速度低於設定值,汽車則會自動給油加速。同樣,如果你的即時快樂水平突然偏離快樂定位裝置的默認值太遠,這個快樂定位裝置便會啟動一系列機制,將你的快樂水平恢復至通常水平。這個快樂定位裝置的一個潛在機制便是基因。很顯然,基因是決定你平常究竟會有多快樂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你總的來說是個快樂的人,那么你就得感謝天賦基因使你快樂。反之亦然。基因,是你的快樂反應範圍的設定者,從生理學的角度,它決定了你理論上能夠產生多少快樂因子,就像基因直接決定你理論上能夠達到的身高範圍一樣。當然,先天因素只決定了你的起點,而後天因素則決定了你的終點。因此,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使得基因天賦之快樂水平最終得以兌現的,終究還是一個人的成長經歷,這個道理就像無論你的基因讓你可能長多高,你最終的身高還是得看你小時候到底是喝了牛奶還是喝了蘇打水。儘管人的快樂水平受基因天賦影響,也不要因羨生妒地對天賦快樂之人心生醋意,仿佛快樂只是他們的特權,卻成為別人的禁區。因為快樂定位裝置同樣有失效之時。要想逃脫這個定位裝置的控制,就必須有一個正反饋循環系統的介入,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讓設定了速度的汽車跑得更快的裝置。樂觀,就是這樣一種裝置。許多人將樂觀與快樂劃了等號,但實際上樂觀並非——像快樂一樣——一種感覺而已。樂觀,是一種關於未來的信念。樂觀的人總是相信自己將來遇到的好事兒一定比壞事兒多,相信運氣總在自己這一面,相信未來一定是積極的,相信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其實是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機會。樂觀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一個正反饋循環系統,是因為人們越是樂觀,就越有可能去經歷一個他們所預想的美好未來。樂觀者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快樂也更多一些,他們在壓力之下往往屈伸自如,通常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甚至因此而有健康的體魄。而反過來,這些因樂觀而生的積極效應又會進一步加強樂觀者對美好未來的信心和期待,進而形成一個因果反覆相互促進的循環系統。一個樂觀的運動員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又會讓他更加強烈地相信自己將會成為一名成功的運動員。一名樂觀的老師總是能得到學生的青睞,進而更加增強其對自我執教能力的信心。快樂總是作為目標實現的一個副產品而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樂觀者的快樂程度總是能夠與時俱增。如果認為樂觀的人就是快樂的人,這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樂觀者的確總是比悲觀者感到快樂一些。但如果你認為,樂觀者是因為總是能夠做到積極向上而成為快樂者,那就可能是完全錯誤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也認為那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才是樂觀者身上最重要的東西——特別是積極面對未來的態度使他們在面對現實壓力時不會感到抑鬱,因為既然未來是光明敞亮的,現實也就沒有那么令人沮喪了。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種曾令我篤信不疑的觀點使我對自己是否算一個樂觀主義者產生了嚴重懷疑。