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

《和珅》

和珅(音:hé shēn)(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皇上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後被嘉慶皇帝賜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和珅》

《和珅》《和珅》

·頁碼:268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241911
·條形碼:9787807241911

·版本:2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內容簡介

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的美男子,他性格機敏,頭腦聰慧,二十七歲時,官職已至軍機大臣,掌管國家內政外交,贏得了乾隆皇帝的絕對寵信,成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實權的重要人物。
和珅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獨寵,二十年如一日,自有許多過人之處。他非但不是不學無術、無才無能的弄臣,而是一個聰明過人、年輕有為的能人。
和珅的謎一樣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數不清的傳奇和疑問。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少年砥身勵志之法
 1.少年坎坷,卻能砥礪心志
 2.變賣家產,也要上學
 3.天降大運,必先苦其心志
 4.成功之人必有強烈的欲望
 5.飛黃騰達前的艱苦準備
 6.天助自助之人
 7.雖起於微末,卻要抓住機遇
 8.出人頭地,聰明人的自我表現
 9.久居官場,人性必生畸變
第二章 作官的妙法——和珅的為官之道
 1.抓住機會,施展自己的權威
 2.年年升遷有靠山,朝中無人難做官
 3.官場波詭雲譎,小心地雷
 4.藉助他人力量,補充自己實力
 5.大小事情均需鋪墊
 6.花花轎子人抬人——自己發財,也讓別人發財
 7.緊睜眼,慢說話,總會有辦法
 8.話有千萬種,委婉最動聽
第三章 千里為官只為財——和珅的斂財之道
 1.做官清,不得升——竹槓敲得梆梆響
 2.朝中“人情”賣不完
 3.近水樓台先得月
 4.狐假虎威,假借皇帝斂巨財
 5.生財有道,巧立名目做文章
 6.外出巡視——抓錢、撈官、找美女的好機會
 7.該撈則撈,該繳則繳
 8.頗具投資眼光,甘當後台老闆
 9.開源節流,剋扣家奴顯吝嗇
 10.官兵私用,和府服役競千人
第四章 如何與皇帝相處——和珅與乾隆的關係
1.不可不露其才華,不可外露其鋒芒
2.對皇帝投其所好,體貼入微
3.掌握皇帝內心的秘密
4.敢說皇帝喜歡聽的真話
5.把皇帝的親人攥在自己手裡
6.事事想到皇帝的前面
7.精於辦事,肯為皇帝背“黑鍋”
8.敏於事而慎於言
9.給皇帝買名,替聖上立“德”
10.有備無患,學會使用麻醉劑
第五章 廣結天下關係網路
 1.人至察則無徒
 2.培植黨羽,恩惠並重
 3.黑道白道,各路朋友皆派用場
 4.放膽天下,征服異己以狠為先
 5.一打一拉,化敵為友相安共事
 6.控制科舉,師生之誼籠絡士人
 7.取象於錢,伸手不打送禮人
 8.為人狡黠,敢攀皇室姻親
 9.羅織死黨,形成“和家班底”
 10.結網天下,建立全國貪污體系
 11.不惜血本,收買人心
 12.對待小人,恩威並施
 13.場面作大,才能翻雲覆雨
 14.為屬下謀發展使人效忠
第六章 和珅與同僚的關係
 1.了解人性的弱點
 2.對異己者表面應付,尋找時機徹底打垮
 3.兵貴神速,搶在對手的前面
 4.恩威並施,收異己為同黨
 5.利用皇帝好惡,實行打擊報復
 6.背後整人,皇帝面前進讒言
 7.令敵手陷於政事,無暇他顧
 8.學會相安無事,同舟共濟也是緣
 9.總攬大權,獨霸軍機處
第七章幫忙奴才與幫閒文人
 1.軍國大事謀略家
 2.皇帝的理財高手
 3.出色的“民族事務家”和翻譯家
 4.智慧的“外交家”,語言魅力大師
 5.御前奉和詩人
 6.插手多種文化事業
 7.慧眼識《紅樓》,美文傳天下
第八章 和珅的家庭生活
 1.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2.極盡能事,力討小妾歡心
 3.兄弟手足,守望相助
 4.愛子情深
 5.大興土木,宅第顯豪華
 6.奢侈生活
 7.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
 8.和珅的後世
第九章 人生的變局
 1.花未全開酒將微醉,實乃人生最佳境界
 2.人不可能一輩子聰明
 3.一朝天子一朝臣
 4.挾太上皇以令皇上
 5.釣魚者被釣
 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7.即使擁有整個世界,一日也只能吃三餐
 8.死後原知萬事空
 9.和珅留下的《絕命詩》,成了千古之謎
 10.和珅的啟示
……

