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形》

《怪形》

一群美國科學探險隊徵到南極地,途中遇到挪威人正在追捕一隻愛斯基摩犬,他們對這怪異的圍捕行動感到好奇;當天晚上,幾個隊員和狗兒們遭受那愛斯基摩犬的突擊,其他的隊員才警覺有不明物體附身在同行的夥伴身上,只是沒有人分辨的出誰是正常的。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怪形》《怪形》
一群美國科學探險隊徵到南極地,途中遇到挪威人正在追捕一隻愛斯基摩犬,他們對這怪異的圍捕行動感到好奇;當天晚上,幾個隊員和狗兒們遭受那愛斯基摩犬的突擊,其他的隊員才警覺有不明物體附身在同行的夥伴身上,只是沒有人分辨的出誰是正常的... 庫特·拉塞爾在片中扮演一名前往南極探險的美國科學家,他發現研究站的全體人員離奇死亡,經化驗後證明被不明來歷的異物襲擊,乃設法用火攻來對付這些外星異物。

導演介紹

父親是音樂教授及樂團指揮。南加大電影系畢業,在學期間擔任剪輯、配樂的《布朗科·比利的復活》(The Resurrection of Bronco Billy)獲得1970年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從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擔任編劇、導演、製片、作曲甚至演員等多重角色。1978年執導的低成本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大受歡迎。所導演電影基本上屬此類,被譽為恐怖片大師。

演員介紹

《怪形》《怪形》
庫爾特·拉塞爾1951年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斯林菲爾德。9歲開始演戲,12歲在電視劇中亮相,1960年他和迪士尼公司簽約十年成為旗下童星,參與電影及影集《彩色世界》演出。1979年他在電視長片中扮演貓王,受到好評,始擺脫童星轉型的尷尬階段。之後的《紐約大逃亡》、《絲克伍事件》亦是叫好叫座。此後在八十年代中期他陷入失望的泥潭,《黃金歲月》、《妖魔大鬧唐人街》都遭遇了失敗,他的演藝事業漸趨沉寂。1988年在出演《破曉時刻》後開始扳回劣勢,1991年他出演了影片《回火》,贏得不錯的票房和口碑,至1994年以《星際奇兵》成為動作片巨星。1996年又出演了影片《最高危機》《逃出洛杉磯》,1998年又出演了影片《兵人》。適合他的電影角色大都是銀幕硬漢,而庫爾特·拉塞爾從此也成為了好萊塢的動作明星。2001年他在卡麥隆克洛的影片《香草的天空》中出演,2005年出演了影片《超人學園》,2006年他將在影片《海神波塞冬號》中出演。他與女星歌蒂韓維持多年的同居關係,後來終於結為連理。

穿幫鏡頭

布萊爾被帶進工具棚時,從外面看窗子都被木板擋住,但從內部看卻沒有阻隔。

切爾茲用斧頭將門砍得面目全非,而隨後的鏡頭中門上卻只有一個被劈開的洞。

幕後製作

原版的中文譯名為《火星怪人》,出品於1951年,由霍華德·霍克斯監製,屬於經典科幻恐怖片。1982版雖然成績未能青出於藍,倒也是足以令人嚇出一身冷汗。全片的恐怖氣氛經營得頗為刺激,特技化妝乃主要賣點。

幕後花絮

《怪形》《怪形》
影片最初在芬蘭被禁。

本片原版1951年的《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的故事發生在北極,本片故事發生在南極。

