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是自己找的》

《好老師是自己找的》

《好老師是自己找的》,古今中外的好老師。這本書寫了很多好老師的故事,楊教授用說故事的方式,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教與學的意義、成長與改變的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好老師是自己找的》好老師是自己找的

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生命,敏感而頑強,需要悉心地呵護和理解。作為教師,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捕捉、體會其中的神秘?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呢?《好老師是自己找的》通過33篇古今中外好老師的故事,導引出對教師特質及教育現況的分享,幫助大家更進一步地深入思考教與學、成長與改變的意義。每篇故事不僅是教師本身所常遇到的困境,更是一幕幕在與學生相處的校園生活中所常看到的景象。兒童哲學專家楊茂秀教授告訴我們:“教師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學之心,是關懷之心。”教與學的成果,最終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重要的則是過程里的愉悅體驗。

作者簡介

楊茂秀:筆名很多的教授作家。創作及翻譯近百本書,因為個子不高,所以朋友笑他“著作等身”。1944年生,畢業於私立輔仁大學,1975年獲美國富爾布萊特獎資助第一次出國,旅學美國多年,先後在愛荷華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及西東大學研究心靈哲學、法律哲學與雙語教育,回國之前任教於蒙特克萊爾大學的兒童哲學促進中心。在台灣曾任教於輔仁大學哲學系所、清華大學及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常常教的課是繪本研究、創作與翻譯、兒童哲學、故事說演、英語童詩、思考實驗與文學、父母學。

創立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毛毛蟲兒童哲學台灣中心,創辦並擔任繪本棒棒堂專業季刊、毛毛蟲月刊總編輯,也曾兼任兒童日報及遠流出版公司顧問。

目前分身兩地生活:夏天與冬天在美國威斯康星州蘋果縣屯,讀書、研究、寫作;春秋兩季,在台灣,也是讀書、研究、寫作。有空則四處找小孩聊天,到市場吃好吃的東西,偶爾應邀演講,培訓兒童哲學師資。

編輯推薦

《好老師是自己找的》這本書寫了33篇關於好老師的故事,每一篇都很感人。在這本書里,楊茂秀教授分四部分舉例說明了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一、“故事,點燃成長的光芒”。這部分寫的都是一些發生在各地教室里的故事,這8篇故事每一篇都有令人深思之處。“老師的故事,可以將老師這個行業最深層的生命點燃。不管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是點燃成長光芒的火星兒。”這“火星兒”不需要太多,正如書中所言“材料如果可燃,星星之火夠了,自然就燒起來”。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不一樣的溫暖,“點燃他成長的光芒”。所以,“教育從業人員,需要一些故事,將他的童年經驗整合起來,作為他從事教學、關懷倫理的基礎。如果在教學中,一點故事都沒有,那學習一定很緩慢、很蒼白。”

二、“好老師,應該像一首詩”。6篇故事,娓娓道出了詩與好老師之間的微妙聯繫。“詩,其實是最好的老師;而最好的老師,應該像是一首詩——那是我們沒有辦法清清楚楚透徹了解的東西,永遠都有一些神秘。”好的老師其實就像一首詩,行雲流水,潛移默化,他不言語,卻讓他的學生學會很多很多的東西。

“熟悉不是清楚的了解,懂得在熟悉中慢慢長出清楚的了解,是善於學習的人的素養。”楊教授的這番話,精確地傳達了“向自然與環境學習”的重要性。好老師在哪裡?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所有的人、事、物,均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好老師,一如作者所言,“荒野或自然,真的是人類文明最好的老師”。

三、“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己找的”。遇上一個好老師,可以改變你的一生。但是,“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好老師怎么找?楊教授寫了10篇他的老師的故事,與讀者分享他的好老師是什麼樣子的。他認為: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有耐心的,是有好行為的,是不斷學新東西的,是助你成長的,是懂得反思自己的,是像朋友一樣溫暖的,也是融入自然的。

作者說:“好老師,有的在學校,有的在市場,有的在故事裡;真正的好老師,是學生自己找的,真正的老師,不會告訴你他是你的老師。學習者,應該是把學習當作一輩子生活的主調的人;他不再需要老師指導,誰都可以當他的老師,什麼東西也都可以當他的老師。”

“好老師不會告訴你他是你的老師”,你需要一雙慧眼,從身邊發現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以之為師,學會學習,成長自己。

四、“學習,在不知不覺中”。9篇故事,寫出了在不同領域中不一樣的好老師。作者說:“最好的老師常常讓學生覺得沒有學到什麼,而實際上,老師是在不知不覺中教會他的學生很多很多的東西。教學這種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老師曉得如何把自己不會的,教到他的學生會,而且學生又會回頭來把他的老師教會;相對地,學生學會的不只是學習,也學會教學,而師生之間共同的特點是:都很會在適當時機提出良好的問題。”

好老師不會直接告訴你問題的答案,他言傳身教,讓你自己領悟,學會自己思考,學到學習的方法。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一切學習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在我們的成長過中,老師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這本書寫了很多好老師的故事,楊教授用說故事的方式,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教與學的意義、成長與改變的意義。

好老師對學生而言,是寶貴的禮物,他們用心付出,讓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變得更好、更有勇氣,樹立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學會快樂……不管何時何地,都有好老師出現,不論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成為“好老師”。好老師不限於在課堂上的教育,更多的是生活層面里尋找到的智慧和感動。

全書看來,像是在為“好老師”寫一首好詩。這首詩,充滿哲理,就像我們所認識的楊茂秀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