我最初所做的研究主要是關於樂觀主義與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當我出版了一些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之後,許多電視和廣播節目,以及許多報紙——其中既有《紐約時報》,也有一些地方小報,還有我的校友通訊——紛紛趕來採訪我,他們對研究中所涉及的人們的心理幸福度與健康等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些我所接受的採訪之中,除了經常被問到關於樂觀主義、健康、免疫系統及其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我總是會被問到的問題,那就是:你是一個快樂主義者嗎?我一度覺得,對這個問題作答是非常困難的。我想我可能是對這些用以評價人們樂觀與否的指標太熟悉了,以至於無法客觀而誠實地對這些問題作答。當我拿著這樣一份問卷,面對其中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常會在心中做如下自問自答:“我想我應該選4,但我應該選4么?大多數人會是選4的……選3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這是否會讓我的得分顯得過於悲觀呢?其他的題目中我選了幾個4呢?選過5么?我已經選過的平均能得幾分呢?”諸如此類,使我難以正常地對問卷作答,因為我對答案總是過於警覺。想想吧,如果你可以自己決定一個體重秤的刻度,那你用它稱得的自己的體重還能準確么?同樣,我也很難張口就說自己是一個樂觀的人,因為我並非一定就是一個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人。還有,我也沒法做到整天興高采烈、笑容滿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雖然我經常是這樣的,但我也會在別人面前發脾氣,抱怨,杞人憂天,也會說一些不中聽的話。因此,當人們問我是否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時,我通常也只能對之哼哼哈哈,閃爍其詞。有時,我會誠實地告訴他們,我所設計的問卷對我是完全失效的,而更多的時候,我也只能是環顧左右而言他。不過,當我在幾年前開始思考樂觀所蘊含的其他含義時,上述情形開始發生一些變化。我所思考的樂觀所蘊含的其他含義,不僅僅意味著高興、微笑、無憂無慮的樂觀。這類思考源於一次不經意的發現:在一次研究中,我發現部分樂觀者的免疫參數居然低於那些悲觀者。我試圖觀察一下,這些樂觀者是否在平時也感到不快樂,但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我試圖努力為這個問題找出答案,於是便搞了一系列研究,並把重點放在樂觀者對待目標的態度上。研究表明,樂觀者往往堅信他們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從而更加執著於自己的目標,並且從來不會輕言放棄。一旦我們這樣去理解和看待樂觀主義,我們便能容易地界定出樂觀主義者的含義。在你的身上,樂觀一定是存在的。有的人有樂觀的信仰,有的人沒有。但樂觀與悲觀一樣,都是人類個性之一,是人類心理狀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很難在短期內發生變化的心理狀況。另外,樂觀只是與人們心理的快樂及健康狀況相關的各種心理狀況之一種。性格外向的人相對而言比較快樂,對事總是懷有敵意的人便鬱鬱寡歡。時刻具有安全感的人總是感到快樂,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人則總會寢食難安。這種現象很有意思,但如果你想逃離自己的“快樂定位裝置”的控制,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你得為之付出很多努力。在一個人的性格體系之中,不少性格特徵是有基因天賦的,也有一些與個人的童年時代經歷息息相關。成年之後,這些因基因遺傳和童年經歷而成的性格特點,則會決定人在其一生之中何以受益,何以受制。在基因決定性格的這個規律之中,樂觀性格也不例外,它有25%可能來自於遺傳。