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電影]

《小城故事》[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片由金馬獎歷史上響噹噹的台灣本土導演李行執導,李行縱橫台灣影壇長達三十餘年,有影壇常青樹之稱。他執導的《養鴨人家》、《路口》、《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和這部《小城故事》分別獲得第三、六、十二、十五、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並兩度榮獲最佳導演獎。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台灣鹿港三義鎮的老雕刻匠賴金水, 因替人作保而受連累坐牢。在獄中, 他結識了因打傷姐夫而服刑的青年陳 文雄。賴師傅喜愛陳文雄的忠厚老實 ,便教他木雕手藝。他們前後出獄。 陳文雄回家後放棄升大學的機會,並 斷絕與富家女友的關係,決心到三義 鎮跟賴師傅繼續學藝。賴金水的女兒 阿秀天生麗質,心地善良,卻自幼失 聰,是個啞女。陳文雄與她相處日久 ,情愫暗生。但鎮上木雕商店的周小 開想占有阿秀,於是與陳文雄發生了 衝突。時陳文雄的舊女友,因對陳念 念不忘,便拋棄她的醫生男友,力圖 與陳重圓舊夢,這使鍾情於阿秀的陳 文雄十分尷尬,也引起賴金水和阿秀 的誤解。一日,賴金水家來了一個不 速之客,是以前與賴師傅同獄的流氓 。在賴家住兩日後竟企圖強姦阿秀。 陳文雄及時趕到,打退流氓。賴師傅 因受刺激,突患腦溢血,中風癱瘓。 他終於認清文雄的忠厚本性,遂將傳 統工藝技術和賢淑的阿秀交託給文雄 。

演員陣容

《小城故事》《小城故事》

葛香亭

中國台灣電影演員。原籍江蘇徐州,生於上海。1940年入上海金星影業公司戲劇電影訓練班學習。1949年移居台灣。1964年加入中央電影副業股份公司任演員。1965年主演《養鴨人家》飾鴨農林再田,獲第三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1969年出演《高山青》獲第八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二十多年中參加拍攝影片百餘部。其中有不少台灣電影史上的名片。如:獲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作品獎的《蚵女》Oyster Girl 1964、獲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等三項獎的《養鴨人家》1965、獲第十三屆亞洲影展音樂獎第二項獎的《我女若蘭》1966、獲第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獎的《秋決》Execution in Autumn 1972、獲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獎的《小城故事》A Small Town Land of the Undeaunted 1979、同屆優秀作品獎《香火》1979等。曾任台北市演藝人協會理事,台灣演藝人自律評議委員會召集人。1996年支援謝晉執導的《鴉片戰爭》。

《小城故事》《小城故事》

林鳳嬌

在七、八十年代台灣文藝片盛行之時,台灣影壇湧現出不少至今仍舊為人津津樂道的明星。其中,在當時有“二林二秦”之稱的兩對男女較為出名,兩位女星便是林鳳嬌、林青霞,男星則是秦漢和秦祥林。女星之中,林青霞至今還不時在銀幕上出現,而林鳳嬌則早已退居銀幕之後,做一個相婦教子的好妻子、好母親。而值得她犧牲自己的事業相伴一生的伴侶,便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香港武打明星成龍。得獎記錄:

第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9)

第二十五屆亞太影展演技最突出女主角 (1979)

演員作品

警魂風雨夜Jing hun feng yu ye (1982)

Jiu dian ling san fen (1982)

特別治療 Te bie zhi zhai (1981)

辛亥雙十 The Battle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81)

龍的傳人 Long de chuan ren (1981)

我從山中來 Wo cong shan zhong lai (1980)

花伴舞春風Hua ban wu chun feng (1980)

天涼好個秋Tian liang hao ge qiu (1980)

小城的故事 Xiao cheng de gu shi (1979)

汪洋中的一條船 He Never Gives Up (1979)

流水落花春去 Luo hua liu shui chun qu ye (1979)

早安台北(1979)

Nan hai yu nü hai dezhan zheng (1978)

碎心蘭 Sui xin lan (1978)

Man shan hua kai yi pian qing (1978)

嗨!親愛的 Hi, qin ai de! (1978)

我踏浪而來 Wo ta lang er lai (1978)

Wo xin mi wang (1977)

超級戀愛Chao ji lian ai (1977)

Wo men shi nian qing de (1977)

蝴蝶谷Hu die gu (1976)

桑園 Sang yuan (1976)

碧雲天 Bi yun tian (1976)

情話綿綿 Qing hua mian mian (1976)

浪花Lang hua (1976)

女學生 Nü xue sheng (1975)

