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與狼》

《彼得與狼》

《彼得與狼》是一個多義詞,比較著名的有由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於1936年返回蘇聯後創作,是一首附帶旁白的管弦童話。以及200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和蘇打綠的單曲。


童話交響

簡介

這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完成於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兒童音樂會上首次演出。該作品是普羅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該曲雖以兒童為對象,但同時也使成人們產生很大興趣。由作者本人所構思的情節和撰寫的朗誦詞,具有生動活潑而又深刻的教育意義。

故事情節

少先隊員彼得與他的小朋友鳥兒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鴨在池塘嬉遊,與小鳥爭吵。小貓趁機要捕捉小鳥,被彼得阻攔。爺爺後來嚇唬他們說狼要來了,把彼得帶回家。不久,狼真來了,吃掉了小鴨,還躲在樹後要捉小鳥和小貓。彼得不顧個人安危,在小鳥的幫助下捉住狼尾巴,將它拴在樹上,爺爺和獵人趕來把狼抓進了動物園。故事寓意深刻,表現了兒童彼得以勇敢和機智戰勝了兇惡的狼。

創作特色

9288427.jpg
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劃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音樂技巧成熟,形式新穎活潑,鏇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貫穿的情節,而又不是乾澀地平鋪直敘;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段落不但形象鮮明,而且還含有表達盡致的藝術魅力。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地進行鬥爭,任何貌似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

音樂中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弦樂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鏇律和音響,分別代表小鳥、鴨子、貓、爺爺、少先隊員彼得和獵人的射擊聲等。曲中採用長笛的高音區表現小鳥的靈活好動(片段1); 弦樂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繪了彼得的機智勇敢(片段2);鴨子的形象由雙簧管模擬,生動地刻畫出那蹣跚的步態(片段3); 單簧管低音區的跳音演奏描繪了小貓捕捉獵物時的機警神情(片段4);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由大管渾厚、粗獷的聲音來表現,節奏和音調模擬了老人的嘮叨(片段5); 狼陰森可怕的嚎叫用三隻圓號來體現(片段6)。

為了使音樂更易於領會,富於獨創性的普羅科菲耶夫別開生面地採用了交響童話的新體裁,即一邊用管弦樂隊演奏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一邊用富於表情的朗誦詞,來解說音樂內容的情節。這部交響童話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鳥、鴨子、貓、大灰狼、老爺爺及獵人等。

一開始,樂隊把每一個角色分別以七種不同樂器,奏出七個具有特徵的短小鏇律主題:

1、表示小鳥的主題音樂

長笛以高音區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頻繁、鏇轉般的鏇律。使媽咪和寶寶猶如看見小鳥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2、表示鴨子的主題音樂

與嗩吶相似雙簧管的音色,和鴨子的叫聲很像。因此,在中音區吹出的帶變化音的徐緩主題鏇律,具有悲歌性,表達鴨子後來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慘命運。由於鴨子是善良可愛的,所以吹奏出的鴨子主題音樂也是優美動聽的。

3、表示貓的主題音樂

貓在這部交響童話里是個調皮搗蛋的角色,因此,表達它的音樂,是用單簧管吹出的輕快活潑的跳躍性音調,顯示出小貓的詼諧和活潑的性格。

4、表示老爺爺的主題音樂

由於老爺爺講話的聲音低,並且說起話和走起路來慢吞吞的,又愛嘮嘮叨叨地沒完沒了,所以就用音色渾厚的木管,徐緩地吹奏出較長的敘事音調。使媽咪和寶寶仿佛看到老爺爺嘮叨樣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題音樂

大灰狼是兇殘可惡的,表達它的音樂是用三隻圓號吹奏出來的,從音色、音量和音調上,都有一種陰暗的感覺。媽咪和寶寶會感覺到這是反面形象的音樂。

6、表示獵人開槍的主題音樂

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滾奏,表達獵人從樹林一邊走出,一邊開槍。

7、表示彼得的主題音樂

最後,樂隊以弦樂奏出明快、進行性地音樂,生動地表達了活潑、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機智形象。

動畫短片

簡介

彼得與狼
譯名:彼得與狼

片名:Peter & the Wolf

年代:2006

國家:英國/波蘭/挪威

類別:動畫/短片/音樂

IMDB評分:8.2/10 (311 votes)

片長:32 Min

導演:蘇西·泰普里頓(Suzie Templeton)

情節簡介

《彼得與狼》的圖片
2008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彼得與狼》是俄羅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Prokofiev)1936年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樂童話,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是用各種不同的樂器來扮演的。

此次英國的動畫人Suzie Templeton和Hugh Welchman把這個經典故事搬到了現代,並賦予了其全新的結尾。彼得和他的爺爺生活在當代的俄羅斯,亂糟糟的街道上流氓暴徒橫行,如驚弓之鳥的爺爺遂把彼得和自己都關在一個像軍事堡壘的房子裡離群索居,並且不許彼得到外面結了凍的湖面上玩,也不許他爬家門前的大橡樹。不過彼得還是趁機偷偷溜了出去,結果遭遇到惡狼。憑著機智和勇敢,彼得活捉了這隻惡狼。但當他和爺爺把狼帶到鎮上時,發現人們對狼非常殘暴,最終彼得決定把這隻狼重新放回到大自然中。影片在角色塑造方面非常傳神生動。

音樂作品

基本信息

歌曲:彼得與狼

歌手:蘇打綠

作詞:青峰

作曲:青峰

專輯:《夏/狂熱》

發行日期:2009-9-11

語言:國語

發行公司:林暐哲音樂社

歌曲介紹

歌名源自於一部少年彼得為保護小動物勇敢智斗,最終成功殺死惡狼的交響童話,與前一首歌最後一句“以後的主人翁,別讓自己犯錯”相連線。青峰有這樣一個疑問:“狼的天性就是會去吃動物,但是為什麼人在毀滅其他動物的時候會接受表揚?”我們從未想到的角度。前一首歌說著孩子們別誤入歧途,而這首歌則用小彼得的故事疑惑,究竟怎么做是對的?一味地聽從,真的是好的嗎?當月圓時聽見狼嚎,不知彼得是否會想起那條結束在他手上的生命。

歌曲歌詞

你渴望拜見菩薩卻碰到母夜叉

你渴望成為哪吒卻處處都害怕

oh why……不趕快長大

oh why……只會亂講話

水能載舟亦覆舟

你追求什麼你盲從什麼

流行距離永恆是最遙遠

你說了什麼你做了什麼

只聽見月圓時候的狼嚎

你渴望說得漂亮卻露出了粗糙

你渴望罵得得體卻露出了尾巴

oh why……不趕快長大

oh why……只會亂講話

水能載舟亦覆舟

你追求什麼你盲從什麼

流行距離永恆是最遙遠

你說了什麼你做了什麼

只聽見月圓時候的狼嚎

像只食糞蟲它啥也不做

只吃自己長出細菌的糞便

你在陽光下拿一根蠟燭

你說我娘但我敢說你比我懦弱

人家今天說什麼你明天就說什麼

還以為自己真有滿腦子的思想

這集體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歇斯底里發狂

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歇斯底里

水能載舟亦覆舟

你追求什麼你盲從什麼

你想像什麼你猜測什麼

別用一根針的眼光看世界

你尋找什麼你得到什麼

找不到終點也回不到起點

你說了什麼你做了什麼

只聽見月圓時候的狼嚎

有多少人被熱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