不過,我研究這門科學的時間越長,就越相信:樂觀所帶來的諸多好處里,只有一部分來自你樂觀的性格。也就是說,具備天生樂觀的性格只是一個開端,剩下的則需要你通過行動去獲得。樂觀的信念之所以讓樂觀者活得更好,是因為它們最終能讓樂觀者採取與眾不同的行為方式。在你以樂觀的態度行為的過程中,樂觀會時刻為你創造進入正反饋循環的入口。如果你試圖逃離“快樂定位器”的控制,進而試圖最大限度地實現基因天賦所賦予你的生理和心理幸福度,你就會在以實際行動“做”出樂觀方面有所作為。在我展開討論並告訴大家樂觀者是如何教我們擺脫“快樂定位器”、如何克服心理免疫系統和快樂水車理論的困擾之前,我還要特別就本書的有關內容說幾句。近年來,各種關於樂觀主義的理論層出不窮,如果你認同了其中的某些極端論點,你或許會相信——樂觀,就意味著你永遠都不會感到不快樂,甚至會因此而無比長壽。即便你並非樂觀的人,也得振作起來。這種理論可是不對的。本書的第六章就是為你準備的,我在那裡將講到樂觀精神中存在的一些弱點。面對有關樂觀的諸多理論,你怎么才能知道孰對孰錯呢?這兒只是前言而已,可不是研究理論、探討哲學或者就如何設計這個課題的研究發表長篇大論的地方。解決這些問題,正是本書的責任。我敢說,我在本書中所用到的所有例證,均來源於專業學術期刊所登載的各種科研成果。我相信,你會發現科學比各類極端理論有趣得多,當然也複雜得多。研究,就像是用於檢測一個好點子是否切實可行的廚房。南瓜杏脯麵包聽起來不錯,但做出來會怎樣呢?該用多少雞蛋?不在相當數量的普通家庭廚房中進行實驗,一種蛋糕的製作配方是不會被輕易列入《貝蒂?克羅克食譜》的。如果你相信貝蒂食譜中的蛋糕配方,你就能夠相信本書關於樂觀的種種觀點,相信它們是經得起現實世界考驗和測試的——即使是你親自來進行的測試。後記一個不情願樂觀者的自白最後,我要做一個自白:迄今為止,我一直渴望能將自己算作一個樂觀者。有記者曾經問我本人是否算是一個樂觀者,我對此採取了閃爍其詞的回答方式,其中原因我想我已在本書中做了解釋。原因之一是,我也說不清楚一個典型的無憂無慮的樂觀者是什麼樣子。除此以外,我還覺得,大聲告訴別人你是樂觀者,這種做法有點兒令人尷尬。我試圖用來逃避問題的答案是:我想,我在某些方面比較樂觀,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可能並不樂觀。我甚至還舉例說:比如,當談到工作的時候,我總是能夠具有比較樂觀的預期,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則不一定做得到。當這篇採訪手記發表時,最後一句話居然是:“‘我是一名專業的樂觀者’西格斯托姆說。”你會覺得我在開玩笑么?聽起來,我好像只有成為一名樂觀者才能謀生!我覺得這簡直是一種侮辱!關於這篇文章對我那句話的引用,至少有一個同事嚴肅地向我表達了他的惋惜之情,而這位同事也是一名研究樂觀學的學者。我簡直無法想像那些研究精神病理學等“嚴肅”學科的同事會怎么想,雖然他們沒說什麼,但我想他們沒準兒會為認識我而感到尷尬。我之所以為被描繪成這樣而感到尷尬,一方面是因為像樂觀和快樂這樣的關於“積極”的課題總是會得到許多“消極”課題研究者的質疑。人們對象我這樣的“積極”課題研究者的成見之一是:這些人算不上嚴肅意義上的科學家。他們與嚴肅意義上的科學家的區別之一是:人們總是認為他們用個人的偏見或取向影響了學術研究的準確性和嚴肅性。比如,他們不願相信自己的研究結果有相反的一面,也不能容忍任何持不同意見者。他們有時還會被描繪成:只對盲目樂觀者感興趣,甚至——更糟糕的是——連他們自己也是拒絕承認事物消極面的盲目樂觀者。法國作家伏爾泰曾在他的著作《老實人》中談到過人們對樂觀的這種帶有成見的印象。故事的主人公貢第德是一個誠實天真的青年,同樣也是導師潘格洛斯的一個好學生,貢第德從潘格洛斯那裡學到的理論是:世間萬物都以其最完美的狀態存在著。那么,貢第德是否在這種理論的支撐下獲得了完美的人生呢?完全沒有。伏爾泰在書中為他的樂觀提供了如下回報:參加保加利亞軍隊,在軍中受了四千鞭子,又經歷了暴風雨、輪船失事、地震、被役作奴隸、更多的鞭刑、戰爭、差點被別人吃掉、被盜、被騙、牢獄之災等等。