唐納德·普萊森斯(Donald Pleasence)是扮演布萊爾的最初人選,但他因片約衝突而無緣本片。

片中有一位名為傑德的狗演員,是狼與哈士奇的混種,不僅血統珍貴,而且還是名出色的動物演員,從不看鏡頭、軌道車和劇組人員。

為了打造極地封凍的景象,洛杉磯攝影棚的內景被降溫至40華氏度,而當時外界溫度是90華氏度。

片中沒有女性角色,而且據導演約翰·卡朋特所說,原來劇組中僅有一位女性,但拍攝期間發現已經懷孕,最終還是退出了劇組。

本片是約翰·卡朋特“啟示三部曲”的首部,另外的兩部為1987年的《天魔回魂》和1994年的《戰慄黑洞》

本片片頭模仿了1951年霍華德·霍克斯執導的《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

本片被視作電影特效化妝領域的標桿,而本片的特效化妝師羅布·伯汀(Rob Bottin)當時年僅22歲。

本片是第一部約翰·卡朋特沒有親自擔綱配樂的影片。

片中的食人花出自極為精細的特效,花瓣由12隻犬舌及數排犬齒構成。

導演約翰·卡朋特的妻子阿德里安娜·巴比歐(Adrienne Barbeau)為片中麥克里迪的電腦提供配音。

在拍攝諾里斯的頭部與身體分離的橋段時,特效師羅布·伯汀在頭部和頸部模型中採用了極易燃的材料,而且出於連貫性的考慮,導演約翰·卡朋特認定周圍場景中需要些火焰,但沒想到當時房間內已經充滿可燃氣體,當他們劃燃火柴時,整個房間都燃燒起來,值得慶幸的是,所有人毫髮無損,而花費了羅布·伯汀7個月製成的特效模型卻毀於一旦。

挪威人發現冰層下面有太空船的錄像出自1951年的《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

片中極地的風聲是在沙漠中錄製的。

精彩對白

MacReady:Somebody in this camp ain't what he appears to be. Right now that may be one or two of us. By spring, it could be all of us.

麥克里迪:這個營地中的某些人並非人類。現在可能只有一兩個。到了春天,就會變成全部。

Childs:So, how do we know who's human? If I was an imitation, a perfect imitation, how would you know it was really me?

切爾茲: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誰是人類?如果我是假的,一個完美的贗品,你怎么才能知道我的真假?

MacReady:I dunno, it's like this: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is spaceship crashes, and this thing, whatever it is, jumps out or crawls out and gets Entombed in the ice.

麥克里迪:我不知道,大概是這樣:幾千年前這艘太空船墜毀,而這種東西跳出或者爬出來,被冰所掩埋。

Garry:So, the Norwegians find it, and they dig it out of the ice...

加里:於是,挪威人發現了它,他們把它挖出冰層。

MacReady:That's right, Garry. They dig it up, they cart it back to their base. Somehow it gets thawed, it wakes up, probaly not the best of moods, and... I don't know, I wasn't there!

麥克里迪:對,加里。他們把它挖了出來,運回了基地。於是它被解凍,它甦醒了,可能情緒不佳,還有……我不知道,我又不在那!

MacReady:I know I'm human. And if you were all these things, then you'd just attack me right now, so some of you are still human. This thing doesn't want to show itself, it wants to hide inside an imitation. It'll fight if it has to, but it's vulnerable out in the open. If it takes us over, then it has no more enemies, nobody left to kill it. And then it's won.

麥克里迪:我知道我是人類。如果你們都已經變異,那么你們肯定現在就會攻擊我,所以你們當中還有人類。這種東西並不想現出原形,它躲在人體內。在必須的時候它會發威,但它在野外易受攻擊。如果它控制了我們所有人,那就不會再有敵人,沒人能殺它,到時它便獲勝了。

