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傳》

《愛因斯坦傳》

《愛因斯坦傳》以翔實的史實勾勒出愛因斯坦偉大的一生,而且也從人類文化的源頭上探尋著愛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蘊。在書中,玄奧的物理學理論、傳奇般的故事,在讀者理喻20世紀歷史文化進程的視野中,或許會形成一個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立體畫面。

基本信息

簡介

書名:《愛因斯坦傳》

愛因斯坦傳愛因斯坦傳

作者:(美)亞伯拉罕·派斯/著方在慶、李勇等/譯
版本: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版
定價:45.00元

愛因斯坦 簡介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愛因斯坦的照片(20張)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擔任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但愛因斯坦的理論不是這一哲學式陳詞濫調的重複,而更是一種精確的用數學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學的度量是相對的。顯而易見,對於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依賴於觀測者本身。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嚮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中學時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里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一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準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愛因斯坦的照片(20張)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里,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共存下去。(節選自《套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年第5-6期《愛因斯坦的反省》)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大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廣義相對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有很大的影響。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堅守著“上帝不擲骰子”的量子論詮釋(微粒子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水星近日點的進動[這是牛頓引力理論無法解釋的,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2009年10月4日,諾貝爾基金會評選“1921年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獎百餘年歷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其他兩位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馬丁路德金、1979年和平獎得主德蘭修女

編輯推薦

愛因斯坦,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愛因斯坦,改變了人類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他在物理學多個領域均有重大貢獻。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並在這基礎上推廣為廣義相對論。他還提出光的量子概念,發現了光電效應定律……
本書以翔實的史實勾勒出愛因斯坦偉大的一生,而且也從人類文化的源頭上探尋著愛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蘊。在書中,玄奧的物理學理論、傳奇般的故事,在讀者理喻20世紀歷史文化進程的視野中,或許會形成一個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立體畫面。

作者推薦

愛因斯坦在歐洲度過了青壯年,晚年定居美國,他只是在中年時出訪過其他一些地方。43歲那年,愛因斯坦攜他的第二位妻子到過東方。在這次遠行中,他們到了上海和香港。諸如此類的接觸有助於喚醒愛因斯坦對孔夫子學說持久的欽佩。
儘管愛因斯坦與其他文化的直接接觸有限,卻一生都強烈地希望全世界各國人民和諧共存。他常常表達這樣的觀點:科學能夠在促進民族之間的共同理解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一篇題為《科學的共同語言》的論文中,他寫道:“如果我們真誠而熱情地期望安全、幸福和人們才能的自由發展,我們並不缺少接近這種狀態的手段。”這意味著:“科學概念和科學語言的超國家性質,是由於它們是由一切國家和一切時代的最好的頭腦所建立起來的。”
科學永遠是愛因斯坦的主要獻身對象,而人類的命運也是他的主要關心對象之一。本書試圖對這位世紀偉人的諸方面做出公正的評述,但願它能有助於激發我的不同年齡的中國朋友們自由地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華。

