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秋恨》

《客途秋恨》

《客途秋恨》(英文名:Song of Exile,上映時間:1990年9月7日)是由許鞍華導演,張曼玉和李子雄主演的香港電影,該影片為香港女導演許鞍華的半自傳故事,主題放在她跟母親之間複雜微妙的母女關係上。

基本信息

片名: 客途秋恨
《客途秋恨》《客途秋恨》

Song of Exile
Song of the Exile
主演: 張曼玉 Maggie Cheung
李子雄
田豐
加地建太郎
楊庭茵
蕭湘
類型: 劇情
地區: 香港 中國台灣
導演: 許鞍華 Ann Hui
年份: 1990年9月7日
語言: 粵語
級別: Singapore:PG

影片簡介

陸小芬飾演日本女子葵子,在大戰後感念中國而獨自隨夫留在中國生活,因為對中國語言和風俗習慣的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心中沒有安全感,直到隨夫遷離婆家,才逐漸投入香港婦女的生活圈,變成一個喜歡打牌玩樂的平凡女人。長女曉恩對母親一向感情隔閡,可是在陪同母親赴日本省親時才切身體會人在異鄉的孤單惶恐心理,母女之間得以心靈溝通。

幕後花絮

“秋天的風,就這樣吹了一生,憂傷味道嘗到現在,生命是一條任性的河川,急急緩緩,甜甜酸酸。秋天的恨,躲在她的裙擺,憂傷的眼神藏到現在,命運是一粒客途的塵埃,朝夕不定,海角天涯。”

《客途秋恨》《客途秋恨》

我是先聽到《客途秋恨》這首歌,再看到《客途秋恨》這個電影的,一個名叫曾淑勤的台灣女歌手,聲音頗似木吉他伴奏的我們的民謠八十年代。想像之中,是兩個風塵僕僕的背影,青灰的天氣,低低地壓住心亂。那張專輯唱片不知道隨手擱在了哪裡,磁粉剝離,嗆口嗆鼻。一個時代的結束,就像一卷音帶走到了盡頭,數秒鐘的默靜之後,毅然跳了鍵。

陸小芬大概是和夏文汐、徐楓、林青霞同期出道的女演員,1983年第20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那個電影叫作《看海的日子》。我看過的她的第一個電影,是陳坤厚導演的《桂花巷》,那個有點類似《金鎖記》的故事,宿命與恣意,曹七巧、高剔紅都是那種心高氣傲舍骨拋肉的女人。再往後便是1989年的《晚春情事》,1990年的《客途秋恨》,消失了一段時間,突然和李敖牽扯到了一起,整個事件很肉緊,提起來少不了說到“陸小芬的乳房”。

《客途秋恨》這個片名,出自粵曲名伶白駒榮的南音,開頭兩句就是,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唱詞頑艷異常,想來一個淒婉悲情的男主角,還得具備一副好口才方能打動人心。曾經看到許鞍華的一段訪談,這個電影帶有半自傳的性質,許鞍華的母親就是當年戰亂滯留在華的日本女子。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只能俯首埋聲。已故女導演張曖忻的《雲南故事》說的也是這樣的一個異鄉往事,呂秀齡濮存昕主演,當時似乎沒有多大的反應,電影落畫,導演也去世了。

《客途秋恨》《客途秋恨》
電影中的這對母女有著微妙的反抗關係,在女兒曉恩的記憶中,母親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終日不理家務沉迷牌局,父親卻百般寵溺著她。母親認為這個女兒是最不像自己的,抱在懷裡,也能發覺彼此怪異的隔離。親人之間的愛,有時候是很殘忍的,不顧一切想要看到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妹妹出嫁移民之後,曉恩無可奈何陪著母親踏上了返鄉的旅程。當周遭的一切突然變得陌生,女兒明白了母親當年的處境,藏埋在心底的親仇舊怨。

“當我看著媽媽走遠的背影,我覺得我好象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也是絕望地背棄過什麼嗎?只是那年我才15歲,而媽媽已經是快50歲的人了,她還有機會像我這樣得到贖解嗎?”許鞍華的電影一直有著女性柔軟的質地,《瘋劫》《胡越的故事》《傾城之戀》《今夜星光燦爛》《上海假期》《女人四十》,沒有痛哭流涕的悲慟,也沒有喊天搶地的激烈。1973年的時代背景在《客途秋恨》這個電影裡,也只是畫面一筆帶過的過往微風,不需要控訴的鎮靜。一個母親的世界,酷暑嚴寒都是理所應當的承負,四季更迭便是梳落的一卷枯發,就像她們離開日本的時候還是秋天,而香港卻連夏天都沒有過完。有一天,懷舊也是需要隱忍眼淚的。

十年就是一個時代,從當紅變成悄然過氣,再怎么任性也是徒勞嘆息。在冷冬天的夜裡,聽到嬰兒的一聲啼哭,生命一開始就在拒絕。

媒體報導

本來打算寫《The Books Of Secrets》的評論,不知為什麼卻想起了這部電影,事實上,

《客途秋恨》《客途秋恨》
這部電影在我的記憶里,從來沒有被抹去。
5年前的大年初一,我在家看這部電影,淚流滿面,被媽媽狠狠教訓一通。那時的我,在異鄉求學,和父母一年團聚一次。時隔多年,電影的情節已經忘記,但正值青春年少的張曼玉燦爛的笑臉和看這部電影時被觸發的悲傷的心情卻至今不能忘記。
一個壞毛病,真正深深打動我的電影從來不看第二遍,看完以後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回味,直到再也想不起來細節。離那個淚流滿面地大年初一已經五年,在今天的這樣一個夜晚,遠離家鄉的我,想了起來。

精彩劇照

《客途秋恨》《客途秋恨》

相關評論

2007-08-16 00:45:04 來自: 曉莊 (北京)

客途秋恨的評論

《客途秋恨》引進版在大陸發行時,片名改為《槍火中的女人》,簡直八桿子打不著,莫名其妙。大陸的音像業現在真是花招多多,看到蕭芳芳主演的《海韻》封面,好似三級片般,真是下三濫,於是倒為此片慶幸起來。幸虧張曼玉現在名氣夠大,一張與本片完全不相干的美圖一放,也就行了,省了被多糟蹋。
《客途秋恨》本是一首著名的南曲:“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在粵語地區家喻戶曉。本片是許鞍華的半自傳,陸小芬扮演的母親就是現實生活中許鞍華母親的寫照。為了愛,母親甘願留在異國他鄉,卻因文化差異倍感孤獨寂寞,甚至與女兒有了很深的感情隔膜。但當她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國故鄉,卻又發現物是人非,生活不慣。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似乎都是她的故鄉,卻又都不是,正應了詩詞中的“浮萍”之意。
這幾日聽到蔣方良過世的訊息,俄國女人,中國媳婦,第一家庭,說白了,好似一部現實中的《客途秋恨》,無論怎么悲哀,都沒有過分形容。

閱讀連結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94449/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