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畫家》

《小小畫家》

《小小畫家》(1928年)是黎錦暉兒童歌舞劇創作中被認為成就最高者,1928年由中華歌舞團的黎明暉、王人美、李文雲等首演於上海。該劇描寫一個有繪畫才能而不願意讀書的孩子,常以嬉鬧的方式反抗師長。最後老師發現了他的才華,覺悟到教育應該因材施教。這部作品1993年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入選曲目。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小小畫家》海報《小小畫家》海報

《小小畫家》(1928年)是黎錦暉兒童歌舞劇創作中被認為成就最高者,1928年由中華歌舞團的黎明暉、王人美、李文雲等首演於上海。該劇描寫一個有繪畫才能而不願意讀書的孩子,常以嬉鬧的方式反抗師長。最後老師發現了他的才華,覺悟到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全劇用富於戲劇性的音樂曲調,塑造了性格鮮明的六個人物,生動地諷刺了封建教育方式的僵化和古板,宣傳了因材施教的好處,在當時不僅有著積極的思想意義,而且在兒童歌舞藝術創作上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華歌舞團將該劇帶到許多東南亞國家,每到一處都受到熱烈歡迎。這部作品1993年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入選曲目。

《小小畫家(套裝共10冊)》為套裝書,共10冊。分別是《蔬菜篇》、《水果篇》、《生活用品篇》、《動物篇(上)》、《動物篇(下)》、《玩具篇》、《交通工具篇》、《人物篇》、《學習用品篇》、《建築風景篇》。

《小小畫家(套裝共10冊)》內容簡介: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著手。

六多數孩子從一歲半開始,就喜歡到處塗塗畫畫。這種簡單的“塗鴉”之作,其實是孩子們運用線條、色彩來表達情感和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它不但能激起孩子對繪畫的興趣,而且有助於鍛鍊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這套《小小畫家》叢書旨在通過描畫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此外,還可以認識拼音、漢字和英語單詞。描畫完畢之後,建議家長將這套書作為孩子的第一本“塗鴉畫冊”保存起來。成為孩子成長的“紀念品”。相信在許多年後,無論是作為家長的您,還是已經長大了的孩子,再看到這些“繪畫作品”時,一定會產生美好的回憶。

讓寶寶的童年記憶,從這本塗色書開始吧!

劇情簡介

全劇共兩場,第一場含“兒嬉”和“母誡”兩部分,小畫家與鄰家三個孩子一同嬉戲,快樂無比;母親來教訓他好好讀書,小畫家訴苦“今日讀經,明日讀經,越讀越生,好不傷心”。在母親的監督下勉強背書,卻背得一塌糊塗: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洪家姊妹,兩隻山羊。哎呀娘!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尋賊,娘舅姓張。對不對?娘!

結果遭到娘的打罵,痛苦不堪。第二場含“師訓”、“鬧”、“因材施教”三部分。三位塾師滿嘴“之乎者也”的經文,逼迫小畫家趕快背。小畫家卻信口胡謅,比如:

孫子曰:吾吾吾吾吾吾有饅頭而不蒸乎?爺姓胡,娘姓胡,胡公胡母逛西湖,胡兄胡弟游太湖,胡姐胡妹跳進洞庭湖。

這樣的胡謅惹惱了塾師,開始教訓小畫家,但唱詞也極幽默風趣,比如甲與丙兩位塾師的部分訓詞:

甲唱:孔夫子,本姓孔,他的心有七個孔。你,你,你你你你你的心,一個孔也沒有,真是一竅不通!……小時候左不懂右不懂,長大啦變飯桶!你真是一個大飯桶!

丙唱:……心教厭,嘴教麻,頭教暈,眼教花,哎呀!我的媽!仍舊是一個大傻瓜!

最後塾師明白了他是個繪畫的好天才,於是決心改變教學方式,“用心畫成一個小小的好畫家。種豆得豆種豆得豆,我們因材施教哇!種瓜得瓜種瓜得瓜,天才不要埋沒啦!”

作家簡介

黎錦暉(1891—1967)是我國近代一位富於創造革新精神的音樂家。在由“學堂樂歌”時期向專業音樂創作時期轉型的重要歷史階段,他以獨樹一幟的兒童歌舞音樂和“時代曲”創作開闢了一條中國平民音樂的道路。尤其在二十世紀20年代創作的兒童歌舞音樂作品,成為向少年兒童宣傳新文化、普及國語拼音、進行美育教育的生動教材。這樣的創作成就,在我國近代音樂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黎錦暉一生的音樂創作活動中,影響最廣泛的是12部兒童歌舞劇。其中, 《麻雀與小孩》是他第一部兒童歌舞劇作品;《小小畫家》則是他最成功的一部兒童歌舞劇 。

中國近現代音樂劇

回溯中國音樂劇在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里走過的歷程,發現這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草創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的發展模式,基本與日本、韓國的發展模式趨於一致,但還是獨具中國特色,並且發展的步伐很大、速度很快。中國音樂劇在草創時期取得的成就,已為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作好了基本的理論準備、表演創作人才的準備、觀眾的準備,因此可以斷言中國音樂劇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可能創作出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