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知》

《實知》

《實知》是一部中國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關於認識論的重要論著。

基本信息

《實知》

正文

中國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關於認識論的重要論著。《論衡》中的一篇。當時讖諱迷信神化孔子,說孔子“前知千歲,後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事來則名,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實知》認為,包括聖人在內,不學、不問是不可能獲得知識的,“如無聞見,則無所狀”,“須任耳目以定情實”。聖人即使知《實知》往知來,能夠預見,也是經過耳目見聞,依據事實進行推理思考的結果。它說:“凡聖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先知之見,方來之事,無達視洞聽之聰明,皆案兆察跡,推原事類”。又說:“性敏才茂,獨思無所據,不睹兆象,不見驗類,卻念百世之後,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聖人能知之乎?”認為毫無根據的猜想、推斷和思辨,縱然“性敏才茂”,也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它由此斷定,“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天地之間,含血之類,無性知者”,從而較為徹底地駁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