影片特色

《死神來了3》女主演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和《低語》男主演喬爾·埃哲頓將加盟環球影業的科幻恐怖片《怪形前傳》(The Thing)。
廣告導演Matthijs van Heijningen Jr.將拍攝這部1982年恐怖片《怪形》(The Thing)的前傳。故事主要講述外星人是如何來到這裡並殺死科考站人員占領這裡的。文斯蒂德將扮演挪威南極科考隊里的一名女博士生,他們在那裡發現了一艘並凍結在冰里的外國船隻。當一個被困的生物被從船上解救出來之後,卻展開了一系列攻擊,這迫使她與一位雇傭直升機飛行員(喬爾·埃哲頓 扮)聯手,共同阻止惡勢的蔓延。
1982年恐怖片《怪形》由約翰·卡彭特執導,講述一群美國科學家到南極科考站,結果發現那裡的人員都已經神秘死亡,後來他們發現這裡有一個可怕的不明異物,他們自己也隨時會被這個東西殺掉。《怪形》改編自John W.Campbell Jr.的短篇故事《誰去了那兒》(Who Goes There),這個故事早在1951年就曾被改編成電影《火星怪人》(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此次籌拍的《怪形前傳》同樣非常倚重這本書,由美劇《太空堡壘卡拉迪加》(Battlestar Galactica)執行製作人Ron Moore和《新版猛鬼街》編劇Eric Heisserer完成劇本