後記

兩年多前,在一個頗為隆重的酒會上,我遇到了商務印書館的一位編輯。通過交談,才發現我正是他要找的人。原因是商務買了派斯這本書的著作權,而早在幾年前,廣東教育出版社通過派斯本人授權,已出版了本書的中譯本,我是主要譯者之一。後來商務印書館與廣東教育出版社經過友好協商,同意讓我們的中譯本在商務重新出版。趁著這個機會,我決定對譯稿進行一次全面的校對。
本來應該是件很輕鬆的事,但我卻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儘管我們的譯本當年出版後,曾獲得過一些學人的好評,但我還是有點誠惶誠恐,如履薄冰。這一年多來,我逐句對照全文,重新校對了譯稿,改正了一些錯譯之處,根據情況的變化加上了一些注釋,使之與原文更為接近。儘管比較枯燥,對於自己的工作結果還算滿意。由於水平有限,錯誤之處肯定在所難免,真誠歡迎讀者諸君不吝指正。
本書作者派斯(AbrahamPals,1918-2000,我們曾譯為派伊斯),1918年5月19日出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個猶太人家庭,2000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享年82歲。1938年派斯從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隨後又在那裡隨比利時物理學家羅森菲爾德(LeonRosenfeld)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為了趕上德國當局限定的可以讓猶太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最後期限(1941年6月14日),派斯廢寢忘食,終於在6月9日通過答辯得到了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隨著納粹對猶太人迫害的升級,派斯的厄運也隨之來臨,儘管東躲西藏,1945年3月他還是被蓋世太保抓起來,投入監獄,直到戰爭結束後,才被釋放。派斯在1997年出版的一部自傳本著作《雙洲記:亂世中的一名物理學家的生活》(ATaleofTwo(Continents:APhysicist’sLifeinaTurbulentWorld)里,詳細地敘述了這一悲慘的經歷。
戰後,派斯在1946年初去了哥本哈根,在那裡作過短暫停留。經玻爾推薦,他在同年秋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正是在普林斯頓期間,他與愛因斯坦有過不少接觸。他在基本粒子物理學方面所做的不少第一流的研究工作,也是在普林斯頓完成的。派斯1954年加入美國籍,1963年成為紐約洛克菲勒大學教授。1985年退休後,任該大學的DetlevW.Bronk榮休教授。196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9年獲羅伯特·奧本海默獎,1993年獲丹麥皇家科學院科學獎章。他還擔任過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文學與科學院院士。逝世前幾年,他每年有一半時間在丹麥哥本哈根度過。
他的第一個重要貢獻是確立新粒子“協同產生”的經驗規則。第二個重要貢獻是提出兩種中性K介子的混合和再生。他的其他貢獻有G宇稱的提出,SU(6)對稱性破缺的研究等等。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派斯轉入物理學史研究,成為該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由於他曾與眾多的物理大師,如愛因斯坦、玻爾、奧本海默、狄拉克、費曼等人一起工作過,他在研究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他寫的科學家傳記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
本書初版於1982年,1983年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同年還獲美國物理學會、鋼鐵基金會物理學和天文學著作獎。1997年時已重印12次。據說累積銷量達50萬冊以上。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曾向國內推薦過本書。“這可能是愛因斯坦本人最喜愛的關於自己的傳記。”
派斯,這位在愛因斯坦生前最後9年裡與他熟知的物理學家,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牛頓以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的生活與思想的嚮導。通過利用一些迄今為止尚未發表的文獻,加上他多年來與愛因斯坦私人交往的經歷,十分生動同時又異常準確地向我們敘述了愛因斯坦的歷程,因而使這本書成為不可動搖的權威的愛因斯坦傳記。

