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故事的開始》

《幾米故事的開始》

《幾米故事的開始》完整地詳述每個創作背後的故事,從一個畫面的完成,到角色、主題的靈感誕生,“創作”背後神秘的簾幕隨著幾米的回溯一一揭開,那些私密生活和詩意創作:《向左走·向右走》人物生活圖首度曝光,在地圖上重溫“他”和“她”的溫情軌跡;“微笑的魚”是沿著怎樣的路線從街頭走向大海、從身受束縛走向心靈之自由自在;《幸運兒》中,那張眾人昂首仰望董事長飛去的圖片中,有幾米偷偷放進去的小玩笑……在內心深處,幾米始終相信,“任何人都值得擁有一朵美麗的花”。他用十年在創作道路上的堅持,證明了這件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窺看幾米的閱讀秘鑰,聆聽幾米的私密心語。

6

幾米十周年紀念,悲哀時溫暖人生的私力量。

我們究竟是如何心甘情願地沉淪到幾米的故事里的呢?那些悲哀的、歡喜的圖文後面,掩藏的是身為作者的幾米怎樣的柔軟心態呢?十年來,幾米第一次開口講述他的私密生活和詩意創作:《向左走·向右走》人物生活圖首度曝光,在地圖上重溫“他”和“她”的溫情軌跡;“微笑的魚”是沿著怎樣的路線從街頭走向大海、從身受束縛走向心靈之自由自在;《幸運兒》中,那張眾人昂首仰望董事長飛去的圖片中,有幾米偷偷放進去的小玩笑……

目錄

在我成為幾米之前
生命大發的意義
我的長篇故事
我和我的“小人”
一個神秘空間的召喚——《森林裡的秘密》
記住一個魔術的時刻——《微笑的魚》
悠遊各大國際影展的魚——動畫《微笑的魚》
杜篤之與《微笑的魚》藍祖蔚
幾米去見河合隼雄丁文玲
無常的美麗——《向左走·向右走》
最孤獨的時候,最溫暖的陪伴——《月亮忘記了》
月亮忘記了陳綺貞
我的草稿筆記
一封寫給自己童年的信——兒童舞台劇《月亮七個半》
獻給詩人的玫瑰花束——《地下獄》
靈視的旅途——看幾米的《地下鐵》陸蓉之
一段令人悸動的神奇之旅艾維娜·林
一個重新想像的旅程——《地下鐵》音樂劇
誰是真正的幸運兒——《幸運兒》
我們都是好人王文華
關於自由,魚跟鳥的對話——《幸運兒》音樂劇
大步一跨,已是深淵黎煥雄
因為愛與思念而崩裂——《藍石頭
生命是幾米筆下的主角徐開塵
藍石頭在博洛尼亞
童年記憶是唯一的慰藉——《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
感謝所有的甜美與憂傷柯倩
觸不到的戀人——《戀之風景》
我的短篇故事
聽幾米唱歌》《森林唱遊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照相本子
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
《履歷表》
《1.2.3.木頭人》
《你們我們他們》
《遺失了一隻貓》
布瓜的世界
小蝴蝶小披風
絕版口袋書——《我夢遊你夢遊》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我爸逼我寫的東東柔柔
你喜歡哪個封面呢?
如夢之夢——《又寂寞又美好
世界正在用一種神秘的方式處理每一個人的悲哀——《失樂園》
關於展覽 
幾米問答室

編輯推薦

幾米先生首開成人繪本風氣之先,作品風靡內外,美、法、德、西班牙、希臘、韓、日、泰等國皆有譯本。二○○三年被StudioVoice雜誌選為亞洲最有創意的五十五人之一,學界和媒體多次以“幾米現象”為主題分析討論。多部作品改編為音樂劇、電視劇和電影,動畫《微笑的魚》榮獲二○○六年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

本書為其創作10年特別紀念版,講述了幾米先生關於漫畫創作方面的故事。

文章節選項

在我成為幾米之前

我的父親下會畫畫,我的母親不會畫畫,我的姊姊哥哥妹妹也都不會,從小全家只有我一個人喜歡畫畫。

我生長在一個完全沒有繪畫藝術氣息的家庭里,關於我會畫畫這件事,不知該從何追溯。還好我的三舅舅會畫畫,算是提供了一個源頭。三舅舅年輕時是油漆師傅,退休後開始畫圖,居然從業餘變成專業,後來還開了畫展、賣了許多畫。所以我想,我畫圖的本領應該是來自於母親這一邊的基因遺傳。父親不服氣這個說法,曾誇口說他也很會畫畫,但是這輩子我從來沒看過他畫任何一張畫。

我的童年沒有溫馨的枕邊故事,沒有睡前小讀,沒有安徒生,沒有格林童話,只有吃小孩手指頭的恐怖的虎姑婆和吐舌頭的斷頭鬼報仇的故事。小時候,我們常常是被大人嚇得趕快睡著的。

一九五八年冬天,我在宜蘭羅東出生,母親坐完月子後就一起回到台北,但是有關台北的童年記憶,卻是一片模糊。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上幼稚園之前,母親和大伯父半騙半哄地讓我坐上火車,回到羅東的老家,陪伴祖母。那段短暫的時光,變成了我童年唯一的記憶。老家是傳統的三合院,房子四周被高高的竹林環繞,竹林之外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每天清晨,伯父就到田裡上工,偌大的三合院裡,只剩下祖母和我一個老人,一個小孩。

老房子裡有許多讓我害怕的東西。祖母在廚房後頭養了幾頭豬,對我來說,那些豬有如龐然巨獸,非常嚇人。院子裡還有許多番鴨,很兇悍,會啄人,我總是躲得遠遠的。漫漫長日,我沒有任何玩伴,經常懶洋洋地坐在門口的矮凳上思念台北的家人。

夜晚,鄉下人節省,點的都是光線很暗的燈,每個房間都是昏昏暗暗的,讓我感到害怕。直到現在,每到黃昏接近夜晚的時刻,總讓我心情低沉,或許是受到這段童年經驗的影響。

平常寂靜的老家,只有在過年過節及稻穀收割時,才變得熱鬧起來。有一次清明節掃墓,四歲的妹妹跟著母親回到鄉下,一大群小孩一起到田邊遊玩,等到回家時,才發現妹妹不見了。沒有人知道她是何時脫隊的,大伙兒急得四處尋找,結果在水塘里,發現一隻妹妹的拖鞋,爸爸媽媽哭嚎著跳進水塘里摸索……兩天后,妹妹才被鄰村的人送回來。

後來我看宮崎駿的《龍貓》,故事的主角是一對相依為命的小姊妹,有一幕描述妹妹走失了,大家遍尋不著,後來在水池邊發現一隻小孩子的拖鞋,也誤以為妹妹溺水了——簡直就像我童年場景的重演。

幾米作品集

幾米(1958年11月15日- ),原名廖福彬,生於台灣宜蘭,是台灣著名繪本畫家,1998年首度在台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裡的秘密》、《微笑的魚》,獲頒年度《中國時報》“開卷最佳童書”。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獲選為1999年“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並興起台灣繪本創作風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