最終,歷經千辛萬苦的貢第德終於和年輕時的愛人重新相聚,但這位給貢第德提供了經歷困難的精神力量的愛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又醜又老的黃臉婆。貢第德的故事,被許多人理解成為一個關於樂觀者的絕妙諷刺和笑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除了被人指責為盲目樂觀者和潘格洛斯以外,我還作為一名懷疑論者把自己置於自我懷疑的境地。幾年前,一群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學者開始聚成一個組織。這個組織的召集人由研究樂觀解釋模式的馬丁?塞利格曼擔任,並開始召開一些年度研究和交流會議。坦白的說,當我第一次參加他們的會議時,我坐在離門口最近的位置,一旦看到任何疑似潘格洛斯式的氣氛,我便迅速站起並且逃跑。不過,我最終看到的卻是他們對積極心理學各種話題非常嚴肅而科學的討論,其中有個詳細的陳述還論證了本書前言提到的一個觀點:時刻想讓自己變快樂將會是個糟糕的主意。當我確信那不是一個人們臆想中的“快樂邪教”的時候,我便加入了那個組織。此外,我最具意義的一次學術經歷是參加了一個年輕積極心理學家的“智庫”。幾年後,我獲得了坦伯頓積極心理學研究獎。目前,我的實驗室中仍有部分很具創新性的項目接受著來自這個獎的支持,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被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大型研究基金機構認為存在相當風險的研究項目。儘管我始終懷著一顆虔誠的科學之心,但懷疑者們對積極心理學的質疑從未消停。坦伯頓積極心理學研究獎甚至被批評成一種用賄賂吸引年輕學者進入快樂邪教的手段,就像用糖果吸引孩子一樣。這些刻薄的批評者們或許忽略了一個關於令我贏得該獎的研究成果的事實:樂觀,可能帶來免疫系統受抑。如果積極心理學者們真的只關心各種動聽的好訊息的話,我恐怕永遠都不會捧出這樣的研究成果,也就更不可能獲得積極心理學研究獎了。我想,人們之所以會對我和其他積極心理學者存在諸多質疑,很大程度上與積極思維幾位著名的倡導者有關。近日,我從圖書館借的幾本書就是其中兩位的作品,他們便是神學家諾曼?文森特?皮爾和外科醫師伯爾尼?西格爾。皮爾是《積極思考的力量》的作者,這本書成書於20世紀50年代卻至今暢銷不衰。另外,我還查到了皮爾在1976年的另一本著於,名為《今日積極原則》的書。我在讀這本書的前言時得到的第一感覺是:我早在30年前便已有了知音,因為皮爾在書中獻給人們的勸解是:堅持不懈。這和我所理解的樂觀非常相像——樂觀者對“堅持”的強烈傾向正是樂觀者生活及命運的原因所在。接下來,這本書又將關注焦點放在了保持積極態度的效果上。根據書中講述的一系列關於成功者的故事,積極思維之所以具有奇蹟般的力量,正是由於這種思維本身。甚至連以“如果你堅持嘗試,你便能創造奇蹟”為名的某個章節都在倡導人們對成功和奇蹟進行持續式的大膽想像。這本書也使我想起了我大學時代的一個同學,她是一個對奇蹟想像療法無比迷戀的護士。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她提起了她的一個病人——一個被當作癌症患者治療並被認為無法生育的病人。這個病人和她的妻子懷著巨大的信念,每天為了能夠生育子女而進行禱告——最終,他們真的懷孕了。我當時迫不及待地就喊了出來:“我打賭,除了禱告之外,他們一定還做了些別的什麼!”我在課堂上喊出這種話可能會讓人覺得尷尬,但我真的覺得皮爾這種把一切交給上帝的原則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不要忘了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名言:上帝將會幫助那些善於自助的人。皮爾的書中充滿了各種各樣在積極想像的幫助下實現奇蹟的人。在這方面,皮爾的書和西格爾所著的《愛、醫藥、奇蹟》非常相似,後者講述了許多態度積極的醫生和病人取得奇蹟般療效的故事,也講了許多態度消極的醫生和病人出人意料的因小病逝去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書中都缺少一種東西——那些最終沒有成功地將自己對奇蹟的想像變成現實的人。