書摘

序言
和坤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的美男子,他性格機敏,頭腦聰慧,二十七歲時,官職已至軍機大臣,掌管國家內政外交,贏得了乾隆皇帝的絕對寵信,成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實權的重要人物。
據當年英使馬戛爾尼所著的《乾隆英使覲見記》記載,馬戛爾尼所看到的和珅,“相貌白皙而英俊,舉止瀟灑,談笑風生,樽俎之間,交接從容自若,事無巨細,一言而辦,真具有大國宰相風度”。英人所記當時人情故事,不比和坤垮台後朝內政敵對他的攻擊之詞,應屬可信。
和坤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獨寵,二十年如一日,自有許多過人之處。他非但不是不學無術、無才無能的弄臣,而且是一個聰明過人、年輕有為的能人。
乾隆後期,清高宗弘曆已年臻耄耋,自稱“十全老人”,與其說是頹老倦勤的乾隆帝在躊躇滿志,日理萬機,倒不如說是和坤在日夜操勞,總攬一切。
和坤集國家行政權、財權、兵權、人事權於一身。他是理財高手,辦事奇人,卻把許多財產都理到他自己家中。乾隆死後,和坤的家產被嘉慶皇帝抄沒,人被賜死,其家產數額甚巨,民間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和坤的謎一樣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數不清的傳奇和疑問。
他二十七歲做軍機大臣;三十七歲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吏、戶、兵部尚書;四十七歲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首輔。和坤為何能夠如此飛黃騰達青雲直上?
他為官二十餘載卻聚積家資白銀數千萬兩,幾近乾隆時朝廷的年財政收入,堪稱當時的首富,無疑是超級巨貪。但作為“一代明君”、創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為何卻始終寵幸於他?
和珅如何從一介書生變成乾隆皇帝最寵信的大臣?

文摘
第一章 少年砥身勵志之法
1.少年坎坷,卻能砥礪心志
自古以來,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關鍵在於:當他身處逆境的時候,他能理智地支配自己,面對生活的危機和困境,他不是心灰意冷,也不會一蹶不振,更不能精神崩潰,他要學會主宰自己命運的哲學,面對生活的嚴峻考驗,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開拓一條人生的道路,以堅實的努力,逐步實現人生的理想。
現在的人們往往認為,一個人只要有文憑,有學問,在某一領域有一定成就,這個人就是成功的,事實並非如此。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標準是看他是否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無論遇到什麼逆境,都能理智地控制自己,逐步向人生的目標邁進,而不是隨波逐流。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無論遇到了什麼艱難,都會把困境變成砥礪心志的磨石,把困境變成自己發展的動力。
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的一生中,難免要經歷諸多的風雨,許多人會在厄運來臨的時候,經受不起,在淒風苦雨中消沉下去,毀了自己;而且,身處安逸,一帆風順,也會讓人變得不思進取,目光短淺,自斷前程。大凡有志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要經受住磨難的考驗才行。
和珅的幼年,涉世未深,就不得不面對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驗。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甲喇”為滿語,漢譯為“世”、“代”等意,是八旗組織中的第二級。八旗規制,五屯錄編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旗,他的五世祖牙哈納巴圖魯,屢立戰功,為後世子孫掙得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其父為常保,承襲世職。由於常保堂叔啊哈頓色在跟隨康熙皇帝出征準噶爾時英勇陣亡,所以常保被特賜為一等雲騎尉。到乾隆之時。常保出任福建都統。所以,和珅出身並不是太卑微,乃是將門之後,原本有可靠的保證,可以令他過上悠閒、舒適的生活。也許這樣就沒有成為大清王朝乾隆帝的最大寵臣和宰相的和珅了。然而,還在和珅年少之時,家中就陡發變故,將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珅三歲喪母,還在幼年時期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大不幸。
和珅的父親常保,史書上對他的生平記述不多,僅可以知道他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因身為福建都統,所以很少留在京城。多年戍守在外,無暇照顧和珅及其弟弟和琳。繼母對待他們兄弟苛刻暴戾,根本無溫情可言,和珅兄弟每日在繼母的白眼中過活,甚是悽苦。所以,和珅是在既缺父愛,也無母愛的環境中長大的。
也許正是這樣的環境,使得和珅小小年紀即知道了讀書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