評價

1.前所未有的外星來客
提到外星人,腦海中首先躍出的樣貌,是像《E.T》那樣碩大的腦袋上長著一雙純潔無暇而又深邃憐人的雙眼?還是像《異形》那樣流淌著強酸血液的黑色軀體中有著鋒利無比的器官?“E.T”也好,“Alien”也罷,人類習慣在思考著自己是否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或許在某個星球上還有其它生命來藉以在孤獨的心靈尋些慰藉,因他們的神秘而不可知,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能和外星人像《黑衣人》那樣和平共處,同時也害怕有著先進科技實力的外星人像《世界大戰》那樣侵略地球。這一切的種種,不過都是我們自己的夢和想像。
儘管電影誕生於科學家實驗室,且日後成為流水線上的工業產物,但其影像承載了人們關於夢和想像的寄託,從它誕生初起,就和外星人有著不解之緣,法國魔術師喬治·梅里愛在1902年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描寫了所謂的“月球人”,這部影片既是電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有外星人形象的電影。其後百餘年的發展,科幻電影成為類型片的一支,各種外星人形象層出不窮,然而在CG動畫還沒有成熟或者根本沒出現之前,電影中的外星人大都和人類差別不大,一來科學知識的局限只能以自己了解的事物對外星人展開添加式想像,二來特效技術的局限使得外星人角色大都需要由人扮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造型既沒有跳脫出固有模式也無法在技術上進行突破。現在看來,那些影片中的外星人形象有些像特攝電影裡包裹著泡沫乳膠的怪獸,稍微留神或許還會看到背脊上的拉鏈,太小兒科了,直到1982年一部名為《怪形》(《THE THING》)的科幻片出現。
《怪形》回歸人類對於神秘外星生命想像的原點,片名以“THE THING”特指某種生命體,而非沿用刻意強調“類人外星智慧生命”這種流行的概念,另闢蹊徑創造了一個與以往電影完全不同的外星人形象,它在電影中沒有固定形象,這個乘坐著UFO來到地球的外星生命,能夠寄生在人類或者其它生物身上,慢慢模擬這些生物的細胞,從而像孫悟空七十二變那樣變化成寄生生物的樣子,這種現象在現實中亦存在,生物學上稱作“擬態”。不過誇張之處在於,電影中的外星物質形成的“擬態”,無論在外形還是內里,都可以說是寄主的克隆體,唯一不同的是這些“擬態”有自己的智慧,更可怕的是,它們除了能夠以整體的形象示人之外,遇到危險信號還能分離本體存活,有著像小強一樣頑強的生命力,又有著與人類相匹敵的智慧,的確是個獨特、強大而又變態的對手!
(怪形的概念在日後產生了極深的影響,SQUARESOFT在97年推出的《寄生前夜》多處CG動畫向其致敬!)
像所有科幻恐怖片必要的元素那樣,我們倒霉的主角又被困在了一個幽閉的空間,只不過這次不是在深邃無際的宇宙,也不是在浩瀚無邊的大海,而是在冰天雪地的南極,遇到危險不僅救兵一時半會來不了,怎么就那么湊巧危難當頭的時候來一百年未遇的暴風雪,自己也甭想逃出去,因為對手早就把能用的交通工具全部破壞掉,反正最終結局肯定是被編劇寫死,那不如就和主角來個同歸於盡好了。面對同伴一個個被殺,又不知道哪個同伴是外星人的化身,在面臨著死亡的危險時,人性的掙扎就顯現了出來,你懷疑我,我懷疑你,那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殺人遊戲”,由觀眾來做法官,看看到底誰是那個會“拷貝”的外星人殺手
2.拍攝緣起
(“綠色的佛蘭肯斯坦”)
1952年,4歲的約翰·卡朋特同父母去看一部由霍華德·霍克斯導演的B級電影《怪形:異世界來客》,那是一部很恐怖的電影,當時在電影院裡他被嚇得連爆米花都扔了,裡面有個怪物到處殺人,長得像人卻是由植物變的。6年後,十歲的卡朋特正處於一個男孩想像力最旺盛的階段,他沉迷於環球電影公司的怪物系列電影,同時也看了很多漫畫和科幻小說,當他讀到由約翰·坎貝爾寫於1938年的科幻小說《誰在那兒?》時,完全被小說中描寫的那個沒有實體,能夠幻化外形的外星生物迷住了,讀完後他發現,原來之前的那部電影就是根據小說拍攝的,不過也因此對電影很失望,,因為影片完全沒有體現原著的神髓,尤其是外星生命的造型依然是由穿著道具服裝的演員來扮演,好像弗蘭肯斯坦一樣毫無生氣。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當年幼的卡朋特向周圍大人描述自己信以為真的外星人形象時,一提到有胳膊有腿的模樣就露怯了,這令他很掃興。要知道,卡朋特可是將原著讀了50遍之多的挑剔而又死忠的冬粉。
直到1975年,約翰·卡朋特已經是個拍過幾部票房不錯的B級片導演,當他和環球電影公司的監製斯圖爾特·科恩坐在好萊塢的一家餐廳里聊電影時,卡朋特表達了他想重拍《怪形:異世界來客》的想法,科恩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反問如何拍攝。卡朋特想藉助特效來還原小說的情景,雖然當時電腦動畫特效還未流行,但是定格動畫特效已經很成熟,基本上是能夠實現的。兩年後,環球電影公司採納了這個議案,電影在1981年得以開拍,雖然一千萬製作費對於一部科幻電影來說並不算多,不過對於從低成本恐怖片入行的卡朋特來說這不是問題,他顯得很激動,童年的夢想終於能夠成為現實了。
(約翰·卡朋特的才華直到此片才完全展現!)
迥異於史詩般的科幻片《星球大戰》,1979年出現的《異形》是科幻電影走向多元化的里程碑,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將科幻、恐怖、懸疑等各種類型片元素綜合到一起,醞釀出有著B級片風格,A級製作的大手筆,引發出一場人類大戰外星怪獸的潮流,跟風之作更是粗製濫造,使得很多導演不敢輕易觸碰科幻恐怖電影,以免落下個模仿《異形》的批評烙印,儘管珠玉在前,好在卡朋特堅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與眾不同,似乎處處和《異形》對著幹,以全男性角色的群戲呈現在銀幕上,從而在陰冷壓抑的故事背景下勃發了一股濃厚的雄性氣息,使得這些男性角色們和外星人幹起來很給勁兒,演員演得過癮,觀眾也看得過癮。不過說這些還為時過早,影片甚至連男主角都還沒有完全確定,他想到了未入選的演員寇特·拉塞爾,恰好寇特對於自己之前在很多影片中扮演身懷絕技背負使命式的天生大英雄有些厭煩,而劇中的主角麥克雷蒂只是一名普通的科考隊員,為現實所迫從平凡的角色中脫穎而出成為英雄,描寫的確很生動,再加上寇特想要看看那些外星生命長什麼樣子,便決定參演。