Jin yong lü tai (1974)

Tang shan gong fu (1973)

鍾鎮濤

《小城故事》《小城故事》

姓名:鍾鎮濤

性別:男

原名:

英文名:Kenny Bee

生日:1953年2月23日

星座:雙魚座

國籍:中國

地域:港台

身高:181cm

血型:

三圍:

嗜好:玩Rock、泡功夫茶

星路歷程:藝名阿B。廣東人,自幼在香港居住 。1973年入溫拿樂隊任主唱歌手,曾 先後在麗的電視台、無線電視台主持 歌唱節目。1976年主演影片《秋霞》 。1979年赴台灣主演李行導演的影片 《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等。先 後在港、台兩地拍攝四十餘部影片。 主要有《撞到正》、《在那河畔青草 青》、《上海之夜》等。1981年與友 人創辦高高電影公司。

音視頻:

其它:1975:大家樂 1976:溫拿與教叔 秋霞 1977:第二道彩虹 1978:追趕跑跳碰 1979:小城故事 早安台北尋夢的孩子1980:西風的故鄉美麗的哀愁 你那好冷的小手籠里雞天涼好個秋烏龍行大運撞到正 1981:就是溜溜的她 又見春天 夢的衣裳 龍的傳人 天下一大笑 蹦蹦一串心 瘋狂世界馬騮過海1982:風兒踢踏踩俏如彩蝶飛飛飛根號一七九 野性的青春在那河畔青草青1984:先生貴姓青蛙王子 上海之夜 1985:鬼馬飛人1986:富貴列車 殺妻二人組(兼導 演) 1987:表哥到 找錯對象投錯胎綁錯票1988:一妻二夫 好女十八嫁撞邪先生1989:再見王老五 殺手蝴蝶夢 火燭鬼 相見好少女心1990:中日南北和

李烈 外型漂亮,容貌奪人,尤其是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且演技嫻熟.曾是台灣中視力捧的紅星.成名作是>,在電視連續劇>中,成功扮演了貌美心善,通情達理的萬家小姐萬家玲.

《小城故事》《小城故事》

歐弟

中國台灣兒童電影演員。生於台灣三重市。原名陳俊傑。國小二年級時出演《汪洋中的一條船》He Never Gives up 1978飾童年的鄭豐喜而成為童星。獲第十五屆台灣金馬獎演技優良特別獎,1979年出演《小城故事》A Small Town Land of theundaunted獲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童星獎。

導演簡介

李行

《小城故事》《小城故事》

中國台灣電影導演。原名李子達。原藉江蘇武進,生於上海。1952年畢業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曾在該校校園話劇社當編劇、導演和演員,後又在職業劇團工作三年。1952年從影當演員。1957年任導演,1958年執導台語片《王哥柳哥游台灣》、《兩相好》等。《街頭巷尾》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國語片。由於成績出色,後應聘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導演。1958—1986年他共執導50多部影片。1963年合作導演的《蚵女》獲1964年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後獨立導演的《養鴨人家》獲1964年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1967年導演影片《路口》獲同年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1968年導演《玉觀音》獲1969年第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金禾獎和馬尼拉市長特別獎。1971年導演的影片《秋決》獲第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後又導演《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分別於1975年、1978年、1979年獲第十二屆,第十五屆,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汪洋中的一條船》同時還獲最佳劇情片導演獎,導演本人因此片獲1978年當局頒發的華夏獎章。1983年導演的《大輪迴》獲義大利國際幻想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為表彰他對台灣電影的巨大貢獻,1995年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授與他終身成就獎。同年任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並舉行個人作品回顧。1996年攜郎雄、葛秀亭援助謝晉執導《鴉片戰爭》。

幕後花絮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談的談說的說,小城故事真不錯,請你的朋友一起來,小城來做客……鄧麗君的這首美妙動聽、至今仍傳唱不衰的歌曲,想必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了。這首歌就出自這部《小城故事》。 本片由金馬獎歷史上響噹噹的台灣本土導演李行執導,李行縱橫台灣影壇長達三十餘年,有影壇常青樹之稱。他執導的《養鴨人家》、《路口》、《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和這部《小城故事》分別獲得第三、六、十二、十五、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並兩度榮獲最佳導演獎。他的影片多關注台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悲歡故事,充滿了濃郁的台灣本土氣息和人文主義的關懷精神,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其1963年合作導演的《蚵女》 、1968年獨立導演《玉觀音》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獎,1983年導演的《大輪迴》獲義大利國際幻想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李行是華語導演中的佼佼者以及台灣電影人的代表性人物,1995年獲邀擔任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同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