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法研究》

《循環經濟法研究》

《循環經濟法研究》,以對傳統法學理論的反思和變革為突破口,尋找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核心所在,著力解決循環經濟法律制度在法理層面有待突破和創新之處,以期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持,從而促進我國循環經濟法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循環經濟法研究
作者:陳泉生等著
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循環經濟法研究循環經濟法研究

開本:大32開
ISBN:9787511100702
定價:¥36.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對傳統法學理論的反思和變革為突破口,尋找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核心所在,著力解決循環經濟法律制度在法理層面有待突破和創新之處,以期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持,從而促進我國循環經濟法的不斷進步和完善。本書以循環經濟法涉及的基本理論和制度設計作為研究的對象,依次對循環經濟法的界定、特徵及體系、循環經濟法的法理學視角、循環經濟法的價值取向及其他、循環經濟法的生態人模式、老子哲學對構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啟示、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結構分析、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職能、循環經濟與企業的環境責任、循環經濟法的電子廢棄物制度、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與法律政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論述,進而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並進行詳盡的論述。

作者簡介

陳泉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州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995年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1997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環境法學研究20年,迄今已公開發表科研成果400多萬字(學術專著、譯著10多部、論文300多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家權威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30多篇,主編兩套系列專著:《生態與法律專題研究叢書》和《環境法學系列專著》,主持過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以上課題成果獲省部級及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0多項。

目錄

第1章 循環經濟法的界定、特徵及體系
第1節 循環經濟概述
第2節 循環經濟與社會變革
第3節 循環經濟與法律發展
第4節 循環經濟法的界定、特徵及體系
第2章 循環經濟法的法理學視角
第1節 循環經濟法的角色
第2節 循環經濟法與市場失靈
第3節 循環經濟法與政府失靈
第4節 循環經濟法與“本土化”
第3章 循環經濟法的價值取向及其他
第1節 探討循環經濟法價值取向的意義
第2節 循環經濟法的價值取向
第3節 循環經濟法的研究方法
第4節 循環經濟法的外部程式支持
第4章 循環經濟法的生態人模式
第1節 傳統法學構造的人的模式
第2節 循環經濟法生態人模式構造的必要性
第3節 循環經濟法的生態人模式構造
第5章 老子哲學對構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啟示
第1節 我國構建循環經濟法的哲學反思
第2節 老子哲學與構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關聯性
第3節 老子哲學對構建我國循環經濟法的啟示
第6章 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結構分析
第1節 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核心
第2節 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中心
第3節 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的重心
第7章 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職能
第1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環節
第2節 技術的可行與經濟的可行
第3節 完善政府職能確保經濟與技術的可行
第4節 規範政府職能確保有效干預
第8章 循環經濟與企業的環境責任制度
第1節 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化
第2節 傳統經濟模式下的企業承擔環境責任之困境
第3節 循環經濟下企業的環境責任制度
第9章 循環經濟法的電子廢棄物制度
第1節電子廢棄物與循環經濟
第2節國外關於電子廢棄物的法律規定及其啟示
第3節 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現狀及法律規定
第4節 循環經濟法電子廢棄物制度的完善
第10章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法律政策
第1節 農業循環經濟概述
第2節 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3節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第4節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法制建構和政策選擇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