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電視劇]

《孔子》[電視劇]
《孔子》[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基本資料

35集電視劇《孔子》,改變自作家錢寧的小說《聖人》,主演:趙文瑄,總導演:韓剛。

35集電視劇《孔子》講述的是:留學美國的女學生梅燕,為完成一部研究孔子的博士論文,回到中國,由此展開本劇故事的兩條線索:A、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B、在研究孔子的過程中,梅燕身邊所發生的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對孔子精神的思考。

用客觀、嚴謹、詳實的筆觸描述孔子的一生,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深討孔子思想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在浮躁、空虛、失落與迷茫中重新尋找中華民族的心靈家園,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超越和救贖之路,是本劇的追求和宗旨。

35集電視劇《孔子》宣傳冊封面35集電視劇《孔子》宣傳冊封面

出品單位

佛山傳媒集團

聯合攝製

佛山電視台中國孔子基金會佛山珠江傳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主要演職員表

總導演:韓剛

領銜主演:趙文瑄(中國台灣)飾孔子
聯合主演:羅嘉良(中國香港)飾子貢;趙君飾子路;石田壹成(日本)飾顏回;李貞賢(韓國)飾南子;高髮飾陽虎

友情出演:許還山飾老子;關禮傑(中國香港)飾公山弗擾

總導演韓剛(左)說戲總導演韓剛(左)說戲

劇情梗概

電視劇《孔子》講述的是:留學美國的女學生梅燕,為完成一部研究孔子的博士論文,回到中國,由此展開本劇故事的兩條線索:A、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B、在研究孔子的過程中,梅燕身邊所發生的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對孔子精神的思考。

孔子(趙文瑄飾·中國台灣)孔子(趙文瑄飾·中國台灣)

A:孔子故事:

春秋末年,諸侯爭霸,戰火頻仍

山東曲阜,具有沒落宋國貴族血統的孔子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喜歡演習祭祀禮儀的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恢復周公時代的德政和禮制,實現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

少年時代,他因為演習禮儀而被孩子們追打嘲笑,十七歲時又因為厝棺尋父葬母和擅自參加魯國權貴季府的大宴受愚弄甚至惡狗追趕,在普通人眼中,他似乎是個不合時宜的怪人。為生活,他放馬、趕車、管理倉庫,勤奮好學的他遊歷四方,拜各色人等為師,逐步掌握了當時貴族君子必備的“六藝”,並以正直的人格和廣博的知識贏得了身邊一批勞動者和貴族的賞識信賴。

孔子與眾弟子孔子與眾弟子

與孔子的意願相反,當時的魯國權臣當道,掌握大權的季府與魯君展開一次次血腥的權利之爭,給魯國帶來了一次次戰亂。季府管家陽虎見孔子有才識和威望,想拉攏孔子為己所用,孔子不願同流合污,憤而辭職。

而立之年,孔子拜訪了老子,後者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讓孔子明白了,教書育人也許是手無寸鐵的自己改造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的最好辦法。由此他開始公開講學,向學生們傳授自己心目中的仁、德、禮、義、忠等思想,教他們該怎么做一個有道德節操、有理想有尊嚴的君子。孔子的行為改變了自古以來學在官府的局面,也使自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辦教育家……

老子(許還山飾)老子(許還山飾)

孔子最大的理想還是直接參政,把自己的理想付諸實施。五十歲時,他終於當上了魯國大司寇,在與國力強大的齊國的會盟中,在得知對方伏兵潛藏、屠殺一觸即發之際,他臨危不懼,周密布置,用孩子和平的歌聲、士兵的徒手相對讓齊景公放下了那隻高高舉起的、作為殺戮信號的杯子……

然而,孔子的墮三都計畫引發了季孫、叔孫、孟孫三家貴族的聯合反對和一場叛亂,懦弱的魯君屈服於壓力,沉溺於酒色,眼見自己的理想在魯國無法實現,失望的孔子帶著學生背井離鄉,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周遊列國……

匡地被囚,幾遭殺身之禍;蒲城被扣,冒險破誓逃脫;衛國見南子,目睹腐敗荒淫的衛國政治而無

南子(李貞賢飾·韓國)南子(李貞賢飾·韓國)