精彩片斷

1919年初秋,保莉妮還在療養院,她收到兒子的一張明信片,開頭寫道:“親愛的媽媽,今天有好訊息,洛倫茲來電說英國遠征隊實際上已經證明了光線經過太陽發生偏折”[E27]。那封幾天前發來向愛因斯坦傳訊息的電報說:“愛丁頓發現,恆星在太陽邊緣初食時的移動,在十分之九秒和兩倍於它之間。特此祝賀。洛倫茲’’[L2]。這是非正式的通信,並沒有確定什麼。愛因斯坦還是幾乎立刻給《自然科學》發去一個很短的說明,只為報告他收到的電報的內容[E28]。他太興奮了。
我們還是來簡單說說愛因斯坦認識光線彎曲的發展經過。1907年,他在伯爾尼專利局當職員,發現了等效原理,意識到原理本身隱含著光線的彎曲,但他相信這個效應對觀測來說太小了。1911年,他在布拉格當教授,發現在日全食時星光掠過太陽可能會發生彎曲,在這種情況下,彎曲度是O”.87。但他那時還不知道空間也是彎曲的,所以他的結論是錯的。他跟牛頓還太親近,即牛頓相信空間是平直的,而且用他自己的引力定律和光微粒理論也算出了O”.87(現在稱為牛頓值)。1912年,他在蘇黎世當教授,發現空間是彎曲的。許多年過去以後,他才認識到空間的曲率會改變光的路線。1915年,他是普魯士科學院院士,發現廣義相對論意味著太陽使光線偏折1”.74,即愛因斯坦值,是牛頓值的2倍。這個因子2預示著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對立。
1914年,愛因斯坦在找到正確答案前,就帶著特有的自信給貝索寫信說:“無論日食觀測成功與否,我一點兒也不懷疑整個體系的正確性”[E29]。幾次歷史的變故使愛因斯坦免於陷入相信錯誤結果的尷尬境界。1912年,一支阿根廷日食遠征隊去巴西,實驗計畫中有光線偏折的觀察,但是因為下雨,計畫落空了。1914年夏,由弗洛因德里希領導、克魯普(GustavKrupp,一個不太熟悉的慈善家角色)資助的德國遠征隊前往克里米亞(Crimea),觀測8月21日的日食。(俄國政府告訴他們的士兵和農民,不要害怕所謂凶兆:將要來臨的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N1]。)戰爭爆發後,隊伍被警告及時返回,有些人回去了。不願走的被擋在那裡,最後雖然安全回家,但當然什麼結果也沒得到[N2]。1915年11月18日,愛因斯坦宣布了正確的光偏折值1”.74[E30],此後,觀測仍接連遭到挫折。10天以後,愛因斯坦寫信給索末菲,談到弗洛因德里希為測量光偏折提出了一個新構想,他說:“只是那些可憐蟲們的陰謀阻礙了對這個理論的新的重要驗證的實現。”他還不同尋常地署上:“您憤怒的愛因斯坦”[E31]。1916年在委內瑞拉有一次觀測日食的機會,因戰爭錯過了。早些時候,人們想從以往日食觀測照片中尋找光的偏折,那些努力也沒有結果。一個美國人曾想在1918年6月的日食中測量這種效應,但沒有得到明確的結論。直到1919年5月,兩個英國遠征隊才獲得第一組有價值的照片。11月,他們正式宣布了結果。
英國人對光線偏折發生興趣是在德西特從荷蘭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論文寄給劍橋的愛丁頓之後不久(估計這是傳到英國的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第一批論文)。另外,德西特1916年發表在《天文台》(Observatory)[S2]上的關於這個題目的漂亮的評論,以及他發表在《每月評論》(Monthly,Notices)[S3]上的3篇重要文章,更擴大了它的影響。後來的愛丁頓報告[E33],也起著同樣的作用。1917年2月,愛丁頓在致皇家天文學會的信中,強調了光線偏折的重要意義[E34]。1917年3月,皇家天文學家戴森爵士為觀測預言的偏折,特別注意了1919年5月29日(另一次日食時間)的恆星位置特點,另外,“辛克斯(Hinks)先生已經愉快地答應為皇家學會獲取可能已被占用了的觀測點的信息”[D1]。兩個日食遠征隊準備好了,一個去巴西的索布臘爾(Sobral),由格林威治(Gteenwich)天文台的克羅梅林領隊;一個去西班牙幾內亞海岸外的普林西比(Principe)島,由愛丁頓領隊。臨行前,愛丁頓寫道:“我們今天的遠征隊可能第一次證實光的質量(即牛頓值);也可能證實愛因斯坦那奇怪的非歐空間理論;還可能會有一個意義更為深遠的結果——沒有光偏折”[E35]。以“最新訊息”為標題,6月的《天文台》雜誌有兩封電文,一封來自索布臘爾:“日食壯觀,克羅梅林”;一封來自普林西比:“穿過雲層,有希望。愛丁頓”[O1]。遠征隊回來後,開始處理資料。9月9日到13日,英國天文學會在伯恩毛斯(Bournemouth)召開會議。根據愛丁頓在會上的原始報告,光線彎曲在0.”87與1.”74之間。訊息傳到洛倫茲,洛倫茲電告愛因斯坦。經過7年的等待,愛因斯坦現在收到這個訊息,該是多么高興!接著,1919年11月6日來到了,這一天,愛因斯坦一下成了聖者。

愛因斯坦傳:1879~1955

基本信息

作者:楊建鄴

愛因斯坦傳:1879~1955愛因斯坦傳:1879~1955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780699083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頁數:308頁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歷史>人物/傳記

內容介紹

一位智慧超群、洞察力非凡的曠世奇才。愛因斯坦是可以與牛頓相提並論的偉大的科學巨人。他那過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時代的卓越貢獻成為科學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同時,這位科學典範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者。他熱愛自由與平等,捍衛正義與尊嚴,關注人類的命運,其價值與影響不亞於他在科學上奇蹟般的貢獻。《愛因斯坦傳》是這位科學巨人追求、探索的一生的真實記錄,它會帶給人深刻的啟迪,引發人無限的遐想!

