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WIKI狂》第12期

我也要加入《我為WIKI狂》,萬人共寫一本書!

[本期維客]崔界峰

維客--知識共享者和第二個部落格

文/ 崔界峰

當新創刊的《商業》在第一期封面上醒目的寫道,“大前研一:Google是最好的圖書館”,大多數人似乎會認同這位因為在1975年撰寫《戰略家的思想》而知名的學者,但是當維客的技術概念悄悄露頭之時,大前研一的話很有可能顯得過時了。

就如同沒有3D遊戲,太平洋原住民辭彙Voodoo也不會被人熟知一樣,原自夏威夷wee kee wee kee的縮減化英語wiki,如果沒有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1995年的突發奇想,也不會被人為創造出來。wee kee wee kee的原意是“快點,快點”,在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社區群落方式的內部交流,開發了一套名為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突發奇想的創造了wiki技術。當wiki在2003年8月傳入國內時,wiki被習慣性地譯成了維客

實際上維客並不是一套複雜的系統,它與部落格在思路上大有殊途同歸的意味。部落格完全是個人式的文字收集,部落格的閱讀者仍舊是被動的接收信息,如果對部落格主人的某個觀點不滿,最多也只能在文後附上幾句牴觸的評論,而在維客中,每個人既是閱讀者,同時又是書寫者。從技術角度上看維客不過是一套可以任意編輯的網路白紙,任何人都可以在一段別人寫過的內容上編輯加工,也能夠按照一定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組合模仿。《商業2.0》將維客形容為社群協作式寫作,在他們看來維客必將是群體性知識總結歸納的最最佳化模式。台灣地區維客組織管理員凌信路接受採訪時介紹說:“在維客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編輯別人的東西,自由開放的氣氛保持的很好,所有那些喜好搞惡作劇的在維客上都很規矩,他們生怕任何言辭冒犯了維客群體的開放共享氛圍。”所以在維客上你見不到刺刀見紅的爭論,也見不到任何網路世界常見的爾虞我詐。

“維客簡直是天然的百科全書模式”,日本維客齡木久色在接受NHK採訪時說。實際上仿照國外Wikipedia的中文維客百科剛剛開張,整個維客百科系統完全就是一套百科全書的架構,任何人都可以對自己了解和感興趣的領域開新百科分支,並且把自己收集的資料書寫上去。維客李安科說道:“我作為骨灰級玩家在中文維客百科上添加了電子遊戲的部分,並且書寫了不少的內容,但卻陰錯陽差把名稱對應錯了,兩天后後悔不迭去修正時,卻發現已經被別人修改過了。”而在維客百科上,對於“導演”一詞的解釋就前前後後被改了多次,最初的維客還按照《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說法:“把文學劇本搬上銀幕使其成為影片的主要藝術家”,但是沒過幾天,導演的解釋就被改成了“導演都是大流氓”。這就是維客的本色,是一個共同創作各抒己見的社區,在維客的技術架構裡面並沒有等級分明的許可權設定,不會讓你註冊然後輸用戶名和密碼,也不會記錄你的IP。因為維客們都信奉沒有鎖的門是最不怕被撬的門,這句英國古代諺語。

正是因為維客能夠堅持自由、共享、信任和免費的原始精神信條,從2001年開始,英文維客百科已經有了超過18萬個詞條,維客藉助普通民眾的力量,還在不斷的擴增,信息詞條越來越接近6張CD容量的微軟電子百科全書了。而且維客對於新興詞語的反應速度也很快,正如楊百翰大學語言學教授賽弗•恰克在接受《商業2.0》採訪時所說:“維客對於語言辭彙的積累是空前的,被維客們歸納的知識在彼此間不停的共享。”除了在百科全書的成功之外,維客技術也被引入到商業領域,即將在納斯達克上市,且預估市值高達400億美元Google內部就是用維客系統溝通,甚至摩托羅拉公司也把維客引入到公司內部的知識管理中來,《商業2.0》引述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的說法:“維客上塗塗改改的便捷非常適合現代管理制度下的職員交流,維客可以打破企業內部各層隔閡,讓那些靠壓制手段來管理的主管們被群體智慧淹沒。”

維客成網路寫作新招

文/ 崔界峰

如同一股暗潮,維客在不知不覺中衝破了部落格一統天下的局面,成為一些網路寫作愛好者和技術愛好者的新寵。那么,什麼是維客?維客為何會成為網路寫作愛好者的新寵?

什麼是維客

讀者即作者。Wiki維客)以“知識庫文檔”為中心,“共同創作”為手段,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了一種藉助網際網路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

簡單的解釋,Wiki(維客)——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

作為一種網路群體書寫方式,維客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由、開放和中立。從本質上說,維客就像一種建站的工具,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者探討,甚至維護網站

由於維客考慮讓更多人參與建設,因此它的語法與HTML相比要容易得多,幾乎與用普通寫字板編輯文字差不多,非常容易上手,登錄相關的維客網站,你可以看到一個井井有條的詞典式頁面,其中包含很多連結——藍色的連結表示該條目已經有了詞典解釋;暗紅色的連結表示該條目目前還沒有任何記錄,有待你去編輯。

維客的潛力

維客是以知識點為主線,其最大的功能就是建立起非常龐大的知識庫,中文維客從建立到現在只有兩三年的歷史,現在已經擁有條目5.7萬,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信息整合模式,因此有人提出了將維客建立成一個網路大百科甚至一個網路圖書館。

有業內專家表示,維客這種網際網路技術完全有可能會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綜合網路圖書館。他認為沒有一個人能對所有的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能解答所有的問題,但維客這種方式卻是一種全民共建的方式,它收集的是全人類共同的經驗和智慧。

在這樣一種方式下,維客所積累的不是某個人的思想與學術,而是整個歷史和社會的積累,它是一種中立的狀態。

維客與部落格區別

部落格完全是個人式的文字收集,部落格的閱讀者仍舊是被動的接收信息,如果對部落格主人的某個觀點不滿,最多也只能在文後附上幾句牴觸的評論。

而在維客中,強調共同創作,由無數人共同維護完善一個詞條,每個人既是閱讀者,同時又是書寫者。從技術角度上看維客不過是一套可以任意編輯的網路白紙,任何人都可以在一段別人寫過的內容上編輯加工,也能夠按照一定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組合模仿。

所以,如果說部落格是實現你當記者的夢想,那么維客則是讓你實現當記者又當編輯的夢想。

崔界峰創建的精彩條目:

八旗

匈奴人

馬雅人

--敬請期待下期《我為WIKI狂》!

加入《我為WIKI狂》賺取我的稿費!

查看《我為WIKI狂》所有精彩內容!

加入《我為WIKI狂》的步驟如下:

1、先加入這個小組,成為我們的一員;

2、寫出你與WIKI的故事,範圍可以很廣,只要牽扯到WIKI都行;或者寫出你對WIKI的認識、使用心得,甚至批評。具體先看這兒,例子請參考這兒

3、創建幾個屬於你的條目,這個很自由,比如條目可以是百科知識,可以是你的某篇blog,可以是你的原創文章,也可以是日記。如不了解創建規則,請看新手幫助

4、寫出自我介紹,推銷你自己或者你喜歡的東西。我們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成為作者和明星,並與他人形成交友圈子。在此基礎上大家共創最大的百科全書,共享屬於全人類的知識!

w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