(全體演員的合影,全男性陣容生猛無比)
劇組在阿拉斯加搭建了的拍攝基地,時值1981年夏季,當地氣溫還算溫暖,漫天遍野的冰川雪嶺的確給影片奠定了一種荒涼、肅殺以及冷酷的基調,內景部分則回到了好萊塢的攝影棚內拍攝,但是演員們依舊需要穿著在阿拉斯加的冬裝,因此劇組在攝影棚內將冷氣開到了零度左右,而室外洛杉磯的溫度則在三十度左右,就這樣出出進進,使得不少人都患上了重感冒,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感冒病菌要比千變萬化的“怪形”恐怖得多。
3.怪形真面目
事實上,怪形才是真正的主角,這不僅僅在於它的存在形態,生存手段和以往電影中的外星怪物們截然不同,比起只知道流著哈喇子無目的瘋狂殺戮的異形,怪形更像是個“非暴力不合作”的幽靈,往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對手全軍覆滅。
也許換作其它導演,就會把怪形塑造成一個影子殺手,不到最後一刻不現真身來掉觀眾的胃口,卡朋特反其道而行之,影片開場沒幾分鐘就出現了怪形的樣子,並且通過鏡頭毫無保留地把身體各處細節裸露給觀眾,使觀眾泛起胃酸涌動的嘔吐感。卡朋特到底是個拍恐怖片大師,深知怪形和其它怪物不一樣的特性,它千變萬化的能力屬性決定了不存在什麼真面目的問題,重要的是如何把那些千奇百怪的樣子塑造出來給予觀眾新鮮感,這就必須依靠強大的道具製作和特效製作。
(羅伯·伯汀真乃一代特效奇才!)
22歲的羅伯·伯汀來到卡朋特面前毛遂自薦,他有著亮麗長發以及絡腮大胡,像是狂野狼人和紳士吸血鬼的混合體,不過他的確深諳此道並且是個才華橫溢的道具製作師,和卡朋特的觀點很一致:他絕對不會向《異形》借鑑任何東西,因為《異形》已使觀眾對於外星怪物的樣子形成了思維定式,一旦重複穿著類人怪物服裝,哪怕是穿著昆蟲模樣的服裝,都不會有一點新意,他們想要的是,不是由人扮演的怪物!
如何呈現怪形的外貌始終是個問題,巧合的是,伯汀在一家好萊塢的萬聖節用品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由兩張人皮面具扭曲在一起的玩意,這給予了伯汀很大的靈感,從劇本中存在的生物著手設計,此後他居然有一年多沒有出工作室的門,設計了很多怪形與狗、人類變化中的草圖,其實怪物設計說簡單也很簡單,無非是往最噁心了整,你長一條舌頭我長八條,你有一個腦袋我沒腦袋,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張弛有度,並且易於實現。
(異形的穿胸算什麼,我有開胸斷手!)
卡朋特和伯汀並不滿足於此,他們還要搞更牛更震撼的視覺效果,如果說《異形》中破胸蟲的段落是影史上最恐怖的段落,那么《怪形》則將這種恐怖感發揮到了極致。伯汀充滿惡搞式地在其中一個被擬態的角色肚子上設計了一張有著鋒利牙齒的血盆大口,突然張開咬掉醫生雙手的景象讓人瞠目結舌,
更加匪夷所思的還在後頭,伯汀像魔術師一樣製作了一個能夠將道具人頭和身軀分離的機關,用來表現怪形遇到危險自我保護逃逸的段落,這一幕使得影片在科幻電影史中有了屬於它自己的位置,忘掉那些由演員扮演的外星人吧,在打破大眾對於外星生物的固有思維之後,哪怕特效還是有點假,但眼前的一切都讓人們深信這是真實。
(斯坦·溫斯頓小組負責了狗裂變的段落)
除了伯汀之外,卡朋特還請到了特效製作界的泰斗級人物斯坦·溫斯頓,那時他還未創作出那些驚世駭俗的金屬機器人終結者,卻在《怪形》中牛刀小試了一把,製作了幾萬個特效,不僅僅要塑造出怪形的樣子,還要令他們活生生地在膠片上動起來,怪形那些身體各部分蠕動的器官要在畫面中同時動起來並且還要配合真人演員是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溫斯頓設計了一個像他手掌一樣的怪物,這是在影片開始怪形侵入狼狗的段落,如何將特效做得簡單、便宜、快捷並且還要唬人是最大問題所在,不過對於已經技術很完善的定格動畫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大問題,溫斯頓首先製作了一個由機器控制的狼狗頭部,而其蠕動的觸手和宛如花瓣一樣閉合的嘴部則由定格動畫輔助完成,這種根據每秒24禎原理產生的電影魔術可能還要上溯到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此項技術在CG動畫產生之前已廣泛套用在電影特效製作中。儘管溫斯頓也參與了電影,但他依然謙虛地說這是屬於伯汀的電影,因為伯汀參與了影片四分之三的特效製作,強強聯手的最終結果顯而易見,由數個小高潮串場起來帶給觀眾好像坐過山車一般的視覺快感。
(猜忌 冷酷 爭鬥 恐怖根源來源於人自身)
到此為止,《怪形》的成就似乎局限在特效製作領域中,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遠不止於此,人的恐懼心理來源於自身內心,結合八十年代人們開始廣泛關注的愛滋病以及引發的社會問題,觀眾仿佛通過《怪形》看到了一幕末世預言,無論是把影片中的外星生物想像成愛滋病也好,還是其它能令人致死的傳染絕症,影片通過怪形和正常人類的關係,折射現實中愛滋病患者和我們的關係,是否有勇氣,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感,繼續保持正常的人際關係交往,影片仿佛一面鏡子,在怪形身上也投射了我們自己的影子,伴隨著人性掙扎與自我拷問,對面業已模糊的怪形真面目,到底是外星人,還是我們自己?
不過對於當時的沉浸在好萊塢合家歡式大團圓電影俗套的觀眾們來說,似乎還無法接受《怪形》這樣充滿絕望的電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帶著種種現實問題回歸影片本身時,《怪形》卻散發出了持久以恆的經典魅力。

