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淮海戰役》

《大決戰淮海戰役》

這是一部由蔡繼渭執導,劉錫田主演的劇情片。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遼瀋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動淮海戰役。

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華東野戰軍及時切斷正向徐州收縮的黃百韜兵團的退路,並將其包圍在徐東碾莊圩地區。

同時,中原野戰軍攻戰了軍事重地宿縣,切斷了徐州劉峙集團的陸上退路。蔣介石調杜聿明回徐州作戰,敵人幾路兵團雲集逼近徐州,淮海戰役形勢異常嚴峻。國共雙方統帥鬥智鬥勇,頻頻調兵遣將,經過十幾天的激烈戰鬥,黃百韜兵團被殲,杜聿明集團被圍困,黃維兵團全殲。

蔣介石雖多方設法救援杜聿明集團,但終因軍無鬥志,終致全軍覆滅,具有決定意義的淮海戰役大獲全勝。

評論

一輪飽圓的紅日初升,輝照著萬馬奔騰,似鐵流濃滾,如大江奔流,高昂,雄壯,氣勢磅礴,動人心魄。《大決戰淮海戰役》以恢宏的場面,雄偉的基調展現在觀眾面前,再現了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六十萬軍隊戰勝蔣家王朝八十萬軍隊的歷史畫卷,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影片以史詩的格調,在尊重歷史事實的準繩下,以細膩的筆觸描寫感人的細節,突出人物性格特徵。影片中鄧小平塑造得個性鮮明,敏銳機智。他部署作戰計畫,從大局出發,剛毅,沉著,在要求下級指揮員完成作戰任務時,分析情形,據理力爭,毫不退讓,表現了久經沙場的將帥風度。然而他又是那么平易近人,言傳身教,事事處處做出表率:一個士兵不願意剃去頭髮,他耐心勸說,然後坐下來,要求理髮。他的以身作則,使士兵深受震動。他的動作表現得瀟灑脫俗,又是那么質樸自然。與劉伯承、陳教將軍戰鬥、生活在一起,在運籌策劃中,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間或幽默風趣,談笑風生,一切都來得那么自然,影片中毛澤東的叱吒風雲、果斷決策,周恩來、住弼時的默契配合,積極支持。這些老一輩革命家當年在戰爭中的風範,令人難以忘懷。深秋季節,楓葉如火,毛澤東脫下大衣,披在岸英身上,叮囑將赴前線的兒子兒媳,直到遠去眼裡還露出無限關切的感情,他撫摸白馬深深懷念死去的戰士,白馬眨眨睫毛,然後放蹄歡奔。他說,他坐汽車不舒服,以後還是騎心愛的白馬。這個叱吒戰場的領袖人物,在對兒子,對戰士,對人民的深摯的內心感情上,以細緻的翰筆描劃得淋漓盡致。還有,滿臉是血的戰士,從戰壕里掙扎爬起,以血肉之軀炸敵坦克;滿臉皺紋的老大娘,為死去的戰士洗刷污血,眼裡滴下悲憤的淚水,那“吱、吱……”的撕布聲,簡直是撕在人的胸口上,使人心碎。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是華東人民與人民軍隊用血與肉換取的。

影片以恢宏的磅礴的氣勢,再現了淮海戰役的雄壯場面,既有“殺氣三時作陣雲”的拼殺,又有“寒聲一夜傳刁斗”的肅殺。碾莊一戰,濃煙滾滾,烈火烘烘,炮聲轟隆,從視覺、聽覺上,利用空間寫照,給人以真實的震撼: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與民兵組成的支援大軍,浩浩蕩蕩迸發,千萬條迂迴曲折的戰壕擺布戰場;總攻時人民解放軍銳不可檔,勢如破竹的威勢。……

影片正是通過一組組這樣的鏡頭,展示了淮海戰役的真諦-軍與民是魚和水,民族解放戰爭最終取得勝利! 《大決戰淮海戰役》,無論是史實題材,還是編導手法,都是較為成功的,它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布置戰爭背景和場面,並以多重聲音,色彩等作烘托,還運用了象徵、暗示等多種藝術手法渲染。她是一首雄渾而意境深邃的交響樂,是一首震撼人心的雄壯輝煌的交響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