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度建設》

《國家制度建設》

《國家制度建設》,作者是胡鞍鋼,王紹光,周建明,有清華大學出版社餘2009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研究者追蹤國家經濟和政治形勢的發展,不斷拓展關於國家制度建設這一主題的研究。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國家制度建設
作者:胡鞍鋼,王紹光,周建明 主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國家制度建設國家制度建設

出版時間:2009-1-1字數:386000
開本:16開
ISBN:9787302168898
定價:¥36.00

內容簡介

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為“國家制度研究”課題小組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充分肯定1978年黨的第一次轉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戰略的同時,指出該戰略還不能解決和應對的經濟繁榮條件下,日益突出的社會不平等、不公平、不穩定及其他社會危機,明確提出了第二次轉型——以國家基本制度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構想,目的在於通過國家制度建設實現全社會福利最大化,保證黨和政府代表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的第一版出版於2003年的7月,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五年來,研究者追蹤國家經濟和政治形勢的發展,不斷拓展關於國家制度建設這一主題的研究。本版圖書除保留上版圖書中關於第二次轉型的含義等經典篇章外,新增加執政黨的制度建設、國家財政與民主建設、制度建設與反腐敗的內容,並對轉型悖論與發展挑戰這一部分進行重大調整。

目錄

增訂版前言胡鞍鋼
第一版前言第二次轉型:從經濟建設為中心到制度建設為中心
第一部分轉型悖論與發展挑戰
經濟繁榮背後的社會不穩定
一個中國兩種體制: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公共服務差距
金錢與自主:公民社會面臨的兩難境地
大轉型:中國的雙向運動
國家能力的重要一環:濡化能力
第二部分執政黨制度建設的嘗試與運作
黨的“十六大”與中國走向
中嗣領導人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
一個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及其機制設計:以中共第十六屆為例
第三部分同家財政與民主建設
為了國家的統一: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的政治邏輯
現代國家制度中的再分配機制
有效的政府與民主
促進中國民間非營利部門的發展
第四部分制度建設與反腐敗
防治腐敗是新一代領導人當務之急的重大政治任務
構建中國特色的國家廉政體系
腐敗的新特點及其對國家能力的侵蝕
前版總結回顧與展望:對國家制度建設的歷史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