法干預;宋國被司馬恆魋追殺而落荒逃跑;鄭地被瘟疫折磨的奄奄一息幾近送命;陳、蔡之間被困山嶺絕糧數日,無奈中質問蒼天,自己非兕非虎,為何要被逐放於荒野之中……最後,終於有勵精圖治的楚昭王願意重金聘用孔子,但等他趕到,見到的卻是一具楚王的靈柩……

十四年中,孔子顛沛流離,往返衛、宋、鄭、陳、蔡、葉、楚諸國,經歷了無數次飢餓、風霜、病痛的生死考驗,見了諸多國君,口乾舌燥地宣傳自己的理想,卻得不到重用,孔子長嘆,只要君王肯用我,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可為什麼,就不能實現呢?

六十八歲那年,白髮蒼蒼的孔子終於回到魯國。他專心教學,潛心修訂編纂我國古代著名經典《詩》、《書》、《易》、《禮》、《春秋》,並擁有弟子三千,成為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偉大傳播者。然而,他仍然沒有得到魯國當權者的重用,掌握了權利的弟子冉求也因屈服於季府,違背孔子的教誨,讓孔子憤怒而無奈……

晚年,獨生子孔鯉的病逝,最心愛的弟子顏回、子路的意外死亡,讓孔子陷入悲痛之中。他感慨,我的道路真的走不通了么?臨終之際,他登上山坡,眺望遠方,似乎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大同世界……

B:現代故事:

梅燕是生於八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女學生,她家境優裕,教育良好,卻又有些清高自傲。她選定孔子做研究對象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她的美國導師很推崇孔子,她想當然的認為,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做一篇讓導師滿意的論文。

孔子與子貢(羅嘉良飾·中國香港)孔子與子貢(羅嘉良飾·中國香港)

一回國,她就把自己關在賓館房間裡,沉浸在孔子史料當中,前往機場迎接她的記者端木是她少有的接觸到的人,也是她與外界聯繫,觀察和了解國內社會的一個媒介。然而,她發現,出國八年後,國內環境日新月異,人的觀念和社會思潮也有很大變化。就說端木,一點也不像她心目中的文化人。一方面,他是個活躍的記者,成日裡介入和報導各種社會新聞,對孔子和古文化頗有研究,可在另一方面,他又在私下裡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打交道,出入歌廳宴會聲色場所,似乎進行著不願意讓人知道的秘密交易。這,讓一心唯讀聖賢書的梅燕感到迷惑、茫然甚至鄙夷……

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對資料的深入查詢,對孔子生平的逐步了解,梅燕意識到,孔子的一生並不像她想像的那么平淡,而是充滿著坎坷、悲歡的感人故事,煥發出壯麗的理想之光;同時,她也痛切的意識到,自己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裡通曉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而經歷兩千多年的造神運動,孔子的形象被神化和嚴重誤解,歷史的真相以及孔子內心真正的痛苦和歡樂,絕望和希望,也許已掩藏在時間的深處

梅燕和端木的關係也在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疏遠、誤解而引發的敵意,到逐漸了解和接近,梅燕終於解開了端木私下裡從事的那個神秘買賣的謎團,原來,有這么一群年輕的城市青年,他們組成一個叫“子貢基金會”的團體,通過一次次募捐和自我捐獻,通過年復一年的奔波和默默努力,他們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建成了一座希望國小,而貌似玩世不恭的端木,正是這樣一群青年志願者的帶頭人。

顏回(石田壹成飾·日本)顏回(石田壹成飾·日本)

燕明白了,孔子精神在今天依然活著,孔子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孔子以民為本、仁愛、德政、孝順等諸多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在今天依然值得堅守。

希望國小開學的那一天,山坡上,看著孩子們對著藍天下的五星紅旗舉手敬禮,梅燕對端木說,自己的論文題目應該改為《孔子精神與當代中國》,自己也許要用一生,來研究、學習孔子……

用客觀、嚴謹、詳實的筆觸描述孔子的一生,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深討孔子思想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在浮躁、空虛、失落與迷茫中重新尋找中華民族的心靈家園,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超越和救贖之路,是本劇的追求和宗旨。