大學時,我曾經在一個研究項目中對一些癌症患症進行過訪談。在我的訪談進行期間,一位與我進行聯繫的患者去世了。當我最後一次在醫院採訪她時,她正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與病痛以及各種藥物副作用做著鬥爭。她向我講述了她和丈夫必須要環球旅行的計畫。但是,她的奇蹟最終到哪兒去了呢?西格爾的理論在她的身上仿佛不再適用了。是她的希望不夠強烈么?是她的信心不夠充分嗎?可能正是這樣的一些疑問,使不少人決定遠離這些積極心理學的泰斗們。科學家們用盡畢生心血,試圖搞清人類生理和心理運作的各種機理。我花了10年的時間鑽研樂觀學並積累知識,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本書,而為下一本書積累知識或許又會用掉我的另一個10年。科學研究是需要時間的,這並不是因為科學家們在公布其科研發現方面總是不夠自信,而是因為科學家們需要用足夠的證據去支持他們的發現。還記得我們在第二章談到的關於運動的例子嗎?在美國橄欖球大聯賽的歷史上,紐奧良聖徒隊從未有幸進過超級碗,而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則曾經三次挺進超級碗,我相信,你不會僅僅因為前者贏得了賽季首場比賽而後者輸掉了首場比賽便貿然認為前者比後者更強吧?同樣,打完整個賽季,用最終分數來確定到底誰強誰弱也是需要時間的。關於樂觀對人的健康狀況的影響的研究,有時會讓人覺得自己將要和大量信奉皮爾和西格爾的人完全為伍。無論如何,我最終還是認為我既是一個樂觀學研究者,也算得上是一個樂觀的人。幾年前,作為我和其他積極心理學家交流互動內容的一部分,我曾經認真參加過其他學者的問卷式答題調查,並由此對我自己的樂觀水平進行了評測。測評結果證明了我作為一個學者的幸運:我具有對學習的熱愛、對卓越的欣賞、對世界的好奇,還有令我能在學術生涯中的跌宕起伏中發出笑聲的幽默感。我最終的評測結果是:“樂觀”,我得到的評語是:“你期待未來能帶來最好的東西,而且你試圖通過工作獲取這個結果。你相信未來是可控的。”我非常喜歡這種關於樂觀的定義,因為它已經不再僅僅是談論“積極思維”,而是直接談到了“積極思維”及“樂觀”的後果:通過工作去實現未來。因此,我將勇於面對各種質疑與譏諷,我願在此承認自己是一個樂觀者。我不需等這種承認帶領我逐步進行樂觀之薰陶,而是要在此提供12個步驟去確認這種樂觀:1、相信我的未來充滿積極的事物。2、努力工作,把那個未來變成現實3、當遇到障礙時,先是仔細研究它們,然後動手清除它們。4、不斷為自己樹立新的目標,以此來擺脫快樂水車的控制。5、關注那些能夠促進基本生存資源、社會關係資源、地位名望資源、社會存在資源的積累的目標。6、將對自己最重要的目標列為優先目標。7、相信別人最優秀的一面,並積極向別人學習。8、合理使用基本生存資源去實現一些目標——對於時間和精力,既不要無謂節省,也不要無謂浪費。9、認真構架每天的日常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實現目標。10、好吃好睡,保持充足的能量資源儲備。11、認同這樣一種理論:樂觀無法解決一切。12、遠離賭博機。文摘半杯水:半滿,還是半空——樂觀主義者的性格如果一個記者問你:你是否樂觀?你會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心中對樂觀都有著不同的定義。比如我在紐奧良的朋友,往往把樂觀與快樂劃等號,或者他會用樂觀來描述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狀態。而在心理學家心目中,樂觀的定義則顯得更加嚴格,他們會把樂觀看作一種信念,而並非一種情感。研究風險預測的人在談論樂觀時會更多地談到“樂觀偏見”,即許多人在面對風險時所表現出的一種過分甚至盲目的樂觀,研究事故原因的人則會通過分析樂觀誘因和悲觀誘因來得出他們對樂觀的定義,而人格學研究者們對樂觀的定義則更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所謂的人格性樂觀(Dispositionaloptimism)。