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

《同時》

《同時》的書名取自蘇珊·桑塔格最後一次演說的標題,之所以以此為書名,是為了紀念本書多種聲音的性質,紀念她的文學活動與政治活動、美學思考與倫理思考、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該書譯者是黃燦然,2009年1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在這位偉大女性的逝世紀念日前後,隆重推出她的最後一部隨筆集《同時》

(圖)《同時》《同時》

《同時》的書名取自蘇珊·桑塔格最後一次演說的標題,之所以以此為書名,是為了紀念本書多種聲音的性質,紀念她的文學活動與政治活動、美學思考與倫理思考、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該書譯者是黃燦然,2009年1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在這位偉大女性的逝世紀念日前後,隆重推出她的最後一部隨筆集《同時》,以紀念桑塔格逝世四周年及表示對這位知識界、文化界偉大女性的敬意。

作品簡介

(圖)英文版《重生》(左)和中文版《同時》英文版《重生》(左)和中文版《同時》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作者一些甚少發表、不為人知的傑作。

第二部分是時事評論。由於桑塔格寫作這些評論文章的期間,正是美國外交政策急轉彎和世界局勢動盪的時期。作者當時對局勢的尖銳評估和對布希政府的猛烈抨擊現在回顧起來是極具預見性的,而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的犀利剖析並不只是局限於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兩部有關攝影專著(《論攝影》和《疾病的隱喻》)的洞察力,對美國暴力文化提出嚴厲的批判。但更重要的還是她在惡劣環境中堅守知識分子的獨立性。

第三部分是演說稿。這些講稿是桑塔格一生寫作與行動的融通,是隨筆家小說家、公共知識分子行動主義者這些她從一開始就具備,但常常經渭分明的角色的重疊、浸透和深化。可以說,她一生在理論上讚揚的,在實踐中都做到了:她以自己“內省的能量、熱情的求知、自我犧牲的準則和巨大的希望”、“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勇氣與抵抗”、“道德考量”,而最終成為了“自己的仰慕者”。

作品前言

桑塔格的兒子戴維·里夫在“前言”中說,《同時》作為桑塔格的“最後一部”隨筆集,她的“最後一本書”,將不可避免地被視為一次總結,視為她最後的文字。雖然桑塔格自己沒有這個意思,而且在疾病剝奪了她的作家身份之前,她心裡仍充滿各種寫作計畫,但這些都絲毫不能改變這個印象。而這個印象是正確的,“我認為,這本書收錄的隨筆和演說,頗能代表母親最關注的很多問題——政治的、文學的、知識的、道德的——儘管絕非所有問題。”

主要目錄

(圖)《同時》《同時》


前言
關於美的辯論
一九二六年——帕斯捷爾納克、茨維塔耶娃、里爾克
愛陀思妥耶夫斯基
雙重命運:論安娜·班蒂的《阿爾泰米西婭》
不滅:為維克托·塞爾日辯護
稀奇古怪:論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的《在冰川下》
9.11.01
數周后
一年後
攝影小結
關於對他人的酷刑
文字的良心
世界作為印度
論勇氣和抵抗
文學就是自由
同時:小說家與道德考量
說明
譯後記

出版花絮

這部小說以19世紀移民美國試驗烏托邦理想的波蘭女演員海倫娜·摩德耶斯卡為原型,再現了早期歐洲移民在新大陸的人生遭際。小說出版後不久,就有一點陣圖書館研究員指控桑塔格涉嫌剽竊。那位讀者反覆比照相關圖書後得出結論,這部382頁的小說中至少有12個段落與4本摩德耶斯卡傳記內容雷同,有些句子甚至一模一樣。這種指控給桑塔格帶來了麻煩。不過也正是該書最終為她贏得了2000年度的全美圖書獎。箇中原因並不複雜:小說畢竟是一門虛構的藝術,摩德耶斯卡這個人物只是給作者提供了一個框架,使其創造力和想像力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和依據。小說的細節、主人公的情感和價值觀毋寧說是作者自己的。

作品賞析

關於美的辯論
2002年4月,教皇約翰一保羅二世終於對數不清的掩蓋色魔神父的事件被揭露所製造的醜聞作出反應,他對被召去梵蒂岡的美國紅衣主教們說:“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也許會有瑕疵,但它的美依然保存著;這是任何理智上誠實的批評家都能分辨的真理。”

教皇把天主教會與一件偉大的——即是說,美的——藝術作品相提並論,是不是太怪了?也許不是,因為這種空洞的比較使他可以把令人憎厭的惡行變成好像是默片拷貝上的刮痕,或覆蓋在一幅古典大畫家的油畫表層上的龜裂縫,也就是我們下意識地略去或掠過的瑕疵。教皇喜歡神聖莊嚴的理念。而作為一個表示(像健康)某種無可爭辯的優點的術語,美一直是作出應急的評價的永久資源。

