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

《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

康有為攝取西洋及明治日本知識的背景/18第一節 康有為對明治日本的誤讀/68第一節 康有為的思想遺產及其日本觀的走向/206第一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
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主要內容簡介: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的慘敗,震撼了長期以來處於“華夷”秩序迷夢中的中國朝野。明治日本取得的驚人成就,促使中國敏感知識階層的初步覺醒,他們深刻地意識到:經歷明治維新洗禮的日本人,其旺盛的鬥志、相對完善的近代組織結構,以及文明開化帶來的成果,正迅速拉近日本與歐美列強的發展距離。由此,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變法派,開始將目光投向日本,認定其是中國改革的良好典範,並且深信,只要認真總結和汲取明治維新的經驗和教訓,學會像日本那樣臥薪嘗膽、不懈奮鬥,那么,中國完全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重新崛起,井依託傳統文化的優勢一舉趕超歐美列強。

《康有為的改革思想與明治日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朱憶天,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1996年獲華東理工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7年10月赴日留學,獲早稻田大學大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國際關係學修士學位。2003年4月起,就讀於橫濱市立大學大學院國際文化研究科,主要從事中日近現代思想史、日本近現代社會發展史方向的研究,2008年3月取得學術博士學位。回國後為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副教授。

目錄

緒論/1

第一章康有為攝取西洋及明治日本知識的背景/18

第一節變法運動以前康有為的人生軌跡/19

第二節清末中國知識分子攝取西洋及明治日本知識的概況/27

第三節康有為攝取明治日本知識的實態/35

第四節清末“中體西用”論/50

一、附會論/52

二、中華文化的尚古主義/53

第五節康有為的變法論與“中體西用”論/58

小結/65

第二章康有為對明治日本的誤讀/68

第一節君主立憲及議會制的認識/69

一、變法運動以前中國知識階層對西洋議會制度的認識/70

二、康有為有關君主立憲制的論述/73

三、康有為有關明治君主立憲制的認識/77

第二節“急變論”、“全變論”的認識/印

一、“急變論”、“全變論”的成因/81

二、“急變論”、“全變論”與對明治維新的“誤讀”/86

第三節“自上而下改革”的認識/95

一、康有為“自上而下改革”的基本認識及對明治維新的誤讀/95

二、“自上而下改革”的問題點/101

小結/105

第三章日本和中國國內對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反應/108

第一節日本對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反應/108

一、日本新聞界的反應/109

二、日本政治家及大陸浪人的反應/115

三、日本興亞團體的反應/121

第二節中國思想界對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反應/125

一、開明思想家的反應/125

二、保守派思想的代表作《翼教叢編》/132

小結/135

第四章變法運動的反思和超越——後期康有為的思想/137

第一節有關後期康有為思想的先行研究/137

第二節逃亡海外後的康有為一政治與思想活動/143

第三節物質救國論/151

一、康有為“物質救國論”的形成/152

二、“物質救國論”的深層/156

三、對“物質救國論”的評價/160

第四節地方自治論/162

一、變法運動時期康有為的“地方自治”思想/164

二、康有為提起“地方自治論”的背景/167

三、康有為與明治政府的“地方自治”/170

四、對康有為“地方自治論”的評價/173

第五節虛君共和論/174

一、康有為“虛君共和論”的基本觀點/175

二、提倡“虛君共和論”的時代背景/177

三、康有為個人的文化、思想背景/179

四、對“虛君共和論”的評價/181

第六節孔教國教化/182

一、康有為有關孔教的活動/183

二、孔教國教化的內在動機/186

三、孔教國教化與信教自由/190

四、同時代日本思想家對孔教國教化的評價/193

五、孔教國教化運動的問題點/201

小結/202

第五章康有為的思想遺產及其日本觀的走向/206

第一節康有為的思想遺產/206

第二節革命派對康有為的批判/213

第三節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對康有為的批判/219

第四節康有為明治日本觀之走向/225

結語/237

參考文獻/240

後記/25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