而人格性樂觀——也就是作為天生的人格特質而存在的樂觀——正是本書將要集中探討的問題。當然,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質。但是,你如何才能確切知道你自己的性格特質是什麼呢?比如說,你倒底算不算一個樂觀主義者?如果你上星期五晚上參加了一個狂歡派對,你的性格就算開朗而善於交際么?如果你上星期五晚上把家裡的櫥櫃作了大掃除,你就將被歸為強迫型人格嗎?如果你上星期五晚上在酒吧被捲入了一場拳腳大戰,你是不是又會被認為是具有侵略性的人格呢?我想,大多人會對上面幾個問題回答“不”,因為“人格”這個詞所包含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某人某晚從事了某事”所能代表的信息。首先,人格應當根據人的心理而不是行為來確定。如果你壓根兒不喜歡參加各種派對,但只是礙於面子而在上周五不得不參加了一次,那你參加派對的行為就與你的性格無關。其次,人格的確也代表了某種模式化的行為方式,而不僅僅是某個單獨的行為方式。如果你是一個生活上不修邊幅的人,但卻因母親要在周六駕臨而趕緊收拾了一頓屋子,我們便不能把愛乾淨說成是你的性格之一。反過來說,你要是一天三遍地大掃除,我們恐怕就得說你是有點自我強迫型人格了。再次,人格也代表著一個人在特定情形下受到外界或他人影響後而採取的特定反應方式。如果你有在酒吧打群架的前科,經常在開車時對其他司機做出侮辱的手勢或使用粗魯的語言,喜歡用腳踢貓,或熱衷於同老闆吵架,大多人都會認為,你屬於那種帶有極強侵略性的人。那么,具備樂觀的性格又需要哪些要素呢?首先,樂觀性格需要我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總是積極和更好的——也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正面性結果預期”。不管怎么說,你不能一邊認為下周五晚上的酒吧群架會有好的結果,一邊就擁有了所謂樂觀的性格吧。你必須要對某些特定的情形或場合抱有積極而正面的預期,也就是說,你對事物的“正面性結果預期”必須要擴展到生活中的多個領域。此外,要想讓你的樂觀真正具有“人格性樂觀”的資格,你對未來正面而積極的預期和信心就必須要保持長期穩定的狀態。如果你是“人格性樂觀”的話,你心目中對周一和周五的預期就應當是相差無幾的,而你對事物的預期恐怕也很難在幾天、幾周甚至幾年中發生太大變化。在我從事樂觀學研究十年之後,我決定考察一下所謂“人格性樂觀”究竟有多么穩定。我聯繫了當年我的實驗的參與者,考察了他們的樂觀程度在過去十年中的變化。大約半數當年的實驗參與者回響了本次研究,而他們所表現出的樂觀穩定性非常令人矚目。實驗中用以標示樂觀程度變化情況的指標是相當可靠的,如果實驗參與者的樂觀程度沒有改變的話,這個指標便能通過一個數據確切表明兩次評估結果的一致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同一評估體系對一個人進行兩次測試,並最終將其樂觀程度定性為沒有改變的話,那么,這個人在兩次評估中得到的各項指標的預期一致率應為72%。而在我的這個實驗中,所有參與者在1994年和2005年的兩次評估中所得數據的平均一致度為36%。這說明,就所有參與者的兩次評估結果而言,他們在過去十年中的平均指標一致率達到了預期一致率的一半。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這些數字,如果我們把所謂的樂觀穩定性定義為兩次評估結果的差異度在10%以內的話,那么也就是說,2/3的實驗參與者在過去的十年中保持了個人樂觀程度的穩定性。如果你的大學室友也是其中之一,而他在十年前就認為未來會是充滿成功的話,那么在十年之後校友團聚時,你會發現他依然在抱著這樣的念頭。如果你不幸和一個眼中只能看見灰色天空的小驢依唷一樣的人成了室友,那么你盡可放心,十年之後的他依然還是一個生活在失望與不快之中的人。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