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開化

“文明開化”是明治時代日本近代化的綱領性口號,其主導精神是:主張求真務實,反對空談性理;主張學習西方,反對“慕華賤夷”;主張對外開放,反對閉關鎖國;主張自由平等,反對等級倫理觀念。但這一口號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隨著日本國內、國際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動,隨著日本人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化而萌發的。探尋文明開化思想的淵源,有助於把握近世日本意識形態分流遷變的基本線索和探尋日本近代化的成因。

簡介

文明開化,指在明治時代,西洋的文明傳入至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現巨大轉變的現象.近代化=西歐化,是在明治時代的一貫課題.文明開化這個辭彙一般是用來指,在明治初年,世相風俗從以來的封建社會出現大轉變的時期.
明治新政府所推行的殖產興業及富國強兵,可以看成是脫亞入歐等一連串政策的推行及西洋建築,剃髮,洋裝,洋食等的獎勵.但也有人指摘文明開化只是限於都市人及知識分子攝取西方文明.
文明開化這個辭彙,是在1875年福澤諭吉所寫的‘文明論之概略’中,作為civilization的譯語開始被使用.

文明開化之表現

交通
鐡路-明治5年(1872年),在新橋(後來的汐留駅,1986年終止)及橫濱(後來的櫻木町駅)之間開通,蒸汽火車開始運行.相對於蒸汽船,蒸汽火車被稱為陸蒸汽.
鐡道馬車-明治15年(1882年),日本最初的鐡道馬車在東京開通.電氣化後,成為東京都電(東京都營電車)的前身.
人力車
蒸汽船
建築.都市
西式建議-築地酒店(築地ホテル),銀座鏈瓦街
鏈瓦建築(レンガ建築)
煤氣燈
仿西式建築(也稱銀座)
官營工業
富岡制絲場(富岡制糸場,1872年開始運作)
服飾文化
明治4年(1871年),推行斷令.
廢刀令
軍隊制服
洋服
食物文化
肉食(すき焼き、牛鍋)
教育
學制的施行-背囊(ランドセル)
派遣留學生-津田梅子
新聞.出版
新聞
明六雜誌
啟蒙書-‘西洋事情’,‘勸學篇’(學問ノスゝメ)
翻譯書-‘西國立志篇’,明治4年(1871年)
舞台藝術
演劇改良運動
電信
郵政制度
公曆(グレゴリオ暦)-由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天保歷的採用直至明治5年12月2日,以後稱為‘舊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