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楚劇]

恆春位於台灣最南端,依山傍海,《太平天國》就是一個發生在屏東恆春的故事。

詳細介紹

《太平天國》的主角村民,太平時代地道本色的鄉間小民。去掉老小,村民主體就是一幫種田度日、辛苦耕作、缺乏文化的人們。影片似乎有意暴露些村民的愚昧,美國人到來前他們憤憤不平,缺乏主見。土地被借用,生活場所被封為禁區,他們入住學校,做的最多事情就是聚桌開賭,無事可做。要么還有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國人侵犯了我們的地方,大家就該從他們那裡拿回些東西,貪圖點小惠小利。
阿盛在一群村民里是個特殊的角色,他曾經說錯話,不然是名受尊敬的老師。電影掩藏著一個不想明示的事實,阿盛可能觸犯過當局,可聯繫到白色恐怖等影響。總之不動聲色的他,現在是村里響噹噹的知識分子。他識字翻書,看上去是有幾分魄力,發言權受到重視。最底層村民與權勢階層的對話中,阿盛充當傳話者和調和者。阿盛有被收買么?電影裡是看不出來。總之他是表現出順服的姿態,一開始村民對他也是言聽計從。

村民的不滿

包括阿盛在內,村民無法解釋很多事情,面對英文和鐵棺材,他們表現得無能為力,在美軍的開槍示警中退縮。對村民來說,美國人的到來破壞了眼前的太平,這是第一大罪。
美軍的所作所為還是打破了村民預期,他們有兩類重要財產遭受侵犯,一個是賴以生存的莊稼田地,屬於物質層面。一個是代代相傳的祖輩墓地,屬於精神領域。片中對此有不少表現,坦克壓過種植蔬菜的田地,大有氣勢。至於後者更有三處不同的表現,先是村民哭訴,骨灰罐都碎了;再是阿婆丈夫的墳墓被破壞,她只能採取死守;最後是演習結束,美國人走了,阿盛父親墳頭的墓碑缺了個角。
中間祖先牌位入住教室,與孫中山肖像齊列的景象也有弦外之音,《太平天國》里處處體現著中國人濃厚的傳統觀念,即便他們說著閩南方言,卻不阻礙觀眾的順利讀懂。
《童年往事》里,反攻大陸被證明是個玩笑,跟隨祖母一代人躺榻榻米去世而煙消雲散。《太平天國》繼續對“反攻大陸”開些玩笑,路邊一人尿急,下車方便,卻被急駛而過的軍車所擾,他破口大幹,罵說等不及要反攻大陸不是?小孩子放學後,更嚷嚷國家機密就是反攻大陸,影片狠狠地開著台灣人能心領神會的玩笑。
對多數人來說,大陸不過是個未曾眼見的虛像。一旦反攻勢必要打仗,不復太平,所以村民發自本能地討厭此類口號。民以食為天,只要不至於讓他們活不下去,歷來是不會怨聲載道,逼到要造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