編輯推薦

本書闡述了愛因斯坦一生為尋求科學真理、攀登科技頂峰、致力發明創造的奮鬥歷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科技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愛因斯坦是可以與牛頓相提並論的偉大的科學巨人。他那過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時代的卓越貢獻成為科學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同時,這位科學典範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者。他熱愛自由與平等,捍衛正義與尊嚴,關注人類的命運,其價值與影響不亞於他在科學上奇蹟般的貢獻。
《愛因斯坦傳》是這位科學巨人追求、探索的一生的真實記錄,它會帶給人深刻的啟迪,引發人無限的遐想!

作者簡介

姓名:楊建鄴
作品:《智者的幽默》《小荷尖尖:天才的少年時代》《科學的雙刃劍:諾貝爾獎和蘑菇雲》《光怪陸離的物質世界-諾貝爾獎和基本粒子》《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銘和墓地》《落選者的故事》《化學家的故事》《物理學家的故事《天才的失誤》《少年時代的故事》窺探上帝的秘密-量子史話》《魔鬼三角和UFO》《愛因斯坦傳:1879~1955》

鄂華版

基本信息

作者:鄂華

愛因斯坦傳愛因斯坦傳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
ISBN:780664031
版次:3版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頁數:234頁
字數:240000千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歷史>人物/傳記

編輯推薦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的哥白尼”,是“比牛頓更加偉大的、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人類宇宙中閃爍著頭等光輝的巨星”。他親手建立的宏偉的相對論大廈,影響並指導了整個20世紀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並且還將繼續影響和指導人類未來的科學發展。

牛曉彥版

基本信息

作者:牛曉彥

愛因斯坦傳愛因斯坦傳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
ISBN:750871406
版次:1版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頁數:169頁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歷史>人物/傳記

作者簡介

姓名:牛曉彥著
作品:《居里夫人傳《1日養生法》《省錢完全手冊》《為什麼父母不是孩子的好老師》《北大傑出女孩給青少年的15個忠告》《愛因斯坦傳

量子力學書籍

量子力學是描寫微觀物質的一個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
《上帝擲骰子嗎?》
《愛因斯坦全集》
《高等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教程》
《量子力學史話》
《天才引導的歷程》
《量子物理史話》
《愛因斯坦文集》
《費曼物理學講義》
《費曼講物理入門》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
《別鬧了,費曼先生》
《多粒子系統的量子理論》
《量子力學與原子物理學》
《物理學的進化》
《新量子世界》

《相互作用的規範理論》
《場論及其套用》
《量子力學習題精選與剖析》
《量子力學基礎》
《量子力學的哲學》
《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條途徑》
《量子力學的哲學基礎》
《群論和量子力學中的對稱性》
《現代量子光學基礎》
《宇宙的琴弦》
《固體物理導論》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聊聊狹義相對論》
《原子中的幽靈》
《物理學家用微分幾何》

《量子力學概論》
《相對論量子力學》
《運動電荷的電場》
《物理力學講義》
《量子世界》
《量子力學與原子世界》
《量子力學導論》
《實用量子力學》
《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
《物理學的困惑》
《模型之美》
《量子多體理論》
《量子系統中的幾何相位》
《黑洞與時間的性質》
《現代量子力學》

《物理宇宙學講義》
《量子力學的世界》
《量子力學的豐碑》
《時空本性》
《未來的魅力》
《愛因斯坦傳》
《規範場論》
《量子力學與路徑積分》
《適用於不同條件的都卜勒效應公式》
《命運之神應置何方》
《量子力學原理》
《量子力學學習指導》
《量子力學與原子物理學學習指導》
《量子場論》
《論量子力學的唯物主義解釋》
《證明光的電磁波本質的一種新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