然而,永久並不是美的較明顯的屬性之一;對美的沉思,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話,也許會充滿感染力,莎士比亞在很多十四行詩中便很懂得發揮這種戲劇效果。日本傳統上對美的頌揚,例如年度觀賞櫻花盛開的儀式,是深含哀傷的;最激動人心的美是最短暫的。要使美在某種程度上不消亡,就需要在觀念上做很多修補和改變,但不消亡的這個想法實在太誘人、太強烈,根本不應該用稱讚更高級的美的化身來糟蹋它。於是擴充美的概念,顧及各種美,帶形容詞的美,安排在一個由遞升的價值和不受腐蝕所構成的天平上,使用各種隱喻(“心智美”、“精神美”),這些隱喻都優於被普通語言頌揚為美的東西——感官愉悅。

美的最好的理論,是其歷史。思考美的歷史意味著聚焦於美在特定社群手中的運用。把美當作無可挑剔的表揚和安慰來使用,不啻是提供某種保障,而按其領導人的意思致力於剷除被視為有害的紛至沓來。

作品核心

《同時》講到了一個關於寫作中的核心問題:就是總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講,但我們肯定不能同時講,而又很難解釋,為什麼是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於是作家的藝術,就是在那故事,那次序,那時間,那空間中,尋找儘可能多的東西。小說家就是帶領讀者越過一個個豁口,把握住在敘述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準則,從而在事情無法前進的地方前進。而小說也無疑成為了時間和空間的一個理想載體,來模擬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體驗的基本結構,並且賦予或者收回一個生命的意義和感覺。

桑塔格認為,一個堅持寫小說的作家與其被認為一種抒情,不如被視為一種道德力量更有意義。當然這種道德力量並不是說需要在直接或粗魯的意義上進行道德說教,而是要在我們可以認同的敘述作品中,喚起我們共同的人性、刺激我們的想像力、擴大並複雜我們的同情,從而培養我們的道德判斷力

桑塔格講:寫作是知道一些事情,而閱讀一位知道很多事情的作家,是何等的樂事。確實,閱讀桑塔格是一件樂事,否則我也不會在以上的文字中,大面積引用桑塔格。而問題是,中國的藝青們把讀她的書當作風雅。好在桑塔格在還沒有被大多數中國人了解的時候已經死去,保持了她思想的純粹性。否則她會看到竟有如此數量的中國人民去過度闡釋她,去消費她那一坨坨的文學觀念,以此變成小資精神自滿和自我恭維的方式的話,那她估計得瘋了。

相關評價

捧起蘇珊·桑塔格的《同時》,你會為封面上她的一雙眼睛而震撼。她似乎很平靜地用手托起沉思的下顎,一束蓬亂的白髮向後拂去,緊抿的嘴唇像剛發表辯論後的休止,挺直的鼻樑彰示著內在的個性,而那一雙眼睛,卻是冷靜而智慧的。這眼光,是嚴肅的、永遠向前、向上,盯著金字塔的尖頂。用翻譯家黃燦然的話說,“桑塔格是一位瞄準金字塔頂尖的作家”。

從編者和她兒子所寫的序及前言中得知,本書是她生命中最後幾年擬定籌劃的一部著作,也是她最後一部隨筆集,直到她2004年12月臨終前還在修改。書中的大部分文章是她在世時親自挑選和整理的。戴維·里夫說,“母親對自己的著作極度自豪,同時無比苛刻。但是這類修改需由她自己來做。”她不厭其煩地修改,追求著完美,不可避免的,它將被視為一次總結,視為她的最後文字。她說,作家應當做的,“愛文字,為句子搜腸刮肚。還有注意這世界。”如果不是癌症無情地奪取她的權利,不知她如何反覆修改、經她親手編排,書會是什麼樣子?她預留的幾篇還沒寫出來的文章又會是什麼樣的精神成果?可惜這是一次注定偉大的遺憾。但我們仍然為她生命的最後時刻留下的精神財富而深感慶幸和感激。

因為她有一雙向後看的眼睛。有責任感的作家會用一種想像安慰自己,即他們的著作將會活得比他們更長久。她的兒子說,“母親就是這樣的作家,寫作時用一隻想像的眼睛盯著後代。”她並不把這本書視作她最後的文集,她心中仍充滿各種計畫——寫多個短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她不是為了得到安慰。對於她來說,寫作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她的眼睛似乎在看著我們,看著她身後的讀者

作者簡介

(圖)《同時》蘇珊·桑塔格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生於1933年1月16日,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著名女權主義者,她被認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爭議性的女作家及評論家。

她的寫作領域廣泛,以其才華、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愛滋病及其隱喻》和小說《火山情人》。2000年,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獲得了美國圖書獎,她還是一位社會評論家和文學評論家,她對時代以及文化的批評包括攝影、藝術、文學等,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此外,她也是一位反戰人士,1960年代反對越南戰爭,也寫文章批評過伊拉克戰爭。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