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是國家教育部為切實把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減下來而擬定,並於2013年8月21日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有的網友支持減負,表示應該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也有學生家長認為減負並不現實,面對殘酷的競爭,孩子更要努力學習,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背景

減負減負
近年來,在各地的努力下,小學生減負 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在一些地方,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在繼續推進減少課程內容、降低教材 難度、開展綜合評價、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等治本之策的前提下,作為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舉措之一,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在其官方網站就《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該規定從入學、編班、教學 、作業等十個方面對小學生減負作出具體規定。

十條規定

減負十條規定減負十條規定

一、陽光入學。各地要在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國小和國中的招生計畫、範圍、程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

二、均衡編班。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編班過程要邀請家長、社區代表、人大代表 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三、“零起點”教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四、不留作業。國小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積極與家長、社會資源單位聯動,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圖書館 、文化館等社會設施,組織參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農業勞動。

五、規範考試。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 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每門課每學期測試不超過2次。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

六、等級評價。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採取“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級評價,多用鼓勵性評語,激勵學生成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計較。

七、一科一輔。教輔材料購買遵循“一科一輔”和家長自願原則。學校和教師不準向學生推薦、推銷或變相推薦、推銷任何教輔材料。

八、嚴禁違規補課。學校和教師不得在課餘時間、寒暑假、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公辦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或參與舉辦“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課補習。

九、每天鍛鍊1小時。按照國家課程方案上好體育課。安排好課間操、眼保健操 或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體育鍛鍊時間。

十、強化督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對減負工作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每學期公布督導報告。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責任追究,對加重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

熱議

支持

孩子太累了,應該讓他們擁有快樂的童年

很多網友認為,如今小學生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和沒完沒了的課外輔導班,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快樂,是時候讓他們減去負擔,重拾快樂了。
回到原來去:支持取消重點校,重點班,為小學生減負。期待教育的理性回歸,給孩子們一個純真爛漫的童年。
成百易:必須減負,家長希望拔苗助長,學校不能,教育部更不能。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本,壓力再大,總不能以損害孩子的健康為代價。
可可梅:跟風地給孩子報特長班、補課。孩子們一個個小臉蠟黃,小小年紀戴著眼鏡,佝僂著背著20多斤的書包每天兩頭不見太陽地穿梭於學校與家之間。我想如果是我也煩透了。
小九九:仿照國外,晚一點上學早一點放學,留一些社會實踐性的作業,讓孩子在玩樂實踐中學習。

擔心

成績下降,孩子考不上好學校怎么辦
有一些網友認為,國小是掌握知識的黃金時期,就應該努力地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孫孫厚厚鋼鋼:給小學生“減負”還是“減賦”?從成長的經歷來看,國小時期是背誦和掌握知識的最佳時機,國小不努力背誦,不努力學習,負擔是沒有了,但是天賦也有可能同樣沒有了。對於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減負根本扯淡,不多學知識,不多積累能量,將來如何PK?
廣州綠天使:別減了,已經吃了不補課的虧了。
九洲欲傳說:一面是愈演愈烈的就業爭奪戰、崗位爭奪戰,一面卻提出了給小學生減負,卸下壓力。給小學生減負確實應該,但終究還要面臨擇校、點班、高考殘酷的競爭,孩子真快樂了就會被甩下很遠,多少單位招聘寫著985、211,有時還要拼爹,所以別減負了。
墨色山水:我認為不可行。學校減負但家長不會減負,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 上,即使學校不布置作業,家長們也會變本加厲的。

支招

若不能改變制度,減負或成紙上談兵
曲靖岳石林: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目前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才有可能讓國小減負。因為誰也不願讓自己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PRC-小昊轉播:應設立教師輪換制度,每三年更換教師工作學校,隨機安排,避免集中,分散安排,保障非重點校有重點老師,非重點老師在重點校,穿插安排。要改革考試制度,取消期中和月考 ,適時修改期末考試制度,注重社會實踐性,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可出現涉及非本年級掌握的知識,不出神題。
當老師的那點事:思路是好的,落到實處可能有點難。首先將各個國小、國中老師打亂混合編班。否則難。
龔姚東:教育評價不變,用人體制不變,減負容易,越減越負。最多是把孩子的負擔從學校內轉移到了學校外,變得更無序、更隱蔽、更低效。
盤錦周恩義: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制度,減負或許只是紙上談兵。

修改版減負令

2013年9月4日,教育部發布了減負規定的修改版,並再次向社會徵求意見。

與前一版相比,新版的“減負十條”在輿論爭議最大的“作業”與“考試”方面做了微調。舊版規定“國小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而在新版中,這部分內容變成了“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

在考試方面,舊版規定,從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外語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而新版條文中,在上述可舉行全校考試的“語數外”三科中刪去外語科目,並補充“教育質量監測不公布學生成績與排名”。

除了上述改變,對於此前社會對舊版減負令中,監管環節表述籠統、操作性不強的質疑,新版本在“督查”一項中並未做出更為具體的補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