分集劇情

第1集
留學美國的女研究生梅燕,為完成一篇關於孔子的博士論文,回到南方某城市。到機場迎接她的,是某報社的記者端木。端木與梅燕素昧平生,對她卻大獻殷勤,得知梅燕正在研究孔子,端木大言不慚:那老頭兒,我認識。這一切,讓生性清高矜持的梅燕很不適應。在賓館中,梅燕開始開始閱讀有關孔子童年的文獻。

童年孔子童年孔子

春秋末年,禮崩樂壞,戰亂頻仍。在魯國,幼年孔子家境貧寒,和母親相依為命。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玩耍時誤入祭祀場地,目睹出征前祭祀儀式以及對死亡將領的安葬儀式,震驚憂傷。他自做祭品練習亡靈安葬禮儀,遭到小夥伴的恥笑。不久,魯國遭到齊國入侵,小孔子和母親奔波流離……

十七歲時,母親病逝,孔子為盡孝道,披麻戴孝,將母親的棺材放在路邊,跪地懇求路人幫助尋找父親的墓地。

第2集
魯國季府的管家陽虎驅趕孔子,孔子面對刀劍威逼,毫不退讓。在哥哥孟皮和師傅挽父的幫助下,孔子終於找到父親的墳墓,將父母合葬。

青年孔子(夏德俊飾)青年孔子(夏德俊飾)

魯國君權衰微,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大夫把持朝政,其中尤以季孫家族掌門季平子大權獨攬。季孫家臣陽虎,陰險狡詐,亦遭主子季平子猜忌。季平子出征歸來,大夫們不參加魯君特地擺設的慶典,卻來季孫府上,魯君敢怒不敢言,只有暗自等待反攻的那一天……

為生活,孔子受僱為人哭喪,歸途中遇到正向他行竊的小乞丐子路。孔子追趕子路來到荒野,發現子路行竊是為了生病的母親,十分同情。子路母親病逝,孔子收養了他,並意外發現了子路當做柴火燒掉的珍貴竹簡。孔子開始教子路讀書,從此開始了兩人長達一生的友誼。為了生活挽父介紹孔子去季府餵馬。

第3集
為拉攏大臣,同時也向全國顯示權威,季府大設酒宴,款待達官顯貴。少年孔子認為自己身為士人,理應受到邀請,自製儒服冠帶,前往季府,遭到陽虎和眾人恥笑。孔子毫不怯懦,據理力爭,還指責季孫用天子八侑之舞樂是破壞禮制,陽虎惱怒,放狗撕咬……期間深受魯國三大公卿家族之一孟孫氏的孟僖子欣賞二人成為忘年交。

孔子(中)孔子(中)

第4集
孔子被隱居山林的老者營救,遊歷民間,拜師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認識了老祭司,並和他一起參加了一次人祭,這對孔子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經人介紹,負責管庫。他辦事認真,贏得小官吏亓某信賴,將女兒嫁與孔子。一年後兒子降生,孔子為紀念魯君所賜鯉魚,取名為鯉,字子魚。

第5集
三十五歲的孔子當上了乘田,將季孫府上大斗收租小斗放債改為統一用一種斗出入,贏得了百姓擁護。總管陽虎派下屬去收繳,遭到子路暴打。孔子前去勸阻,也正碰上陽虎帶人殺氣騰騰地趕到。見孔子人多勢眾,陽虎順水推舟,宣布順應民意,並表彰了孔子。

第6集
陽虎請孔子喝酒,談到自己童年的苦難,說自己和孔子一樣出身貧賤又都有能力有志向,何不聯手做大事?孔子卻說,出人頭地遠不如堅持仁政重要。陽虎惱羞成怒,威逼孔子,孔子不從,憤而辭職。