推薦一批好看的翻拍電影

藝術上的原創固然是才華,翻拍同樣顯有深度。本推薦一批好看的翻拍電影。
《彼得·潘》[2003年美國電影]
《老男孩》[2012年美國電影]
《阿基拉》[2013年美國電影]
《西線無戰事》[2012年美國電影]
《血濺十三號警署》
《全面回憶》[2012年美國電影]
《擒賊擒王》[1970年電影]
《德州電鋸殺人狂3D》
《機械戰警》[2013年美國電影]
《奇異的旅程》
《神偷艷賊》[2012年美國電影]
《科學怪狗》
《黑影》[2012年懸疑片]
《十二怒漢》[2007年俄羅斯電影]
《貓狗也瘋狂》
《蒼白騎士》
《乞丐皇帝》
《綠魔先生》
《龍虎少年隊》[2012年美國動作片]
《情迷四月天》
《一個明星的誕生》[2012年美國電影]
《人體異形》
《三個奶爸一個娃》
《活死人的黎明》
《雌雄莫辨》
《新特警判官》
《偷心大少》
《義賊鮑伯》
《諜海軍魂》
《食人魚3D》
《恐懼吞噬心靈》
《天堂可以等待》
《座頭市》
《假鳳虛凰》
《疤面煞星》
《007:大戰皇家賭場》
《小公主》[1995年美國電影]
《我心遺忘的節奏》
《怪形》
《諾斯法拉圖》[1979年電影]
《金剛》[電影]
《美版生人勿進》
《蒼蠅》[美國電影]
《十一羅漢》
《大地驚雷》
《荒野大鏢客》
《髮膠》[2007年美國電影]
《十三刺客》[2010年日本電影]
《致命對抗》
《諜網迷魂》
《虎豹小霸王》
《世界大戰》[電影]
《聞香識女人》
《12隻猴子》
《小城之春》
《恐怖角》
《決鬥猶馬鎮》
《辣媽辣妹》
《天生一對》[1998年美國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