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國民黨談判的補充意見》

《同國民黨談判的補充意見》

《同國民黨談判的補充意見》寫於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出於毛澤東手稿刊印。是中共中央給在重慶的中共代表團的電報。

背景

周恩來、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周恩來、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中囯共產黨同國民黨政府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重慶談判”。整個事件過程從1945年8月29日開始,至10月10日結束,國共雙方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抗戰勝利後,由於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已經被逐出中國,國共之爭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們擔心內戰在中國重演。此時的蔣介石仍未放棄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意圖,但蔣對全面內戰也有顧忌:一是經過八年抗戰,全國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設國家,包括民主黨派甚至國民黨內部均有人反對戰爭;二是英、美、蘇三國都表示不贊成中國發生內戰;三是國民黨政府的精銳軍隊抗戰期間大都退到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要迅速開赴共產黨控制區前線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權衡利弊之後,蔣介石在調兵遣將的同時,亦發動和平攻勢,於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連續三次電邀中共領袖毛澤東到重慶談判。

內容

甲乙二十九致丙丁:
(一)同意宥電[1]所述辦法。
(二)除平、津、青[2]外,八條鐵路(加上熱河路、滄石路、白晉路、道清路[3]為十二條)不得駐國民黨軍隊,平、津、青八路須駐一部。
(三)立即停止內戰,撤退各區進攻軍隊。
(四)東北、華北、蘇北、皖北及邊區實行孫中山民選地方自治,不得委派人員。
(五)同時請向各界說明政府所謂和平民主都是騙人的,實際已經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內戰,雙十協定不過是廢紙,政府急於要開政治會議之目的是強迫各黨承認舊代表及籌備登極大典。

注釋

[1]指周恩來王若飛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給中共中央的電報。電報說,為堅決避免內戰,以實現和平建國基本方針,我們提議向國民黨方面提出如下四項臨時辦法:(一)立即停止武力進攻。(二)國民黨軍隊立即停止向解放區進兵。(三)恢復各鐵路一般情形,鐵路線上不得駐兵(城市不在內)。(四)國民黨軍隊在八條鐵路(平綏、同蒲、正太、隴海東段、平漢北段、津浦、膠濟、北寧)上無運兵必要。
[2]青,指青島
[3]白晉路,指當時從山西祁縣的白圭至晉城的一條未完成的鐵路,後已全部拆除。道清路,指從河南滑縣道口鎮至博愛縣清化鎮的鐵路。

出處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對談判的評價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主席應蔣介石的邀請赴重慶參加國共兩黨談判,是我黨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余湛邦先生當時任張治中的機要秘書,由於工作關係,參加了許多政治活動,知道不少談判的情況。他根據當年的見聞和多年收集的資料寫出了這篇大事記。余先生說:寫作的“目的在反映毛主席率領的中共代表團,身入虎穴同蔣介石國民黨作針鋒相對的鬥爭;介紹毛主席如何開展廣泛的統戰工作,宣傳中共的方針、政策,爭取中、左力量,瓦解右派力量”。“從這個大事記可以看出,中共向來是識大體顧大局,以民族利益為重,願意捐棄前嫌和一黨一派的私利,祈求國內和平,促使祖國統一的。”“我們誠意呼籲台灣方面以民族大義為重,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