孔子與眾弟子出遊孔子與眾弟子出遊

孔子拜魯國大名鼎鼎的宮廷樂師師襄子為師。

孟孫氏繼承人仲孫無忌和仲孫閱受父親孟僖子臨終囑託,拜孔子為師,三人同去東周都城雒邑觀摹周禮,並拜訪高齡的周藏書室老子。孔子認為,治國之道,當以德為政,以禮為本。老子卻以為,天下有道,何必問禮,講禮之時,就是失道之日……他告誡孔子,亂世之中,要保全自己,最好不露鋒芒與世無爭,孔子卻不敢苟同。兩人意見不同卻彼此敬重,印象深刻。老子柔弱勝剛強的見解打動了孔子……

拜訪老子回來孔子開始招收弟子,講學論道。銀杏樹下,築起土壇,孔子與弟子們圍坐樹下,習《詩》學禮,講述做人的道理。

第7集
一年一度的鬥雞比賽即將舉行,魯昭公將自己用度蜈蚣餵養的公雞交給親信後昭伯,讓其和季平子的公雞展開暗鬥。他們一個給雞安鐵爪,一個給雞裝鐵翅,都想利用勝利來壓對方威風。後昭伯的鬥雞取勝,季平子惱羞成怒,放狗咬死後昭伯之雞。魯昭公大怒,派兵討伐季平子,包圍了季府,孟孫、叔孫兩家發兵營救季平子,魯昭公出逃,魯國大亂。

軍隊出征軍隊出征

孔子帶著弟子去齊國尋找出仕機會施行仁政理想……

孔子在高昭子引薦下,孔子見到齊王,得到賞識,許封尼溪之地。終於有了可以一展施政抱負的地盤,孔子興致勃勃,和弟子們規劃藍圖。不想齊相晏嬰,權傾朝野,對孔子心存猜忌。

第8集
孔子登門拜訪晏嬰,兩人暢談,酒酣之後的孔子書生氣大發,口無遮攔中無意中得罪了老謀深算的晏嬰。晏嬰在齊王面前貶損孔子,說儒生好清談誤實事,使齊王取消了原本承諾給孔子的封地和爵位。

孔子在一天天的等待中靠給高昭子打點雜務度過時光,弟子們焦急萬分。為安撫孔子,齊王邀請孔子進宮凝聽由各地頂級樂師們演奏的古代《韶》樂。一邊是政壇失意,一邊卻是終於聽到了夢寐以求的《韶》樂,百感交集中,孔子淚流滿面。不久,他懷揣不得實現的仁政理想,離開齊國……

朝堂朝堂

光陰荏苒,十幾年間,魯國政局有了變化。一邊是逃亡在外的魯昭公病逝,其弟魯定公即位,魯國戰事平息;一邊是隨著季平子逝世,季府新任執政季桓子懦弱無能,隱藏多年的陽虎開始明目張胆地奪權。

第9集
孔子回到魯國,繼續講學,聲名遠播。除了早年的本地弟子顏路、子路等,一些更年輕的國外青年也來投奔,其中包括衛國商賈子弟子貢。這一日,弟子們躲雨進入山洞,暢談每個人的抱負,子路想領兵殺敵,子貢想當特使,公西華想主持禮儀,問到曾點,他卻說,暮春時節,幾個朋友在沂水游泳歸來,在舞雩台上吹風,然後唱著歌歸來……孔子點頭嘆息:我的志向和曾點一樣啊。

梅燕找到研究古代文化的專家孫老先生,談論孔子作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民辦教師,以及他著名的弟子們。

第10集
陽虎勾結家臣公山弗擾,逼死季桓子的心腹梁仲懷,逼迫季桓子和他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將季府乃至魯國的大權掌握手中。陽虎為獲取民心,三次登門拜訪孔子想請孔子出仕,孔子避而不見。陽虎故意贈送孔子禮物,迫使孔子登門還禮,兩人在路上碰面……

陽虎(右·高髮飾)與公山拂擾(左·關禮傑飾·中國香港)陽虎(右·高髮飾)與公山拂擾(左·關禮傑飾·中國香港)

這天,梅燕在路邊報攤上意外地發現了一篇文章:學而能否不厭?——從孔子看當代聯考,作者竟然是端木。梅燕急忙將文章買了回來。

陽虎利用季桓子將在家廟祭祖,暗藏伏兵,想一舉殺了季桓子,不料被季桓子察覺,逃到孟孫府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