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心理學》

《愛情心理學》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代表作之一。

簡介

奧地利·弗洛伊德著,林克明譯。該書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代表作之一,收入《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人的不安》三部著作。其中《性學三論》包括《性變態》、《幼兒性慾》、《青春期的改變》三篇文章,《愛情心理學》包括《畸戀》、《性無能》、《處女之謎》三篇文章。本書是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參考資料。有1986年作家出版社鉛印本。

愛情心理學》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它與《性學三論》、《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人的不安》三者構成了“泛性論’的核心。所謂“泛性論”就是一切從性談起,一切歸結於性。但是,當我們把弗氏的大部分著作閱讀之後,就不難得到一個印象,他所指的“性”,除窄義的男女之事外,實具有更深遠的涵義。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為一種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飢餓一樣,它需要獲得滿足,但不同的是,其滿足的方式遠比單一的飲食廣泛得多。由原欲所迸發出來的能量,作為性慾衝動,可直接進行發泄和滿足,但也可以經轉化而升華為動力,成為文化與文明的創造源泉。然而,這種原欲所積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順利地滿足或升華,在某種情況下,由於遇到阻力,則可變為畸形發展或是倒錯,甚至出現性心理發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滯現象,這些都會反映在人們對愛情選擇、愛的對象和目的以及性滿足的方式方法上,於是在心理學上形成一組特殊的變態病;或由於過分的壓抑而形成各種心理症。這就是《愛情心理學》所涉及的中心內容。

由此可見,弗氏所著《愛情心理學》並不是一本談情說愛的心理學,也不是就正常愛情過程做心理上的探討和闡述。它的出發點旨在通過各種性變態以及心理症,對人類性心理發展做出反證――由病態推論正常的發展過程。現實中存在著這么多的變態者,長期以來,醫學家、心理學家找不到合理的科學解釋,弗氏則基於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終於創造性地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進而形成一個獨特完整的精神分析學體系。因此,當我們閱讀《愛情心理學》時,萬不可從中找出自己可效法的規律。它只能幫助我們去較好地研究精神分析學說,而不能把它作為愛情的指南,更不能依此來片面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愛情生活,並從中為某種行為尋找什麼心理的依據,因為,不懂精神分析技術,很難對人對已做出正確的評價。

賞析

什麼是人的“精神機制”和“人格結構”?

精神機制亦即心理機制。我們說任何一種精神現象或行為方式都具有其心理背景。表面上看是一哭一笑、一言一行,但其心理活動可能是極其錯綜複雜的,正如製作一顆螺絲釘,成品是那樣輕而易舉地掉下來,可是其生產工序流程的每道環節都要為形成這顆螺絲釘做準備。螺釘是受機械制約的,人的行為則受心理過程的制約,但這種心理過程,不僅在你的意識控制之中,有時連行為者自己都難以覺察到,此即所謂的潛意識(弗洛伊德在研究歇斯底里患者時,發現他人的症狀是受著一種患者本人也意識不到的力量所支配。通過催眠療法,能使患者暴露出這種支配力量的內容,一旦患者意識到其內容,症狀便會消失。於是他得出結論說,在人的意識之外還有一個隱藏著的東西,這就是潛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人們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僅僅是整個心靈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意識不到的潛意識,它是一個特殊的精神領域,如同冰山下的海洋,冰山是可見的突起,而海洋則是無盡的遼闊。潛意識是人類本能衝動的源泉,又是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下去的不能滿足的欲望的總倉庫。為了使潛在的能量得以發泄,需要進行大量的秘密的心理工作,這就是所謂的“精神機制”。由於這種機制有其自己獨特的表達和反應方式,所以不能以人們所意識到的心理過程去衡量。例如做夢和一些不可思議的變態心理症便是如此。即使是在正常人的精神活動中,有的也難免要流露出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言與行。一位議長,在眾議院致開幕詞中,居然說出:“現在,我宣布第XX屆議會馬上閉幕”的錯話,難道他是無意地脫口而出嗎?不是!這種說法恰恰反映了他內心深處是如何討厭這場只有爭議而毫無結果的馬拉松式的會議的想法。一位高中少女,在自己的日記本正面用紅筆寫下:“請務偷看”的字樣,忘在教室桌上就走了,拾到的同學偷偷地看了,原來裡面全是些青春抒情與幻想的內容,還暴露出對某男同學的愛慕之情。這位淘氣的同學故意把此事在班上喧嚷開來。她非常氣憤,為此找到班主任老師哭訴說:“偷看別人的日記是不道德的行為”。老師批評那位同學,可是後日記的同學理直氣壯的反駁說,她是有意讓大家看的,因為她的日記本的封皮上明明寫著“請務偷看”四個大字。老師和少女這時才注意到“務”字,而不是“勿”字,相對無言以答,少女羞愧地低下頭。其實,她的潛意識不正是想把內心思念之情傳遞給那位她愛慕的男同學嗎!

是不是所有的潛意識內容都可以進入意識界呢?不是的。弗洛伊德認為,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還有個“前意識”,它介於可上可下、可進可退的位置,其作用有二,一是起監督檢查作用,如同“守門人”,起著何者該進、何者不該進的職能;另一個是作為意識活動的準備室,由這裡提供意識所要動用的資料,明顯的例子就是當代文學流派中的“意識流”和“朦朧詩”。這是兩種表現形式,初讀起來,令人感到支離破碎、枯燥乏味,不知何從、不知何解,於是讀者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體會個人的思想感情的真髓而已。這就是弗洛伊德早期提出的三重精神結構: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其彼此間的功能關係就是“精神機制”。到弗洛伊德晚年,根據上述理論,他又進一步提出“人格結構”問題。他假設,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一個最原始的、與生俱在的、潛意識的部分,它代表生物本能和欲望,受原欲(力必多)的驅使,要求直接的、絕對的和即時的滿足,而不顧後果,即執行所謂的“快樂原則”,從嬰幼兒的行為中可窺見其一斑;超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將社會準則與道德規範吸收為內在的良心、良知和理性。超我有如道德法庭,對人的動機欲望和行為進行監理和管制,誘導自我使之符合社會要求,向理想努力以達到人格之日臻完善,而那些不符合社會要求的內容便引起良心上的不安和自我譴責;自我是在本我與社會的對立衝突中建立起來的。本我不斷要求滿足,但它會遇到各種阻力,於是出現了一個自主協調力量,就是自我。它一方面要滿足本我,一方面還要符合客觀條件,即奉行一種“現實原則”以維持人的生存。一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為所欲為,餓了就想吃,根本不考慮該吃不該吃。二歲的孩子就能知道讓吃的時候再吃,不是你個人的東西就不能吃。自我就在這種現實的衝突中生長壯大起來的。人大約在青春期左右自我基本上已確立起來。有些人“自我中心”,有些人“自我擴張”。自我越強大其適應越強,反之則弱。
本我的慾念要在超我的控制下,通過自我以符合社會規範的原則去尋求滿足,過分的放縱與過分的壓抑,都會給人帶來不良後果。前者出現行為問題,後者出現心理症。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一部分是在意識界進行的,衝突的僵持狀態便形成焦慮反應,這是可理解的;而大部分衝突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其僵持狀態則形成無名焦慮,本人只體驗到煩惱和不安,但不知為何而來。當然,此時的自我不是被動地承受其後果,而是要採取更多的防衛手段,以平息衝突,保衛自身免遭崩潰之虞,這就是所謂的“自我防衛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